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兇猛流感爆發,疫苗卻「押錯題」

隨著流感病毒一起蔓延的,還有兒科醫生的疲憊,家長的焦慮,以及藥販子的狂喜。

文 | 易方興

編輯 | 楚明

1月10日凌晨2點,在北京城區一處大院里,依然燈火通明。

家長們排著數十米的長隊,手裡拿著臉盆、毛巾、餅乾、水瓶等,不斷伸長脖子向前張望。丈夫提著袋子,妻子抱著孩子,老人卷著毯子,「哇哇」的孩子哭聲起伏如海浪。

這裡不是春運,而是北京兒童醫院的夜間急診現場。

剛剛過去的2017年,帶走了時間,但留下了流感。北京兒童醫院的日平均門診量超過萬人,以至於找不到空位的家長,在醫院過道上用自己的鞋帶給孩子掛吊瓶。

與此同時,一個不好的消息是,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接種的流感疫苗「脫靶」了。被感染最多的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並不在今年我國三價流感病毒疫苗的預防範圍之內。就像高考前老師要求重點複習了3個知識點,到了考試那一天,考的卻是沒複習的第4個。

「這是近年來最為猛烈的一次流感疫情。」 北京市疾控中心如此形容。這次流感樣病例數較前3年同期平均水平上升了71%,且疫情大部分出現在小學一二年級和幼兒園。而隨著流感病毒一起蔓延的,還有兒科醫生的疲憊,家長的焦慮,以及藥販子的狂喜。

打了流感疫苗,還是中招了

1月10日,北京迎來入冬以來最冷的一天,最高溫度零下2度,最低溫度零下10度。

寒冷里,關緊門窗、抱團取暖成了常態,而人體的免疫也在這一時段低到了冰點,兒童更是如此。

流感病毒襲來了。

張心怡7歲的兒子小豆子剛剛上小學一年級,咳嗽、發燒的癥狀都開始於前一天。那一天小豆子回家說:「媽媽,班上有個同學發燒了,但還堅持上了一天課,老師還表揚了他。」

張心怡覺得這是個正面的例子,正好可以教育一下喜歡偷懶的小豆子,「要向那個小朋友學習,帶病還堅持聽課,多麼勇敢」。

這個同學的座位離小豆子只隔了一條過道。

當天夜裡11點,張心怡和丈夫抱著高燒39度的小豆子,打了個車直奔北京兒童醫院。她回想起白天說的話,對自己缺乏防護意識很自責,「這哪是勇敢,這簡直就是害人啊」。

午夜時分,室外氣溫零下10度。挂號的家長們依然在排隊,隊伍一度排到了挂號室外。圖 / 易方興

但並不是採取了預防措施,就一定能保證不被傳染。

西城區二年級小學生陳子豪就是比較「倒霉」的那類患者之一。父母去年10月份帶他專門打了流感疫苗,花了小100塊錢,沒想到他還是中招了。

他是班裡的班長,平時做事積極熱心。老師告訴他,班上如果有同學不舒服,就來通知老師。熱心的陳子豪因此成了與班上患病孩子打交道最多的人。他會挨個問同學,「今天有沒有不舒服?」有時也拿手摸摸同學的額頭,看看燙不燙。

陳子豪的媽媽得知之後哭笑不得。她一方面覺得孩子古道熱腸,「以後能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另一方面也很鬱悶,打了流感疫苗竟然還能被傳染流感。

對於大面積流行的乙型yamagata流感病毒來說,去年我國普遍推行的三階流感疫苗確實沒有作用。鍾南山院士感嘆,「主要是世界衛生組織今年(2017年)的預測錯了。國內的疫苗生產廠家一般都會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來製作流感疫苗,今年預測的是甲型的2種流感病毒,以及乙型的V型病毒,漏掉了yamagata型」。

這在醫學術語上,被稱作「疫苗脫靶」。同樣遭受「脫靶之苦」的還有美國和歐洲。中新社報道,美國及歐洲爆發乙型yamagata型流感疫情,死亡人數已逾100人,是近十年來最嚴重的一次流感。

陳子豪的媽媽沒有辦法,只能抱起發燒的兒子去醫院看病。

1月10日0點剛過,當張心怡抱著小豆子抵達北京兒童醫院時,她被擁擠的人群給震驚住了。醫院候診大廳里滿是腳步匆忙、神色緊張的家長,夜間急診室里至少排出了4個長隊,一個挂號,一個交費,一個等抽血,還有一個等看病。

在門診大廳,一個護士說得最多的話是,「看病平均需要3到5個小時」。儘管如此,家長們仍絡繹不絕。

「已經等了4個小時,馬上就要排到了」

在急診大廳的等待區,一位母親不停的用嘴唇來測試孩子額頭的溫度,5分鐘里親了孩子6次。因為她覺得「嘴唇對溫度的把握比較準確」,也就顧不上孩子咳嗽噴出來的唾液打在了她的臉上。

一位奶奶則是面對面抱著孩子,手裡拿著一個奶瓶。她先是對著奶嘴喝了一口,測試了一下溫度,然後遞給了患病的孩子,孩子吃了幾口之後還是哭,奶奶拿回來又喝了一次。

在兒童醫院裡,戴口罩的有醫生、護士和門口的保安,很少見孩子和家長戴口罩,再加上人群擁擠,使得醫院本身就成了傳染流感的場所之一。

一位姓周的父親抱怨,他在元旦後第二天帶孩子來兒童醫院看了一下眼皮里長的小癤子,結果回去孩子就咳嗽、發燒了,他不得不再次帶孩子來看病,發現是流感。而在這之後,流感又傳染給了他。

1月10日凌晨1點,北京兒童醫院的夜班內科急診成了最忙碌的診室。3名醫生不間斷給孩子看病,按照平均4分鐘看一個患者的速度,3個人一小時能看45人。

此時,正在看的是第35號患者,號碼卻已排到了170號。與此同時,還有更多的患者正在趕來。

一名醫生頗為無奈:「每天的病患根本看不完,我們連喝水的時間都沒有。其實60%以上孩子的病情是不用來看夜間急診的,但很多家長一著急就來醫院,小的醫院還不去,都往大醫院跑。」

這幾乎成了中國兒科急診的一個普遍現象。在孩子問題上,人們還是近乎狂熱地相信大醫院,為此不惜等上5個小時甚至更長時間。

無事可做只能幹等的家長,往往會聚在一起,討論孩子的病情。在凌晨時分,一個抱著孩子的母親已經在內科診室外的椅子上坐了2個小時,孩子躺在她懷裡睡著了。她跟旁邊的大爺說,自己的孩子主要就是發燒38度,沒有別的癥狀,她反覆抱怨:「如今看病真難,一個感冒要等這麼久。」

大爺隨之附和說,「你孩子還好。我家的小孫女不光發燒,還咳嗽,已經等了4個小時,馬上就要排到了」。說著,他指了指不遠處的一個眼睛大大的、梳著小辮子的小女孩。小女孩不敢睡覺,只能一直坐著打哈欠。

「兒科醫生均已病倒,不得不停診」

在經歷了挂號、交費、抽血、排隊等一系列的等待之後,張心怡家的小豆子終於看上病了。

此時已經是1月10日凌晨3點15分,看病只用了3分鐘,醫生根據化驗單,檢查了小豆子的喉嚨,又聽了一下聽診器,很快開出處方單。

以至於張心怡走出診室的門都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這就結束了?」她本想著再跟醫生多聊幾句,「但看著醫生眼睛裡的血絲也不好意思,而且後面還有那麼多人排隊呢」。

張心怡算是看病過程中比較順利的,對於醫生來說,這樣的患者家屬也屬於比較好溝通的類型。

但在這個流感季中,也有矛盾激化的時候。《錢江晚報》1月2日報道,由於兒科人手不足,當地的浙大兒院會勸一些孩子癥狀較輕的家長回家診治。當天,一個母親朝醫院醫生吼,「你怎麼這樣子?如果是你的孩子發燒39.3℃,你會怎麼做?」

「如果是我的孩子,我就不會帶到醫院,吃退燒藥就行了。」護士這麼回答道。

結果這個媽媽丟下一句,「我詛咒你孩子天天39.3℃」。

一些醫生也被流感擊倒。1月7日,天津的三甲醫院海河醫院貼出通告,「我院兒科醫生超負荷工作,目前均已病倒,自今日起兒科不得不停診」。這個醫院總共只有3名兒科醫生。在天津市衛計委的協調下,只能從其他醫院抽調了兩名專家來醫院支援兒科。

流感爆發之後,抗病毒藥物「奧司他韋」一度熱銷。在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2018版)》中,奧司他韋被排在治療本輪流感的三種有效藥品之首。

由於奧司他韋副作用相對較低,並且對甲、乙兩型流感病毒均有較好的抑制作用,一些家長群中,甚至私下裡把奧司他韋稱之為「抗流感神葯」。事實上,奧司他韋的最佳服用時間是在感染之後的48小時之內,並且該葯對普通感冒不起作用。

但「神葯」之名已經傳開了,流感肆虐最盛的時候,全國各地的家長都在為買奧司他韋絞盡腦汁,就連孩子沒得流感的家長也想「弄幾盒放在家中備著」。瀋陽的張先生跑遍了瀋陽的11家藥房,只為買一盒「奧司他韋」,但最終還是沒買到。而鄭州的一名家長每天都給家附近的藥店打電話詢問,好不容易到貨了,第一時間趕過去,發現「限購一盒」。

要說這輪流感風暴的最直接受益者,莫過於國產奧司他韋的製藥公司「東陽光葯」。東陽光葯內部人士透露,該公司奧司他韋在當月出貨將超出10億元,較往常增長近5倍。

這也使得東陽光葯的股價一路高歌,屢創新高。截至2018年1月16日收盤,其股價達31.40港元/股。自2017年12月以來,東陽光葯累計漲幅達35%。

「年年都有神葯,只不過換了個名字罷了」

張心怡的孩子也被醫生開了兒童用的奧司他韋顆粒和退燒藥等。

她曬出葯的照片,發朋友圈抱怨,「忙了一個通宵,就開了幾盒葯」。不料,馬上有同事問她:這個奧司他韋還有剩的嗎?」

她趕緊給請假照看孩子的丈夫打電話,「把奧司他韋小心收好,別弄丟了」。

藥品的急需,也給藥販子提供了可乘之機。一名自稱「熊姐」的藥販子,自流感季以來,停掉了其他所有藥品的採購,專門往返於各大醫院之間,購買奧司他韋。

這種在藥店幾乎買不到、只能在醫院裡買到的處方葯,「熊姐」每天要買40盒。每盒原價70元左右,熊姐會以150元的價格倒賣出去,平均每天能賺2000元以上。

「每天只要拿到葯就會被家長搶光。」熊姐說。她在微信里曬出了自己的挂號單,抱怨「是在用生命替家長們買葯」。

相比之下,另一種曾經的「神葯」板藍根,今年就顯得比較「凄慘」。國家衛生計生委發布的最新《流行性感冒診療方案》里,並沒有把板藍根列入其中。

今年30歲的舒暢永遠忘不了2003年「SARS」流行的時候,「板藍根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家家戶戶都會去買一堆板藍根沖劑,每天晚上睡覺之前我媽都泡一杯板藍根,看著我喝完才睡覺」。

同板藍根沖劑甜中帶苦的味道一同留在記憶里的,還有教室里揮之不去的熏醋酸味。「當時說熏醋可以殺死SARS病毒,結果班主任就搞來一個酒精爐子,每天把白醋倒在鍋里煮,整個教室都像是泡在醋罈子里。」

如今,舒暢已是一個2歲孩子的父親,他買回一瓶白醋準備放家裡煮,被媳婦罵了一頓,「一查才知道是謠言」。

「年年都有神葯,只不過換了個名字罷了。」舒暢感嘆。

新的疫情一來,總會湧現新的神葯,會出現新的搶購,誕生新的謠言。要終結這個循環,最好的辦法就是擴大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以及抓緊研製預防範圍更廣的四價流感疫苗。

多年以來,我國流感疫苗的接種率一直不高。中國疾控中心副主任馮子健說,我國流感疫苗每年供應市場的有2600萬支,但只能打到2000多萬支。「這與我們強烈建議的需要接種人群比,接種數量還是太少。」而今年的流感疫苗雖然脫靶,但對發作更猛烈的甲型H3N2和H1N1流感病毒依然有抵抗作用。

一個好的消息是,流感疫情正呈減弱趨勢。而到2018年下半年,我國至少一家疫苗廠家可能會生產出流感四價疫苗。

1月16日,在家休養了一周的小豆子終於要痊癒了,但張心怡和丈夫卻開始咳嗽。這讓張心怡下了決心,「到時候我肯定會去給小豆子打四價流感疫苗,不光是他,我和我老公還有父母都要打」。

她實在是怕了。

文章為每日人物原創 侵權必究

想看更多,請移步每日人物微信公眾號(ID:meirirenwu)

推薦閱讀:

通用型流感疫苗的研發有哪些難點?現今有無解決辦法?

TAG:流感疫苗 | 流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