怎樣看待安邦收購紐約華爾道夫?


9月8日更新:

隨手又翻到了這個問題,時過境遷,突然想起6月份的報道《安邦大動作 傳將改建華爾道夫大飯店變公寓》的報道,一開始聽到收購華爾道夫的消息,還覺著安邦被坑了;但是,如果安邦真的可以將酒店翻建為Condo出售,以華爾道夫的品牌,地理位置,變現能力極強,從資本運作上來說,絕對是神來之筆!!!

所以,誰是傻子?誰都不是傻子。

————————————————————————————————————————

就目前的消息來看:

1. 只是賣了紐約的華爾道夫的產權,酒店管理方還是 Hilton, 而且也沒有提到出售品牌,所以這只是一次「產權交易」,Hilton出售其酒店產權,而安邦買下紐約的酒店標杆之一。算是「Win-Win」吧。

2. 從重資產往輕資產轉變。酒店行業一直在朝著輕資產的方向發展,Hilton也不例外,出售實體,回籠資金,發展品牌管理公司,開拓全球市場,是各大酒店品牌公司發展的當下趨勢之一。但是,也有消息說,Hilton準備用這筆錢買其他的實體酒店,具體真偽不知,但是趨勢是沒錯的。

3. 節省翻修成本,酒店在運營一段時間後,是需要翻修的。嚴格意義上,酒店的收益每年都會有預留一部分作為攤銷翻修成本。這個比例每家酒店不一樣,但是像Waldorf這樣級別的酒店,翻修費用肯定是一筆巨款。此時不脫手,更待何時?找個中國土豪,賣了剛好。

最後,說些題外話,在 Consulting 課上,任課教授,一位享譽全美的牛逼Hotel Consultant,在看到 Hilton 和Blackstone 的交易之後,就預言過 黑石會 首先 分拆賣掉Hilton的實體。當時聽著不可思議,現在看來,百年來,華爾街投行的招數基本類似。也許Hilton的命運在遇上黑石的時候,命運早已註定了呢。

話說回來,這家 Waldorf 曾是 Conrad 老先生的心頭所好,故去之後,現在卻又淪落旁人,真是唏噓感慨哈。


雖然很討厭這種如何看的問題,但是這個還是要回答一下,因為太坑爹了尼瑪!

哎,昨天我也被騙了,坑爹的騰訊啊。後經友人指出,該消息應該是翻譯自華爾街日報,我暫時懶得翻了,隨手搜了一個國內的英文網站:Hilton to sell Waldorf Astoria New York to Chinas insurer Anbang

看到標題木有?是紐約華爾道夫酒店。一家酒店好嗎!

長者曾經說過,全世界的媒體都一個樣,想搞大新聞。但是畢竟還圖樣圖森破,還是要提高自己的姿勢水平啊。收購一家酒店就沒啥說的了,只是100年的管理合同太銷魂。具體利潤分配沒看合同也不知道,不好評價。


酒店行業近年盛行出售不動產,換取管理合同的輕資產戰略,輕資產運營可以降低公司資本投入,提高資本回報率。

  各大酒店目前自有物業的比重都已降得很低,其中洲際集團自有物業佔比不到 0.2%,萬豪自有物業佔比也不足 1.2 %。而希爾頓集團自有物業比重則接近 4%。

  去年底剛剛完成 IPO 、重回上市公司行列,希爾頓亟待改善財務表現回報股東,減輕賬面資產,提高資本回報率。

  另外,補充集團現金流,清償債務也是當務之急:當年私募巨頭黑石集團槓桿收購希爾頓,令其並背負上高達260億美元的債務包袱,經過債務重組後,IPO 前仍有約130億美元債務未清,負債率高居業內之首。

  據房產中介公司 CBRE 世邦魏理仕的專家稱,此筆交易讓紐約華爾道夫成為美國最貴的單體酒店建築,更是中國資本在美國購買的最貴的現成房地產項目。

  之前,中國資本購買的最貴美國房產是:今年初,曼哈頓通用汽車大廈 40%股權被包括SOHO中國聯合創始人張欣在內的中國買家以 14億美元收購。

  Skift 網站援引 Real Capital 提供的數據:2014年中國資本在紐約地區購買的房產將達到 27億美元(包括此筆華爾道夫),超過了 2013年的 26億美元。


推薦閱讀:

TAG:酒店 | 酒店管理專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