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給無神論者的宗教課:基督教最初的感動

微信公眾號 明眸Brighteyes

紐約當地時間11月15日,達·芬奇所作《救世主》在佳士得拍出天價,落槌價位4億美金,含傭金成交價為4.5億美元,約合人民幣29.57億元,成為公開拍賣的最貴的藝術品。

這是明眸以色列壯遊的第08篇壯遊功課

介紹基督教宗教常識

這篇文章無意改變你對宗教的根本看法。

宗教並不是我們想談的東西。

但是,不談宗教,是大損失。

無神論者應該如何看待宗教?

這是一個值得思考,卻一直被忽略的問題。

木心有一個觀點,從宗教的角度看宗教,必無趣。不能再同意。

木心自己從文學角度談。《文學回憶錄》里他講自己和一個女孩在書信往來中曾生好感,書信里談的都是聖經。

他們正直、善良、真誠、熱情,所以文字明白簡樸,思想直接有力,有一種靈感、一種氣氛,籠罩你。我少年時一觸及《聖經》,就被這種靈感和氣氛吸引住。

文字的簡練來自內心的真誠。「我十二萬分的愛你」,就不如「我愛你」。

阿蘭·德波頓則從文化的角度談。在劇烈變化的社會中,人們需要社區,需要面對人生中的苦難,於是宗教出現,指導人們的生活。

這種指導的範圍足夠廣,已經影響到了人類生活的各個領域,從倫理到旅行,從建築到藝術。宗教吸收了許多文化和傳統,貼上了宗教的標籤,以至於我們都忘了這些文化傳統的來源。

今天這篇文章,我們從人的角度來談談宗教。

在義大利壯遊途中,我們看到了羅馬教會的盛大排場——華美的聖彼得大教堂、米開朗基羅的聖殤,梵蒂岡博物館裡,還有一件阿根廷國家隊送給現任教皇方濟各的10號球衣。

在阿西西的聖方濟各教堂大門口,我們與一位來自非洲的方濟會修士握手。在那個涼爽的夏季下午,在教堂的拱門下,在這個黑色皮膚的高大男人面前,我只想問他一個問題:是什麼召喚你從遙遠的非洲來到佩魯賈的這座小小的山城?

我們不妨先擱下教派之間的思想交鋒和權力鬥爭,回到那個耶路撒冷的春天。或許只有當我們提起「信仰」二字的時候,人們才會想起一個宗教最開始的樣子——為什麼有一群人要追隨耶穌?

耶穌的故事是美的、感人的、有啟發的、有共鳴的。我們想寫一篇給無神論者的耶穌故事,希望你能看出故事最原本的感動。

這個故事講述的是一個出生在木匠家庭的猶太男孩30多年的人生。在這個故事裡,沒有教會也沒有教皇,一切都是最開始的樣子。

01

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最開始的樣子是啥樣?

在農業發展前,人類靠狩獵採集為生,這樣的社會基本沒啥文化。

人類定居一處、建立社會是有條件的。他們需要充足的食物供應,這又要求有可馴化和食用的動植物,農業成了必須的契機。

農業足夠發達了,才能有多餘的勞動力來進行其他的活動,比如採礦和發明文字,社會才能更進一步。

有沒有這樣好地方,能讓人類社會向前一步呢?

有!大名鼎鼎的新月沃土 (Fertile Crescent)——這可是一片孕育了兩大文明的肥沃土地。

這裡是地中海型氣候,雨水充足,其中的兩河流域,更是灌溉不愁。而且這裡的植物種類豐富,適宜的氣候也促成了多年生植物的進化,當它們進化成一年生植物,就能養活更多的人。公元前8500年,在新月沃土就出現了人工栽培的二粒小麥。

新月沃土上生活著四種主要家畜:豬、牛、羊,它們給人們提供肉類、奶脂、肥料,還能拉犁幫忙種地,馬則直接對征服戰爭作出了貢獻。

綠色部分即是「新月沃土」

敘利亞沙漠以西、地中海東岸,那塊連接尼羅河三角洲和兩河流域的狹長區域,我們姑且把它叫做以色列地(黎凡特地區)

連接埃及與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小亞細亞和阿拉伯半島的幾條通商要道在此交匯,因而這裡歷來被各個勢力爭來爭去。

直到羅馬人給地中海地區帶來了史無前例的政治統一,猶太人的土地變成了羅馬的一個行省。羅馬人總體上還算有些寬容,他們讓猶太人自己管理自己,繼續信自己的宗教,只有一個條件:猶太人必須敬拜羅馬的皇帝。

猶太人當然不能崇敬一神之外的君主,不過羅馬人也沒有計較太多,反正猶太人自古以來就是這麼孤僻古怪,全世界都知道,不去管他們也不會有什麼大事。

一開始猶太人耶穌站出來的時候,不少人就心想,太好了,我們有帶頭人了,我們要起義反抗羅馬。

也有看不慣他的猶太人心想,又一個講道的冒出來了,我們給他扣上謀反的帽子做了他。

不過耶穌並不打算武力起義,也不會被輕易被算計。

有人問耶穌:「猶太人應該納稅給羅馬的凱撒嗎?

耶穌一眼就看出了來者的惡意,他讓對方拿出一枚錢幣,問對方:「這錢幣上的頭像和名號是誰的?」

對方回答:「是凱撒的。」

耶穌說:「凱撒的歸凱撒,上帝的歸上帝。

耶穌熟知猶太人的教義和律法,摘出了其中的精華,從猶太人的道德戒律中演化出他對世人的大愛。

他不想教導人們推翻某個政權,而只是想在日常生活和精神上來一場徹底的解放——他希望帶領人們去過一種洋溢著寬容和愛的生活。

耶穌的幼年可能和周圍的猶太人一樣,出生第八天進行割禮,童年在猶太拉比學校學習猶太信仰,學希伯來語。當然,他最可能說的語言是和希伯來語相近的亞拉姆語 (Aramaic)。

12歲的耶穌去耶路撒冷過逾越節的時候,就曾和一群猶太拉比討論律令,宗教智慧驚人。

耶穌成年後,很可能和他的父親一樣,是個木匠。30歲的時候,耶穌離開了拿撒勒,他在約旦河邊找到了施洗約翰 (John the Baptist)。

施洗約翰正是耶穌的啟蒙者和鋪路者,他生活在曠野中,身穿皮毛,吃蝗蟲野蜜為生。

傳統猶太教觀念中,在聖殿獻祭是唯一的贖罪方式,不過施洗約翰提出了另一種贖罪方式:認罪並接受洗禮 (Baptism)。約翰以給人施洗為職,耶穌也找到他受了洗。受了洗後,耶穌接受了考驗,出發去傳道。

人們問約翰,你為什麼要給人施洗?約翰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

02

世上的鹽

修辭家耶穌,言辭和風度皆非凡。

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鹽。鹽若失了味,怎能叫它再咸呢?」

木心評價:「當時的人聽講,半懂不懂,然而為文句之美所感動。所謂鹽的鹹味,即指人的天良。如果母不愛子,子不孝上,愛不忠誠,政不為民,即失去鹹味。」

對當時的信徒來說,有耶穌在,鹽有鹹味,世界也有希望。他教導子民要做世上的光,照在人前,這要求很高。

耶穌說:古人講過,不可背誓,而我告訴你們,不可起誓。信仰可不為起誓的人作擔保,起誓的人心裡也清楚會有背誓。

前人說,要愛鄰居,恨仇敵。耶穌說,要愛仇敵,正如太陽照好人也照壞人。愛好人恨壞人,是普通人,愛好人也愛壞人,是聖人。

耶穌胸懷寬廣,能做太陽,但凡人終究只是太陽所照萬物中的一個,只能努力朝著太陽邁進。

前人說,要以牙還牙,以眼還眼。而耶穌教導人去做聖人,「有人打你右臉,你連左臉也轉過來由他打」。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信念,是試圖和神交換利益,是宗教。行善不一定有善報,作惡不一定有惡報,並坦然接受之,是信仰。

耶穌的跟隨者有信仰;文化基督徒 (Cultural Christian)、無神論者也未嘗不能有信仰。

耶穌講的話是美德,是上帝之城裡的規則。但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美德和藝術都是遠水,人類卻每天面臨著謀生和謀利的近渴。

琴棋書畫詩酒花救不了柴米油鹽醬醋茶。所以他又教導信徒從瑣碎的日常回歸真實的信仰。

耶穌說:「不要為生命憂慮吃什麼,喝什麼;為身體憂慮穿什麼。生命不剩於飲食嗎?身體不勝於衣裳嗎?……何必為衣裳憂愁呢?你想野地里的百合花,怎麼長起來;它也不勞苦,也不紡線;然而我告訴你們,就是所羅門極榮華的時候,他所穿戴的,還不如這花一朵呢!」

耶穌還說:「不要為明天憂慮;因為明天自有明天的憂慮;一天的難處一天當就夠了。」

動亂年代,自然條件也艱苦,能聽到耶穌此番話已經是精神上的救贖了。

木心評價:「耶穌是集中的藝術家,藝術家是分散的耶穌。」

耶穌的教導是質樸的,也是自律的:「無論何事,你們願意人怎樣待你們,你們也要怎樣待人;因為這就是律法和先知的道理。」

門徒問:「對眾人講話,為什麼用比喻呢?」 耶穌答:「因為天國的奧秘,只叫你們知道,不叫他們知道。」這就是耶穌傳道的道理。

耶穌用種子和播種者的比喻形容自己傳道:有些種子掉在路旁被鳥吃了;有些種子掉在多石的地上,很快長起來,但是沒有足夠的土,又很快死掉。只有不多的種子掉在了肥沃的土裡,長成了好的莊稼。

聽了耶穌傳道沒聽明白的,是種子灑到了路上被鳥啃了;聽了好像聽懂了,但因為俗世的誘惑又跑了的信徒,是種子發芽但是土不夠又死了;那些肥沃的土,就是聽明白了的真信徒,耶穌希望自己的話可以在這些真信徒的心裡生根發芽,再傳播開。話只說給懂的人聽。

耶穌在一次講道中,用五張餅兩條魚餵飽了五千個人。這在我看來是個比喻——精神食糧是吃不完的。

耶穌回到家鄉傳道,鄉親們很驚訝:這不是村東頭木匠的兒子嗎,哪裡來了這等智慧?他媽媽瑪利亞和他的兄妹還在村兒里住著呢。

耶穌也很無奈,說:「大凡先知,除了本地本家之外,沒有不被人尊敬的」,只得又走了。

基督教從一開始就是在關注人們迷茫脆弱的內心世界。基督教神學體系的核心任務一直是:培養、安慰、呵護和引導你的靈魂,而得以做到這些的第一步就是,承認你的脆弱。

基督教的教育與世俗的教育不同,它不假定和要求你的內心一開始就擁有良知和寧靜。因此,跟耶穌相比,世俗的語言距離安慰人們太遠了。

讀一讀新約聖經,聽耶穌這樣一位智慧、高尚、真誠的人說話,再和之前不小心讀的垃圾讀物一比,如夢初醒,發現自己進步了,這個過程就是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都在為自我的教育服務。

03

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早期的第一代基督徒還不認為自己是一個新宗教的信徒,十二門徒如此,保羅亦如此。他們之前是猶太人,跟隨耶穌之後還是猶太人。他們作為猶太教的一個教派存在。

猶太教的黨派不少,思想多樣,但這都不能掩蓋所有猶太人心裡都在想的兩件相同的事:一神論盼望末世

猶太人的歷史沉重,心裡苦,所以他們虔誠,盼望末世,需要一個解救。

這時耶穌出現了,他傳達的信仰沒有否定猶太教義,只是說猶太教中所言的彌賽亞 (Messiah,希臘語是「基督」,意即救世主) 已經到來了。

不少猶太人需要這樣的解救,需要耶穌傳達的寬容與愛,願意跟隨。耶穌也身體力行,甘願與被時代唾棄的妓女與稅吏同桌而食,這可把撒都該人氣壞了。

撒都該派 (Sadducees) 是早期猶太教四大教派中的保守派。他們屬於猶太貴族,以祭司長為中心,關注的焦點是聖殿。羅馬統治者非常喜歡撒都該派的保守政治觀,對他們比較妥協。

法利賽派 (Pharisees) 也是猶太四大教派之一,聖經中總是提到的、不太討喜的法利賽人就是他們。法利賽人是普通猶太百姓,沒有享受到羅馬統治和希臘文明所帶來的物質財富。對於這樣的平民來說,最重要的是遵行猶太律法。

遊走在百姓中的耶穌和法利賽人接觸很多,甚至他自己就出身於法利賽人,但早期基督徒卻不喜歡嚴守律法的法利賽人。在基督徒心目中,法利賽人是「一群律法主義者」,不僅有潔癖,還批評耶穌在安息日給人治病。而耶穌傳的道中,沒什麼律法,他只是勾勒出了一個美好的未來。

平民法利賽和精英撒都該一直是一對冤家,互相鬥嘴。在撒都該猶太人眼裡,法利賽人創新教義已經很過分了,就更別提特立獨行的基督徒了——耶穌竟然說肉身能復活,竟然說他自己就是神?!

當羅馬人發現耶穌在羅馬政權統治核心之外自立了一個信仰核心的時候;當猶太元老發現猶太人中間出現了一個聲稱彌賽亞已經到來的人的時候,一切都無法再隱藏了。

耶穌說:「你們是世上的光。城造在山上,是不能隱藏的。」

該說的時候說,該做的時候做,該沉默的時候沉默,該繞過的時候繞過。該走上去的時候,耶穌就走了上去。

他向掌權者發起挑戰,驅散了朝聖期間在聖殿進行的賺錢買賣。耶穌提醒門徒們自己殉難的日子近了,在最後的晚餐上,他謙恭的為每個人洗腳,告訴門徒們要在將來重複自己所做的事。

耶穌食用麵包和葡萄酒,以此來紀念他的死,說他將用自己的犧牲換來的基督徒與上帝新的聖約——至少基督徒是這麼認為的。

耶穌的門徒猶大背叛了耶穌,向當權者告密怎麼才能悄悄抓住他。猶太祭司長和元老們也在攛掇著羅馬總督把耶穌除掉。就這樣,羅馬人用懲罰叛逆者的方式,將自稱是「猶太人的王」的耶穌釘在了十字架上——極度痛苦,徹頭徹尾的侮辱。

格呂內瓦爾德,伊森海姆祭壇畫

Matthias Grunewald, Isenheim altarpiece,Nikolaus Hagenauer and Matthias Grünewald, c 1512–1516

耶穌被迫穿著紫色的長袍,戴上荊棘編的冠冕,被羅馬士兵毆打和吐口水,用葦子抽打腦袋。還有兩個強盜跟耶穌一起被釘在了旁邊的十字架上,就連這兩個強盜也嘲笑耶穌。

耶穌之前也逃過好幾次,但此刻他認為時候到了,耶穌最後說:「成了」,之後就低下頭死了,他認為自己的使命完成了。

耶穌在十字架上忍受了6個小時的煎熬,之後去世。士兵準備打斷耶穌的腿的時候,發現耶穌已經死了,士兵拿槍扎耶穌的肋旁,隨即有血和水流出來。耶穌的母親瑪利亞,就在一邊目睹著一切。

在當時的文化環境下,耶穌是將自己作為祭品獻了出來。人們看見了就說:「這真是個義人。」 耶穌身上有著那個時代所有的盼望和溫柔,因此人們認為這樣寬宏大量的東西必定是「天啟」的。

幾十年後猶太聖殿被毀,圍著聖殿轉的撒都該派消失了。猶太教的數個教派中,唯有在教儀上最為訓練有素的法利賽派存活了下來,並開花結果成為了今日的猶太教。

法利賽人不接受耶穌是彌賽亞,基督教也就索性轉向了外邦人 (非猶太人),和反抗羅馬的法利賽猶太人劃清了界限。

基督徒說耶穌死後三天出現了復活的奇蹟,為什麼?因為信心。直到這時,耶穌的愛還是一場對世人單方面的愛,還是十字架上最後一聲吶喊。後世那些跟隨他的人,想要做的,就是回應他的這份愛。

......

正當我還陷入在沉思中,聖方濟各教堂突然響起了禮拜的鐘聲。那位高大的黑人修士開始指引人們走進教堂,他一遍揮手指示方向,一邊望著我說:我來,是因為愛。◎

*本文中對聖經的引用皆出自中文和合本《馬太福音》、《約翰福音》,限於篇幅,未一一標出。

**「寫給無神論者的宗教課」系列文章還包括《簡明伊斯蘭教史》和《亞伯拉罕信什麼教》,敬請期待。

硬知識 真人文

請關注微信公眾號 "明眸Brighteyes"

?? 掃碼關注我們 ??

weixin.qq.com/r/W0wiOnX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憐愛寄居者
女朋友突然決定要信基督教,我該怎麼辦?
禁果為什麼是蘋果?
如何學習公/正教禮儀?
聖經是否鼓勵我們去救濟弱勢群體 (窮人/殘疾人)?

TAG:基督教 | 宗教 | 耶路撒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