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之「夬卦」
第四十三卦 夬 澤天夬 兌上干下
【夬(guài),揚於王庭,孚號有厲,告自邑,不利即戎,利有攸往。】
(1)譯文
夬卦,在君王朝廷上宣揚小人的罪惡,以至誠之心號召眾人而又心存危懼,從自己的封邑開始告誡人們警惕小人,不利於興兵出師,利於有所前往。
(2)解釋
夬卦五陽在下,一陰在上,諸陽繼續長進,就要把一陰決去。
但小人在君側用事,要把它決去也不容易,需將其罪惡公佈於眾,以至誠之心號召眾人而心存危厲。決去小人,雖不可從從戎尚武,但需採取行動,因為小人不會自行決去。
【《彖》曰:夬,決也,剛決柔也。健而說,決而和,揚於王庭,柔乘五剛也。「孚號有厲」,其危乃光也。「告自邑,不利即戎」,所尚乃窮也。「利有攸往」,剛長乃終也。】
(1)譯文
《彖傳》說:夬卦,決斷之義,剛強君子要決斷陰柔小人。用剛健令人心悅誠服,用果決令眾物協和,「在君王朝廷上公開小人的罪惡」,是因為陰柔小人乘凌於五個剛強君子之上。「以至誠之心號召眾人而又心存危懼」,說明心存危厲才能廣大為夬之道。「從自己的封邑開始告誡人們警惕小人,不利於興兵出師」,是因為從戎尚武使得夬道窮困。「利於有所前往」,是因為剛強需成長到能制勝陰柔才算終結。
(2)解釋
夬卦陽長陰衰,有剛決柔之象,所以卦名為夬。
夬卦下體為乾為健,上體為兌為悅,健而悅,亦決而和。剛即要決柔,又要方法得當。
小人乘凌於君子之上,君子需決去小人,但宜採取「告自邑」的和緩手段,不宜以尚武取勝,便是決而不和,夬道窮矣。
雖然剛五柔一,猶如土累九仞,尚虧一饋,所以有「利有攸往」之誡。
【《象》曰:澤上於天,夬。君子以施祿及下,居德則忌。】
(1)譯文
《象傳》說:沼澤之水化氣升騰到天上,這就是夬卦。君子由此領悟,要施降恩澤於下民,若居積德惠不施必被憎惡。
(2)解釋
澤氣上於天,一旦決注便成雨,雨施而滋潤天下。君子觀此象,要以之施祿,不要以之居德。
【初九:壯於前趾,往不勝為咎。】
(1)譯文
初九:壯健在足趾前端,冒然前往不能取勝反而導致咎害。
(2)解釋
初九以陽剛居乾體,不免使任壯往之氣,銳意前進除君側之小人,但身處卑下,又無上應,力量懸殊,必敗無疑。
【《象》曰:不勝而往,咎也。】
(1)譯文
《象傳》說:不能取勝而冒然前往,這是招致咎害之道。
(2)解釋
當夬之時,無論何時都要心存畏懼,不可掉以輕心。
【九二:惕號,莫夜有戎,勿恤。】
(1)譯文
九二:時時戒惕呼號,即使夜晚出現兵寇也能對付,不必擔憂。
(2)解釋
心懷警惕而外戒備嚴密,處無事若有事,雖小人有陰謀,必無所伺隙。
【《象》曰:「莫夜有戎」,得中道也。】
(1)譯文
《象傳》說:「即使夜晚出現兵寇也能對付」,是因為九二得於居中慎行之道。
(2)解釋
從爻象看,九二以剛居柔,剛而不過,有似老成,更處乾體之中,得中道而正。
【九三:壯於頄[qiú],有凶。君子夬夬,獨行遇雨若濡,有慍,無咎。】
(1)譯文
九三:壯健於顴骨,必有凶禍。君子果敢決斷,獨自前行遇到下雨被打濕衣服,被人慍怒,但終究沒有咎害。
(2)解釋
九三以剛居剛,居乾體之上,剛亢外露,心中決去小人的意向表現在臉面上,其結果必凶。但如果九三有決去小人之志,卻表面緩和,獨自與上六正應。
上六是兌卦的主爻,澤上於天而成雨。九三與之相應,好像被上六之雨濡染,與之同流合污。但其實是和而不同,「君子夬夬」之志不變,即便眾君子誤解甚至「有慍」於它,但只要最終能把小人決去,最終必無咎。
【《象》曰:「君子夬夬」,終無咎也。】
(1)譯文
《象傳》說:「君子果敢決斷」,說明九三最終沒有災難。
(2)解釋
因為九三有「君子夬夬」之志,遲早會把小人決掉,最終是無咎的。
【九四:臀無膚,其行次且。牽羊悔亡,聞言不信。】
(1)譯文
九四:臀部沒有皮膚,行動次且艱難。牽羊而進,悔恨必將消亡,但是聽到這話卻不能信從。
(2)解釋
九四以陽居陰,剛決不足,故當夬之時,欲進不得,欲坐不能,如「臀無膚」,處境艱難。唯一的辦法就是上承九五之陽,猶如與強健的「羊」牽繫,則可補其不足而「悔亡」。
但九四失正,剛亢不能納言,一意孤行,必致凶咎。
【《象》曰:「其行次且」,位不當也。「聞言不信」,聰不明也。】
(1)譯文
《象傳》說:「行動次且艱難」,是因為九四所處位置不恰當。「聽到這話卻不能信從」,是因為九四雖然聽到卻不能審明事理。
(2)解釋
九四的一切問題都是因為其以剛居柔,居位不當、不中不正而來。
【九五:莧[xiàn]陸夬夬,中行無咎。】
(1)譯文
九五:象斬除莧陸一樣果敢決斷地清除小人,居中慎行則必無咎害。
(2)解釋
莧陸,草本植物,柔脆易折是其特點,象陰柔小人。
九五陽剛中正居尊位,有夬夬之志且有夬夬之力,能斷絕上六的關係且把它決掉,故可無咎。
【《象》曰:「中行無咎」,中未光也。】
(1)譯文
《象傳》說:「居中慎行則必無咎害」,是因為九五中正之道尚未光大。
(2)解釋
九五貴居君位,卻須親自製裁最為貼近的小人,足見其德未能光大。
【上六:無號,終有凶。】
(1)譯文
上六:不必呼號,最終會有凶禍。
(2)解釋
陽長至極點,陰也消至極點,正是君子得時,小人失勢之際。小人無需號啕畏懼,終必得凶。
【《象》曰:無號之凶,終不可長也。】
(1)譯文
《象傳》說:不用呼號而有凶禍,是因為上六高居在上的情勢終究不會長久。
(2)解釋
上六之凶,猶如小人凌駕君子之上,雖得勢一時,但終被制裁,悲號莫及。
夬卦總論
夬卦是陽決陰,君子決小人之卦。君子得時,小人失勢,小人必被決除的形勢已定。但陽剛雖處優勢,卻不可掉以輕心,故爻辭周防戒備無所不至:
初誡「不勝」而往必有咎。
二誡時刻「惕號」。
三誡剛壯過甚有「凶」。
四誡剛決不足而次且難行。
五誡居中慎行而能「無咎」。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