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畫(2017.11.26)

仁宗讀《五代史》,至周高祖幸南庄,臨水亭,見雙鳧戲於池,出沒可愛,帝引弓射之,一發疊貫,從臣稱賀。仁宗掩卷謂左右曰:「逞藝傷生,非朕所喜也。」內臣鄭昭信,掌內饔十五年。嘗面誡曰:「動活之物,不得擅烹。」深惡於殺也。

——《玉壺清話》

以上這則記載,我於《護生畫集》中偶讀到。

經查明,仁宗是指宋仁宗趙禎。仁宗讀歷史書的時候,讀到周高祖打獵,一箭穿兩鳥,僕人皆稱賀。他搖搖頭,合上書,說了句「逞藝傷生,非朕所喜也。」又常常和米飯班主鄭昭信強調,「動活之物,不得擅烹。」。

我亦心生敬畏,有感而發,遂作此文。

仁宗的地位,我想無需再多言。我最近常常玩一個叫「吃雞」的遊戲,遊戲裡面只要槍法好、戰術意識好,生殺掠奪,無不快活。剛剛我還玩了一局,殺了別人時候,心裡的緊張刺激和滿足,實在難以言表。憑藉著自己的技藝殺生,為仁宗所不喜。其實在諸世人看來,多麼希望身有長技,燒殺掠奪。仁宗身為九五之尊,上下牙一碰,想做什麼不都輕輕鬆鬆。他能夠有此心,可欽可敬。我常常逗玩貓咪的時候,無意被捉咬,都會惡狠狠地嚇唬其一頓,甚至常常要強忍住踢它兩腳的心。仁宗之仁,我從書中看完之中頓感興趣。遂又去搜索,得以下另一小記。

話說仁宗有一天出去遊園,轉悠完了回宮之時,總是回頭看僕從,總是回頭看,反反覆復搞得大家摸不清頭腦。仁宗終於回到宮裡,然後對侍女呼喚,快點倒水渴死朕了。侍女斗膽問了句,「皇上,路上為何不喚人取水?」仁宗咕嘟咕嘟喝完水,道:「我一路就回頭看他們啊,這個也沒帶水壺,那個也沒帶水壺,我也沒敢說,我要是說了,他們肯定有人要受到懲罰。」

仁宗之仁,當之無愧矣!

另還有一次,他吃飯吃到沙粒,偷偷吐掉還囑咐宮女不要外傳,說這件事說出去會有人掉腦袋的。仁宗想立妃子的親戚為官,包拯不同意,然後又話立小官,包拯又不同意。回到內宮,妃子前來繼續遊說,仁宗擺著苦臉怒言:你只知道叫你家親戚做官,你不知道包拯是幹什麼的嗎?他今天都噴我一臉吐沫了!

(以上有杜撰成分,基本符合史料)

仁宗之仁,令人心生慚愧!

豐子愷和李叔同

小故事講完了,來講講《護生畫集》。此書是豐子愷重要的代表作,畫冊共有六冊,從開始作畫到完成,經歷了四十五載。豐子愷的老師李叔同,削髮為尼,號弘一大師。後來影響豐子愷,也皈依弘一大師,拜入佛門。為了祝賀弘一大師五十歲生日,豐子愷與大師合作,大師題字他作畫,完成了第一冊《護生畫集》,字畫各五十幅,字是畫的詮釋,畫是字的形象。弘一大師六十歲,又作了《護生畫續集》,各六十幅。

後來弘一大師來信:「朽人七十歲時,請仁者作護生畫第三集,共七十幅;八十歲時,作第四集,共八十幅;九十歲時,作第五集,共九十幅;百歲時,作第六集,共百幅。護生畫功德於此圓滿。」

豐子愷回復:「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後來弘一大師沒有活那麼久,豐子愷亦在文革之中遭受迫害,鬱郁而死。但是豐子愷曾過到去弘一大師圓寂處,一位居士拿了封信,是弘一大師的遺囑,信竟然就是豐子愷當年回復大師,自己親筆所寫的,「世壽所許,定當遵囑」。

豐子愷秉承著師傅的囑託和信念,也感受到時不待人,亦步亦趨,在戰亂之中甚至都尋屋作畫。由於弘一大師過世,無人題字,遂後幾冊都是各個擅長書畫的仁人志士所作。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有一題字老人,年事已高,愈九十歲,仍堅持題字為豐子愷完成此冊。

在這樣的一群老人、仁者、學者、佛師的共同努力下,以及無數仁人志士的幫助之下,這本畫冊終於保留下來。

我接觸此書,是看到讀庫的公眾號推送,他們重新編輯成冊,根據新加坡版本重新出版,功德也不小。這套畫冊,我零零散散地看。當時買來就擱置,一直閑暇摸兩眼,越看越有趣,越看越感慨。

我強烈建議,所有熱愛生活、熱愛人間,有一顆求善之心的讀者,都去看一看這套畫集。買得起的,一定要去買讀庫那一版本,非常精緻有趣,只是讀來費勁。更方便的辦法,是托時代所賜,可以在網上直接查閱到,十分便捷易讀。(我沒有收讀庫一分錢,請大家不必高看我,小小公眾號,不存在軟文一說)

rushiwowen.org/category

(請複製鏈接至瀏覽器打開,可看到全書。)

護生畫集,其中講的故事大多現代人看來離譜。

連老鼠都要保護嗎?

那天我讀護生畫,下樓買煙,有一猛士拿掃把打老鼠,旁邊兒童婦女嬉笑圍觀,我沒有勸阻,獃滯了一陣,恍惚之中想到護生畫之中所言。頗多感慨,良久未言。後來發個朋友圈,批評此事,有朋友疑問上面那句,連老鼠都要保護嗎?

我想,我應該用緣緣堂主(豐子愷別號),他自己的話來解答給大家。

這集子里的畫,有人說是「自相矛盾」的。勸人勿殺食動物,勸人吃素菜。同時又勸人勿壓死青草,勿剪冬青(一種樹~),勿折花枝,勿彎曲小松。這豈非「自相矛盾」?對植物也要護生,那麼,菜也不可割,豆也不可采,米麥都不可吃,人只得吃泥土砂石了!泥土砂石中也許有小動植物,人只得餓死了!曾經有人這樣質問我。我的解答如下:

護生者,護心也(初集馬一浮先生序文中語)。去除殘忍心,長養慈悲心,然後拿此心來待人處世。——這是護生的主要目的。故曰:護生者,護心也。詳言之:護生是護自己的心,並不是護動植物。再詳言之,殘殺動植物這種舉動,足以養成人的殘忍心,而把這殘忍心移用於同類的人。故護生實在是為人生,不是為動植物。普勸世間讀此書者,切勿拘泥字面。倘拘泥字面,而欲保護一切動植物,那幺,你開水不得喝,飯也不得吃。因為用放大鏡看,一滴水中有無數微生蟲和細菌。你燒開水燒飯時都把它們煮殺了!開水和飯都是葷的!故我們對於動物的護生,即使吃長齋,也是不徹底,也只是「眼勿見為凈」,或者「掩耳盜鈴」而已。然而這種「掩耳盜鈴」,並不是傷害我們的慈悲心,即並不違背「護生」的主要目的,故正是正當的「護生」。

至於對植物呢,非不得已,非必要,亦不可傷害。因為非不得已、非必要而無端傷害植物(例如散步園中,看見花草隨手摘取以為好玩之類),亦足以養成人的殘忍心。此心擴充起來,亦可以移用於動物,乃至同類的人。割稻、采豆、拔蘿蔔、掘菜,原來也是殘忍的行為。天地創造這些生物的本意,決不是為了給人割食。人為了要生活而割食它們,是不得已的,是必要的,不是無端的。這就似乎不覺得殘忍。只要不覺得殘忍,不傷慈悲,我們護生的主要目的便已達到了,故我在這畫集中勸人素食,同時又勸人勿傷害植物,並不衝突,並不矛盾。

英國文學家蕭伯納是提倡素食的。有一位朋友質問他:「假如我不得已而必須吃動物,怎幺辦呢?」蕭翁回答他說:「那麼,你殺得快,不要使動物多受苦痛。」這話引起了英國素食主義者們的不滿,大家攻擊蕭伯納的失言。我倒覺得很可原諒。因為我看重人。我的提倡護生,不是為了看重動物的性命,而是為了著重人的性命。假如動物毫無苦痛而死,人吃它的三凈肉,其實並不是殘忍,並不妨害慈悲。不過「殺得快」三字,教人難於信受奉行耳。由此看來,蕭伯納的護生思想,比我的護生思想更不拘泥,更為廣泛。蕭伯納對於人,比我更加看重。「眾生平等,皆具佛性」,在嚴肅的佛法理論說來,我們這種偏重人的思想,是不精深的,是淺薄的,這點我明白知道。但我認為佛教的不發達、不振作,是為了教義太嚴肅、太精深,使末劫眾生難於接受之故。應該多開方便之門,多多通融,由淺入深,則宏法的效果一定可以廣大起來。

由我的護生觀,講到我的佛教觀。是否正確,不敢自信。尚望海內外大德有以見教。

以上,便是豐子愷先生的思考。我覺得已經講得十分透徹了,我們提倡力所能及行善避惡,其實是因為每一次的行為,都具有一定程度的慣性,每一次的行為都是一次練習。惡的人作惡行,他必經歷過千百次的錘鍊和惡行的自我開解。防微杜漸,現在連懂這成語的人,其實都並不多啊。

講到善,德,想起幼時去農家院。古風樸素的農家小亭,主人有一小魚池,渾濁不清,偶有魚影。我的舅爹和舅媽,以及他們的退休同事們,打著麻將,用石頭壓著魚竿,「無人」釣魚。過一陣,石頭突兀動彈,舅爹一個健步抓住魚竿往上拉,不幾秒拉起一條大魚!大家高興壞了,把魚兒放在水桶中泡著,接著回去打麻將,等著晚上農家做這條魚。

我那時候很小,五六歲。我很緊張看著桶,盯著它,可憐的魚兒嘴也破了,在小桶里彎曲著身子。我趁他們打麻將正歡,也一個箭步,稚手稚腳抱起水桶,將魚兒重新投入小池。

舅爹發現魚沒了,看見我抱著空桶,大罵。我說這魚太可憐了。舅媽解釋,魚嘴已經勾破,你倒回池裡它也吃不了東西會死的。還搞得我們晚飯沒有了!

到底是我小時候長得可愛,大人說兩句便作罷。現在想來,假若他們的罵聲不低、文化不高,可能我就要被罵得藏起心裡善的苗子。

令人感到矛盾的是,他們也曾經去過什麼放生活動,買一筐子魚倒入海里。

就在我寫這文章的漫長過程中,發生了一事。一家幼兒園的小朋友,遭到了殘忍的對待。網上謠言四起,我雖然不是很相信帶著嫖客選小男孩女孩這種說法,但是虐童的事情,看過《素媛》、《熔爐》,也都心生不滿。這已經是北京的高檔幼兒園了。

人心似乎越來越壞了嗎?其實不過是網路越發達,我們越能夠感受到「角落裡的陰暗」。豆瓣的《熔爐》馬上下架,微博噤聲。言論管制,以前我們覺得沒什麼,國家性質、特色。現在卻覺得,至於嗎?連小熊維尼都要禁。

只讓人覺得摸不清頭腦。其實想想也沒什麼,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愚蠢。想起來以前老師沒收我的魔方,沒收我的書,沒收我的一切可以沒收的東西。他總歸是有他的理由的。

我們的怒火只能往幾個虐童的老師身上發,但寥寥幾個老師,怎會比這制度更加惡。斬掉一個又一個惡,就像打地鼠一樣,還是會不停竄出來的吧。

唯一的改革方法,就是等他們死了,等上來的這批人,有一顆理想主義的情懷。不同的時代不同的觀念。時代太快了,大人未必能跟得上,觀念未必開得了。什麼與時俱進之類,大都不還是屁話一堆。

有幸看到這文章的朋友們,多多看看《護生畫集》。我實在覺得,一切的根源問題是文化問題。然而,文化的問題,與不同人門檻不同。但是《護生畫集》勝在普世,它是希望即使是個兒童也能看得懂的。佛法淺薄,目的只為了惠及更廣大的人。

而高深的地方,高深的人自然會去尋找。

祝好。

ps:最近我的鍵盤壞了,拿去送修,更新的頻率晚了一些,抱歉,謝謝你們的關注。

圖片來源丨網路

編輯丨貓八

(本篇轉載圖片失敗,欲詳細觀看的朋友請移步至公眾號:也扯,搜索《讀畫》)


推薦閱讀:

一個承諾,就是一生丨豐子愷和恩師李叔同的師生佳話
豐子愷在藝術上的造詣有多高?
豐子愷的漫畫原作是黑白的還是彩色的?
豐子愷:乘車人的千奇百怪不足為怪?
想要看懂一個人的畫,最好先讀一讀他的文章

TAG:丰子恺 | 佛学 | 慈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