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如何看待基督教?

(開題有點大,就是想問問美國人對待基督教是否類似於我國大部分看待佛教似的,比如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比如遇事兒才拜佛?)


我是無神論的美國人。按最近的統計,美國人口目前有73%自稱之為基督教徒,還有20%自稱之為無神論者。剩下7%是猶太人,伊斯蘭徒,佛教徒,印度教徒等宗教。這個無神論群體最近擴張不少,以前從來不超過10%。這是和年代有關係。美國80後和90後無神論的比較多。宗教和區域也有關係。在東西岸城市人家思想相對開放,視野相對國際化,無神論自然比較多。但在美國的「heartland」(南方,中部,所謂「神經帶」)人家信仰仍然很深。他們生活中很大的比例是被宗教活動佔據的。

雖然我不選擇宗教,但是我仍然有道德觀,因為受了家裡,老師,社會的影響。我不小看基督教,我有基督教徒朋友,我覺得大部分基督教徒是好人。還有部分基督教徒的觀點我覺哦太偏激,甚至歧視同性戀和墮胎女人,這樣的思想我很不能接受。有些福音派基督教徒認為他們是對的而其他所有不同意他們信仰的人是不對的,而且認為他們死了後會到地獄去。這種狹隘的思想我無法接受。我支持宗教自由,不支持干涉別人的信仰。

他們生活中很大的比例是被宗教活動佔據的。


在很多國人心目中,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大多數時候人們這樣講可能還帶著一點對美國這個國家的好感。但美國真的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嗎? 也許這個問題光答「是」或者「不是」都會太簡單化了。因為一方面,美國這個國家在歷史上的確深受基督教信仰和文化的影響,甚至其立國的很多原則也是基於基督教信仰或者間接來源於基督教信仰的;但另一方面,美國從來都是一個持守政教分離原則的國家,今天的美國是一個信仰自由和宗教多元化的國家,而今天的美國社會似乎正朝離棄基督教傳統的方向漸行漸遠。

如果說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的意思是指美國的「國教」是基督教,那就大錯特錯了。美國的憲法根本禁止政府「設立宗教」,就是說禁止政府把某一特定的宗教設立為「國教」。在美國,基督教的教會跟其它各個宗教的團體一樣是由宗教信仰者自願組成的非盈利團體,其宗教自由受政府保護,財政等方面卻不受政府的任何支持,同時政府也無權干涉其信仰和宗教事務。

歷史上美國這個國家的建立,跟基督教有很深的關係。當初那些從歐洲來到「新大陸」的人,有很多都是為了宗教自由,為了躲避以前所在國家官方施行的宗教迫害而來,其中的先驅者多為「清教徒」(Puritans)等新教徒,但後來也有很多天主教徒、其它教派的基督徒、自然神論者(Deists)和非基督徒陸續移民而來。(自然神論者相信「有一位上帝」,但不相信神跡和耶穌是「道成肉身」的上帝等基督教的基本教義。)清教徒的(改革宗)神學並不忽視基督徒的社會文化使命,所以他們的理想是要在新大陸建立一個新的社會,成為為上帝的榮耀和基督信仰作見證的「山上之城」。在簽署《獨立宣言》的人(美國的「國父」)中,有不少是(新教)基督徒甚至牧師,當然也有其它信仰的人和信仰難以確定的人(如傑佛遜參加「神格一位派」Unitarian的教會,同時神學上傾向自然神論)。因此美國的立國原則從許多角度反映出基督信仰和基督教文化的深刻影響。無論是從上帝與人所立「聖約」的觀念繁衍出來的憲政思想,還是因區分「上帝之城(國度)」與「地上之城(國度)」而產生的政教觀;無論是基於「人都有罪性」(所以「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的三權分立的政體,還是基於「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的政教分離的原則,美國當初立國、立憲的精神或多或少、或直接或間接地跟基督教信仰和文化相關。同時由於這些曾經受到過宗教迫害的基督徒更加深刻地了解政教合一對國家社會同時也對真正的基督教信仰所產生的危害,他們更加懂得政教分離的原則對他們建立的新的國家的重要性。所以美國建國的歷史,一方面反映出基督教對美國立國的影響,一方面也突出了政教分離的原則。

經過兩百多年的發展和變遷,今天的美國已經成為一個宗教信仰自由和多元化的國家。當然,基督教的傳統在今天的美國社會文化裡面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和體現。各種統計數字都告訴我們在美國相信有一位上帝存在的有神論者佔美國人口的百分之八九十;美國的學生向國旗宣誓的「愛國誓言」中,有"one nation, under God"(一個國家,在上帝之下)的用詞;美國的貨幣上有"In God We Trust"(我們信仰上帝)的字眼;聖誕節感恩節這些基督教的節日是美國人的法定假日;美國國會有禱告會;法庭作證和總統就職都要手按聖經宣誓;政治人物演講也常常引用聖經和祈求「上帝保佑美國」。。。然而這些現象都只是基督教傳統的影響在文化層面上的表現。文化與宗教信仰本身並不能簡單地約化等同(比如儒釋道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影響就明顯是在文化的層面上多過在宗教信仰的層面上)。

實際上,即使從文化上說,在「後基督教」和後現代的今天,美國的文化也正越來越「非基督教化」。從信仰上說,很多美國人可能雖然把「上帝保佑美國」時時掛在嘴邊、寫在車上房上,卻根本不認同傳統的基督徒信仰。很多人說自己是基督徒,但是那只是因為他們的父母祖輩是基督徒,或者自己小時候被帶到教會去過甚至受過嬰兒洗禮。他們自己可能一輩子只去過幾次教堂(參加婚禮葬禮等),平時根本不讀聖經不禱告不參加任何宗教活動,對聖經和基督教的教義既無清楚的了解,也不是真正地相信。在個人生活中他們的行事為人並不以聖經或基督教的教導為準則。所以這樣的「基督徒」應該說只是「掛名的基督徒」,這樣的「掛名基督徒」在美國是相當普遍的。今天的美國社會日趨世俗化,基督教在社會文化中日趨邊緣化,一些社會精英力圖把基督教的影響排斥在公眾事物以外。從上個世紀五六十年代以來世俗化和非基督教化的傾向在美國日益加深,禱告在公共學校裡面被禁止,「十誡」標誌被挪出公共建築,「愛國誓言」裡面的「在上帝之下(under God)」被控「違憲」,聖誕節被稱為「X誕節」。。。而美國的教會也被世俗化侵染日久,逐漸喪失對社會文化的批判能力和屬靈(精神)上的積極影響。

近年來美國社會和政治正日益「兩極分化」,這在每隔兩年一次的選舉(每個四年一次的大選)中也許表現得最為明顯。這裡面有很多有爭議的議題(如墮胎、同性戀婚姻、政教分離等等)都是跟基督教信仰密切相關的。儘管基督教的傳統在普羅大眾「沉默的多數」中仍然具有一定的道德權威,美國社會的一些精英卻明顯地傾向「非基」或「反基」的立場。這些精英們的意識形態通過大眾傳媒、立法和教育正不斷引導著人們的思想,「非基」和「反基」的意識形態正逐漸在「文化戰爭」中取得勝利。除了政治左派、自由派的積極活動,政治右派、保守派也愛利用這類議題來爭取信仰保守的基督徒的選票。基督徒在這類議題的爭論中很容易混淆「上帝之城」與「地上之城」的界線,混淆「文化戰爭」跟信仰衝突(屬靈征戰)的區分,甚至變成喜歡定罪他人、自以為義的怒氣沖沖、牢騷滿腹的「宗教憤青」,不但失去正面、積極的見證,而且對基督徒群體在「文化戰爭」中的劣勢也只起到幫倒忙的作用。

不過基督教近年在美國也有過一些至少是表面上的復興的跡象。比如911以後人們的「靈性」似乎有一個高漲的時期。以更廣範圍的宗教而論,美國人的宗教化程度仍然顯著而反常地高於歐洲一些同樣發達的國家。相信上帝創造而不是自然主義進化的美國人的比例仍然居高不下。參加傳統的建制教會的基督徒也許在減少,但參加其它宗教或者不參加教會但仍然相信上帝的人在增加。還有一些離開傳統教會的人轉向回教、猶太教或東方神秘主義等其它宗教(而不是轉向無神論)。在今天的美國仍然看不到「宗教消亡」的跡象,但確實已經有一些專家學者(包括基督教內的)認為傳統的基督教在美國已經開始走下坡路。

也許是「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吧。從基督教在全球傳播的歷史和現狀來說,基督徒人數最多、增長速度最快的國家正從歷史上的歐洲(十八世紀以前)和北美(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轉向亞洲非洲南美等地(二十世紀和廿一世紀)。從人數和人數的增長速度來說,亞非拉的一些國家已經成為或者在不遠的將來即將成為新興的「基督教國家」。但是新興的「基督教國家」也應該像歷史上的美國一樣以宗教信仰自由和政教分離為基礎。基督教信仰歸根到底是個人的,關乎個體生命的。「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基督教信仰不是可以被用(利用)來「救國」的。試圖通過把基督教信仰強加在國民身上而使一個國家成為一個「基督教國家」,既在社會實踐上違背政教分離的正確原則,不為大多數非基督教人士認同,也在宗教信仰的實踐上有害於真正的福音的傳播,不為大多數的基督徒認同。然而另一方面,基督教信仰,尤其是宗教改革後的新教信仰,又是「入世」的,其在歷史上對西方社會文化的巨大深刻的影響,也是不能否認的事實。基督教信仰與文化未來在這些新興的「基督教國家」的基督徒能不能對社會文化有積極正面的精神影響,也許比「美國是一個基督教國家嗎?」更值得人們關注。


我也覺得美國正在遠離基督教。我和朋友有過這樣的對話:

你去教堂嗎?

十歲後就不去了。

你父母去教堂嗎?

也很多年不去了。

他們很多人不會自稱基督徒,雖然也不會明確說自己無宗教信仰,只是會很多時候避免宗教色彩。雖然他們依然過基督教的各種節日,但是很多年輕人已經不過復活節,聖誕節也大多不去教堂。聖誕節的宗教色彩被淡化到很低,我見過猶太人也一起過聖誕的。

教堂婚禮依然常見,只要新人有一方的父母希望,就可以進行。但是不去教堂而在其他地方進行儀式一樣常見。即便在教堂里的婚禮,稍年輕的一代已經不會在牧師領讀時拿起椅子邊放的聖經了。

生活里的口頭禪仍然有基督教色彩,比如bless you,比如Jeez。但是當我說god bless you的時候,會被特地糾正一下,表示生活中一般省略god。

你說內心信不信的問題。我只能說人到絕境會向神祈禱是很可理解的行為,不說明問題。


從初二開始在美國留學,一直在基督學校上學,因為住在寄宿家庭所以每周都會去教堂,參加教堂各種活動。在我眼裡教會應該是一個充滿愛和神聖的地方,而且在十誡里上帝明顯說過不可盜竊,嫉妒,姦淫,陷害等。可笑的是在美國有73%的人認為自己是基督教徒,但是美國65.22%的人認為近三年內犯罪率在不斷升高,


如果上帝是一個父親,基督教就像一個還在蹣跚學步的小孩。


不是。美國經濟較為落後的南方地區被稱為bible belt(聖經地帶)很多人都很虔誠的信仰基督教(尤其是基督新教)。而經濟較為發達的美國東北沿岸、五大湖沿岸和美國西岸的人們,和西歐、澳新還有加拿大人類似,都是自稱是基督教徒,但是每周去教堂的人較少。


自己感覺美國應該是基督徒不少但是虔誠的少


雖然基督教在美國宗教里還是主體,但能深刻體會到美國越來越遠離基督教,反倒亞洲和其他國家基督教日益盛行。也許這也是神的計劃之一吧。


我想知道立自由女神像是否合乎基督國


雖然俺不是美國人,土生土長的中國人,哈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現實社會貌似對於信徒有太多「誤解」,覺得她們另類。因為我身邊有虔誠的基督徒,

我就發表下個人接觸基督徒看法吧?( ??? ) ? 嘻嘻。

只能說基督徒虔誠的很少,但是背著「基督徒」名義反倒很多。

我有個信徒朋友,她是耶穌世家,一家人也受盡了苦難。但是蒙福,一家人現在是知足,平安與喜樂。

記得在大一,有個毛概的老師說:信耶穌都是貧窮,受難的人。才會去相信,找個慰藉罷了。那麼我想,只有不信的人才會這麼說,也許只有經歷生苦難的人,有自己信仰的人,才會體會人生真諦吧……

她與眾不同,身上散發對屬世的平和。真的讓人忍不住去接近她,跟她處朋友。目前除了我家人,她是我最信任的人。

大概是再「可恨」的人,她都想著去「救贖」別人。日常中,對別人相較來說真的就是無私這個詞來形容比較貼切。

我接觸的基督徒,真的沒有社會的爾虞我詐。我尊敬對人生有不同追求的人。

她也會給我傳福音,我作為一個天然世界裡的人,不太理解她的做法,但是跟她在一起的感覺,就像跟單純的孩子一樣 不用去想太多~她很喜樂,對生活樂觀的態度,積極的思想。毫不誇張的說就像天使般………

最近上映的電影《無問西東》,幾代人的故事環環相扣,在人生迷茫時追求內心的真善美,在複雜人性善惡轉換中柔韌倔強的美。爾虞我詐中坦蕩的美。我想都是心中「善念」吧。

這部電影壓了五年才上映,也是一種勇氣。像一株在陡崖峭壁中生長的「仙人掌」,飽經風霜,卻無畏自我。但我喜歡這部電影,只遵從內心的感覺,與外界聲音無關。

這個「敗壞墮落」的世界,誰能做真實的自己?

我想到我那個朋友,我想是虔誠的基督徒……

還有…我去過教堂,一個充滿神聖與愛的地方。


美國,包括歐洲一部分國家,是這樣的: 父母是基督徒,孩子生下來也標上了基督徒的標籤,有些在小時候父母送去受了洗。但是他們和他們的父母,他們的祖父母,祖祖父母一樣,內心是不怎麼了解自己的信仰的,成為基督徒變成了一種習慣並且一代一代傳下去。 宗教不會改變他們的生活,和題主說的我國佛教有些類似:很多家庭從未對外說自己是佛教徒,偶爾對菩薩許個願,過年去燒個香,佛教的知識也不想去了解。 綜合來說就是反正有個信仰也沒什麼成本,至於哪個真哪個假,我不去考慮也不care。


樣本容量太少啦,還有哪個美國人來答一答?


推薦閱讀:

TAG:基督教 | 美國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