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思筆記一百零八:讀何駑《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論與實踐探索》隨筆(一)

讀何駑《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論與實踐探索》隨筆(一)

1. 前言

今日看到了何駑先生的《怎探古人何所思——精神文化考古理論與實踐探索》一書,覺得這個領域的著作有必要拜讀一番,兼幾個月前聽了何駑先生對陶寺和中國早期文明認識的講座,遂在世界讀書日咬牙買下了這本書,畢竟對我對我而言是既痛快又痛楚的事情。本書為科學出版社2016年版。

2. 關於內容

本書前言中作者運用較多的篇幅對本書的主旨思想進行了介紹,書中則分別介紹各個部分的內容。第一章為「精神文化考古研究史回顧」,主要從自然觀、宗教觀、符號與藝術、社會觀等方面介紹了國內外精神文化考古的研究簡史及其主要問題,令人對精神文化考古的研究歷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並且做了很好的材料收集,為我們繼續學習相關知識列了一個高效的書單;第二章為「精神文化考古的理論概念」,作者認為在很多時候使用「精神文化」的時候並沒有給以概念的界定,而探討之則必須進行概念的界定和統一,因而本章對認知考古、精神文化、精神文明進行了定義並介紹了精神文化考古理論的總體框架。第三章為「社會心理基礎考古研究」,只有兩頁,認為精神文化考古需要社會心理基礎的研究作為方法並舉例說明。

第四章為自然觀考古的理論與實踐。

3. 對我學習方法的啟發

這本研究精神文化領域的書籍對我這樣一個沒有了解過多少相關知識的人來說並不好懂,基礎資料自然一目了然,但理論和思想卻不易明白,還需要多加磨鍊。

拜讀考古大家的文章著作,見他們無不是在學生時代就廣泛閱讀和思考,為日後的研究和新思想打下來堅實的基礎,而即使他們有的對實踐所提不多,但是透過字裡行間也能看出對其重視,只有實踐而沒有理論難以有突破,只有想法而缺乏實踐可能會陷入空中樓閣之境地,此與孔子所云「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相類,又想起孔子說的:「文勝質則史,質勝文則野,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遂有嘆曰:言勝行則史,行勝言則野,言行一致然後君子。這在古人叫做知行合一,今人喚作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言語雖殊,不失其本。

說話要有理有據,一切要以材料為自己出。傅斯年先生說有一分材料說一分話,有時候一分材料能說一分話就說一分,能說兩分就說兩分,在材料的基礎上能闡發幾分就闡發幾分,但是也不能太過局限,或許換個方法一分材料也能發揮更多的用處,恰如其分的的推斷也不為過,只是不要天馬行空漫無邊際,這種邊際無固定標誌,只是以人們漂移的認知和底線為界限。

欲要一個學科發揮其作用,達到其目標需要構建起學科體系,作者在文中說精神文化考古缺乏系統的問題,嚴重製約其成果發揮及其目標的實現,確實如此,我想這種學科體系至少應當包括學科固定的目標、穩定而統一的材料和成熟的理論方法,這些共同構建成為這一學科的框架,而成熟的理論方法很難尋覓,在很多學科中都有這個問題,我尚不知道如何探尋。

4. 隨想——對精神文化考古的想法

眾所周知考古學是通過實物遺存研究古代社會的學科,而古代社會不僅包括人們是什麼樣子、使用什麼、有什麼活動,還包括人們的組成形式、社會組織和思想觀念等領域,從物質資料追尋人人們的精神確實不易,但是百年以來我們在器物、組合、聚落、環境、景觀的荒蕪叢林中踏出了一條條道路,但卻對精神文化領域涉及甚少,時至今日,西洋已經在認知考古上走了許多步,中國考古在認知上緊隨其後,也到探索精神文化理論的時候了,我們在足夠重視物質的基礎上不能駐足於物質層面,總要追尋一些更高級的東西,儘管這種理論還處在初步探索階段,在很多人看來很不靠譜,甚至以為「玄學」,但是他卻真真切切地存在和影響著我們的思想,哪種理論在一來是就是盡善盡美的呢?我想這是潮流,順應這一潮流是我們的任務,這也是大勢所趨。我想作為一名考古學學生我們有必要樹立這樣的意識,正如樹立文物保護、科技考古、不收藏不鑒定的意識,把這顆種子種在我們的心裡,即使一時難以有所建樹,但卻能在我們心中紮下根,或許有朝一日便會生根發芽甚至長成參天大樹。我想隨著時間的推移與精神考古領域理論和實踐的發展,對其誤解會自然消散,精神文化考古理論也會日益成熟。

5. 結語

首先對作者何駑先生表示崇高的敬意,其次,本書中還有個別細節問題,如32頁腳註中馮時先生2001年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出版的《中國考古天文學》似當為《中國天文考古學》,似乎未見此種題目,而天文考古為考古之學科,考古天文則為天文為主了,似乎也不甚合適,後文中作《中國天文考古學》;又如44頁最後一行「《黃泉的藝術:中國陵墓的理解》(英文為The Art of the Yellow Spring:Understanding Chinese Tombs)」一書一般翻譯為《黃泉下的美術:宏觀中國古代墓葬》;

看到三分之一,不想看了……以後再看吧

2017年5月

推薦閱讀:

中國歷史上有沒有針對某些民族的大屠殺?
讀思筆記一百一十一:讀《徐旭生陝西考古日記》隨筆
蘇美爾時代有火了嗎?那時候的人吃什麼?
[考古日報Vol.91]山西陶寺北墓地發現2座大型春秋晚期墓葬 均為大夫一級的貴族夫人墓
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裡的印第安戰士為什麼會身披康熙通寶製成的鎧甲?

TAG:考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