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闢人體「能量系統」研究領域,有益於探索中醫現代化道路

劉天君:開闢人體「能量系統」研究領域,有益於探索中醫現代化道路

作者:劉天君

單位:北京中醫藥大學

轉自:中國中醫藥報


提要

在任何生命活體中,物質系統與能量系統同體同步存在,如影隨形。人體的一切物質結構組分都有其相應的能量運行組分,物質組分因能量組分做功而運動,形成功能,即人體的生命活動。

著眼於物質結構的變化,是西醫的基本出發點;而中醫的基本出發點是能量運行的變化。前者是形態學視角,後者是動力學視角。中醫的基本視角即是著眼於能量運行和做功的動態變化。

人體的完整存在包括可見與不可見兩個部分,前者是物質系統,後者是能量系統。物質與能量可以互相轉換,故從物質系統或能量系統研究人體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可以互相補充。

由於能量系統的存在方式與物質系統不同,且這個視角更接近於與傳統中醫的世界觀,開闢人體能量系統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可能對於開通更具中醫特色的中醫現代化科研道路,能有新的發現。

提出合理的科學假說是促進科學研究的第一步,科學假說在科學理論形成過程中具有先導和紐帶作用。中醫理論已經存在了數千年,研究人員大都同意,中醫理論的形成和發展之路與現代科學不盡相同,完全用現代科學的視角和研究方法,未必能夠窮盡中醫理論的奧秘。

那麼,中醫理論不同於西醫的關鍵因素究竟是什麼?這個問題不容易回答。現代人不可能回到古人的時代和生存環境去實地探討,只能從浩如煙海的中醫古籍和千百年來的臨床實踐中去尋找中醫理論形成的軌跡。在此過程中,還需要像澳大利亞科學家貝弗里奇說過的那樣,「科學家必須具備想像力,這樣才能想像出肉眼觀察不到的事物如何發生、如何作用,並構思出假說。」本文提出人體存在「能量系統」的科學假說,正是基於這樣的探討與思考。

什麼是人體的「能量系統」

將「氣」假說為「能量」

歷史上的中醫理論提出了「氣」的概念,並以之形成了氣一元論的世界觀。梳理現代科學的相關概念,與「氣」最相近的就是「能量」。將中醫的「氣」假說為現代科學的「能量」,是人體存在能量系統假說的核心觀點,儘管「氣」的內涵或許要大於「能量」。

查閱文獻資料,走訪中醫學家、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後,得知中醫的「氣」與現代科學的「能量」概念都沒有確切統一的定義,具有模糊性;但二者指向同一領域的現象和事物,有許多共同點。例如氣或能量都是指不能直接觀察、但能對物質實體產生作用的力量。將二者聯繫起來探討,可以連結由不同時代、不同認知方式所形成的知識積累,有助於拓寬視野,促進相應概念的清晰化。為什麼說「氣」的內涵或許大於「能量」呢?由氣功修鍊可知,「氣」還可以包含信息、意識等因素,「能量」則不包含。

人體「能量系統」的存在有其依據

以下對人體能量運行系統的描述,來自現代科學知識,而對其存在狀況的描述,採用了傳統中醫理論知識。

人體的「能量系統」是相對於「物質系統」而言的。人體的物質系統,是指人體不同層次的實體結構組織,包括從微觀到宏觀的基因、組胚、器官、肢體等各個層次的物質構成;而能量系統,是指維持和影響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系統,包括從微觀、宏觀到宇觀各個層次的能量運行,例如線粒體、各種酶釋放的化學能,食物產生的熱能,以及月亮盈虧、太陽黑子活動等產生的引力和電磁能等。

西醫或現代科學所研究的人體,主要著眼於物質系統,它是有形實體相互連接的系統,而能量系統是無形力量相互作用的系統。在任何生命活體中,物質系統與能量系統同體同步存在,如影隨形。人體的一切物質結構組分都有其相應的能量運行組分,物質組分因能量組分做功而運動,形成功能,即人體的生命活動。人體物質系統的存在已為西醫和現代科學所證實,而能量系統的存在目前尚未得到科學的證明,故作為假說提出。

人體能量系統存在的理論依據,可以舉出中醫的經絡學說。中醫理論認為,經絡系統中運行的是氣,按氣即能量的假說,經絡系統是能量運行的通道,是無實體結構的存在。這個認識與迄今為止關於經絡的現代科學研究結果相符。但氣或能量的運行並非僅僅在經絡系統之中,也可以在其外。中醫理論有衛氣行脈外,營氣行脈中之說,人體的各個臟腑也都各有其氣,如心氣、肝氣、脾氣,練氣功的人還可能產生外氣現象。可見能量的存在和運行可以有、也可以沒有明確邊界,正如同電能可以有線、也可以無限傳播。

人體能量系統存在的實踐依據,如中醫的針灸療法和氣功療法,它們與經絡系統的運行關係密切,是最具備中醫特色、在臨床上行之有效療法。後文對它們還有討論。

人體能量可稱為系統

一般系統論的創始人貝塔朗菲將系統定義為:「系統是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的諸元素的綜合體」。系統就是由若干相互聯繫、相互作用、相互依賴的不同部分結合而成的有機整體。人體的物質組分與能量組分都由不同層次、不同部分的相互連接和相互作用而成,故均可稱之為系統。

人體的物質結構因其有不同層次的相互連接而形成系統,人體的能量運行因其有不同層次的相互溝通而形成系統。這兩種系統雖然都存在於人體之中,但由於人之肉眼感官的局限,二者的存在方式體現出很大差別:物質系統有形,能量系統無形。

這裡有必要將有形無形、可見不可見做一界定。在古代,有形與可見是指肉眼直接可觀察,反之就是無形及不可見。現代有了放大、望遠等觀察設備,有形及可見的範圍就可以擴大至包括使用這些設備的可見,反之才是無形及不可見。

為什麼提出「能量系統」的概念

如上所述,物質與能量的一個根本差別是,前者可見,後者不可見(光的可見部分除外)。人體的存在並非只由可見的部分,還包含不可見的部分:能量和意識。例如,大腦神經細胞可見,意識不可見。不可見不等於不存在,古人將人體和宇宙均分為「形而上」與「形而下」兩部分,以期完整地認識人體乃至宇宙,即是對可見與不可見事物的哲學表述。這與現代物理學將宇宙的存在分為物質與暗物質有異曲同工之處。

研究人體的視角如果僅放在可見部分上,忽視不可見部分,所認識的人體就不完整,有以偏概全之嫌。此外,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往往傾向以可見部分的變化詮釋不可見部分。例如,以大腦神經細胞、神經網路的可見變化解釋意識的形成,但迄今為止並不成功,客觀現象並不能直接解釋主觀現象。如果人體的不可見部分可以由可見部分的變化完全解釋,人體能量系統的假說就不必提出了;但在此之前,提出這個假說有實際意義。

這個假說將人體不可見部分作為明確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去開拓,可能成為生命科學的新天地。由於能量系統有其不同於物質系統的特殊性,例如,它不能直接觀察,沒有清晰的邊界和尺度(太陽黑子的活動影響人體生命活動),可以受意識支配(氣功修鍊的大小周天運行),故研究物質結構系統之「可觀察、可測量、可重複」的實驗方法,在能量系統的研究中無法直接應用。如果不提出能量系統的假說,新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就難以開拓。

著眼於物質結構的變化,是西醫的基本出發點;而中醫的基本出發點是能量運行的變化。前者是形態學視角,後者是動力學視角。西醫常常拿出治療前後的形態學變化依據來說明療效,這並無不妥。但僅僅出示形態學變化並不能說明為什麼會發生變化。毫無疑問的是,任何物質形態的變化都需要有能量做功才能實現。中醫的基本視角即是著眼於能量運行和做功的動態變化,以現代科學的方法開拓這個研究領域,是有中醫特色的中醫現代化之路。

「能量系統」假說意義何在

首先是能夠更全面、更深入地理解中醫的方法論和中醫理論。進一步,可望更全面、更深入地解釋生命現象和宇宙自然。

理解中醫的認識論和方法論

在現代科學認識論和方法論中,物質是基礎。但在中醫的認識論和方法論中,氣或能量是基礎。現代物理學認為,能量也是物質的一種存在方式。愛因斯坦的質能換算公式表明,能量與物質完全可以互相換算。故能量也是物質性的,反過來說,物質也是能量性的。中醫的世界觀是氣一元論,可以理解為能量一元論。這與在宇宙大爆炸之初的極短時間裡,宇宙完全以能量形式的存在的物理學觀點不謀而合。

能量與物質雖然可以等價,但存在方式不同,研究方式自然也不相同。如上所述,「可觀察、可測量、可重複」的原則用於研究物質結構系統有效,用於研究能量運行系統則有困難。

那麼古人用什麼方法研究氣或能量呢?一個基本的方法就是內求。中醫氣功就是直接從氣或能量視角對人體和宇宙自然進行研究的方法。能量無法直接觀察,但可以被體驗,故可以從體驗變化角度去把握能量的變化,從而認識人體的生理病理過程;而且,能量或氣可以直接受意識和呼吸的引導,所謂「意到氣到」,氣功由此得以靠身心息三調合一方法去把握人體能量系統。再一個基本方法就是「取象比類」。應注意取象比類是外求合併內求的方法,不同於現代科學的客觀觀察。取象比類不僅僅取外形的相似,更是取內外能量的感應,所謂「同氣相求」即是能量相互感應的意思。如果僅是取外形相似,那是外求,但取能量感應就完全不同了,而後者才是取象比類方法的目的與核心。因此,取象比類不是客觀觀察,而是主客觀聯動。

氣功和取象比類的方法並非完美,但的確是把人體能量系統的適用方法。值得深入研究。迄今為止的現代科學,尚缺少、尚未能理解和解釋這類心身合一、主客合一的研究人體和自然的方法。

解讀中醫理論

中醫理論的 「陰陽五行」「五運六氣」「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天人合一」「心身合一」「病因病機」「四氣五味」等學說,無不與人體與宇宙事物能量的運行和感應相關。這些學說如果僅以人體物質結構系統去解釋,往往顯得牽強附會,不得要領。

例如,在中醫理論的中與西醫關係最密切的臟腑經絡、氣血津液學說里,經絡迄今沒有解剖對應,臟腑也不能與解剖一一對應。為什麼呢?因為中醫臟腑經絡學說的基礎是氣或能量的運行,不是解剖結構。就中醫世界觀而言,無形先於有形,經絡先於臟腑,氣先於血。理解中醫理論,如果仍然採用有形決定無形、物質結構決定能量運行的視角,將難於理解中醫理論的本意。中醫的天人合一觀念也只有從氣或能量相互作用的角度才能理解和體驗。天人合一不是物質結構的連接,而是能量運行的相互作用。陰陽五行、五運六氣等學說也如是。

依據中醫氣一元論的世界觀,氣聚而成形,形散而為氣。這個原則直接溝通渺觀、微觀、宏觀、宇觀和脹觀,無論在哪一層次,均由氣或能量的聚散而統籌。故本質上中醫理論根於形而上,但包含形而下,以形而上統籌形而下。這的確與西醫和現代科學認識人體及疾病思路不同。西醫根本就沒有與中醫之氣相對應的概念,完全用西醫的觀念去理解中醫,如何有可能呢?

指導臨床治療

醫學理論必須能指導臨床應用,否則沒有實際價值。按氣一元論、能量運行為先的思路去理解中醫理論,首先有助於認清中醫臨床的優勢究竟何在。

「上工不治已病治未病」,這句耳熟能詳的話,其實已經說明了中醫臨床之所長,只是沒有說明為什麼。以人體能量系統的假說看,所謂「未病」,就是疾病已經干擾了人體能量系統,但尚未影響或輕微影響人體物質系統的疾患。這時候病患沒有實驗室檢查依據,甚至沒有明顯的癥狀與體征,但是,局部或整體的能量運行模式已經偏離了正常。此時如果調整能量運行系統使之復原,就可以康復,而如果不去調整,偏離正常的能量運行模式會逐漸固定下來,於是,氣聚而成形,從而影響物質系統,演化成為「已病」。

由此便可以認識到,臨床上尚未影響或輕微影響物質結構的疾患,比較適於中醫治療,而已經明顯出現了物質結構變化的疾患,西醫是長項。調整能量運行也可以影響物質結構,但比較緩慢。氣聚而成形,形散而為氣,二者可以互相轉化,但這種轉化並非易事。所以,中醫適用於治療多種慢性疾病、功能性疾病就比較容易理解了。

在臨床上,氣功療法是最典型的、直接操作人體能量系統以實現養生祛病的中醫療法。練氣功的根本方法是調心、調息、調身三調合一,即不考慮人體物質系統,只通過意念、呼吸和姿勢動作的統一調節,使人體能量系統運行保持平衡和穩定。從氣功的角度看,任何疾病都起源於能量運行模式的偏頗、失衡,而通過身心息的正確導引,可以糾正、調整局部或整體的能量運行模式,使之回歸於正常。中醫氣功古稱「導引」,含義即是通過身心息三調引導內氣運行。實踐證明,氣功療法行之有效,特別是對於慢性病、疑難雜症。

針灸療法作為富於中醫特色的療法,已經傳遍了全世界。眾所周知,中醫傳統理論認為,針灸的作用是調氣。氣功療法以內求法調氣,針灸療法以外求法調氣,二者都直接作用於人體能量系統,這是傳統中醫的本意。由於人體的物質結構與能量運行變化同體同步存在,從物質結構變化解讀臨床針灸並無不可,但這與傳統中醫的視角不同。僅從物質結構視角研究針灸,會忽略掉不可見的能量運行系統。例如,傳統中醫針灸的基礎是經絡學說,但如果從物質結構角度看,經絡並不存在。而如果否定了經絡系統,傳統中醫的針灸還存在嗎?

如何驗證「能量系統」的存在

由於能量不能直接觀側,傳統中醫對能量系統的描述,側重於性質變化,因為性質變化可以體驗或感應。而體驗或感應均有模糊性,難以以數量變化衡量。正因為如此,中醫里一些看似可以用數量變化表達的現象,也會轉為用性質變化表達。例如,藥性的寒熱溫涼是性質變化的表達,但其實可以表達為溫度的數量變化。故中醫傾向於將外在觀察轉為內在體驗,將外求法的表達轉為內求法。

傳統中醫側重於用內在體驗的方法,一方面因為其氣一元論的世界觀,認識事物重在把握不可見的能量,另一方面也與古人缺乏充分的外在觀察手段有關。在現代科學技術長足發展的今天,中醫需要運用現代科學的外在觀測技術,使其易於實現觀察對象的標準化,這是中醫現代化的必經之路。內在體驗方法適於把握能量系統,並非不準確、不可用,但因其個體差異大,難以有統一標準,不方便普及推廣。採用現代科學的外在觀察技術探究人體能量系統,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間接測量

既然能量的運行難以直接觀測,那麼可以間接觀測。實際上,間接觀測是現代科學觀測能量的常用方法。最簡單的,水銀體溫計就是間接觀測。它利用水銀體積受熱能影響的變化,將熱能的變化轉為水銀體積的變化。人們直接觀測的是水銀柱長短的變化,並非熱能,故為間接觀測。其他如觀察重力變化的磅秤、電能變化的電錶等,均為間接觀測。2015年9月美國科學家觀測到引力波,也是間接觀測。相信隨著能量觀測的需要,更多的間接觀測儀器可以被發明出來。

使用現有西醫儀器測量

現有的西醫監測儀器,例如心電圖、核磁檢查等許多檢測結果,其實都可以解讀為能量變化,但現是將它們解讀為形態變化。這不取決於儀器設備,而是取決於整體科研思路的頂層設計。西醫科研以形態變化為基礎,一切觀測須解讀為形態變化才有意義。如果開拓了從能量變化角度觀測生理病理變化的研究領域,有了相應的頂層設計,這些儀器都可以應用,只是對結果的解讀角度不同而已。所以,現在缺少的首先是能量領域研究的頂層設計,而不是儀器設備。

主觀量表測量

直接觀測主觀體驗本身也是可行的方法。這可以採用心理學研究的量表方式。例如《明尼蘇達多項人格測驗》《漢密爾頓焦慮量表》,就直接用於某些精神疾病的篩查和診斷。同理,也可以依據能量變化的主觀體驗編製多種觀測量表,例如練功的大小周天運行。一些典型的臨床癥狀,如疼痛、瘙癢、眩暈等,也都可以用量表觀測。

用思想實驗和數學方法驗證

現代物理學和意識研究在闡述難以用實驗方法證明的原理或規律時,也使用思想實驗和數學方法。例如「薛定諤的貓」「蝙蝠的宇宙觀」都是思想實驗;而不少物理現象的推論首先建立在數學計算的基礎上,再逐步去尋找觀測依據,例如宇宙大爆炸理論。其實,物理學並不是單純的實驗科學,它需要想像和推理,好的物理實驗從來都是理論的,甚至是哲學的。

人類可以用實驗方法證明的自然規律實際上很有限。西醫長於用微觀結構的變化解釋宏觀,中醫長於用宇觀能量的變化解釋宏觀。微觀現象小於宏觀,人類易於把握,實驗的可能性較大。宇觀現象大於宏觀,人類至多只能觀測(例如不可能人為移動星球的位置),實驗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思想實驗的方法就應需而生了。

啟動經絡、氣功、針灸的能量變化研究

從人體能量運行變化角度啟動中醫經絡、氣功、針灸的機理研究,是開拓生命科學新研究領域的切入點。此前這方面的科研局限於尋找物質結構依據,多年來未有突破性進展,例如經絡的物質結構始終沒有找到。這似乎不是研究做得不完善,而是根本思路不契合。經絡是能量運行的通道,並非一定以物質結構為基礎,改換研究思路,或可能取得突破。

例如,已有文章指出,毫針刺入皮膚的一剎那間,便啟動了穴位細胞內ATP的變化,它們釋放出能量,正是這些能量的釋放和運行,給之後的組織結構形態變化的發生提供了動力。也就是說,能量變化發生於形態變化之前。ATP釋放的能量是可望檢測和計算的,可以由此去深入研究針灸的能量運行機制。氣功的研究更困難一些,它還涉及意識對能量的影響。意識和能量都屬於人體中「形而上」的組成部分,把握兩個不可見因素當然比一個難。但氣功研究也並非無路可尋,例如,「小周天」運行是大多數人經過較短時間的訓練都可以實現的,用量表方式研究可以搜集練功主觀體驗的第一手資料,也可以外在監測小周天運行路線的細胞能量變化。

綜上所述,人體的完整存在包括可見與不可見兩個部分,前者是物質系統,後者是能量系統(還有本文簡略提及的意識)。物質與能量可以互相轉換,故從物質系統或能量系統研究人體有同等重要的意義,可以互相補充。由於能量系統的存在方式與物質系統不同,且這個視角更接近於與傳統中醫的世界觀,開闢人體能量系統的研究方向和領域,可能對於開通更具中醫特色的中醫現代化科研道路,能有新的發現。

作者簡介

劉天君,五行掌代表性傳承人,醫學氣功專家。北京中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學氣功學會副會長兼秘書長,國家中醫藥管理局醫療氣功考試委員會委員,全國氣功教育研究會秘書長。

煌普中醫:潘曉川:經典中醫的定義zhuanlan.zhihu.com圖標煌普中醫:男左女右的實質zhuanlan.zhihu.com圖標煌普中醫:找回中醫自信之路,當是回歸經典zhuanlan.zhihu.com圖標煌普中醫:煌普診籍周報(第4期):針灸保胎扎出氣感zhuanlan.zhihu.com圖標煌普中醫:潘曉川論經典中醫(九):復興經典需另闢蹊徑zhuanlan.zhihu.com圖標


潘曉川,經典中醫自洽體系的建立者、研究者、實踐者與推廣者,知名經典中醫獨立學者。

經典中醫自洽體系,立論於中國古代天文學、天道易經、中醫典籍,是張仲景傷寒論體系之後唯一自圓其說且道術並行中醫體系。理論哲學環節為「天道易經」。臨床技術環節包含「針靈」、「艾魂」、「葯精」以及「琴神」,分別為平脈針法、平脈灸法、平脈葯法以及平脈五音。

煌普中醫,煌普中醫是一家以經典中醫推廣、教學、研發為核心業務的機構。煌普,願為經典中醫復興之路鋪路人!(應用商店搜索APP:煌普中醫)

推薦閱讀:

膏方對於一般外科手術後調養是否有較好的效果?
馬應龍痔瘡膏能長期當眼霜使用嗎?
惱人的少白頭該怎麼辦、、、
紅豆薏米粉喝多久見效?

TAG:中医 | 气功 | 能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