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傳統村落丨餘韻尤古,傳統之風 —— 虎貝鎮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撰
網路丨素材參考
網路丨圖片來源
傳統村落是在長期的農耕文明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結著歷史的記憶,反映著文明的進步。傳統村落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價值。《遇見,傳統村落》第十六期,帶你走進虎貝鎮的傳統村落。
當你在城市中突然覺得眼前的太陽和藍天都是假象的時候,這個地方偶爾暗淡泛白的天空都會給你慰籍 —— 虎貝鎮傳統村落。
大概越接近天空越能忽覺到滄海一粟後在此刻夏天的通透清爽,而後再一聲笑,笑海市蜃樓的虛無,笑燈紅酒綠的浮躁,笑繁瑣日常的煎熬。
虎貝鎮安靜地坐落在平均八百米的海拔上,在虎貝鎮感受到的白雲是不一樣的白雲,是立體,是全面,是毫無保留;感受到的藍天是不一樣的藍天,是永恆,是奧義,是無窮無盡;感受到的月亮是不一樣的月亮,是關懷,是柔情,是鏡子,照出你所有的疲憊不堪。
虎貝鎮有兩大傳統村落——文峰村和梅鶴村,分別於2014年和2016年評為「中國傳統村落」,在古風景和老故事裡他們踱步,他們聆聽新時代,他們依舊默不作聲,守在那兒,其實早就足夠。
文峰村 古民居多少有點徽派建築的味道,馬頭牆高低錯落的在天空的投灑的刺眼亮光下,顯得有點昏暗。徽派建築是白牆黑瓦的,而文峰村的建築連黑與白也不屑加以修飾,裸露著夯土的顏色,裹著原始的皮囊完完整整保留下中國古代建築的夯土技術。文峰的土屋外表雖無拘無束任由黃土凹凸,但內心卻是中國人骨子裡的溫順和婉轉,門窗木雕、檐牙雨牆上、泥塑花鳥,燦若披景。
梅鶴村 佔據了石堂八景中的五景,如「翠屏霽雪」、「浸月蛟潭」、「石屋朝雲」、「仙人棋盤」、「蓬島飛峰」皆在該村境內,光聽這些韻味十足的名字,就會讓人晃了神,還有「三漈」瀑布群,氣勢壯觀,讓人留連。村民大部分姓林,所以梅鶴村又稱「石堂林厝」,梅鶴村名字的由來據說是清末村民為了紀念宋詩人林和靖的梅妻鶴子詩句。
紅色石堂
虎貝鎮是文明的革命老區,1938年春,閩東紅軍正式改編為新四軍第三支隊第六團,團長葉飛,副團長阮英平,下轄三個營,共計1300多人,在文峰、梅鶴兩村進行集訓,團部設在文峰村,為了祖國的未來盡自己最大的能力,只為坦然赴生死。
石堂先生的「千古唱合」
文峰村和梅鶴村其實是一個山間小盆地,因像廳堂的緣故,宋時稱「石堂」。他們在唐宋前期叫過「園洲」,但石堂是更為留戀的名字,不僅因為形象生動,更是因為「石堂」給了羈絆,給了鄉愁,給了故事與記憶。宋末元初的天文家、理學家、教育家陳普生於此地,他是志不仕元的朱熹三傳弟子,是傳授真知灼見的先生,是赫赫有名的「石堂先生」。
關於「石堂先生」還有一段為當地村民津津樂道的「千古唱合」。當年朱熹在古田杉洋創辦蘭田書院時,一天下午路過石堂頓覺得口渴,看到離橋百餘米之處有一泉眼,於是下去喝了幾口,那泉水居然有墨香味,他意識到後數十年,此中必有大儒誕生。於是詩意大發,,便在一橫樑上提詩「紫陽詩讖石堂名彰千古」。朱熹離開後,木匠師傅以為小孩在此塗鴉,於是用刨刀刨了許久,因為墨跡已經滲入木頭無法去除,因此當時人們就稱它「沉字橋」,俗稱「花橋」,是寧德境內最古老的石拱廊橋。
很多年後十二歲的陳普也在夏日游沉字橋,見橋亭橫樑題有:「紫陽詩讖石堂名彰千古」的上聯而無下聯,便揮毫道:「玄帝位尊金厥壽永萬年」。筆力遒勁,對仗工整。陳普沒有想到,此舉成就了他和朱熹的「千古唱和」,也讓他有機緣成為了朱熹的三傳弟子。這一種「惺惺相惜」讓人感慨不已啊。
情懷與風景
除了人文佳話,兩大傳統村落當然少不了綺麗風光景點,文峰村的著名景點奶娘宮、下馬亭、陳普墓、黃禮珍故居等,梅鶴村的花橋、九道橋等,都是可以在這個夏日褪去沉重炎熱的外衣去感受傳統與真誠的好去處。經典景色不容錯過,但當你停下想通過經典景觀觀望歷史放眼古今的腳步時,鄉鎮街邊爺爺坐著搖椅扇著扇子,小女孩跳著皮筋小男孩在一旁地上翻著小牌子的景象也是一道滿滿情懷的風景。
如果城市是有堅定立場追求勢必革命成功的青年,那這村落便是保守主義自由派,嚮往沒有絕對的主張但保有絕對偏好,偏好便是傳統。當城市在一往無前中迷失了自己的時候,還可以抬頭看到這高海拔村落對他說:慢慢來,敬畏傳統,敬畏時間。我想大概每座城市與他的村落都是如此這般,在生活質量上尷尬,在人文情懷中和解。
我們總是會以擁有的方式去失去很多,但擁有了什麼?擁有了華麗,擁有了名和權,有時候只是擁有了僥倖。這裡的點點滴滴感受,或許能夠為你歷經風雨後麻木的心靈找回遺失的純凈,哪怕只有一瞬間。
推薦閱讀:
※去北海旅遊,有什麼值得推薦的?
※德國有哪些推薦的玩法?有必要報團么?
※10月1號想去黃山玩,但感覺7天還可以去一個其他地方玩,推薦推薦?順便黃山來個攻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