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經濟數據造假與中國真正的危機

在十幾年前的九十年代,當我還是個中學生的時候,我就對經濟數字產生了好感。那個時候是沒有網路的,要想獲取GDP數字都要從報紙或者雜誌上獲取,查詢起來很不方便。

為了方便比較和世界經濟大國的差距,我都把中國前幾年的GDP總量和增長率背誦下來,能夠脫口而出,腦子裡記得很清楚,只要一看國外的GDP總量,就能知道還有多少差距。

現在有了網路,反而沒動力去背誦具體數字了,只記得量級,例如2016年是74萬億左右,後面的數字我就懶得記了,因為隨時可以查嘛。

大概2000年以後有了互聯網,查詢經濟數字更方便了,漸漸的就發現了一些有趣的事情。

1:首先,中國各省的GDP相加,總是比國家統計局公布的全國總量數字多幾萬億人民幣,而且每一年都是如此,這個相信大家每年都會看到媒體報道,這個並不是新聞了。

再進一步,我們深入到每一個省,如果把中國每個省的各個市統計的GDP相加,會發現中國絕大部分的省份,各個市公布的GDP相加,總是比省統計局公布的全省總量更多。

以四川省為例,2016年四川全省加起來34752.81億,公布的全省GDP總量32680.5億,全省加起來比全省高了2072.31億

當然,這種現象,地方官員解釋說是重複計算,例如公司註冊地在北京,但是實際業務在湖北,比如三峽集團,那麼GDP會發生重複計算。似乎說得通。

2:但是第二個現象就很難說的通了,那就是90%的省份的經濟增長率都會比全國經濟增長率更快。2016年中國國家統計局公布經濟增長為6.7%,但是呢,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經濟增速最慢的是這7個:吉林6.9%、河北6.8%、上海6.8%、北京6.7%、黑龍江6.1%、山西4.5%、遼寧-2.5%,經濟增速低於全國的只有三個:黑龍江、山西、遼寧。

三個省拉低了全國經濟增長率?這個是難以置信的,畢竟三個省的經濟體量加起來不到全國10%。實際上,近幾年還算好了,2008~2012年間,全國各省上報的經濟增速和國家發布的總體增速兩者之差始終保持在2%,直到近幾年才重回1%以內

所以嘛,地方統計的數據一定是有問題的,而且這個問題,絕不只是一兩個省,為什麼呢?

就拿上面的數據來說,2016年全國31個省市,只有3個比全國增速低,很明顯至少有10個以上的省數據是有問題的。

當然,我國的各省份經濟數據有趣之處在於,有的省份想方設法則往高了報,有的省份則是往低了報。哪些省份會往低了報呢?交錢給中央比較多的省。

下圖來自《經濟參考報》,根據2004年全國第一次全國普查數據做的表格。

廣東省經過普查,發現GDP多了2800億元,遙遙領先全國;

浙江多了400億;上海也多了600億;北京更是多了1800億;

當然,2004年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

除了北京,上海,廣東,浙江等以外,大多數省份經濟總量在普查後還是有所上升的,

但是有12省的GDP在普查後出現了縮水,這12個省的數據都是有問題的。

按理說,經濟普查會發現以前沒有統計在內的隱形經濟,總量應該是增多的,但是呢有12個省份普查之後總量反而減少了,所以中國各省地方數據注水的規模,從十幾年前的全國第一次經濟普查就可以一窺一二,數據有問題的省份絕不會僅僅是兩三個。

實際上,在普查之前,2004年各省區市上報的全年GDP匯總數據,與國家統計局公布的GDP相比,總量差距高達26582億元,相當於中國西部地區十一省一市的GDP總量。這裡面的水分絕不會是兩三個省造成的。普查後12個省的數據縮水就是例子。

所以,地方統計數據的造假,注水,瞞報,中央顯然是很清楚這個情況的,所以在統計全國數字的時候,都是單獨進行統一核算,各省上報的數字只是參考,國家統計局在全國各地均派駐人員進行直接數據採集。

當然了,往高了虛報的省份,早晚是要露餡的,

中國作為一個大集團,怎麼可能幾十年所有子公司全部經營狀況良好呢,還是要靠中央統一指揮,通過轉移支付和定向投資來扶持落後省份,通過基礎設施固定資產投資,以及直接財政補貼和稅收返還等保持其經濟增速。

最近發生的兩件事情,

繼遼寧自爆統計作假之後,內蒙和天津終於也開始自爆經濟數據作假了。

1月3日,在內蒙古自治區第十屆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

自治區黨委承認:自治區政府財政收入虛增,部分旗縣區工業增加值存在水分。財政審計部門反覆核算後,把2016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從2015億元調減到1485億元,下降26.3%。同時2017年全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1703.4億元,比2016年調整前的數據下降14.4%,比調整後的數據同比增長14.6%;

經過初步認定,應核減2016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900億元,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40%,2016年地區生產總值基數也相應核減。

雖然說我對地方經濟作假是有預期的,但是四分之一的財政收入和五分之二的工業增加值作假,還是突破了我對作假估計的上限。當然,這其中不排除官員乾脆一次性多擠水分,把數字往低了調整,為以後的高增長做鋪墊。

1月11日,根據天津廣播微博透露,當天舉行的天津市濱海新區第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宣布,在更改統計口徑,擠掉水分後,濱海新區2016年的地區生產總值由10002.31億元調整為6654億元,竟然一下子擠掉了超過30%的水分,少了3300多億元。

原因很簡單,我國GDP統計一般是按照在地口徑核算,即按企業實際經營地統計,而濱海新區按照註冊地統計,將那些註冊在濱海新區但實際經營不在濱海新區的企業增加值算進去,因此有利於GDP統計規模的增加。

天津濱海新區在調整之前,一萬億的經濟總量,是中國第一區,總讓人覺得有點虛幻。

我們看看作為全國標杆的上海市,浦東新區2018年的目標是進入一萬億俱樂部,而2017年浦東新區的經濟總量大約是9500億元左右。

相比之下,上海的統計數字則是讓人信任的多,全國人民都愛往上海跑,其實還是有原因的。從一些小事就能看出來。

問題來了,天津濱海新區的GDP佔了天津的56%,這濱海新區一下子擠掉了30%的水分,那2017年天津市GDP不得大幅下滑啊?

還真不一定,就像我在文章開頭說的,這就是中國統計有趣的地方,

我們看看下圖,去年天津市統計局公布的天津市2016年GDP為17885.39億元,而如果把天津市各個區的GDP相加,結果是20073.85億元,比全市總值多出了2000多億。

也就是說,天津市各個區的GDP相加,是大大高於天津市公布的經濟總量的,所以濱海新區減掉的3000多億,不會全部在天津市GDP中減掉。

2017年天津經濟總量具體是多少還是要看天津市政府公布的數字。

1月19日,天津市統計局公布了2017年天津市地區生產總值。初步核算並經國家統計局評估審定,2017年,天津市生產總值18595.38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6%。

這個增速比2016年9%的增速大大降低了,這是擠水分的結果。

當然,不管是內蒙還是天津,擠水分都是有前提的,

一個是官員換屆:

2016年9月,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調任天津市委書記,2017年是在天津的第一個完整年份。

2016年8月,雲南省委書記李紀恆調任內蒙古黨委書記,2017年是在內蒙的第一個完整年份。

我們合理估計,這兩地的前任,仕途應該終結了,在此之前遼寧爆出數據造假的結果,就是遼寧前任省委書記直接落馬被處理。

另外一個是營改增了,

營業稅改成增值稅,實際上是加強中央集權。營業稅是屬於地稅,是地方收取的稅種,他是以營業收入來收取的。

而增值稅是共享稅,大部分是中央收取,小部分地方收取。

營改增實際上是把地方的稅收轉移到中央,極大的加強了中央的權力,當然中央會以稅收返還,固定資產投資,財政補貼的形式返回地方,避免地方財政出現問題。

我們看下2016年的中央財政收入情況

yss.mof.gov.cn/2016czys

從上圖我們可以很清楚的看出,2015年中央收入中營業稅只有150.73億元,2016年的預算收入更是只有40億元。

而2015年中央增值稅收入20996.82億元,而查詢2015年全國財政收入明細,全國增值稅收入為31109億元,中央和地方基本是2:1的關係。

也就是營業稅基本都是地方收取,而增值稅則是中央實際收取大約三分之二,地方實際收取大約三分之一。

營改增對地稅最大的影響莫過於第一大稅種營業稅的缺失。2015年,北京西城區地稅局營業稅收入為291.5億元,佔地稅收入的41.3%,個人所得稅(以下簡稱個稅)收入203.2億元,佔比28.8%。營改增以後,個稅將成為佔比最大的地稅徵收稅種

營改增的本意是為了減稅,因為按照營業收入收取營業稅,會出現重複徵稅的情況,例如供應商賣10元麵粉給食品公司,供應商要交10%營業稅1元,食品公司做成饅頭20元出售,又要交營業稅2元,出現了重複徵稅,而改成增值稅後,只對增值部分收稅。

營改增另外一個結果,就是對經濟數據造假的揭露,增值稅是真金白銀要上繳國家的,經濟總量的增長,會在增值稅上有所體現,再不擠出水分,就不好向中央交代了。

中國國家經濟總量仍然處於低估的態勢

總體來說,中國的經濟總量,仍然是低估的,一些省份的數據注水,改變不了這個現實。

世界銀行在2017年發布的報告,2015年全球經濟總量比例,中國佔世界14.84%。

不同的機構公布的數據不一樣,但是記住這個值,差不多15%左右。

我們從一些耳熟能詳的基本量觀察,

中國的基礎設施,

我國的高速公路長度超過13萬公里位居世界第一,比美國和歐洲都要長;

我們的高速鐵路佔全球60%以上,全球其他國家加起來都沒有我們長;

世界前十吞吐量的港口,中國佔了7個,另外3個是釜山,迪拜,新加坡。

這背後,是天量的基礎設施投資金額,要知道,

中國1988年才有第一條高速公路,

中國2008年才有第一條時速300公里以上的高鐵

不只是交通道路,中國所有的城市都在大興土木,從南到北城市建設規模巨大,在中國的城市裡面漫步,你會發現一多半建築都是最近三十年新修的。

沒有強大的GDP和天量的固定資產投資,是撐不起這麼超大規模的建設的。

出口金額,我國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

根據聯合國貿易與就業會議的數據顯示,2015年中國在全球出口中所佔比重由2014年的12.3%升至13.8%。這是美國在1968年曾經佔到的比重,此後任何國家一直都望塵莫及,中國達到了50年來的全球新高。

我們知道美國經濟在二戰後是如日中天,經濟總量佔全球比例一直在25%以上。

經濟活動的輸入量---電力能源

2017年6月13日發布的《世界能源統計年鑒2017》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發電量合計為248163.52億千瓦時,而中國的發電量佔了全球多少呢?24.8%

消費方面,我們日常使用的最多的設備---手機,中國人購買的手機金額佔全球多少呢?2016年是21.5%,下圖來自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出境旅遊,中國已經連續多年出境遊人數是世界第一了,2017年1.29億人次出遊。

汽車銷量,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在2017年1月18日舉行的商務部例行發布會上表示,2017年我國汽車銷量達2887.9萬輛,全球汽車銷量一直是9000多萬輛,中國大約佔全球30%左右,當然按照金額算會低些。

我國GDP總量佔全球15%左右,而按照各種消費品計算,中國幾乎所有的主要消費品佔世界的比例都遠高出15%這個數字。

2018年1月18日中國已經公布了2017年GDP總量為827122億元,而在今年,中國將進行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預計2017年的經濟總量還會進行調整,在現在82.7萬億的基礎上繼續上升,逐步向真實靠攏。

地方GDP造假問題該如何解決?

目前我國的解決辦法是這樣的,

我國各省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將於2019年統一收歸國家統計局進行核算。

2017年10月底,新華社報道,我國將利用開展第四次全國經濟普查的契機,在2019年實施地區生產總值統一核算改革。改革後,各省(自治區、直轄市)生產總值核算將從原來的各省區市統計局負責,改革為國家統計局組織領導、各省區市統計局共同參與的統一核算,核算結果統一發布。

也就是從2019年開始,地區生產總值的核算領導者是國家統計局了,不再是地方領導和組織核算,實際上,國家統計局現在派駐在各省的人員已經在不斷增加。

當然,另外一個就是績效考核取消GDP考核指標,而採取其他指標,但是我認為這不是好事,中國現在仍然人均尚未超過一萬美元,快速發展仍然是我們要面臨的首要問題。

當然,由於中國內部發展的不均衡性,一些先發展起來的地區可以在這方面進行探索,但是對於相對落後地區來說,不對官員考核經濟發展指標簡直是災難。

發展才是硬道理,是解決一切問題的最大動力。

地方數據注水是已經存在了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問題,是強經濟發展指標考核下的必然產物,此類問題中央早已很清楚而且已經有相應的應對措施。國家整體經濟總量,仍然是滾滾向前。

我並不太擔心這個問題。

我們真正應該擔心的,還是社會主義接班人的問題,

我國在2016年1月1日實施全面二孩政策,在此之前的2015年10月,

國家衛計委主任王培安說:「現階段全國符合全面二孩政策條件的夫婦約有9000萬對。實施全面二孩政策,今後幾年出生人口總量會有一定增長,最高年份的出生人口預計超過2000萬,這是政策調整的預期效應。」

說實話,看到2000萬這個數字是振奮的,為什麼呢,因為中國在60-80年代出生人口長期每年在2000多萬人,等現在這批出生的小孩長大成為社會中堅力量,雖然每年2000萬人口有所減少,但是幅度不會太大,這樣會減緩老齡化衝擊,

否則出現這一代人1000多萬,上一代人2000多萬人的情況,會極大的消耗年輕人的時間和工作成果,如果沒有直觀感受的話,查看下你每個月的工資條,你個人繳納和單位繳納的養老保險有多少錢,這些錢都被用於給現在的老人支付養老金。

全面放開二胎後,和衛計委說出生人數超過2000萬相比,

2016年,全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人口出生率12.95%,比上年多出生131萬人。

2017年,全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人口出生率12.43%

也就是說,2016年全面放開二孩的效應僅僅持續了一年,出生人口數又開始掉頭向下。

這超出了所有人的預計,即使是一些對人口比較悲觀的人,也預計二孩帶來的出生人口增加效應會持續兩三年,誰也沒想到僅僅一年又開始下降。

可以說數據比最悲觀的人預計還要差。

熟悉計劃生育的人都知道,以前我國的超生罰款,90%來自二胎,現在放開二孩後也沒有效果,再放開三孩意義也不大了。

目前我國人口問題始終沒有達成統一意見,主要是兩點:

1:在目前的房價,學位,醫療床位,教育成本等都成為生育率的攔路虎的情況下,還有人頑固的堅持一旦完全放開中國人就會猛生的錯誤想法。

在2015年2月9日召開的中國人口形勢分析與展望研討會上,國家衛計委有關負責人預計,「2015年受單獨二孩政策影響,出生人口將比2014年多100萬左右」。

而中國人口學會會長翟振武也說,「在2014年出生人口跳躍式上升的基礎上,2015年出生人口可能再度較大幅度攀升,或將逼近1800萬。他判斷,單獨兩孩的出生可能會大量出現,新的出生小高峰將如期而至。」

而實際情況呢,2015年是單獨二孩實施的第一個完整年,當年出生人數為1655萬人,比上年還下降了32萬人,衛計委預計的增加100萬人完全落空,翟振武預計的1800萬更是大錯特錯。說實話,像翟振武這樣屢次出現嚴重數據預測錯誤的人,不知道為何卻能一直擔任中國人口學會會長,可想而知這個學會的總體研究水平。

在2015年人口形勢已經非常嚴峻的情況下,2015年底衛計委仍然預計全面放開二孩出生人口會達到2000萬,現在的數據再次證明,連1800萬也突破不了就開始往下走了,他們的預測誤差有多麼大。

2:越是年輕人生育率越低,一孩出生人數大幅下滑。

更為要命的是,從孩次結構看,二孩出生佔比進一步提高,達到51%,比上年提高5個百分點;一孩出生佔比42%,下降5個百分點。

這說明已經有孩子的家庭成為生育主力,換句話說是28-30歲左右及以上的人在撐起出生率,而年輕人出生率在進一步大幅下降。

這個大幅下降的幅度有多大呢?

2016年出生人口1786萬人,一孩佔比47%,也就是839.4萬人;

2017年出生人口1723萬人,一孩佔比42%,也就是723.66萬人

僅僅一年的時間,一孩出生人數大幅下滑接近14%。

這個下滑速度是驚人的,可以說是崩塌,

年紀較大的生育二孩的家庭成為支撐出生人口數量的主力。

2016年,二孩出生人口821.56萬人

2017年,二孩出生人口878.73萬人

可以看出二孩出生人口在增加,然而也無法彌補一孩出生人數下滑帶來的總體下滑。

而二孩出生的家庭,夫婦總體平均年齡更大,他們很快會退出育齡行列

如果去年中國繼續搞一胎化,每個家庭都遵守一胎化計生政策不生二孩,那麼中國出生人口只有724萬人不到,而他們的上一代人80後,95前,每一年都有2000多萬人,可以想像這批小孩長大後,將會面臨一個怎樣的中國,會有多麼大的負擔。

不只是養老負擔的問題,還有一個更為嚴峻的問題,不展開多說,

如果全中國主體民族都不生二孩,會讓中國走向弱干強枝化,危及社會穩定,這對中國所有民族的利益都是不利的。中國歷史上各種民族衝突,無不是充滿了血腥和殺戮,不管是漢族還是少數民族,都深受其害。

全國所有城市不斷發生的蘭州拉麵館房租糾紛,以人數增加為由不斷新建和擴建清真寺,深入到了杭州,蘇州,深圳,北京,上海等中國的核心經濟區域,都是現實的正在發生的事情。

從這個意義上說,每一個生育二孩並且認真養育的家庭,都是我們的英雄,是為了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做貢獻。

3:還有人盲目的相信機器換人是萬能的,沒有認識到老齡化會讓經濟增長率出現下降

機器換人本質上就是勞動生產率提高,最終體現為經濟增長。

你把產線上一個生手換成熟手也是提高勞動生產率,

和機器換人本質是一樣的,本質上是提高勞動生產率促進經濟增長。

機器換人,只不過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一個方法而已,

你應用新技術也可以大幅提高勞動生產率,

你讓供應商把工廠建的離你更近,也可以提高勞動生產率。

下圖是我國最近十年勞動生產率的增速,來自國家統計局官網,

2011年為8.6%,2012和2013年為7.2%,2014年為6.9%,2015年為6.6%。

經濟的增長就是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是勞動生產率提升,一方面是勞動人口增加的人口紅利。

隨著勞動人口開始逐步減少,我國經濟增長率將只能靠勞動生產率提高來拉動,而勞動生產率提高是有其規律的,

如果有人跳出來告訴你:搞機器換人可以讓中國經濟增長重回10%,那他100%是個騙子,即使是對中國經濟最有信心的林毅夫,也只敢說未來二十年中國經濟有重回8%的潛力,注意是潛力。

另一方面,我們人均勞動生產率要想趕上美國,還需要長期的努力,下圖是世界主要國家勞動力產出,我國為7318美元/人,而美國為98990美元/人。

即使勞動生產率高到日本,歐洲,美國的水平,也一樣勞動力不足需要大量引進移民。

隔壁的韓國那麼小的國家,也引進了大約50萬中國的朝鮮族以及其他移民,占韓國人口1%。中國如果引進1%的移民是什麼情景?1400萬外國年輕人湧進中國。

經濟的增長是複雜的,是大量複雜變數的綜合,

需要高效而廉潔的政府,

需要高素質而勤奮的勞動力,包括工程師以及優秀企業家;

需要發達的基礎設施,需要良好的稅收環境和便宜的能源,

需要高度完善的集群供應鏈,需要龐大的本土市場。

機器換人,僅僅是產線上的生產效率改進這個環節的其中一個方法,是大量變數中的一個而已。

更何況,制約我國勞動生產率提升的主要並不是生產效率,中國一向生產效率很高,什麼東西只要技術已突破,都能馬上海量生產,而且出現大量過剩。

你就算能一年生產100億雙莆田鞋,反而會因為積壓出現巨額虧損,凈利潤無法和阿迪,耐克去比。

制約我國勞動生產率提高的主要還是技術創新和企業管理水平,華為的凈利潤只有蘋果的八分之一,很顯然主要不是因為華為手機代工廠的生產效率制約造成的,而是因為華為在軟體技術,營銷,品牌,供應鏈管理,渠道,硬體等方面和蘋果有著全方位的差距。

其他還有很多因素,例如某些地區的政府營商環境差等等。

我國現在經濟增長率是6.9%,不管如何想辦法提高勞動生產率,未來也很難再有大幅提升,預計也就是6%-7%左右的水平,而從2017年的人口數字來看,中國增加的人口全部是老人。

看到今年國家統計局的數字,有個朋友跟我說,「你太悲觀了,中國人口不是還在增加嘛」

確實,2017年末中國大陸總人口為13.9003億人,增加737萬人。

但是仔細一看,全國人口中60周歲及以上人口24090萬人,佔總人口的17.3%。

而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16年我國60周歲及以上人口23086萬人,佔總人口的16.7%;

一年時間老人人口多了1004萬人,1000萬啊!

也就是說,2017年中國人口增加了737萬人,但是老年人口增加了1004萬人,增加的人口100%是老年人。

而勞動年齡人口佔總人口比重持續降低,

2017年16至59周歲的勞動年齡人口為90199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4.9%。

2016年,全國勞動年齡人口數量為90747萬人,佔總人口的比重為65.6%。

一年時間勞動年齡人口減少了548萬人。

幹活的人更少了,而領養老金的人更多了,就以這新增加的1004萬老人為例,一個人一年發2萬養老金不多吧,一年就是2000億人民幣。

當然了,我國目前是實際上犧牲農村老人來維持養老金運轉,中國廣大農村老人所謂養老金只有70-80元一個月,是完全無法維持生存的,更不要說什麼生活質量。

於是中國出現了城裡老人領著養老金跳廣場舞,夕陽紅旅行團,

而大部分農村老人除非子女能按時接濟,否則需要不停勞動來獲取收入。

我再一次說明和強調,中國的70後,80後,90後,

請從現在開始策劃好以後的生活,以應對老齡化的衝擊,你現在的交的養老保險,都給現在的老人發養老金了。在以後老齡化的大背景下,為了維持養老金體系的運轉,大概率發的養老金只是夠你的基本生活。

這個月我一個在德國的朋友回國,我們多年重逢後在深圳小聚,我問及他德國的情況,他說總體挺好,就是德國人退休後養老金只有工作時候收入的十分之一。

我聽到這個數據大吃一驚,於是專門查詢了下,他說的十分之一太誇張,事實上大部分德國人退休的養老金大概一個月1200歐元左右或者更少,比起上班時候的三四千歐大大減少,基本是維持生活的水平。

由於勞動力缺乏,德國大量引進土耳其移民,人口數量達到數百萬,近年來又引進中東難民,德國的政治精英們引進移民,經濟是主要的驅動因素,外來人口一多,為了避免激化種族矛盾,就需要開始講政治正確了。

退休後每個月養老金的收入,和總體正常上班收入的比例叫做養老金替代率,

未來我國養老金替代率不斷下降是不可逆轉的趨勢,必須要把國家提供的養老金看成是最基本的保障,而自己要想辦法尋找其他收入來源。

下圖是人民日報公布的2014年以前的企業退休職工養老金替代率,總體在66%左右,所以現在的老人暫時還不用擔心養老問題,因為社保繳費人數在不斷增長。

我國養老金替代率勢必是會不斷下降的,不可逆轉。

我們今天城裡的退休職工退休金平均有2000多元,看起來還是可以,以至於很多年輕人沒有意識到事情在如何變化和發展,對未來缺乏規劃,這是很危險的。

比起老無所養,更讓人憂慮的是年輕人數量的減少,我老了養老金不夠,只要我身體健康,我還可以工作,當清潔工也好,擺小吃攤也好,餐館服務員也好,雖然工作效率肯定比不過年輕人,我也可以干到干不動的一天,為年輕人減少負擔。

我們不管遇到什麼挫折,什麼事故,都會習慣性的說一句,「人沒事就好」,這些生活中簡單的話語,實際上包含著道理,人才是最重要的,人都沒了,那還談什麼發展,說什麼復興。

把中國建設成世界上最好的國家,沒有大量的年輕人是不行的,

年輕人擁有新思想,新觀念,更能推動社會不斷變革和進步,我們和上一輩交流,就會發現存在代溝,思維差距巨大。

你隨便加一個長輩的微信群就知道了。思想上的差別是鴻溝型的,我父母當年就堅決要我進國企,我進了國企又堅決反對我跳槽,誰也說服不了誰。

我們的下一代和我們交流的時候,也一定是同樣的感覺。

一個社會年輕人越來越少,就會變得死氣沉沉,缺乏活力和變革。

這才是讓我們值得憂慮的,畢竟中國夢還得由中國人來實現。


推薦閱讀:

漢族有哪些民族天賦?
中國為什麼有很多人反對普世價值?
中國應該限制海淘嗎?
換其他人為帝,能否避免崇禎在位大明亡國的命運?嘉靖對明朝滅亡負有什麼責任?
為什麼世界上很多國家不喜歡現在的中國人?

TAG:人口 | 中国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