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時候喜歡那種悲傷的感覺,沉浸其中感覺很享受,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經常是聽到一首傷感的歌,或者一個人待著,然後沉浸其中,感覺很傷感,卻又很享受其中幾個小時內無法脫離,誰能分析分析??這是一種什麼心理?


謝 張頤 邀

悲傷音樂被定義為「悲傷」的,主要是因為作者通過歌詞和樂句想要傳達的是「悲傷」情感,這被稱為"perceived emotion",音樂的聽眾所感知到的情感被稱為"felt emotion". 通常受到作者和聽者的經歷等因素的影響,perceived emotion跟個體的felt emotion具有一定差異。[1, 2]

數據證明,在聽悲傷的音樂(小調,悲傷敘事的歌詞等)時候,人們確實能體會到悲傷,但是體會到的悲傷的程度(felt emotion),比歌曲所要傳遞的悲傷(perceived emotion)程度要弱[2],而其他感知到的情緒則超越悲傷感。根據大規模數據,在聽悲傷音樂時候的感知情緒 按照強度(概率)排列,依次是懷舊情緒(Nostalgia, 美好的舊時光)、安寧/安全感(peacefulness)、柔情/溫和(Tenderness)、悲傷(Sadness)、崇敬(Wonder)和超脫(Transcendence)

其中 懷舊、安寧和溫情的強度超過悲傷——悲傷音樂帶給我們的感覺是一系列複雜情緒的糅合體,而且這複雜感覺中,積極性的因素遠超悲傷本身。這其中最強的 懷舊感 是我們回憶過去,達到情緒反芻和情緒自我調製的效用。人們聽悲傷音樂的動因中最最主要的是情緒壓力,也從側面證實了悲傷音樂的情緒調製 (emotion regulation)作用

這些複雜的情緒能夠壓倒音樂本來想傳遞的悲傷而起到主要作用,根本可能在於 悲傷/舒緩的音樂更能促發大腦分泌催產素(oxytocin)[4, 5]和催乳素(prolactin)[6]. 這會分別促進社交聯繫感(social bonding)和關愛感(nurturance). 當我們在悲傷中久了,悲傷會轉化成社交孤立感,也就是孤獨感(loneliness),讓我們覺得這世上人人都開心而只有自己處在悲苦之中,我們的心裡會有獨自哭泣的需要(Lascia chio pianga),這會惡化情緒狀態。而催產素促進的社交聯繫感,加上歌詞/樂句所講述故事的作用,以及音樂引起的懷舊感(Nostalgia懷舊記憶,回憶往昔悲苦),讓我們跟音樂取得共鳴。這讓我們感到自己並非唯一的孤苦者,自己的孤苦也並非比別人的孤苦更多更深刻或者更特別;同時自己的孤苦能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隔離,跟作曲者和千千萬萬的聽眾的孤苦聯繫起來。配合上催乳素激發的關愛感的作用,我們會不由自主(實際上是潛意識驅動)的回憶起過去的自己,曾經被愛過、成功過、歡愉過,自己不應當像此時此刻這樣一無是處。如此,悲傷音樂就起到了情緒調整的作用,扭轉了悲傷情緒的惡化,也就是上文提到的超脫感。在回答"人為什麼會喜愛聽音樂? - Owl of Minerva 的回答"提到,音樂高潮體驗(音樂顫慄 Music Chill)能促進人腦分泌多巴胺,使人心情快樂/平靜/安寧[7]。而最能使人出現音樂高潮體驗的正是舒緩悲傷的音樂,以塞繆爾·巴伯 的 弦樂柔板 (Samuel Barbers Adagio For Strings)為代表。作為最考驗交響樂隊弦樂配合和指揮水平的交響樂之一,巴伯的弦樂柔板普遍被認為傳遞了極為濃郁的悲傷。

視頻封面巴伯 Op. 11 弦樂柔版 (西蒙·拉特指揮)—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類似的,我們可以在阿福·佩爾特 的 鏡中鏡 (Arvo P?rt: Spiegel im Spiegel) 以及極簡主義作曲家 菲利普·格拉斯(Philip Glass)的很多作品中找到相似的感覺。

視頻封面阿福 ? 佩爾特 : 鏡中鏡(大提琴版)—在線播放—優酷網,視頻高清在線觀看視頻

基於音樂顫慄促發的原理,最能傳遞情緒的悲傷音樂必須是慢節奏的,同時要是主題簡單的,這樣子才能促使聽眾用自己的記憶和情感去填充音樂的內容,更多的取得共鳴

總結

  1. 我們在聽悲傷音樂時主要的神經內分泌因素是 催產素、催乳素和多巴胺,這使得我們獲得情感共鳴、被關愛感和溫和安全的感覺;
  2. 悲傷的音樂如果同時是慢節奏的,最能促使人或者音樂顫慄高潮體驗,這會增強共鳴感,更深更好的引起聽者的回憶;
  3. 共鳴感(社交聯繫)消解由悲傷導致的孤獨;
  4. 以上因素加上催乳素引起的回憶作用,使我們擺脫自 怨自艾 顧影自憐 的 心情陷阱,使情緒越過拐點,產生超脫感;
  5. 相比於安慰,處於困境中的人更需要的是絕望。絕望處境讓TA感到身負重擔,這是莫大的殊榮,會使TA抬起頭來。

  6. 類似的,悲劇作品(文學、戲劇 etc.)也能很好的讓聽者跟作者/故事主人公 跨越時空 產生情緒和社交聯繫。這種聯繫如此奇妙,讓我們對悲劇作品、故事 欲罷不能。主人公的受苦讓我們獲得情緒的釋放,自我的升華感,感到被救贖(參看 《約翰·克利斯朵夫》)。這樣的故事更適合悲苦時候閱讀。

以上。

--------

[1] Gabrielsson, Alf. "Emotion perceived and emotion felt: Same or different?."Musicae Scientiae 5.1 suppl (2002): 123-147.

[2] Kawakami, Ai, et al. "Sad music induces pleasant emotion." Frontiers in psychology 4 (2013).

[3] Taruffi, Liila, and Stefan Koelsch. "The paradox of music-evoked sadness: An online survey." (2014): e110490.

[4] Nilsson, Ulrica. "Soothing music can increase oxytocin levels during bed rest after open‐heart surgery: a randomised control trial."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18.15 (2009): 2153-2161.

[5] Chanda, Mona Lisa, and Daniel J. Levitin. "The neurochemistry of music."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 17.4 (2013): 179-193.

[6] Huron, David. "Why is sad music pleasurable? A possible role for prolactin."Musicae Scientiae 15.2 (2011): 146-158.

[7] Salimpoor, Valorie N., et al. "Anatomically distinct dopamine release during anticipation and experience of peak emotion to music." Nature neuroscience14.2 (2011): 257-262.


快感中樞與痛苦中樞的鄰里關係會產生「享受痛苦」的現象。古老文化地區的詩歌,小說,戲劇,電影,常常以悲劇結尾,以苦為美。

一般所謂的「深刻」、 「悲壯」、 「深沉」等等,從腦神經的結構來看,是由痛苦中樞放電而影響到快感中樞,於是由苦感與快感共同完成滿足感。如果痛苦不能導致快感,就只有「悲慘」而無「悲壯」。這就像巧克力,又苦又甜,它產生的滿足感強過單純的糖,可是我們並不認為巧克力比糖「深刻」。

所以若說「『深刻』 『悲壯』里有快感」,不少人一定會有被褻瀆的感覺。這說明文化軟體里的不少指令是生理影響心理,心理影響文化,文化的軟體形成之後,通過學習再返回來影響心理,可是卻很難再進一步明白這一切源於生理。文化形成之後,是集體的形態,有種「公理」也就是不需證明的樣子,於是文化也是暴力,它會鎮壓質疑者。

「沉雄」、 「冷峻」、 「壯闊」、 「亢激」、「顫慄」、 「蒼涼」,你讀懂這些詞並能陶醉其中時,若還能意識到情感上的優越,那你開始對快感有「深刻」的感覺了,可是,虛偽也會由此產生,矯情的例子比比皆是,歷歷在目。中國文化里的「享受痛苦」,一直有很高的地位,單純的快樂總是被警惕的。 「苦其心志,餓其體膚,天將降大任於斯」,雖然苦痛但心感優越,警惕「玩物喪志」,責備「渾身投有二兩重」。

————阿城


這個問題想了很久,除了周思冶的答案(不明覺厲)外,還有這麼一些解釋:

  • 乳腺素理論。乳腺素是一種和快樂、舒適有關的荷爾蒙,在人感到悲傷痛苦的時候分泌,防止人進入不可抑止的抑鬱。而聽悲傷的歌則可以看成是用假悲傷來激發身體的防禦機制,從而獲得真快樂。
  • 一種釋放。好比於,人哭過之後就會好受很多。
  • 一種逃避,躲在悲傷的角落裡,尋找安全感。悲傷是一種萬能的借口,在它的掩護下,你的一切都有了理由,都值得尊重。

哈哈哈


悲傷會給你營造一種自己生命很高貴的錯覺。


亞里士多德曾提出過著名的情感宣洩概念:當完全置身在一種不良情緒中時,音樂(或戲劇)能讓我們得到凈化。

為什麼喜歡聽傷感的歌?

這正是心理學家VandenTol和Edwards想通過網上調查來研究的問題。他們通過反饋,得到這樣的結論:這些傷感音樂最重要的功能是讓人感受情緒,即通過聽傷心的歌來引起傷心、失落、失望以及憤怒感。他們也提到了其他一些功能。但其基本結論是,通常傷感的歌讓已經傷心的人感到傷心。這很讓人納悶。

更讓人費解的是,聽歌的人通常不認為這些情緒是負面的。似乎音樂引起的傷感和真正的傷感不太一樣。VandenTol和Edwards把傷感音樂解釋為情緒調節工具。那這個工具是如何工作的呢?

沒人真正知道答案,但有一些初步的理論可以解釋:

(1)安全距離理論

湯普森稱,音樂引起的傷感和真正的傷感不同——畢竟不是真的,沒有什麼後果。因此,聽歌的人可以感受一種情感而不必被它所包裹。根據這一理論,一個人可以通過聽Radio head的Creep而感到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同時不必真的是一個失敗者。

但這一理論很難驗證,因為難以區分實驗參與者的安全距離傷感和真正的傷感。如果真的試圖要把實驗參與者弄得傷感的話,實驗設計很難在倫理委員會通過。

(2)共同痛苦理論

拉弗丁的理論認為,音樂中的傷感起到這樣一個作用:它讓我們逐步感到被理解,感到不是世界上唯一的傷心人,從而希望如果別人能走出痛苦,那麼我們也可以。像他的大多數書中提到的一樣,Levitin把音樂視作一個社會工具。根據他的理論,音樂帶來的傷感和真正的傷感的不同之處在於,前者是有人共同分擔的,而後者是自己一個人的。前面提到的世界十大暢銷單曲之一,Elton John的《風中的蠟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首歌在黛安娜王妃去世之後發布,它或許幫助世界上很多戴妃迷分擔這一痛苦,否則他們就要獨自承受。

(3)乳腺素理論

乳腺素是一種與平靜、幸福、安寧感相關的荷爾蒙。胡榮提出,這種荷爾蒙用來抗衡悲傷情緒,防止人們進入不可控的抑鬱狀態。這種用荷爾蒙來抗衡負面環境影響的情況也適用於對抗身體上的痛苦——內啡肽就可以降低身體上的痛苦。海洛因成癮就是類似於這種身體機制。胡榮認為傷感音樂可以在沒有真實的傷心的情況下,引發這種對抗負面情緒的荷爾蒙,從而讓人享受這一過程。

我們應當注意,儘管胡榮的催乳素理論很直觀形象,但很多實驗並不支持這一理論。然而這一理論至少可以直觀的通過實驗去測試。

當然,以上三種理論也有可能都是成立的。人們傾向於聽傷感音樂或許是音樂引起的傷感和真正的傷心情緒之間的安全距離。因為沒有真正的需要平衡的負面情緒,這一距離使得分泌的催乳素能夠引發不同尋常的正面情緒。在更高的認知層次上,感知其他人也有同樣的情緒或許可以促進正面情緒。我們需要更有針對性的實驗來測試這些理論。

所以,人們確實嚮往快樂並因此喜歡歡快的音樂。但時運不濟人生坎坷之時,似乎在繼續前行之前最好能調節一下負面情緒。或許,傷感音樂的功效就在這裡。根據以上所述的三種理論,傷感的音樂並不會引起負面情緒,相反負面情緒能引起對傷感音樂的需求。

——————

悲傷是一種我們通常會設法避免的情緒。可我們為什麼又喜歡聽讓人傷感的音樂哪?

搞音樂的人和哲學家對此都大惑不解。悲傷的音樂會引發人的激情。而這種由音樂引發的傷感,似乎能給人帶來愉悅。這是什麼原因?亞里士多德曾提出過著名的情感宣洩概念:當完全置身在一種不良情緒中時,音樂(或戲劇)能讓我們得到凈化。

儘管具有明顯的相似性,但如果文藝欣賞範疇中的悲傷,和真實生活中的悲傷不是一碼事的話,情況會怎樣哪?

今年夏天在《心理學前沿》期刊發表的一份研究報告中,我和我的同事探討了「音樂情感」問題,其中包括音樂帶給聽眾的感受情緒(felt emotion),以及聽眾評判音樂要表達內容的感知情緒(perceived emotion)。通過把這兩種相互重合的情緒分開,觀察它們之間的相互聯繫,我們希望能增加對傷感音樂的了解。

共有四十四個人參與了我們的實驗。我們請他們聽了三首音樂片段,每段約有三十秒時長。這三個片段分別是米哈伊爾·格林卡的「離別」(F小調),菲利克斯·布盧曼菲爾德的「海上」(G小調),以及安立奎·伊格萊希亞斯的「音樂會快板」(升C大調,雖然這個片段是G大調,我們把它改成了G小調)。

我們對小調很感興趣,因為它通常都和傷感音樂聯繫在一起,而且我們沒用有名的曲目,以免因為受試者熟悉這些作品而影響實驗。

(參加實驗的男女數量基本相當,懂音樂的和不懂音樂的人數也大體相等,雖然這樣的安排後來表明對我們的調查結果沒有什麼影響。)

每個參與者都會聽一個音樂片段,然後就自己的感受回答一個問題:「在聽這段音樂時,你的感受如何?」然後讓他聽這個音樂片段的「歡快」版--如,換成用大調--並回答同樣的問題。接著,再讓他聽這個片段的傷感和歡快版,每次都要回答一個旨在引發感知情緒的有關其他聽眾的問題:「一般人聽到這個曲子會有什麼感受?」

(這有點兒簡化:在實際研究中,參與者回答感受和感知問題,以及聽傷感和歡快音樂片段的順序,每個參與者的安排都不一樣。)

參與者通過對62個與情緒有關的描述性辭彙和句子進行評判來回答每個問題--從快樂到悲傷,從活潑到嚴肅,從壯烈到愁苦--從0分(一點兒沒有)到4分(很強烈)。

和預計的一樣,我們發現,感受情緒和感知情緒並不絕對一致。雖然傷感的音樂讓人既感受也感知到「悲傷」(比如,沮喪,陷於沉思以及痛苦等),但聽眾並沒有像他們感知到的那樣,實際感受到同樣的「悲傷」。同樣,在聽悲傷的樂曲時,聽眾要比感知到的能更多感受到「浪漫」(比如,陶醉,喜歡和喜愛)和「愉快」的情感(比如,愉快,活潑,以及感覺像在翩翩起舞)。

同樣的情況也會在歡快的樂曲中出現:感知到的愉悅情緒,要比感受到的打分高。總體來說,在情感分類中,在一特點音調中,感知到的情緒要比感受到的情緒打分高。

但是,在聽悲傷的音樂時,在這兩種情感間,會產生緊張和消沉感。我們該怎樣理解這種差異?

一種答案可能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通常的情感都直接和某一對象或產生它的環境有關。但當我們聽悲傷的樂曲(或觀看一部讓人感傷的電影或讀一部悲情小說)時,我們會感覺到這首樂曲(或電影或小說)所表現出來的真實威脅和危險。

如果這個觀點能成立,那麼我們在聽悲傷音樂時的感受,就可以被認為是「替代情感」。這裡沒有直接引發情緒的對象或環境,像我們在日常生活中一樣。替代情感能避免受它們在現實生活中對應物引發的不愉快事情的影響,而同時能在二者的相似性中汲取力量。

我們需要進一步研究替代情感。這樣,就能提高對被我們忽視掉的情緒系統特點的認識--即它對除了顯而易見的需要或威脅以外事物的敏感性。在我們被傷感音樂的美妙感動得潸然淚下時,我們是在體驗我們情感性自我的一個重要方面,這可能包含對藝術體驗重要性意義的理解--也包括作為人的我們自己。


人生大多數時候太無聊了,所以總是很珍惜激素紊亂的那些短暫時刻。

我們總有誤解,總覺得悲傷是負面的,然而悲傷只是外界在我們心中點下的那朵漣漪,和開心、恐懼、驚奇、憤怒並無太大區別。只不過由於悲傷和一些我們不敢接受的事聯繫在了一起,讓我們誤以為悲傷就是負面的。這一點上我們人類委屈了悲傷太多太多年了,不得不在這裡為悲傷正一下名。

(高超的情緒管理者所具備的即是將碰到事到內心情緒投射這層低級條件反射完全切斷的能力)

所以喜歡沉浸在悲傷中並不是病!不需要治療!這跟我們喜悅時候喜歡跟很多人一遍遍敘說,以此來獲得「喜悅」激素水平的維持是一模一樣的!


根據社會心理學的理論,你的童年不幸福。


傷感的時候,人會將進入「心流」的狀態,簡單的來說,即高度的注意力集中,或審視自我,或整理心靈,或思考生活。

進入這樣的心流狀態,會因為全身心地投入而獲得滿足感,會因為複雜的思考過程收穫成就感,這可能是你會沉溺其中的原因吧。


為賦新詞強說愁


agreeable melancholy.


那只是你心裡所存的苦難經歷的bgm


你這叫哀而不傷,就像每次費城交響樂團每逢老團員的去逝就會集體演繹的那一首貝多芬第七交響樂第二樂章


這種現象可能跟情緒心理學的一些東西有關。

一般來說呢,大家應該都是更喜歡快樂。比如,經常保持愉悅的心境,能增強免疫力,讓人更健康。這種愉悅也讓人思路和視野更開闊,激發創造力,更好的解決問題。

不過呢,也有其他一些情況。比如樓主提到的喜歡沉浸在悲傷情緒中。其實,人們除了喜歡快樂的情緒,也喜歡和自己心境比較一致的情緒體驗。比如經常憤怒的人會喜歡聽搖滾樂,看打打殺殺的電影;情緒悲傷的時候喜歡聽悲傷的歌,看悲傷的影視作品。

我有個朋友幾年前和自己男友分手,幾個月心情都很不好,當時電視劇《步步驚心》剛熱播,天天貓在家裡看。桌子旁邊備好紙巾,一邊看一邊止不住的流眼淚,整個劇從頭哭到尾。這電視劇情節挺虐心的,電視裡面主人公在哭,她在電視機旁邊哭,哭完覺得很痛快。村上春樹寫自己每次跑完步會獲得一種「自暴自棄般的快感」。這種情緒宣洩有點類似的作用。她借著電視劇的勁頭,把內心的鬱悶都宣洩了出來,這時確實會有一種快感體驗。

從腦神經角度講,一些不愉快的負性刺激,會促使大腦分泌一些神經遞質,幫助忍受或者克服難受的體驗。比如疼痛可能會促進腦內一些阿片類物質分泌,減輕痛苦,產生一些快感體驗,比如去整容,或者燙傷自己,會有一種快感產生,有人會去一再的嘗試,像成癮一樣。而一些負性情緒,比如悲傷和憤怒,也會促成大腦中一種神經遞質多巴胺的分泌,多巴胺跟快感是有比較直接的關係。如果經常喜歡沉浸在某種負面情緒中,多多少少也有點小成癮傾向。喜歡這種情調和氣氛,就像喜歡咖啡或者香煙差不多。這個習慣如果不影響生活,也沒有什麼問題。

情緒不好,適當宣洩是好事。有時有些情調也是好事。不過還是經常保持一個輕微愉悅的心境,對工作和生活來講是最有益的。


G弦詠嘆調 痴迷者路過


我不知道題主有沒有這樣的經歷:

小時候,感到委屈的時候,一旦有長輩過來哄自己,常常會瞬間大聲地哭起來,越哭越委屈,越委屈越哭的停不下來。而在此之前,也許你打算鬧會兒彆扭騙點吃的就算了,完全沒有想到,最後自己竟然哭上癮了……

我想說的是,如果沒有音樂,如果不是深夜,如果沒有細雨微風撥弄窗帘,朝霞霧靄滿山雲煙,你的一點點悲傷或許轉瞬即逝難以察覺,就像沒拌上調料的清水麵條,吃了兩口就放了。

你迷戀的不是悲傷,是來自外界的美味而迷人的氛圍,你記憶里的片段讓這一切炸開了膛,肆無忌憚地吞噬了你=_=

喜歡就喜歡了,但記得自己拿好鑰匙,隨時走出來,你還有事情要做。


大家多從理論出發,那麼我分析一下自己吧。

我很喜歡平靜的悲傷,就是說不是所有的悲傷我都喜歡,我只喜歡那種因為我自身無法改變的事實而導致的悲傷,比如我小時候被父母捨棄(雖然後來認識到父母的苦衷,最終也回到父母身邊),再比如我喜歡過幾個有女朋友的男生,然後我對他們無欲求,然後對自己說愛是我一個人的事,只要你們幸福,我又有什麼強求,很多類似這樣的想法讓我沉入淡淡的憂傷中,每每觸景生情時淚如雨下。但是我喜歡這樣的感覺,可能這樣的感覺讓你的心靈無比清澈和寧靜。那個時候的我沒有嫉妒憤怒,衝動的因子,我就像一個高高在上的天使。悲傷但是美好。就這樣,或許就是所謂的假文藝的產生


悲傷的時候感覺自己格外清醒。。。。每次有心碎的事兒都覺得自己心裡老了好幾歲。


我猜你是九型人格的四號人格吧


應該是一種輕度的悲劇情結。文學青年中比較常見。


文藝青年,愛是疼才對啊,愛人要難過才對啊,越是掙扎越是得不到才對啊,失去的時候掏空自己也很難挽回才對啊,我不敢說這是一個邏輯,但它確實又是一個邏輯。它把情感中最集中、最明確的東西提煉了出來,給愛賦予一種奇怪的哀傷氛圍。文藝青年多不幸,不幸來自想展示太多。我的意思是,那種疼給別人看、疼給自己看的疼,真的有那麼疼嗎?

所以文藝青年,很難度過失戀,是因為,他們在反芻這種難過,並刻意美化失去,強調得不到,將自己置身於一個被動的弱勢的對愛孜孜以求的狀態中,簡直是要把失去愛人當成一個勳章啊,別在胸口,時常拿出來刺一下,且疼且爽

那些普通青年,把愛當成一種選擇,一種和選擇餐廳、健身房、商場一樣的選擇;文藝青年則把愛當成一種信仰,一種必須用來追尋意義、詰問生命、找尋自我的信仰,一種自我價值被肯定後的安全感。所以,疼痛的時候他們會覺得愛得深一點,卻忘了愛的真實目的,就像吃飯吃爽了一樣,而不是胃疼。

摘自 《人生需要揭穿》

這段話講的是失戀

失戀也算悲傷的誘因吧

我也是這樣

不過我正在努力改


猜測題主的「有時候」更多的是在孤獨,寂寞,傷感,憂鬱這一類冷情緒感染的時候

而此時悲傷的音樂很容易調動內心壓抑的情緒,進而共鳴來釋放宣洩

比如很多失戀的人去看一些悲傷的影片然後哭的七零八落,哭過後會覺得全身輕鬆不少

在心理上情緒的轉換,有一個防禦機制叫「泛化」也叫「去特殊性」

意思是指此時你並不是一個人,很多人跟你是一樣的,雖然你並不知道其他人是誰

題主的思緒在聽悲傷音樂的時候移情到歌詞或者歌唱者身上去了

悲與樂其實是硬幣的正反面,情緒的釋放恰好可以翻轉硬幣


說明你有一段不想離開的回憶.....


悲傷的情緒能幫助你沉靜下來,向內而非過多地向外。它使你有時間去陪伴自己,處理自己的情緒與傷痛,好讓整理自己更好地前行。沉浸在悲傷當中更像被它包圍著籠罩著,盡量不要在當中迷失自己,嘗試借著這個機會去內省,並從中獲得力量


尼采《悲劇的誕生》:希臘人,以其豐富的力量,以充沛年輕健康,乃是悲觀主義者;隨著不斷增長的虛脫,他們恰恰變得越來越樂觀主義、越來越膚淺了,越來越熱切地追求邏輯和對世界的邏輯化了。—難題:怎麼回事?莫非恰恰樂觀主義才是虛弱感的徵兆么?—求悲觀主義的意志乃是強壯和威嚴的標誌:人們不怕承認可怕之物。在他背後站著勇氣、驕傲、對一個偉大敵人的要求。此乃我的全新視角。


多上知乎,少看郭敬明


老羅語錄裡面有一段《令人愉悅的憂傷》就是說的這種心理

視頻封面令人愉悅的憂傷-老羅語錄視頻

對應的GRE題目是這個:

8、Parts of seventeenth-century Chinese pleasure gardens were not necessarily intended to look ____ ;they were designed expressly to evoke the agreeable melancholy resulting from a sense of the _____ of natural beauty and human glory.

A beautiful.. immutability

B cheerful.. transitoriness

C colorful.. abstractness

D luxuriant.. simplicity

E conventional.. wildness

答案是 B


痛覺增強人的存在感


其實沒那麼複雜,就是 你在處於一種獨自悲傷的感覺時候,會感覺到一種特別的寧靜感,人往往都是喜歡這種感覺的


沉浸於悲傷比解決問題容易


你給了自己一個困惑而超然的定位,籍此與其他人拉開距離,並從這種差距中汲取滿足感


答主是九型人格的4號悲情浪漫者。


喜劇是把沒有價值的東西撕破給人看

悲劇是把有價值的東西破壞給人看

如果你在意的是那件東西而不是事情的結果

那麼即便是被破壞了,最喜歡的仍然是那件有價值的


我和你一樣,我是這麼想的:快樂和幸福很容易成為虛妄,淡淡的悲傷才該是生活的主調。生活亦沒有大喜大悲。一切都是淡淡的是最好的。


我同意上面的一部分答案。喜歡快樂的人可能理解不了,但這種悲傷我覺得不是,至少不完全算是負面情緒。

像我大概在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主動的體會這種情緒了,是喜歡並且用力去感受。黃昏的時候從樓上看到街上的車流,晚上洗完澡後聽一首緩慢的歌,秋日下午喝杯紅酒,看著書,冬天踩著雪一個人孤獨的回家。

我是沉浸其中的,非常享受。甚至我覺得我可以從這種沉靜的悲傷里吸取力量,像一種recharge.

某次跟朋友開車出去玩,放我的歌,好友聽了一會很不解的問,你怎麼喜歡聽這麼悲傷的歌?其實那首歌在我看來至多是中性(天空之城的主題曲)

現在我還是偶爾會把自己沉浸在那種情緒里。沒必要覺得這樣不積極,世上有那麼多種人,各有各的comfort zone. 這只是我自己的城堡罷了。


終於讓我知道了原來我不是一個人


或許是沒有安全感的人阿!生活平靜到自己不相信了,害怕有不好的事發生,所以,自己先沉浸到悲傷的情緒中,這樣,至少感覺不好的事,自己也還可以控制!


九型人格心理學上說,您屬於4號性格浪漫主義者。

憂鬱意識是一種更為成熟的生命體驗:在憂鬱體驗里我們意識到痛苦、不幸等那些負面現象所具有的正面意義。

憂鬱審美的深刻之處就在於透過情景的表面發掘其內在的意義,如生命流逝:它所悲哀的並非是一般意義上的生命流逝,而是生命必須這樣流逝。

您的潛意識告訴您,只有清楚的意識到事情憂傷殘缺之餘,內在所帶來的真正含義,它才可能真正擁有價值與現實意義。故而它存在於負面之餘也為其終於完成自身的歷史使命而自喜。

所以雪萊說道:"最甜美的詩歌就是那些訴說最憂傷的思想的,最美妙的曲調用不免帶有一絲憂鬱。"


我有時候聽著杰倫的藍調,午後曬著陽光,喝著茶,然後就靜靜地流淚了。。。悲而不傷,上面的回答很準確。並不是病態,只是有時候這種情緒讓你感到很安靜,逃離了外界的喧囂的一種內心的寧靜。沒事,正常情緒。


並不是你童年不幸福. 更不是因為你是個悲觀主義者. 理解你的感受的人可以很快得到共鳴,不理解你的人說破嘴皮也感受不到. 身邊任何一個偏理想和浪漫主義者都會有這樣的感受. 在自己悲傷的時候希望可以看一部讓你感同身受的電影 和一首可以使你將悲傷表達到極致得曲子. 有時候我更喜歡將這種感受描繪為 「活著」的感覺.


以前讀過一篇文章,來源已記不清。

大意是:當你悲傷抑鬱時,你的體內會分泌出一些化學物質,作用於你的細胞;這些物質就像毒品,分泌得多了會使細胞上癮。因此當你長期處於悲傷,不斷給細胞分泌這種物質時,細胞也對此產生了依賴性。當有一天你不再悲傷,細胞由於需要這些物質,就會促使你產生悲傷的情緒,乃至於使你潛意識裡做一些會讓你感到悲傷的事來使你悲傷。也就是說,悲傷也是會上癮的。

隨便說說,沒有科學依據,信與不信看讀者自己。


真的很有安全感


應該是太渴望得到某種東西,但又偏偏得不到,因此產生這麼一種感覺,似乎是在失望時產生的一中情緒。這個時候無論是怎樣的人,都會變得特別感性,特別脆弱,特別需要被安慰。也很別人交流過,當時我們把這種狀態稱為:「發神經」。結合下個人的經歷,在發神經的時候,不但喜歡聽慢歌,鋼琴曲什麼的,而且特別有靈感,寫的文章比較好吧。但是在高中過後就在也沒有過那種狀態了,可能是沒那麼強烈的渴望了吧,也沒寫過什麼好的文章了。也仔細想過,之所以會發神經,可能就是因為太閑了吧,給了自己太多的無聊時間,才會這樣。


「從某種意義上說,人生是一場悲劇,我們從一出生就在走向死亡,尤其是生命那樣短暫,一切美好的事物都是那樣快的消逝,人只要這樣想難免悲觀,尤其是對逝去的一切美好總念念不忘的人,每當想到現在也將成為過去,一切都很快消失,更加悲傷。沉湎在這樣的悲傷里,許多時候是一種安慰,借著這淡淡的哀愁反而體會到一種樂趣,一種悲傷的樂趣,就如同許多人喜歡看悲劇,越是悲慘越覺得好看。」------過去的一切只是開場白。


我曾珍惜時光,所以才會悲傷。


把拳頭收回來的時候

感覺力量在醞釀

感覺悲從中來

於是無懼

繼而勇敢

下一刻

沖吧!!!

就像是洗禮般的感覺

那刻的眼神 堪比繁星般明亮

沒有虛偽 沒有害怕

涅槃,重生!


曾經我有憂鬱症~現在處於不在憂鬱中爆發就在憂鬱中滅亡的階段!憂鬱的我最看中的就是未來~所以我謹代表將來!


因為你的悲傷背後有你美好的回憶


悲傷在有些情況下會讓人產生自我憐憫的情緒,這種情緒可以讓人很舒服,有被舒解的感覺,偶爾沉浸在這種情緒里很正常,但在自我憐憫之後,迅速回到正常狀態才是最重要的。


血之哀?


真的很有安全感


抖m


負能量爆棚,難過悲傷之後。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會讓你覺得沒有什麼事情會打敗你。悲傷的時候好好珍惜,一輩子不會天天悲傷。其實享受悲傷也是一種人生。


你是不是巨蟹座?


有一個詞叫 刻奇


我分外享受

沉悶 抑鬱 的感覺,病態一般。


就是一種狀態,一種沉澱。。。


你覺得舒服就好,沒那麼多為什麼。


後來你聽到一個詞,叫自我毀滅傾向,你就瞬間領悟了。


我也是這樣,這會上癮;可能還是經歷的太少


情趣


那可能是,你曾經有段另自己內心滿足的體驗,碰巧經歷時自己的情緒是悲傷的吧。人更容易記住那時的情緒,而不是經歷,所以容易混淆。只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這種狀態,注重自己內心的滿足和幸福感,慢慢會找到屬於自己的愉悅


非常幸運,你有一段美好的回憶,這將是你的人生很大的一筆財富


我覺得這是很正常的,每個人的口味不同,酸甜苦辣每種都有人喜歡,但是也不是常態,甜的吃多了也喜歡嘗嘗酸的。情緒也是一樣的,有人就喜歡看瓊瑤劇,哭的稀里嘩啦的,然後爽了,佛教認為:所有的情緒都是苦,所謂樂極生悲,最好是不受外界一切變化,影響到你的情緒,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所以,喜歡悲傷和喜歡快樂從本質上講是一樣的,不被這些情緒控制才是最重要的。


可能是歌詞或者旋律讓我想起了自己的過往曾經 你只是沉湎於自己的感情中


這首歌讓你產生了共鳴,你的內心你的潛意識很享受這種氛圍。


那是某段回憶讓你難忘,當然這段回憶有可能是苦的. 你想自己是當局者清


戀愛時尤其容易這樣,情傷給人一種高貴和滿足的浪漫心情。


身邊人無法或者不清楚自己的心情,無人共同分享、承擔,自我憐憫,沉醉其中。


之前看過一本書,大概是這麼說的,當你習慣一種情緒,或者說是一種負面情緒之後,你的身體細胞會對這種情緒形成依賴,會源源不斷地發出訊號,渴求這種負面能量,潛意識裡希望你做出能夠達成這種情緒的事情,於是當你進入這種情緒之後,方可罷休。


其實世間本來就充滿悲傷,只是我們為了活下去學會了自欺欺人,視而不見。當我們傷感的時候,雖然不"開心",不"興奮",但我們清醒,平和,鬆弛,自然,所以舒服。

但一直這樣沉浸在悲傷中的人的後代越來越少,到後來大家都覺得"生活很美,只是少了發現美的眼睛"才是主流。

作為一個很容易心疼生命心疼萬物的精神自虐份子,我這種負面的基因也快要消失了。應該值得高興吧。


寫歌的人假正經,聽歌的人最無情。

該是這樣吧。


一種我執,覺得自己很牛逼,這麼有調性的東西我都能欣賞都有共鳴,是不是很牛逼啊。

用佛家的話來講,有我者,都是惡。


你需要治癒。


鬧太久,耗主板,憂鬱一下充充電 ╮(╯▽╰)╭


自虐心理。。。

好吧 綜合一下上面的評論:

1、 悲劇情結 (答主以前也經歷過)

2、 無病呻吟(某種程度上跟悲劇情結有相通之處,答主初一開始迷戀紅樓林黛玉。。。的遭遇 其實當時並不能完全領悟紅樓夢的精髓,只是把自己帶入到林黛玉的命運中然後開始顧影自憐。這,用現代人的話來說,就是簡單兩個字 — 矯情。

一般生活中比較平坦順利的小孩容易產生這種心理。。。好吧我無恥地承認了我沒吃過什麼苦頭==

3、(高票回答我沒有細看)

也就不說啥了==

——————————————————分割線—————————

歷史上很多有傑出成就的名人一生都伴隨著憂鬱這個詞,例如郁達夫。他的憂鬱情結也跟年少時的經歷有關,從而漸漸內化在心裡變成文字躍然紙上。他在寫作的時候,或許是享受著這種憂鬱的狀態的,這也是他文字的魅力所在,讓讀者深陷在他的感傷中 不能自拔。

就跟人性本善還是惡的問題一樣,生活的本質是痛苦還是幸福,(基督教中傳揚的)是罪惡還是救贖。這些都是無從追溯的,各持己見,正確看待生命,珍惜擁有的一切,

不要偏激就可以了


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里提到過一種東西叫「胜肽」,說的就是你這情況。可以一讀。


傷感是一種美。這首歌一定好聽所以你才會單曲循環。而你愛的是這種傷感的感覺所以其實你是開心的。我可以說你是矯情嗎


那是因為你沒有經歷真正的悲傷!親人的逝去 深愛的人背叛 多年努力的泡影 或者更多!你還會沉浸在其中覺得享受嗎?


推薦閱讀:

TAG:生活 | 心理學 | 情緒 | 音樂學 | 神經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