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徹底遠離萬惡的手機?
1,
讓我猜猜你一天是怎麼度過的。
早上醒來,你睡眼惺忪,但手還是依舊慣性一般地拿起手機,刷一刷朋友圈,看看在你睡著的時候,朋友或者同事都在幹些什麼,看到特別好的朋友發動態了,本能性的點點贊;
中午休息,你即使很想休息一下,但還是拿起手機刷起了知乎,想看看上面有沒有一些所謂的乾貨回答,你害怕自己沒有去刷,這些乾貨回答就會和自己擦肩而過;
晚上臨睡前,你一邊刷牙,一邊抱著手機在刷微博,一天的工作勞累,你多希望在上面看到一些娛樂花邊新聞,最好是與眾不同,或者乾脆說爆炸性的新聞,就像最近的李小璐和皮巨萬一樣。
直到你正式躺下來,簡簡單單回顧自己今天做了什麼,有什麼新的收穫,但腦袋裡卻一片空白,你完全不知道今天自己是怎麼過來的。
於是你開始抱怨起手機佔用你太多的時間,以至於耽誤了你正常的學習和工作時間,你甚至在心裏面默默發誓:
明天開始我要和手機徹底說再見,一定!
但很可惜,你一直想要遠離手機這個工具,但卻不知道真正想要遠離的,究竟是什麼。
2,
我們每天都需要和手機打交道,從中獲取最多的,就是無邊無盡的信息。
對於信息的渴望,可以說是深深紮根在人類的基因之中的。
遠古的人類,在進化的過程中,生存的環境極其惡劣,不但面臨著食物短缺的難題,周圍還環繞著大量的各種猛獸,還有一點就是娛樂活動特別少,精神世界一直存於荒蕪的狀態,所以人類在那個時候,對於信息的渴望,一般基於以下的三種心理:
第一是急切地想要知道自己在部落中的受歡迎程度,也就是對別人認可的刻意追求。
只有知道了自己是部落中是受歡迎的,那怕是默默無聞,但只要不會淪落到被部落給拋棄,那自己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因為在那個時候,一旦被部落拋棄,就意味著巨大的損失,失去的不僅僅是部落,更是自己的生命。
第二是在潛意識,對各種不確定的好消息,也就是不確定的獎賞,有著強烈的追求。
那時候的人類,很多時候都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男狩獵,女的呆在家裡採集水果。
男的最喜歡知道的消息,就是同伴傳遞給你說這邊是安全的,可以過來;而女的呆在家裡,最喜歡聽到男的回來的時候,跟她們說,在部落不遠的地方,有更多更好吃的水果或者獵物。
第三則是喜歡各種狂歡式的消息或者活動。
遠古的人類,每天都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漸漸地還出現了階級的不平等,隨著階級的不斷分化,每個人其實都必須過著安分守己的日子,努力扮演好自己所處的身份。
但這樣的日子確實過於無聊,為了緩解這樣的無聊感,人類漸漸演變出一定的狂歡式活動,比如說每年在固定的時間,帶上面具、點上篙火,每個人在這樣的活動中,盡情地放鬆自己,甚至可以暫時顛覆既有的階級不平等。
所以,人類從古至今,對於信息都有以上的三個心理渴望,無論時代怎麼發展,這些渴望都是深深根植在我們的基因之中。
即使現在沒有了手機,你也會用其他的工具來實現對這些心理的渴望。
3,
現在好好想想,在沒有手機的日子裡,你和你爸媽做得最多的事情是什麼?
這樣的一種回憶,可能對於一些95後,或者說是00後的人來說,比較難,因為他們沒有經歷過沒有手機的日子。
在沒有手機的日子裡,你可能會頻繁地去參見各種社交活動,什麼鬼同城聚會,什麼呼朋喚友打麻將或者約上一起去遊戲廳,這種說到底都是對於同伴認可的刻意追求,你害怕自己處於一個人的狀態;
在沒有手機的日子裡,你爸爸可能上廁所的時候,都要卷著一份報紙再去廁所靜靜地蹲著,看到一些奇聞異事或者名人八卦,都會在廁所嘖嘖稱奇,直呼痛快,這種說到底都是渴望在確定的生活軌跡中,尋找不確定的獎勵;
在沒有手機的日子裡,你如果出生在鄉下,尤其是經濟不怎麼發達的地方,那你媽媽年底的時候,可能會去參加大型的祭祀活動,到了晚上,大家可能還會徹夜的狂歡,這種說到底,就是對於狂歡式消息或者活動的追捧。
你看,人類對於信息的三種心理渴望,別說太遠了,從你爸媽開始的那一輩就有了。
這不能怪手機,手機只是一個工具而已,歸根結底,都是你內心深處這三種對於信息的心理渴望在作祟。
4,
這三種對於信息的心理渴望,從來沒有什麼對錯之分,在某種程度上來說,它們反而促使了我們人類不斷在進化的過程中,保持著優勢的地位。
只不過到了今天,這三種對於信息的心理渴望,正在被手機背後的從業人員過分利用和操縱,他們每時每刻做的一切事情,都是針對你的這三種心理渴望來進行的。
針對對於別人認可的刻意追求這種心理渴望,朋友圈給出了「點贊」和「評論」這樣的按鈕,知乎上也有「點贊」和「感謝」這樣的按鈕,這些按鈕,在某種程度上來講,就是一個鏡子。
根據庫利「鏡中我」的概念,我們對於自己的認識,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別人怎麼看待我們,也就是說,我們會根據別人對於我們的看法,適當的調整自己的行為。
這也是為什麼當你發出去的朋友圈沒有人點贊的時候,你會覺得心煩氣躁的原因。
因為你很有可能覺得自己要被人給拋棄了,你在朋友圈這個鏡子中,看到了自己竟然是一個不受別人歡迎的傢伙,這樣的狀況,讓你感到十分恐懼。
至於對不確定獎賞的心理渴望,這個就更加好理解了,手機上各種的遊戲,很多時候就是攻擊這種心理機制最好的印證。
你不知道現在沒日沒夜的玩下去,接下來會得到什麼樣的獎勵。有可能是屠龍寶刀,有可能是一個通關的秘笈,更有可能是一個護身的軟甲,正是這樣不確定的獎賞,每時每刻都在刺激著你,讓你能不停的投入時間和精力,繼續加註下去。
你頻繁地上知乎,同樣也是這樣的一種心理在作祟。
可能是很久以前你在知乎上看到了一篇所謂的乾貨,這篇乾貨幫你打開了新的世界,於是你現在每次都在知乎上,期待著這樣不確定獎賞的出現,漸漸的,你如果不上知乎,你就會覺得自己會失去這樣的不確定獎賞。
不論是遊戲行業,還是各種資訊媒體、信息流軟體,他們攻擊你這樣的心理機制,可謂是輕車熟路,可以說是老司機了。
最後一種是對於狂歡式信息或者說是活動的心理渴望,這種在微博上,體現的更為淋漓盡致一些。
現實中,我們每個人都過著極其單調重複的生活,我們需要扮演好自己應該扮演好的角色和身份,但在巴赫金的「狂歡理論」之中,這種井然有序的感覺,其實很容易讓你陷入一種周而復始的無聊感之中,為了驅散這樣的一種無聊感,你會尋找各種可以讓你盡情狂歡的平台進行宣洩。
每一次熱點新聞的爆發,在新浪微博上,都有波瀾壯闊的聲音在此起彼伏。
就拿這次的李小璐和皮巨萬來說吧,多少人在這樣的新聞下面,對娛樂圈各種混亂的關係表達了不齒,不少人只是跟風在進行轉發和評論而已。
事實上,他們對於事情的真相如何,是不怎麼在乎的,只要能夠給他們無聊的生活,帶去一點點改變或者談資,這樣的熱點新聞,就已經達到了目的。
每一次熱點新聞的背後,其實都是一群人在集體的狂歡。
他們有時候在宣洩自己內心深深的不滿,有時候,只是想要看著之前高高在上的人,現在是如何一步步墮落進地獄,這樣的一種爽快感,比單調重複的上班或者上學,要強太多太多了。
5,
看到這裡,你覺得自己現在還能遠離手機嗎?事實上,手機永遠都只是工具而已,工具存在的最終目的,是給人提供幫助和支持,而不是把我們進行各種綁架。
我們的祖先的祖先,在面對工具和人之間的關係時,就留下了這樣的一句給我們:
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人與人之間的區別,很多時候就是體現在能不能和外界存在的各種工具進行相處,厲害牛逼的人,能夠做到藉助外物的力量,而層次不夠的人,只能活生生被外物給綁架。
所以,你想要藉助的,是怎麼利用這三種對於信息的心理渴望進行學習和工作,而不是遠離手機這個工具。
在這裡,我有三個建議給到你們。
第一,和志同道合的人一起學習和成長。
這是針對刻意追求別人認同的心理來進行的,我們人類是社會性動物,有時候一個人孤軍奮戰,確實很是無聊和寂寞。
這時候如果能夠藉助他人的力量,或者乾脆說是「他律」的力量,或許可以找到一絲絲的歸屬感,這也是我之前執意要開社群的原因。
因為當你看到很多人都在朝著同一個夢想前行時,感受到的,不再是濃濃的一股寂寞。
第二,利用不確定獎賞,建立起自己的「獎勵庫」。
這個就是利用人類對於不確定獎賞的心理來進行的,很多人抱怨自己不能好好學習和工作,其實是因為不知道如何對自己進行不確定的獎賞。
下一次當你完成一件自己覺得很了不起的任務時,你可以從之前建立起來的「獎勵庫」中抽取獎勵好好犒賞下自己。
這個「獎勵庫」可以是自己很想去做,但又不怎麼能隨意就能達成的。
比如說看一場巨幕電影,或者說是睡到自然醒,再或者是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等等,對於曾少來說,完成一件事情,當然是希望自己能夠抽到「睡到自然醒」這個獎勵啦,但在抽獎的過程中,有種買彩票的感覺,最關鍵的,每次都能中獎,哈哈哈!
第三,保持清醒,對熱點新聞保持獨立思考。
我認為,熱點新聞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群人在進行狂歡而已,越是生活感到乏味無聊的人,越喜歡這樣的一種狂歡式信息和活動。
當你的生活,意義感滿滿,或者行動力爆表的時候,你就不會再去期待這樣的一種狂歡式的事物了,相反,你會對於當下的日子,抱以更多的期待和熱情。
我們不必遠離手機,我們只需要好好管理對信息的三種心理渴望就行了。
手機畢竟只是工具,我們能做的,就是利用好它,而不是對它進行妖魔化,甚至被它給綁架。
希望對你們有用!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曾少賢」,現在關注。後台回復「思考」,不帶引號,就可以獲得提升思維方式的好書——《思考,快與慢》的讀書精華筆記;
後台回復「成長」,不帶引號,就可以獲得曾少為你精心準備的電子書——《大學生成長通關指南》,我在那裡等你!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