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淺談催眠學與NLP神經語言學

催眠師不是醫生,但是我們通過催眠的無窮力量,可以給人信心,給人希望,給人愛!愛可以重組我們的神經元!

在艾瑞克森的催眠方式中,在催眠的過程中說什麼有時不是那麼重要,我們跟當事人的聯結比較重要!

在還沒有正式成為催眠女神之前,我就已經是一個追逐NLP學問的人了,(那時候上一套課程要20多萬)我在每一個國家經過的書店都很努力的搜尋NLP的書,我的第一本NLP書是亞洲治療之旅,每個治療的前面都概括寫著:使個案進入催眠狀態.

(我因此而在後來學了催眠.學到後來才發現,催眠狀態常常可以是一個自發的狀態,使用NLP不需要經過催眠程序.)

瞬間親和力是一種方法學,它讓你可以重新設計出讓世界了解你的方式.它會改變別人對你的經驗,讓你和他人之間的障礙消除. ....它讓你消除哪些使你無法成功的影響他人的自我設限對話,它讓你可以釋放出你的力量去創造出新層次的個人成就.

親和感技術不是有關於這個世界如何運作,也不是一種絕對的,獨一的真理.親和感技術是一種模式--這是一種可以高效率溝通的先進,動態的方法.

它可以解釋人們的經驗,認知他們世界的方式,然後,教你如何利用他們的特殊認知模式來接近他們,這樣,你可以完整而且清楚的被他們了解.有些人稱這為"在相同的波段"上.

分享親和感,就像跳進別人的神經系統中,突然了解到他們賦予世界意義的方式.這才真正能夠讓你自己經由別人的觀點去看,而且讓別人接受你的觀點,就好像這些也是他們的觀點一樣,....

重點如下:

1.親和感是一種改變人我關係的技巧

2.親和感不意圖成為真理,而只是一種我們與人相處時的"有效的模式"

3.親和感的初步就是要跳進別人的思考模式,用別人看待世界的方式來看世界

解說:

如果你是NLP菜鳥,我得先解釋什麼是模式,或者什麼是模型.

NLP不準備追求真理,我們只想著什麼是有效,什麼是無效.

班德勒首先提出這個模型,他稱之為黑盒子.

不是飛機內部的記錄儀,而是一個觀念.

輸入A----> [黑盒子] ------->得到B

(黑盒子的意思是表示我們完全不知道盒子內部到底是怎麼運作)

但是,即使我完全不知道對方內在的決策過程,但是透過觀察,久而久之,我們必然會發現在多數的時候,當我們輸入A,必然得到B反應.

最後我不需要知道它內部運作的過程,但是,也不妨礙我們,只要我們想得到B,我們只需要在前端輸入A就成了.

舉例來說,我看見有人口渴,投幣進自動販賣機,然後得到他要的飲料.

我不必知道販賣機內部如何運作,我只要知道投幣後的程序就成了.

同理,你看見老總老是不買你的帳,你覺得苦惱,但是如果你觀察到隔壁總挑在老總臉色好看時去遞案子,而有效性比較高.

你不需要知道今天老總遇到什麼是春風得意,你只要知道這是你送案子的好時機就成了.

觀察模式之間的關聯度,就是一個學習NLP的開始.

親和感是一種很快就可以得到的狀態.你不需要有哲學博士的學位,才能專精於親和感的建立.你所需要的只是承諾,決心,以及要學習這種技術,成為一個好的親和感建立者的真正渴望.

親和感逆轉了物理學的一個嚴謹定律:不是異極相吸,而是同極相吸.這其實是作者對物理學的誤用,他的目的其實是在強調親和感的重要原則是同一極性,使用磁鐵的模擬,幫助讀者貼住這個概念)。

"人們喜歡那些像他們自己的人"...我知道有時候我們會被與我們很不一樣的人吸引. ...但是我告訴你:當異極相吸的最初吸引力消失時,我們就會看見一個行為舉止,思考方式,不是我們所認為那樣正常的人.因此,就表示這個人多數的時間都將與你的步調不一致,.....如果你帶著開放的心靈,...去回顧一下你生命中的人際關係,你一定會發現,某些人際關係的消失,就是因為沒有親和感作為基礎。

在親和關係中,就是有能力去進入對方的世界模式,讓他們知道,我們真的了解他們的模式.而且也讓對方進入我們的世界舞台中,得到一個真正了解我們的經驗。

別人送了一個你不喜歡的禮物,你大失所望,可是為了禮貌,你在愣了一下後,裝起笑容:啊!好漂亮哦。

你以為可以騙過別人,但是在你內心你知道他可能感受到你不喜歡。

這就是"不一致"....當我們的行為一致時--也就是,當我們的視覺,聽覺和觸覺都協調時---我們的人際關係就會是親和感的.

一致性,感官間的一致性,是我們可以進行自我覺察,或者我們可以藉由外在的感官測量,得知對方言行是否一致,而推測他的內在是否一致.

我們的眼睛,耳朵和感覺是否一致,主要取決於我們的心理如何表達經驗.在生活的經驗中,我們完全依賴五官,來構成我們對現實的圖像.我們就是沒有其他方法,可以來評價外在所發生的事,除了這五種感覺的途徑.它們是我們現實的來源.

我要強調的是,我們從來不會停止使用我們其他的器官.只是我們逐漸開始偏愛利用某種較高評價的感官途徑去表象我們的經驗.所以,如果我們住要透過視覺,圖畫和意像,去表象經驗,我們就說,我們主要是視覺型的.如果我們大部分透過聲音的感應來了解周遭世界,我們就說自己是聽覺型的.

同樣的,如果感覺或觸覺幫助我們更能對世界進行理解,我們就把自己稱為觸覺型的.

我們三個主要的感知途徑幫助我們掌握所有的經驗.我稱它們為"表象系統",它們把我們所經驗到的真實,再次表象出來.

(1).表象系統

1.視覺型=圖像,意像

2.聽覺型=聲音,語調

3.觸覺型=觸摸,感覺

(2)主要表象系統

我們個人比較偏愛的某種表象系統.

親和感又可以分成你自己內部關係的親和,以及與外部關係的親和.

癥狀是一種內部失去親和的外在表現,是自我內部失衡的結果.

外部關係的親和,則與你的人際關係密不可分.

視覺型的人,聽覺型的人,觸覺型的人一直是為人所詬病的,卻也是這本書最有獨特性的地方,我個人的看法是, 你可以當成是學習一門技巧,同時,這種技巧可能不完全適用於咨商會所,但在商業上使用對業務員確有幫助.

1.你回想被某人強烈吸引的時候,那時,使你被它們吸引的第一件事物是什麼?

a. 它們看起來的樣子 b.他們對你說的一些事; 或是一些你聽到的事 c.他們觸摸你的方式,或是你感覺到的某些東西

2.你回想一個最特別,最棒的假期,在那個假期中,你記得的第一個經驗是什麼?

a. 那個度假區看起來的樣子 b.聽起來不同的方式 c.你在那裡度假的感覺

我這樣說,大概是因為我討厭貼標籤,任何武斷性質的評語,大概都被我視為"外星語".(外星語是指外星人在英文里引含有侵略者的含義,在NLP里是用來指被植入的信念)

我也自修學過一段面相學,所以,深知學算命第一個被算的人就是自己,我不反對以自我為觀察對象,特別是:如果你在這個章節開始領悟,應該好好觀察自己的內在到底是如何運作著,你是如何去經驗一段經驗,如何去儲存一段內在儲憶.

那很能幫助你理解,一個人的內在地圖,比較能領略當你看書或是示範時,個案的內在是如何去運作,在第九章策略那一章,你也會比較容易理解作者在說什麼.

我始終相信NLP是一個實證的,非理論的東西,如果你的實際經驗不足,裡面的所有技巧大概就只能被你無效使用.

不要急著完成這一章,不要急著為自己貼標籤,最重要的是,不要把這一章拿去給很多人測試,然後為他貼卷標,除了創造話題,你同時也在浪費自己時間.好好的看每一個問題,觀察自己,如果,有一個團體,最好的方法是,每個人看完一題,分享自己的經驗,這樣可以擴大自己的地圖.

不要評分,不要給自己貼標籤,在這一章,你可以觀察到自己"沒想到自己這樣的想事情",就是這一章你可能會有的好收穫。

如果你對心理學更感興趣,歡迎關注我的專欄,與我互動交流。


推薦閱讀:

熬夜背後的心理機制與自殺同源嗎?
如何評價 QQ 空間的最新功能「秘密」?
為什麼某個親人去世,我知道後很平靜,沒有眼淚,為此我很有罪惡感,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情緒?
如何在十分鐘左右放鬆自己,釋放壓力?
為什麼現在的離婚率越來越高呢?可以從社會學、心理學、倫理學等層面一起聊聊哦?

TAG:心理学 | 催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