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在當代,大師越來越少
隨著年齡的增長,越來越喜歡讀一些大師的文章,獲益良多。
但也發現,許多大師都已經成為過去式,當代的大師卻越來越少。
大師儼然成為當今時代可望不可及的稀有品。
也有人不以為然:「如今大師滿天飛?還缺嗎?養生大師、工藝大師、書法大師、美術大師、理財大師……」幾乎到了泛濫的程度。
靜心細品,大師需經時間沉澱和歷史檢驗,絕不是某些人為了私利將其變成一種概念去炒作。
什麼是大師?
《辭海》釋義:有巨大成就而為人所敬仰的學者或藝術家謂之大師。大,顯其宏博,世人難及;師,顯其傑出,足可為世人師。
對於當代大師越來越少的問題,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在小編看來,主要原因有3個:
1.
現代社會分工更加精細化, 更加註重術業有專攻,所以專才頻出,大師少見。
不像以前那樣,人們都喜歡知識淵博者,喜歡通才,無所不能,從而成為大師。
2.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面積的苦痛氛圍消失,使得人們不像以前那樣經常性的進行深刻思考。因為只有在痛苦動蕩的年代,才會促使人們進行深入思考,尋求出路,這是自然規律。
這也就是為什麼,發達國家,也極少出現大師。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說,大師都是時代的產物,是大動蕩大變革時代的衍生品。
3.
功利心理:造成現在很多人學習的目標是炫耀,而不是求知。比如很多語言學家會號稱自己「會」百種語言,實際上是說藉助字典可以閱讀;比如方舟子什麼都懂;再比如人們期待「全才」。事實上這樣的「全才」,只是在很多方面比大眾多知道一些,以這些「才」完全沒有辦法在已經非常深入的各領域做出任何貢獻。
不過也有人認為:民國時期文盲多,所以矮個堆里出高個特別明顯。
現在不同了,某些知識份子只要一發表言論,分分鐘會被四面八方的網友群毆,千萬別小看網友們的水平。
有沒有大師,都是時代決定的,猶如時勢造英雄。
即使沒有大師,社會仍然在快速進步中。
推薦閱讀:
※中國或日本有那些商家在繼續做傳統工藝的水墨畫顔料?
※點翠——奢侈與殘忍,美好與失傳
※橄欖核雕常見題材欣賞
※為什麼「尊老愛幼」一般單強調「尊老」而很少強調「愛幼」?
※「活樓」在懸崖中顛悠,九根鐵索將四層閣樓與崖壁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