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近現代中國茶葉外銷重要的四個港埠在哪裡?

中國近現代(1840-1949)茶葉外銷,經歷了從獨步天下的輝煌到硝煙中的衰落這樣一個過程。據史料記載,早在1840年,中國茶葉出口總量就達到了1.9萬噸,雖然1843年減少為0.81萬噸,但隨後逐漸增加,在1860年時增加到5.51萬噸,1870年增加到10萬噸,而在1886年時則更是達到了13.41萬噸(庄雪嵐、阮浩耕,2011),為歷史高點中國茶葉外銷超過1886年這一數量的時候,已是將近100年之後的1984年——是年,外銷數量為14.53萬噸。

在自1840-1949的近代和現代共一百來年時間裡,中國茶葉外銷,不得不說四個港埠,那就是:廣州、福州、上海和漢口。

中國茶雖然自17世紀即逐漸輸入歐洲,但輸出量的大幅增長,則是在1842年五口通商(開放廣州,廈門,福州,寧波,上海五處為通商口岸)之後。外國商人紛紛來各港埠從事購茶事宜,展開激烈的購茶競爭。

雖然陸續開放通商港埠,但就茶葉貿易而言,卻基本上是集中於廣州、福州、上海和漢口這四個港埠。在從17世紀中期到19世紀中期這段華茶獨佔國際市場200來年的時間內,它們先後成為中國外銷茶葉貿易的中心,在中國茶葉貿易史上留下了深重的印記。

廣州茶葉貿易主要活躍時期:17世紀末期-1840年代。

1637年,英東印度公司第一次運載華茶回國。

1686年,廣東的洋行制度創建。

1757年,清政府限定廣州一口通商,茶葉集中在此出口,廣州成為當時茶葉出口貿易中心。

1840年代,廣州港茶輸出量佔全國總輸出量的60%以上。

1852年以後,太平天國阻斷茶產區與廣州的通路,使得中國中部茶轉運上海,福建茶則由福州輸出,廣州茶輸出量驟減。

上海開港之後,即逐漸取代廣州的地位。

上海茶葉貿易主要活躍時期:1840年代-1870年代。

1842年的《南京條約》是上海對外貿易之始。

1850年代初期,因太平軍阻礙內地交通,兩湖茶外銷逐漸由廣東移至上海。

1851年,上海茶輸出量佔全國的46.5%1852年上升為61.8%,以後至1859年止,一直都占45%以上

1860年代以後,因其轉運對象的多元化,所以在失去英美市場之後仍能以磚茶轉運俄國而維持其輸出茶轉口港的位置。

福州茶葉貿易主要活躍時期:1850年代-1890年代。

1842年《南京條約》開放福州,1844年福州開始正式開放通商。此後九年間貿易蕭條,英美資本大多集中於上海。

福州商務的否極泰來是在1853年。因太平軍興起導致福建茶無法運到廣東或上海,故在1853年之後福建茶即由福州輸出。

1855年以後福州崛起,茶輸出量一直佔全國的30%以上。

1859年,福州出口茶葉佔全國出口總量的42%,居第一位

1860年代到1870年代後半期為福建茶之黃金時代,輸出量高達中國總輸出量的三分之一以上。

1865年以後,因重量輕質的心態導致中國茶品質開始降低,同時又因交通、通訊技術的進步促使茶價下降,又有印度茶、日本茶等的國際競爭,導致中國茶逐漸喪失英國市場,福州港在1876年以後逐漸消逝其往昔盛況。

漢口茶葉貿易主要活躍時期:1860年代-20世紀初。

1858年《天津條約》開放漢口為通商口岸。

1860年代,漢口開港之後,其絕佳的地理位置使它成為世界最佳貿易港之一。

1865年以降,漢口發展成活躍的茶葉貿易港,與上海、福州鼎足而立。

1870年代以後,由於蘇伊士運河的開通和安全性高的輪船取代帆船成為外銷運茶工具,航行長江的江輪大為增加,漢口的直接輸出亦因此增加。

1872年,中國茶市全供給量的2/3由漢口輸出。

1880年代-20世紀初期,因磚茶一枝獨秀,漢口活躍景象猶存。

圖文數據主要來源:

1.中國茶葉股份有限公司、中華茶人聯誼會編著,中華茶葉五千年,人民出版社,2001年。

2.陳宗懋、楊亞軍主編,中國茶經,上海文化出版社,2011年。

3.陳慈玉著,近代中國茶業之發展,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3年。

來源:祥源茶 北京茶葉網

新浪微博:福茶之心

福茶之心

微信 | fuchazhixin

茶覺先生,食茶交友

weixin.qq.com/r/2HWrszv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你是木舌頭還是金舌頭?
尋訪唐津燒
紅茶泡久了不掉色?
冬天來杯茶飲,減肥又驅寒!
經常喝茶,牙上的茶漬 除了去洗牙還有什麼方法可以去掉? 或者減少茶漬生成?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