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可以以什麼樣的態度看電影?

作為一個大二的學生,不玩遊戲,閑暇時就看看電影。(雖然大多不是在影院)看過不少經典好片,也看過爛片,可是看完之後有記憶的並不多。漸漸有種懷疑,為什麼要看電影?看電影有何意義?我們該以什麼樣的態度看電影,思考學習?抑或是娛樂?


看電影,首先是娛樂自己。

要是不能從看電影這種方式里獲得娛樂,就別勉強自己。但是我很懷疑,現代還會有人完全無法從電影里獲得娛樂快感嗎?

如果暫時沒有,多看點電影,應該還是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電影吧。

至於說教育自己感悟人生領悟宇宙終極奧義什麼的,那些玩意兒你是無法從電影里獲得的,你有就有沒有就沒有,電影最多是讓你獲得某種共鳴或啟迪。

真正的人生感悟和宇宙奧義,還是得從生活本身里獲得。電影終究還是一種娛樂方式。

最後,如果你不是電影專業的學生,別用電影的問題來折磨自己。有空多和姑娘聊聊天。她們才是你現在需要多了解的生活真諦。


看著另一個世界,另一種生活,有了自己的感動和啟發,明明不是一個世界,卻好像有座橋相通。看完電影那種淋漓盡致的爽快,那種思維都跑到外太空去了半天都拉不回來的出離感~總之看了好片子就像大腦做了一套運動般的爽快!!

所以啊,以什麼態度看電影?想看就去看好咯,好的片子總會給人意外的驚喜,爛的片子和同伴一同吐槽,平庸的片子看完也不記得,看之前記得查下口碑


別人說好看的電影不要沒看前就說好看

別人說爛的電影也不要沒看就噴

這點是看電影入門的規則,因為光去豆瓣看個影評就胡說的大有人在。


在兩個小時放大化別人的喜怒哀樂,再對比自己的,然後正能量的繼續生活。就是做一場夢。


最近看了一本書《電影研究關鍵詞》,作為入門級讀物,個人還是很推薦的。具體的拓展,就看自己的興趣了。


一直覺得我的人生有些悲劇,所以看電影總是要在主人翁身上找到某些相似的處境或心境,然後是強烈的個人色彩代入感,那是有一種「啊,看,別人的生活也有和我一樣不如意」的心理安慰感。

總覺得一部好的影片,一定是在某一點上深刻的觸及了你心內的某根弦,或感慨或嘆息或回憶或嚮往。

看電影,肯定是在你無聊空閑,或者急於想找到生活中沒有的認同感或慰藉,本質上講應該還是娛樂自己為目的的。我們開心時看開心的電影,但是悲傷時會選擇看什麼?一部可以引你砰然大笑的喜劇片?如《大話西遊》。還是一部可以上你從頭哭到尾,哭到酣暢淋,電影結束後走出影院關掉電腦看下外面的芸芸眾生,感概一下:草他娘的,這生活還是不錯嘛。

所謂電影,我想大致就是如此,嗯,裝逼吧。


看電影主要是讓自己舒服,譬如打發時間,約會。

如果想要了解人性,獲得一些生活經驗,看電影也不失為一種好的自我教育方式。

人性總是想通的,電影也一直在重複著這些。

好的電影會讓我們感受到正直、善良、勇敢、尊重等等這些在一般人的成長過程中不會有人教導你的美好品質。

就像現在你已經開始思考電影,堅持下去,相信電影會是你美好生活的一部分,就算你將來仍是芸芸眾生中的一個,電影帶給你的感動仍會讓你去思考去珍惜,這本身就是彌足珍貴的。


用自己的直覺選擇看什麼電影。

不要刻意要找到什麼啟示。電影要告訴你的看完以後已經存在於你的潛意識裡了。

學習,看書也是一樣。


過於追求生活的意義就等同於沒有意義——這是我的精神上的良師益友高曉松同志說的原話。

同樣,放到看電影上來說。我們喜歡就去看,何必去講求看電影這個行為本身所應有的意義。這就是一種態度。


電影首先是娛樂 是商業產品,然後,才有藝術的元素混入其中,有的多,有的少。有的用爛了就成了垃圾,比如大部分國產。有的實驗電影過於先鋒普通人看不懂。

娛樂嘛,能讓自己快樂或是有感觸就行啦。娛樂也有很多種,感官刺激,精神上放鬆;探討某個事,讓人有所思悟;然後就是電影所特有的藝術,只有電影這種形式能展現的美感,這個是電影給人最本質的娛樂也是最高級的享受。

當然這三種快感沒有高下之分,各取所需就行啦。


電影不是濟世良藥 而是一片阿司匹林

我也是大學生 花閑暇的時間看電影 既是愛好 也是對自己的專業有幫助

不是每一次看電影都要專註於這個影片是好還是壞

可以在選擇一部沒有什麼內涵和深層意義的電影消遣一段時光

也可以花上兩個小時解讀一部電影所蘊含的歷史痕迹或現實意義

反正我覺得 電影的存在就是擴寬視野的一種途徑

通過電影也許能夠回溯一段不曾了解的歷史 能夠看看異國他鄉的風土人情

甚至牽涉都人性、社會陰暗面等更深層的東西

我覺得電影的存在太有意義了~


我們說,文學是關於人的科學,其實電影也一樣,它們都是一種表達方式,我們從中賞析了一個故事,探討創作者的訴求。

話說,其實我覺得,看什麼樣的電影,就需要什麼樣的態度。

有些電影,是連劇情都不要太多思考直接以畫面的絢爛程度和主角顏值來衡量好壞的

有些電影,能夠在劇情中穿插內涵,會提供給你一種比較深刻思想,但它不一定是絕對正確的,它只是一個思路

其實我們在看這些爛電影或者好電影時,也是有些東西值得挖掘的,為什麼它會被拍出來,為什麼是拍出來這個樣子,市場又做了什麼樣的反應,觀眾的態度又反映了現代人什麼樣的心態,在國內電影產業制度上又起到多大的影響。之類的。當然這些都是可以一句話帶過的事情,你覺得看電影該有什麼樣的心態這取決於你,如果非要在一件事情上賦予意義,這也許會抹掉你對它的興趣。

歸根到底,電影里外講的都是人。

其實有時候看看原來的第十放映室也是蠻有意思的,主播龍斌的幽默毒舌很是清爽。。


某些時候大概是釋放自己.尋找共鳴.得到安慰.


體會別人的人生,感受別樣的生活。


我和你差不多,很多電影看完,知道人家表達的什麼意思,但是就是感受不深。

我覺得這很正常,你怎麼能要求20歲的你能跟人家大師拍的東西感同身受?人家什麼閱歷你什麼閱歷?何況若是國外電影還有一層文化隔膜。

因此,現在我只挑自己感興趣的片看,無論是不是商業片。樓主你看如何?


能夠解決問題的工具,才是好工具。看電影也一樣,只要能夠滿足你的精神需求,就是好電影。

樓主提出這個問題,恐怕不是因為真的在從技術層面思考,電影應該以什麼樣的立場去看,而是現實中遇到了爭執,既無法說服別人,也無法接受別人的主張。

從大二這個身份標籤來看,估計不外乎那個老問題,到底應該從審美的立場來看,還是從功能的角度來看,換而言之,這是一個形式和內容的關係的論題。

我的意見是,從哪個角度出發,你都可以給作品包括電影作出與眾不同的分析。這是邏輯推演,也是文化分析,只要能夠有助於表達你的觀點,你就是對的。

比方說,你帶姑娘去看羅馬假日把她征服了,這就是你的立場。姑娘帶你去看鐵娘子,也把你征服了,這就是他的立場。

電影無罪。玉不琢,不成器。電影是一個客體,主體是你,怎麼看是方法論,取決在於你,而不是什麼立場正確。


分頁阅读: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