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宜家、滴滴等也難逃打臉,品牌不要輕易挑戰用戶底線!
隨著消費升級,消費主力的年輕化愈演愈烈,在一眾品牌營銷人使出渾(pin)身(ming)解(jia)數(ban)為各大品牌瘋狂打call的一年裡,各家應對的營銷手段也從線上到線下全面出擊,每一個企業都想要成為這場戰役的贏家。
網易雲音樂地鐵扎心樂評、百雀羚《一九三一》、999感冒靈《偷偷地愛著你》等經典走心刷屏案例還歷歷在目,但即便風光無限的品牌,也有很多難以啟齒的事件挑戰了用戶的底線,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下面隨著本君來看看,2017年有哪些做過慘遭用戶打臉的品牌案例(事件)?
- 營銷篇
百事可樂
不要輕易嘗試種族話題
百事可樂這支以美國當下的黑人抗議活動Black Lives Matter(黑人生命同樣重要)為出發點的廣告,僅投放數天,就被狂風暴雨般的負面評價逼迫得下架了。
爭議點:一,把嚴肅的抗議活動表現得太歡樂是對黑人的不尊重;二,廣告中部分鏡頭與去年路易斯安那州槍擊案遊行太相似;三,百事在利用人們的痛苦賣產品;四,一罐碳酸飲料沒有資格作為和平的象徵;五,含著金鑰匙出生的Kendall無法真正理解黑人弱勢群體。
觀點:顯然,CreatorsLeague Studio這回是出師不利,種族題材廣告不是一個新興創意團隊輕易就能把控的。隨後,百事可樂向公眾發表道歉聲明,表示原本是想借這支廣告向全球宣揚團結、和平、理解的訊息,並非要輕視嚴肅的議題。
滴滴出行
合格女婿的唯一標準是有房有車嗎?
2017年5月,滴滴出行發布了一系列廣告,試圖表達其平台司機有車有房的「安全感」。這支廣告中有不少幽默的轉折,情節也部分算是現實的寫照。
爭議點:廣告體現的邏輯是,岳父母嚴格審查女婿條件的幾個要素,就像滴滴審查司機一樣嚴格。看似比喻很巧妙,很生動形象,結尾也神轉折,但是觀眾並不認可這種尷尬的幽默,「可悲的中式家庭權力結構與扭曲的婚戀觀,造就了可憐的父母之命與逢迎諂媚的年輕一代」。
觀點:家庭倫理、婚姻關係是2017年廣告中出現率最高的爭議題材,很多品牌都試圖從家庭角度入手,利用情感營銷的方式喚起廣大用戶的共鳴,其中也不乏很多成功的營銷案例,但當品牌把外形、財富和社會地位當成衡量婚戀的標準時,就站在了平等和愛的對立面。
宜家
中國沒有男朋友=Loser
與滴滴出行的廣告類似,宜家中國廣告中的岳父母也被刻畫成了干涉子女婚戀生活的負面角色。
爭議點:諷刺的是,宜家在國際上的廣告一直以互相尊重且平等的理想家庭價值觀為導向,而在中國市場,他們所謂的「本地化」卻選擇了最有爭議性的表達方式。對於這支廣告,人們普遍的反感之處在於他們錯誤地倡導了「父母干涉子女婚戀」及「有對象才算人生贏家」的價值觀。
觀點:雖然宜家中國之後在官方微博中迅速發佈道歉聲明並表示將廣告下架,並表示他們「鼓勵和接納不同的生活方式」,但他們對中國年輕一代生活方式的理解真的需要更新了。
絕味鴨脖
為博眼球的低級趣味
2017年雙十一,絕味的天貓店首頁赫然上架了一張海報:僅穿著內褲的女性張開雙腿,腳踝被鐐銬鎖住,旁邊的文案則是「想要嗎?鮮嫩多汁」,帶著明顯的性暗示。
爭議點:絕味的這支廣告是為了迎合人們的低級趣味,為了銷量不惜以品牌美譽度做賭注。文案一經發布就因涉嫌媚俗,引發網路輿論的負面評論。
觀點:對於品牌而言,流量和關注很重要,但是必須要合法合規,不能為了博眼球,屢次突破底線。現在一些企業為了吸引眼球,發布違反社會公序良俗、傷害公眾道德情感的內容的廣告,構成違法,對此絕味鴨脖受到了高達60萬的罰款。
螞蟻財富
貧窮就等於失敗嗎?
這組由螞蟻財富聯合16家基金公司推出的廣告,目的是呼籲年輕人關注理財;但這類共鳴之餘也激發年輕人恐懼感的廣告,也讓人們開始思考:窮真的有錯嗎?
爭議點:在我們的時代,社會看起來只青睞那些成功富裕的人,但這並不代表貧窮是一件「不值得原諒」的事。這組海報對貧窮的貶低違背了尊重平等和社會多元化的價值觀。
觀點:營銷行業也是傳播信息的重要媒介,一定程度上引導大眾消費生活觀念。挖空心思的迎合熱點,灼痛人心,投機取巧的把本來很複雜的社會原因歸結為簡單粗暴的「金錢至上」主義來實現自己的利益,是極其不負責任的行為。更多的人要做到的是穩紮穩打,把目光放的更長遠一點,而不是妄想一飛衝天,或者投機取巧。
- 公關篇
萬豪酒店
將港澳台和西藏列為「國家「
近期,有網友曝光,萬豪酒店集團在發給中國區會員的問券中,竟然將港澳台及西藏與中國大陸分開,列為不同的國家!不管是無知,還是無賴,都嚴重觸碰到了中國人的底線!1月9日,萬豪官方微博回復,表示已經暫停涉事問券,並修改了調查選項。。
爭議點:對於這份聲明大家並不買賬,認為這個回復:不痛不癢,缺乏誠意。萬豪的公關部門更是將這個錯誤歸為一個「系統錯誤」,面對記者進一步詢問為何僅有中文版郵件中將「西藏」列為「國家」時,工作人員並未給出回應,僅回復稱:「對於此事,我們深感抱歉,真誠的抱歉。」
觀點:儘管萬豪方面已宣稱「第一時間修改調查選項」,但記者查看萬豪APP會員註冊頁面發現,在「國家」選項欄中,「香港」、「澳門」、「台灣」這些選項仍然在列。萬豪集團從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就提供了很多優質的服務,但是在國家統一原則面前,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也希望萬豪能儘早給出解釋並真誠道歉。
BOSS直聘
陷「招聘騙局」, 逃避溝通
少年李文星通過BOSS直聘求職,卻遭被騙進天津某傳銷組織,最終被發現死亡在一個水坑中。2017年8月初,事件被曝光, BOSS直聘也因此被輿論推上風口浪尖
爭議點:這種「逃避式」公關的做法實在不可取,也顯示了品牌面對已逝去生命的冷血。表面上看,Boss直聘是希望盡量減少主動提及此事的次數,不讓官方對危機進行擴散,但實際上,危機公關從來都不應該是掩飾或者粉飾問題。
觀點:BOSS直聘應該承認並正視自己的問題,在自己的官方社交媒體平台上積極公布此事的進展,以回應用戶和媒體對此事的關注,並且對受害者進行必要的安撫。
趣店
老闆誤我!羅敏示範豬隊友
2017年10月26日,趣店在上市後的第七個交易日一舉跌破24美元的發行價,再創歷史新低,而這一切,都是因為一場由CEO羅敏帶頭的失敗公關而引發的危機。
爭議點:這些回復多處和事實不符,甚至還有部分內容與趣店招股書中的描述相悖。而且此後,面對輿情質疑的進一步升級,趣店最終選擇以「羅敏臨時有事」為由取消了原本定好的CEO媒體專訪,並表示「羅敏在靜默期將不會再發聲。」
觀點:上市、融資、遭遇危機等幾大場景,都是公司最薄弱、最容易陷入輿論危機的時候,無論是CEO、管理層還是普通員工,都需要進行一定的公關培訓,防止在關鍵時刻給公司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演員的誕生
袁立口水戰升級,爆款綜藝還能走多久
2017年12月19日,浙江衛視《演員的誕生》把袁立剪輯成了一個類似神經病的形象,多次前言不搭後語,剪輯利用錯位等方法,嚴重損害了上過節目的演員的形象。對此袁立在微博上發起了對節目組的聲討,並曝光了一系列暗箱操作。迅速點燃了網友對此事的關注。
爭議點:事件發生之後節目組讓編導離職,這種盲目切割的行為給外界的印象就是編導背鍋,節目組不近人情,也就落實了一直以來的黑幕說。此外,節目組與袁立你來我往,導致輿情沸沸揚揚,無法平息,加深輿論對二者的負面印象。還有部分輿論認為這份聲明含糊其辭,看似每個問題都作出了回應,實則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問題,且進一步激化了矛盾,也完全體現不出一個具有高收視率的衛視頻道應有的態度和擔當。
觀點:公關的最好的表現是不要讓觀眾看著一群公眾人物像小丑似的蹦來跳去。電視台是公共輿論的引領者,一定要旗幟鮮明,有責任,有擔當的澄清事實是責無旁貸的。不要真的變成娛樂圈的電視台,也八卦起來
華為
「鬧鈴門」強硬公關被群嘲
2017年11月15日,有網友在華為商城網站的宣傳海報上發現華為Mate10 Pro手機在展示一個未公布的功能,這個內置功能是提示「晨禮」與「附近qingzhen寺」之類的信息,此事瞬間引發了網友熱議。11月16日,華為官V公開發聲,強硬的態度直接引來了網友的口誅筆伐。
爭議點:公關文應該起到平復大眾情緒的目的,而華為的標題卻直接把提意見的網友稱為水軍,把大家的不滿,定位為「歪曲事實」、「煽動情緒」,還拿出「法律措施」嚇唬人。這種做法極大程度上違背了公關危機中真誠溝通的原則,堪稱是一次對抗輿論的極其失敗案例。
觀點:本來一件認真解釋並不難平息的事件,經過了華為的「強硬公關」後越來越糟。如果公關部門能以更真誠、更緩和的態度應對出現的問題,則可以避免輿論的進一步惡化。
今天社會化媒體空(wu)前(kong)發(bu)達(ru),信息高度透明,在公眾輿論面前,無論是什麼背景的企業或大人物,做錯了不要緊,就怕一錯再錯,必然會失去力量,乃至尊嚴。
每個品牌都應該圍繞品牌價值觀、引領社會正能量,三思而後行,在失敗中吸取教訓,互相激勵前行。這是品牌成功的基礎,也是此文的初衷。
推薦閱讀:
※為什麼華為P10還用TFT(LCD)?
※五萬華為員工手持冷兵器,在古代屬於何等水平?
※華為2017校招待遇怎樣?有木有人知道內部消息
※面對迷之90後,華為的吸引力在哪裡?
※華為公司到底有沒有政府或者軍方的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