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純音樂里聽出思想性是怎樣一種體驗?

由相關問題「如何從純音樂里聽出思想性」想到,畢竟有不少經過專業訓練的業內人士能夠從純音樂中聽出思想性,比如作品所反映的宗教、哲學、命運、人生等主題,那麼能否談談……

* 在你從無到有(但不是無中生有)地把這些思想性內涵從音響中聽出來的過程當中,經歷了哪些值得分享的心理活動?

* 與欣賞文學、美術、影視、戲劇等作品並發掘出思想性相比,音樂有何獨特性?

* 在此聆聽過程和結果中,有什麼讓你欣喜和振奮,又有什麼令你困惑和懷疑?

* 這些思想性內涵對於專業人士來說,會不會成為一種干擾欣賞音樂美感的因素?

* 從音樂中聽出來的思想性內涵,在何等意義上影響和改變了你和別人的生活?


卸腰。

可能我的回答要讓你失望了。「畢竟有不少經過專業訓練的業內人士能夠從純音樂中聽出思想性」。事實上是正好相反的,音樂專業的學生很少能從音樂中聽出思想性,他們聽到的只是音樂本身的邏輯性而已。如果我沒記錯的話,引號里這句話,在原回答中,意思是說通過閱讀和研究某音樂作品相關的歷史、社會等信息,理解音樂蘊含的所謂「宗教、哲學」等思想性。但是,其實,這個和音樂本身是沒什麼關係的。受過專業音樂訓練和教育的人(尤其是作曲、音樂理論和音樂表演),在聽音樂的過程中,只是在聽結構、織體、和聲等等音樂本身的元素而已。

"這些思想性內涵對於專業人士來說,會不會成為一種干擾欣賞音樂美感的因素?"我覺得,很多音樂專業學習者和從業者(特別是學院派)聽音樂的時候,也不在聽音樂是否美,而是在聽音樂是否有邏輯。

所謂「思想性」,本質上是屬於審美性欣賞,而不是分析性欣賞的。相對於音樂愛好者的審美性欣賞來說,只要你在聽音樂的時候有音樂美的感知力,那麼其實你也可以自己達到所謂「思想性」層面的理解。這個理解,是不需要有音樂理論知識的。或者最多對於音樂史的一些了解,可以幫助你去審美和尋找」思想性「,但是音樂理論知識,是不會幫你提高審美能力的。它只能幫助你提高從音樂本身出發的分析能力。換言之,幫助你理解音樂的邏輯性,而不是音樂的美。

你要問我如何聽出音樂的思想性,我只能告訴你:臣妾聽不出思想性啊。我聽到的音樂,只是音樂本身。你要問我聽音樂時眼前的畫面是什麼,我只能說:是總譜=_=


「畢竟有不少經過專業訓練的業內人士能夠從純音樂中聽出思想性」我不知道這句話是怎樣得出的。如果有經過專業訓練的業內人士告訴你「某某音樂作品描述了XX情境,表達了XX思想」,那麼如果他不是沒有真正學好音樂,就可以肯定是在裝逼。

表達一種「我能聽懂,你聽不懂」的境界,來凸顯自己的牛逼。我聽任何一個音樂作品,聽到的只有各種音高的不同組合、速度的快慢、音響的強弱,除此之外,我聽不到任何情感的表達、政治的含義、教化的功能。至於什麼「內心的洗禮」、「自然的感動」這些噁心的辭彙就更不用提了。

音樂本身就是美的,不需要給他強加任何附加的功能與意義。了解作曲家生平和創作背景,對欣賞音樂本身沒有任何幫助。

有人會問:我聽到某某作品,的確很悲傷/很開心呀。這段旋律真的很像是在描寫藍天白雲/地獄烈火呀。

你覺得像藍天白雲,那是因為你認識藍天白雲。李斯特的b小調奏鳴曲跟《浮士德》有很大的聯繫,但是如果你連歌德都不認識,《浮士德》更是從沒看過。縱然你聽一萬遍b小調奏鳴曲,能夠聽出來這個聯繫?換個角度看,即使你聽不出來b小調跟浮士德有什麼聯繫,你就欣賞不了這首作品了?

所以說,你聽音樂所產生的情緒和畫面感,都是源自於你內心,音樂只是激發了你內心的這些東西。他自身不承載除了審美功能之外的任何功能。

同樣一首慢速、低沉的音樂。你可能聽哭了,我也聽哭了。你聽哭了是因為你剛失戀,我聽哭了是因為我昨天錢包丟了。咱們兩個人的哭跟音樂本身沒有聯繫。不知道這個例子能否明白。

推薦一本小冊子——漢斯立克《論音樂的美》,很薄,通俗易懂。

沒錯,我就是音樂自律論的堅定擁護者


瀉藥。問題怎麼這麼多,T T
你有問題意識是好事,但是太愛問問題我的心好累~哈哈哈,好了,我認真一點~

音樂文本語言文字文本屬於兩個完全不同的符號系統,用後者來闡釋前者,幾乎是一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事。真正的音樂應該是生命體驗的真實袒露,是心靈——情感的一面鏡子。要想闡釋它的深層內涵(或許就是題主所說的思想性?),至少要通過兩個無法繞過的程序:一是音樂文本自身,也即聲音層面上的樂音結構體本身,因為任何精神性的內涵只能通過對音樂文本本身的透視才能得以闡釋;二是深入作曲家在特定時代、社會、文化下所處的具體境遇、他的整個心路歷程,特別是他的情感體驗,而對 這一切的確切把握只能建立在相關第一手資料,如他的私人信件等的基礎之上。對於大部分人而言,在欣賞音樂時能捕捉到他的表層感知已經足夠。假如要去追問其更深層的意涵並去表述對這種意涵的理解,只能通過與音樂符號系統完全不同的語言文字來表述,這似乎陷入某種悖論。但是,根據蘇姍·朗格關於音樂作品自身的動態形式與音樂家和接受者自身情感的動態形式之間存在異質同構性的理論,實現這種闡釋雖然困難但畢竟還是可能的。

可是要知道,做學術上的探索和嘗試的前提條件,一定在譜子上。對於普通音樂欣賞者而言,要學術有何用?

四年前我和老師討論過中央音樂學院周海宏教授所關注的「音樂是否需要聽懂」這個話題,個人覺得音樂無需懂,聽音樂過程中最本質的生理反應已經告訴我們自己,這個音樂是不是符合我們自己的磁場。當時還為此寫過一篇小文章叫《音樂需要懂么?》,現在貼出來,合適你就看看,看不懂就拉倒也沒事~惡意吵架的噴子求摺疊!

————————————————撥浪鼓牌分割線————————————————————

有些音樂之所以感動我們,很明顯一點,就是它的情緒感染作用。既然音樂如此「抽象」,是沒有語意性的東西,又是憑什麼打動我們的呢?在音樂中我聽懂了什麼?

根本來講,就是我們對語言的經驗。因為無論是小孩還是老人,他們都有不同程度的語言經驗。語言至少有兩種類型的信息,一個是語意信息,像是開會、吃飯、看戲,這是語意性的信息,是借概念來傳達的。但是另外一種信息是情態的,同樣講一句話,但是你用不同的語氣來講,那麼聲音所展現出來的那一種信息,是會引起人的某一種情緒反應。就像我們跟小孩說話,有時候大聲一點,他都會哭起來,以為你在罵他,當然稍大一點的小孩就不會了。也就是說我們的語言里,至少情態信息發揮了作用,刺激了他,所以他才會有恐慌的反應。所有人都會有這樣的經驗,尤其是語言中的情態經驗。語態是非常豐富的,有懇求的,有一般敘述的,有命令的,也會有討論、詢問的,也有禱告式的。我們只要生活在社會裡,這些語態,這些語言中的語氣成分,我們有意無意都會積累起來。人本身就是個發聲體,他們運用包括語言在內的手段來表達自己的喜怒哀樂之情時,不同民族之間具有某種相通性。

而在音樂流動的過程中,它也展現出一定的句法和氣息,這些東西又大致與我們語言中的語調,那種最具有情態特徵的那部分對應起來,所以我們很迅速地就可以從音響里感知出這段音樂是悲涼的,還是虔誠的,或者是甜蜜的,其實就是藉助語言的經驗,把握住了音樂,從而使它賦予你某種感覺。當然並不是說所有的音樂都是那麼複雜,非要讀一本大歷史才能弄懂它,有一些音樂其實也未必要分得那麼細緻才可以去感知它,隨便聽聽,讓你覺得身心愉快或滿足,自己進入一種忘我、又是很舒適的狀態,被它所深深的吸引住了。

當音樂在流動的時候,我們能被它吸引住,並且不知不覺地忘掉了自己正在面對的音響,而沉入一種冥想。一旦我們可以喚起這樣一種感覺,應該說我們就是聽懂音樂了,因為我們所有精神活動、所有心理活動都是因為音響的感知而引發的。音樂雖不能直接傳達思想、形象、戲劇性的內容,但我們並不否認,音樂能夠以自己獨特的方式使人們產生這樣的感受。

音樂心理學的研究表明,由於在人的心理活動中存在著「聯覺」的心理機制,因此聽覺的體驗完全能夠引起其他方面的感受。比如,一個「高音」的聽覺感受,可以使人產生視覺上「亮」、形狀上「小」,重量上「輕」、情緒上「興奮」的聯覺體驗;而「低音」則引起視覺上「暗」、形狀上「大」、重量上「重」、情緒上「消極」的聯覺體驗等等。這就是為什麼當人們聽到一種速度緩慢、音區較低,多由下行音調構成的旋律時就會產生悲傷情緒的體驗。其實,作曲家也是在同一種聯覺的機制下,用音樂的音響來表達他的各方面感受,所以作曲家在創作音樂的時候,完全有可能賦予音樂以某種表現的目的,而在這種表現目的下創作出來的音樂,也就自然有可能使人產生相應的感受。

但問題的關鍵在於,音樂所引起的聯覺體驗是很有限的。

音樂僅僅能夠在高低、長短、強弱、緊張度及發音狀態等非常有限的方面,引起人聽覺之外的感覺體驗。比如低、強、高緊張度的聲音,僅僅能夠使人產生大的、有力的、緊張的聯覺體驗,但是進而會引起什麼樣的聯想,人與人之間的差異就太大了,至於每個人到底會聯想到什麼,如果沒有什麼樂曲背景資料提示的話,就完全由自己來決定了。

所以,以「聯覺――聯想」為基礎的音樂表現機制,必然決定了所謂的「理解音樂」,其實是在理解自己――無論你掌握多少音樂的背景資料,你實際上還是根據自己對音樂的體驗,在自己的經驗中去聯想。

人們所謂的「聽不懂」音樂,其實,常常並非指自己對音樂不能產生感受,而是覺得自己從音樂中獲得的理解可能「不對」、「不正確」,而所謂的「正確」指的就是與作曲家在創作這首作品時想表現的內容相符。一位學者說:「聽音樂不像是猜謎,不像是一個紙皮盒裡放著一個蘋果,或者是一個香蕉讓你去猜,當你去猜的時候,說這是西瓜,錯,這是蘋果,音樂從來不是這樣的。」大家老是懷疑聽不懂音樂,其實就是跌入了這樣的一個陷阱,音樂不是猜謎,如果你要深入的把握它,閱讀材料,很可能因你接觸的材料不同,你對這部音樂作品所喚起的認知也是不同的。正如一千個讀者眼中就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樣,道理是一樣的,各有各的見解,因為每一個人的生活經歷不同,生活經歷顯然是把握音樂的一個最重要的門徑。一個人感知音樂必須頭腦里有很多非音樂的東西,尤其是音樂更深層的內涵,音樂的內涵是一種關係,是個人與社會、審美趣味、民眾心態等諸多因素支撐起來的,它不是一個固定的像是猜謎一樣、通過數學推論可以得到的東西,它需要我們一種直接情感的參與。所以說,對文學、美術作品理解的不同,表現在對深層意義理解的差異上,而音樂則在「表現的是什麼」這個最起碼的層次上發生理解的差異,這種差異被概括為音樂理解的「多解性」與「不確定性」。這恰恰是音樂魅力之所在。

音樂藝術的根本目的不在於表現看得見、說得出的思想或形象性的內容,而在於帶給人們豐富的聽覺審美體驗與微妙的情緒活動變化的體驗,在於用音響喚起人們豐富、廣泛的聯想,使人的心靈在音樂中獲得自由。因此,音樂所傳達的審美世界是不需要文學與美術來轉述的,恰恰是你的體驗與理解賦予了音樂最終的表現內容。

——————————————————文章結束的分割線—————————————————

還是那句話,這曲子好聽,你多聽兩遍,不讀譜子還要非在它身上挖出點「言而有物」的東西來。那樣子聽音樂,你不累??反正我累!


其實是這樣的,作為一個音樂愛好者,或者音樂人,更多的是聽音樂的編配,旋律的和節奏的結合,總之就是更技術上的東西,如果這個東西很新潮很好聽,往往就能激發我們的強烈興趣並對作曲和編曲由衷的讚賞和佩服。至於樂評人,繪畫批評家,影評人,這些人說的你覺得好就是好,你覺得是放屁那就是扯淡,沒有一個統一標準的。藝術是很感性的東西,好與不好完全在於你們是否有共鳴。或者說題主所謂的思想性其實應該是音樂上的思想性而非延伸和臆斷的一些感悟~


可以讀讀嵇康的聲無哀樂論。但我個人並不這麼認為。

我覺得可以從人類的共同情感去解釋,孟子有「不知子都之姣者,無目者也」這樣的話,對於很多東西的是非善惡,人可以有直觀的認識,對於審美體驗也是這樣的。且不論背後的機制是什麼,現象是存在的。音樂帶來一連串共通的情感體驗,就可以聯繫到某個具體的經驗或者是固定的情感模式了,這就能體現出愛情、宗教等等本來音樂中並不存在的東西。

同時直觀性的體驗不一定是對的,就像直觀認定的是非善惡也不一定是對的一樣。這種東西中國古代哲學講得很多,所謂「知善知惡是良知」,原則上,是有這麼一個正確的東西在的。我們假如把音樂里的內涵全都抽掉了,認為只有技術層面,只有旋律節奏和聲織體,完全從聲音邏輯的角度出發去看待音樂,看待演奏,也未嘗不是一種角度,但這並不合於真實的音樂歷史,而大師們所追求的演奏中是有這些東西的,一輩子都在「為善去惡」。

總之我的看法是,抽象的思想是不存在的;但憑藉共通的體驗,音樂可以創造和傳達一系列的情感體驗,這種體驗和聽者自身生活中的體驗相結合,就可以引導到某種既有的情感模式去,而在這種情感模式在其生成的時候,是當然伴隨著某種思想的成分的。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宗教音樂和宗教體驗、宗教思想的關係。


記得有部叫《天道》的電視劇里男主角經常有這樣的體驗,雖然是電視劇但這不妨礙我們得出「這與一個人的知識、閱歷、思想有極大的關係」這樣的結論。

當然平常百姓也有可能會有這樣的體驗,但應該會很少,而且也必定是與閱歷有關係,到了那個點,感情自然就會宣洩出來,悲傷、失落、感慨、遺憾、唏噓。


我只知道,我喜歡聽莫扎特

心情空空的時候聽,感受到它的生機與活力

心情煩躁的時候聽,感受到它迴旋曲旋律的魔力,一圈圈歡快的腳步聲帶我走出負面情緒

心情愉快的時候聽,感受到它在為我的喝彩讚頌

我想,能聽出音樂的思想性,大抵就是讓你,在另一個抽象的世界裡感受最真實的自己。


思想性應該是每人根據不同的人生經歷而從音樂中產生的共鳴吧


不懂自來,說下柯南里聽不懂管風琴演奏卻聽出了哪個音不對,說下火影里鹿丸聽不懂音樂卻看出了手指方位的變化從而破敵---你想要從中聽出什麼,取決於你的自我品味。


各種藝術的本質是表達

音樂也是 音樂里必然會有作者想要表達的豐富的感情在裡面 或直接或內涵

當然貿貿然沒頭沒腦聽一首歌 不一定會聽出什麼思想或者感情

歌名 作者 對作者的一些了解 純音樂還是能聽出很多感情 加上自己個人的一些理解


そして今日も紅魔館の扉は開く - Floating Cloud

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什麼是純音樂?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思想 | 純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