拳手退役後的選擇,聊聊退役這件小事

原文首發於@搏擊周評 公眾號,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原文鏈接:sohu.com/a/211449451_56

拳手是格鬥賽事最主要的一個資源,無論何種規則的格鬥比賽,拳手是一個賽事乃至項目的根本,拳手這個行業分為職業和業餘,而職業拳手在許多國家已經被認同為一個正常的社會職業,民間社會對此項目有一個正確的認識,但在中國,這個職業才剛剛開始形成,拳手基本開始能夠達到養活自己的程度,但畢竟是一個青春行業,新陳代謝極快,行業發展速度之快讓人來不及,也沒時間去考慮退役後的事情,但一個職業要成熟,必定是有一個完整的循環的,從入職到退休,都有相應的工作或者資金保障其生活,那麼目前中國的拳手們如果面臨退役這個事情,會有什麼樣的選擇呢?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

獲得了WBO世界拳王金腰帶的木村翔依然繼續送酒

前段時間日本選手木村翔的新聞刷屏了格鬥界人士的微信朋友圈,這位戰勝了鄒市明的新一代拳王並沒有如賽前所期望的那樣,獲得冠軍之後不用送酒,可以專心訓練,而是依然干著送酒的工作,掙著工錢來維持自己的拳擊訓練。很多人看後除了感慨,認為他還得繼續奮鬥到拳擊金字塔頂層外,也報以幾分失落,似乎拳擊這個格鬥行業里最賺錢的一個項目也沒有在收入上達到大家的預期,即使獲得了WBO的世界拳王金腰帶,依然沒有改變多少生活現狀,和印象中的梅威瑟爾,泰森,帕奎奧等賺錢機器比起來,落差太大,其實這也是這個行業的真實現狀,你看到的,真正賺大錢的只是金字塔頂端的那一小部分人,剩下的絕大多數,僅僅是平平凡凡的奮鬥著,或者說維持著生活,格鬥帶給他們的,僅僅是一份略為特殊的工作而已,如果你未曾走上過金字塔的頂端,那麼你連退役不退役,都不會有多少人關注,更別說退役後何去何從了。

拳王們都有退役的憂慮

所以在立志要做拳手這個職業的時候,就應該考慮清楚自己要走的是一條什麼路,也要了解這個行業最後可以衍生出多少相關工作來,但也不需要太擔心,因為少數人的成功也是建立在大多數人付出的基礎上的,如果真的是一退役就毫無著落,那麼也不會有大多數人選擇這個職業,大可以去從事其他的工作,就算是家境貧寒的人,也仍然有很多工作可以選擇,搏擊可以快速改變你的階層,但前提是你自己能清醒應對各種環境和變化,增加自己的能力,在你退役到來之前才能平穩著陸,我們先看看國外的例子。

泰拳80年代黃金一代最火的拳手沙瑪宗師,退役後依然地位超然

「我知道播求現在很火,但是我當年出名的時候,整個泰國95%的人都知道我,我到過那個巔峰,我成名後出過專輯,拍過電影,還和劉德華拍過(《阿虎》),但最後我還有兩傢俱樂部,能有今天在行業里的一個位子,並不容易,你上去很容易,但是上去後如何落地,落地的時候怎麼樣摔得不痛,才是最難的,如何退役是個很難處理好的事情。」一代泰拳宗師,「穿心腿」沙瑪Samart Payakaroon曾經在錄製《炫極戰》節目的時候對筆者說過這段話。

「你說我現在如果才30歲的話,該多好?」在一次送播求去機場的時候,播求在車裡對筆者發出這樣的感慨。

「我也想像國王那樣生活啊,什麼都不用操心就有吃有喝。」「你已經是國王了啊,世界自由搏擊之王。」「哈哈,得不斷挨打,而且得滿世界繼續找工作的國王。」這是去年《炫極戰》拍攝間隙,我們陪同彼得阿茲參觀故宮的時候一段有趣的聊天。

三段談話,看得出沙瑪,播求,彼得阿茲三個格鬥界大神對退役的不同態度,沙瑪是過來人,如今的他,在曼谷和蘇梅島有自己俱樂部,美國也有參與的分部,泰國泰拳行業里地位超然,多個協會裡面都有任職,而且經常出現在泰國的電視劇里,收入穩定,家庭幸福,可以說完全達到了泰國中產偏上的生活,當紅的時候,他的比賽是收視率的保證,轉行出唱片也大麥過,拍戲也能和大腕演對手戲,但對於現狀,他感嘆非常不容易。

筆者與彼得阿茲,彼得至今依然奮戰在擂台上

而播求,泰拳界的地位並不如沙瑪宗師那樣高,但是在世界上的影響力巨大,目前依然處在職業生涯中,對於退役後的生活,有意無意的也提及,俱樂部已經開了三家,電影也演了幾部,但是也並不知道未來褪去這些輝煌以後,自己能不能平復下來,好好生活。

彼得阿茲,當之無愧的站立格鬥先驅,如今快到半百的年齡依然還奮戰在擂台上,雖然我們知道他真的熱愛這個項目,但身體依然很誠實的告訴大家,高強度的職業比賽已經不再屬於這位曾經的王者,雖然有了自己的俱樂部,但阿茲依然忙碌的飛往世界各地,參加一個又一個活動,為了家庭和事業忙碌著,似乎和他當年所創造的成就不成正比,但這也就是格鬥行業的真實現狀,全球都是小眾,所以也只有全球跑,好在阿茲依然樂此不彼。

除了這三人之外,大家熟知的著名格鬥選手,退役後人生千百種面貌,甚至退役後又時不時回來玩一下的也很多,像戰警米爾科那樣能進入國家政治層面的只能是特例,和帕奎奧一樣,是特殊的國情決定的,不在常規的討論範圍內,而更多的選手成為了像菲多,魔裟斗,沙瑪這樣的,拍過戲,開俱樂部,當過藝人,解說,參與賽事製作,最後仍然在搏擊行業內謀生,只不過處於一個高端的位置而已。安迪蘇瓦依然還在打比賽,克勞斯還在打比賽,雷米本加斯基帶徒弟打比賽,而拳擊界這邊,泰森依然忙著還債到處接廣告做活動,霍利菲爾德依然還想打比賽,霍亞風生水起的做著自己的經紀公司,但更多的冠軍似乎已經被大家遺忘或者不知道他們去做什麼了,霍普金斯,扎伯朱達,納西姆·哈邁德………

播求這樣待遇的選手在搏擊行業類畢竟是極少數

筆者曾經在幾年前的舊文《泰國泰拳手生存報告》中詳細分析過泰國拳手退役後的幾種選擇,無非也就是當教練,開俱樂部最多,拍戲,當模特,當保鏢的曇花一現,流落江湖也有,更多的是開的士和徹底轉行了,由於泰國國情的特殊性,只能有一定的參考程度,和整個項目發展得最成熟的美國,日本相比,泰國還是有一定差距,但好歹行業循環也是完整的,所以大部分拳手如果真的願意,是能在拳賽上吃一輩子的,無非就是苦點和過得好點兩個差別而已。而日本和歐美,在賽事整個環節上可參與的地方要多一些,一個好的俱樂部運作幾十年,也不是什麼問題,如今到了我們中國,第一批「職業」拳手已經有退役的了,退役後的情況有哪些選擇呢?

退役後並非沒有選擇

很早的一批選手,當年最好的選擇是能進入體制內,乃至軍警系統,有成功的,也有混得很慘淡的,因為大家都知道,體制內名額有限,而且鬥爭角力複雜,待遇雖然穩定,但是很微博,散打項目式微後,很多省甚至取消了散打專業隊,而各個體育院校的相關教師名額,更是為了那些當年獲得了全國冠軍並且關係背景夠硬的選手準備的,當年有了成績轉考警察和服役的,著名的有柯榮亮和苑玉寶,但真正進入體制內後還能像當年一樣繼續意氣風發的,基本蹤跡難尋,更多的是為了一個升遷乃至千把塊的補貼而絞盡腦汁。但好歹算是有了個正式的身份和工作,而大量沒有獲得關注的選手,在行業都還沒有形成的時候,除了武校和保安以外,真的是沒有去處了。

其實我們國家這個行業面臨的發展路線也和國外差不多,只不過我們發展得更快速一些而已,以前大大小小的武校,如今經過職業搏擊市場爆發後的衝擊,生存下來的不多,但市區的拳館卻飛速發展,前不久國內著名站立格鬥教頭,也曾經是職業拳手的董江濤就感慨過「如今北京市的搏擊俱樂部的分布數量快趕上沙縣小吃了。」而僅僅是在幾年前,北京市數得出來的搏擊俱樂部,不會超過二十家,如今這個局面,對於大量選手來說,是個好事,起碼不打了做個教練一點問題都沒有,但是俱樂部經營之困難,絕非平常人所想,一個拳手在俱樂部訓練的時候,雖然也跟著俱樂部一起成長,但不真正當家管理經營一個俱樂部的時候,是不知道其中經營的辛苦,每個月的開銷,折舊算下來能維持住就已經很不錯了,而中國的搏擊市場遠沒有海外那樣成熟,喜歡這個項目的人也才剛剛開始有規模,但遠遠達不到支撐廣大俱樂部盈利的程度。

經營一個好的俱樂部遠比想像的困難

沒有固定的賽事就無法培養出好的職業拳手,沒有好的職業拳手俱樂部就沒有號召力,所以國內一個做得好的俱樂部基本背後都有很強的資本或者說老闆有其他行業來維持這個俱樂部,單靠俱樂部本身的收益,遠沒有健身房來得快,很多俱樂部往往出現一開始火爆一兩年後迅速轉淡的情況,一般有點名氣的拳手退役後都有人願意投資搞一個俱樂部,甚至在自己還沒有退役前就提前布局,但往往操之過急,影響自己比賽狀況,心急的情況下更是連比賽都打不了,因為操持一個俱樂部是很費時費力的,這樣的例子實在太多了,包括克勞斯這個等級的選手,前兩年開俱樂部後自己狀態一路下滑,直到今年才逐漸找回狀態。

而且更嚴重的是所有職業拳手退役後做俱樂部都會犯一個毛病,因為自身對於職業的熱愛,所以俱樂部也必須以培養選手為主,而忽視也不願意做業餘的市場,但目前國內的情況是職業的份額很有限,培養職業選手投入大,回報慢,國內賽事平台不夠的情況下,純職業的俱樂部基本上只有虧損一條路,而做業餘市場需要大量的精力和耐心,更要有靈活的商業思維,這是目前很多拳手不具備的,也是需要學習的。

梅威瑟這種拳擊界金字塔頂端的拳手只是極少數人群,大部分拳擊手生活並不富裕

保鏢行業

古時候沒有職業拳手,但是練武能成就不少職業,從軍退役後的保障是鏢局,久而久之形成一個特殊的武人階層,到後來演變為武行。而如今職業拳手退役後也有一些去了保鏢公司,護衛公司,相對於搏擊產業來說,護衛行業的發展要完善得多,近些年成規模的保鏢公司越來越多,很多還有海外分支機構,相對於當年的保安來說,檔次提高了太多,職業拳手不需要拿到太好的成績,只要真正打過幾年比賽的,轉投保鏢護衛行業可以算是現在非常好的一條路,相對於體制內來說,也算最穩定的一條路之一。

影視行業

很多人也會說拳手打出名了可以去拍戲啊,這其實是個很幼稚的想法,首先拍戲所需要的東西和擂台上完全不是一回事,而之前成名拳手轉行拍電影的也有很多,最終穩定下來的寥寥無幾,轉行成功率奇低,往往是一兩部片以後就沒有辦法繼續走下去,泰森試過,菲多試過,魔裟斗試過,更早的賓尼試過,現在康李,比斯平這類還算有些固定的類型可以演,更多的拳手基本逐漸淪為路人甲的角色,因為那幾下子雖然真實,但專業的動作演員只要花心思學習,達到拍戲的效果並不難,不是不可以代替的,所以播求也好,柳海龍也好,拍電影都只是算副業而不能算主業,真正當過職業拳手後轉行拍電影成功的,要麼是時機特別好,比如泰籍華人盧惠光,趕上了香港電影特別是動作電影大發展的時期,轉行成功,從拳手變成職業演員。要麼就是本來就具備表演天賦的人,比如巨石強森,但強森參加的WWE嚴格意義來說不算職業搏擊比賽,雖然摔角手都具備很好的格鬥能力,也能在MMA賽場上一決雌雄,但強森畢竟沒有參加過任何一場職業格鬥比賽,所以,還無法把他列為職業拳手看待。總之電影這個行業,可以作為成名拳手的一個輔助,是宣傳提升自己價值的手段,畢竟這些年體育勵志題材和搏擊元素的電影也多了起來,需要職業拳手的地方也多了起來,參與體驗一下是可以的,但真要入行,那就是從頭清零,從頭開始,道路只會比做拳手更加艱苦。

裁判行業

其實更多的路子還是在行業本身的範圍內,比如賽事上面,裁判就是一例,長期征戰擂台的職業拳手對於規則的理解也是深刻的,轉行做裁判難度並不大,而且如今中國的裁判行業還遠沒有歐美日本乃至泰國那樣門檻較高,需要嚴格的考試,以及長時間積累。中國的搏擊賽事爆發導致裁判員嚴重不足,而之前體制內的裁判員對於除散打規則外的比賽適應度明顯不夠,站立格鬥,MMA,以及不同賽事的規則細分,都需要時間適應和學習,很多之前的運動員也紛紛轉入裁判這個缺口,相對來說,裁判的工作還是比較穩定的,賽事多,雖然出場費不高,但是基本每個周末都有大小比賽舉行,一個月下來的收入也完全抵得上一份不錯的工作收入了,而且還能長期跟著項目發展而成長,這目前是一條很好的退役安排。

解說行業

而至於賽事解說這塊,穩定性並不高,而且門檻低,基本成名的選手都有客串過賽事解說的經歷,魔裟斗,須藤元氣等都干過解說,拳擊界的就更不用說了,職業拳手做解說固然有其專業性和對比賽的獨特理解,但說話是一門藝術,好的解說每個大型賽事也就那麼幾個,整個行業非常小,而且我們看很多歐美比賽,日韓比賽,即使解說語言聽不懂,也不影響我們觀看比賽的進度,所以註定了解說這個職業並不是必要存在的,當然,在本國語言覆蓋的地區,解說能為賽事增添很多魅力和對格鬥項目普及帶來很大推動,但可替代性高,很多專門走這條路的人都很難維持自己的崗位不被替代,國內的職業拳手目前才剛剛開始面對採訪能夠說出自己內心的話,面對鏡頭不緊張,還談不上有說話的技術。把解說當成和拍戲一樣,能偶爾客串增加曝光率的副業,是最合適的選擇。如果不是真的非常擅長這塊,那麼還是謹慎選擇。

賽事製作

還有一部分拳手選擇的路就更難也更廣闊一些,那就是直接參与賽事製作,成立經紀公司,運作拳手和賽事,當年拳擊界的金童霍亞就是如此,可謂是華麗轉身,後來菲多也運作了自己的M1賽事,國內則有MMA選手楊建平轉型做了自己的拳星時代賽事,還有鄒市明也成立了自己的經紀公司,賽事公司,更早的也有英雄傳說賽事的創始人鄒國俊先生,也是職業拳手出身,這類拳手本身腦子就靈活,從業的時候就細心觀察和留意整個行業的每一個環節,學習每一個環節,當然,也需要好的機會和時機,甚至環境,直接進入賽事層面的難度很大,不光資金上,更多的是運作上和協調上,完全是從頭再來,有人投資你,還得有實力,個人的影響力和關係很容易一兩場比賽後就透支掉,第三場開始,你不再是大明星,你也不再是朋友,你就是個賽事老闆或者經紀人,該受的委屈一樣不會少,你本身雖然變成了行業上游,但你的風險比任何退役拳手都大,這條路可以說是退役後最輝煌也最難走的路,沒有之一。

駐場靶師

其實說了這麼多,大家也發覺,只有整個行業本身運作成熟了,每個環節才能創造就業機會,但目前來看,依附賽事和俱樂部應該是大部分選手會選擇的路,畢竟當初選擇這個項目更多的是熱愛,所以一個俱樂部可以做得很立體,培訓,搏擊產品代理,加上帶職業拳手參賽,這些都是退役拳手可以做的事情,也都能增加收入,特別是一個好的教練,你的風險沒有老闆大,只需要做好專業的事情,以前沒有這麼多人學搏擊,現在有了,用心做各個階層段的客戶,不僅鍛煉你自己的許多能力,也增加了人脈和資源積累,但其實還有一條路在國內很少有選手關注到,那就是靶師這個職業,在國內還算是奇缺。日本,歐美,泰國都有全職的靶師,而且靶師的位子在拳館和俱樂部非常重要,專職就是拿靶,其他不負責,他們研究的就是如何讓拳手更完美的展現和訓練自己的各種技術,而國內這方面雖然很多職業拳手也會拿靶,但基本也就是帶帶一般人可以,真正對職業拳手的提升幫助不大,也很少有人會去學這個技術,更多的是聘請泰國乃至歐美的教練來任教,去到國外訓練也很少會去在乎靶師是如何拿靶的,只關心哪個品牌靶子好賣,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職業選擇,優秀的拳擊,泰拳,踢拳靶師都是一個很好的資源,外籍教練有簽證等各種問題,費用也不便宜,如果中國籍的選手有成為了固定的靶師,那麼第一,流動性大,不穩定的問題解決了,再一個,自己的拳館也有固定的駐場靶師,不用換來換去,拳手還得不斷適應,當然,更好的情況就是靶師多了,各個拳館自己互換交流,成為自己的市場,不過那是很後面的事情了,總之靶師這個職業,是很多並沒有太出名的拳手可以選擇的一個退役選擇,做好了,也是難以替代的。

靶師是一直被中國選手忽略的一個可選環節

不管怎麼說,這一代拳手始終還是幸福的,他們不像第一代先驅那樣看不到頭,苦苦堅持,中國在這個項目上很努力的和國際接軌,並且逐漸影響國際市場,行業也在一步一步成熟,拳手們除了比賽本身打好以外,多努力學習,把焦躁去掉,留心觀察,是很容易找到退役後的路子的,當然,找到了也不是萬事大吉,一樣會有很多困難要面對,這就是人生。相對於前幾代拳手,很多無路可走的甚至走上江湖路,誤入歧途的那些,已經幸運太多了,所以珍惜來之不易的機會才更重要,記得曾經多次來中國比賽的泰國迦南隆拳場冠軍琛帕克,曾經在採訪的時候對媒體說過,自己最大的願望就是回老家開一個7-11便利店,這是一個很務實也很暖心的想法,他雖然獲得過迦南隆冠軍,但在泰國這個拳手多如牛毛的國家來說,也只是很普通的一份子,曾經倫批尼拳場門口也有老冠軍賣小吃的,還有的根本就不提當年的事情了,對於他們來說,拳手就是一份職業,曾經的職業而已,退役只不過是一個人人都會經歷的小事情而已,日本的木村翔一樣還在兼職打拳擊,為的是理想,因為打拳擊任何時候都可以退役,但奮鬥的人生永不退役。

文/@雷武龍Tian


推薦閱讀:

再見科比,一路走好,願天堂沒有病痛,致敬。
最愛的球員退役了,是一種什麼感覺?
足球運動員退役了之後都去幹什麼了?
菲利普.馬薩宣布退役,你有什麼想對他說的嗎?

TAG:退役 | 拳击 | 体育赛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