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D-0」 —— 字面下的暗示

作者:金一

原文鏈接:「ID-0」 -- 字面下的暗示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解開意識的本質這一困繞人類多年的謎題顯得越來越重要。什麼意識?更近一步什麼是「人」?真正的答案或許來的沒這麼快,但可以在虛構的環境下加以探討……「ID-0」就是這麼一部作品。

今年4月一部略帶文藝氣息的原創科幻動畫問世,名字也是帶有未來氣息,叫做《ID-0》。動畫的宣傳用時近一年,開播前也是廣受期待。這部作品在浩大的背景設定之外,還採用了大量的隱喻以及暗示,就如果其開場動畫里所用的文字抖動變成二進位碼的特效一樣,《ID-0》這個名字也隱藏著這部作品的真正意圖。

ID:身份

ID,Identification,中文為身份。身份是一個人的存在標識,自己是怎樣的一個人,以及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如何反映著的。但是身份是如何來的,是如何反映著人的基本存在感的?這不僅是個哲學命題,更是具有現實意義的倫理問題。結合了最新的科技動態,作品首先深刻地探討了這個話題。

故事背景是在遙遠的未來,人類利用名為奧利哈特的礦石,成功進入了宇宙深空,把生活範圍擴展到了銀河系中的廣大區域。此外,在這種礦石的基礎上創造出了意識轉移技術,可以把人的意識轉移到機械上,這種裝置叫做MT系統,從而大大降低了採礦的危險性而進一步降低了技術的成本。既然有了意識轉移這種設定,自然就產生了身份的問題:一個人的身份究竟是跟著意識走還是跟著身體走?

故事的主人公伊度就面臨著這樣的問題。伊度這個名字就是偽名,來自於他的機體編號ID0,形同Ido。他本是名為凱恩·阿利斯伽瓦的科學家,因為自己的私慾害了同事詹妮弗的女兒,此外又在亞當斯面前說出了自己要毀滅人類的瘋狂計劃,從而受到亞當斯報復意識被轉移到了機器上。凱恩·阿利斯伽瓦的身體則被亞當斯佔據了,亞當斯扮演著凱恩·阿利斯伽瓦當上了MT公司的CEO,最終成為了整個世界的幕後操縱者。

此時真正的凱恩·阿利斯伽瓦因為意識傳輸的時候出現錯誤,結果在傳輸後失去了記憶,在把意識轉移到ID-0這台機體上後開始了全新的生活,並取了新的名字伊度。而亞當斯繼續著凱恩·阿利斯伽瓦的計劃,從事著凱恩·阿利斯伽瓦的事業。他們之間的身份完全都模糊了,一個有著真正的凱恩·阿利斯伽瓦的意識,但卻不知道自己是凱恩·阿利斯伽瓦,也做著和凱恩·阿利斯伽瓦完全無關的事情;另一個知道自己不是凱恩·阿利斯伽瓦,卻從事著凱恩·阿利斯伽瓦才會做的事情,而且大家都認為他是凱恩·阿利斯伽瓦。這如同繞口令的一長串名字聽了足以讓人暈頭轉向,但還有更複雜的問題要解決:那麼誰才是真正的凱恩·阿利斯伽瓦?

答案也許出乎人的意料:誰都是,也可以誰都不是。因為根據現代醫學和社會學研究,人的身份認識是來自後天的培養,環境對於身份的認同起決定性的因素。好比《超級大壞蛋》中,一前一後落到地球上的兩個外星人,一個成為了大英雄,而另一個成為了大壞蛋。並非他們本性就是好人或是壞人,只是所處的環境不同。

在這裡也是一樣,真正的凱恩·阿利斯伽瓦因為失去了記憶,其身份其實在同時就被清零了,ID-0,0意味著從頭開始,他在新的環境下培養出了全新的身份:伊度。伊度與凱恩·阿利斯伽瓦有什麼關係呢?就身份上兩者並沒有任何關係,因此他既是也不是凱恩·阿利斯伽瓦。另一方面,扮演著凱恩·阿利斯伽瓦的亞當斯,雖然他知道自己不是凱恩·阿利斯伽瓦,但是其主動地扮演著凱恩·阿利斯伽瓦這個角色,被動著也被作為真正的凱恩·阿利斯伽瓦推向前台,無論是否知道真相,其實他的身份就是凱恩·阿利斯伽瓦,可他卻又是假冒的。

所以我們所為認為的「身份」其實只是某個人當下的表現,與過去的歷史並無太大關聯。伊度和亞當斯兩人50年後在6th衛星的再遇,也體現了上面所說的「既是也不是」——誰都不想承認自己是那個丟人的凱恩·阿利斯伽瓦,但又各自不得不承認自己曾經以及正在做凱恩·阿利斯伽瓦才會做的事情。尤其是亞當斯在扮演了這個角色50年後,才後知後覺地意識到自己成為了自己最厭惡的人。最終亞當斯捨棄了凱恩·阿利斯伽瓦這個身份做回了自己,但是他所做的事情已經無法挽回,凱恩·阿利斯伽瓦的計划走到了最後。另一邊的伊度主動放棄了凱恩·阿利斯伽瓦的過去作為伊度繼續生活下去。當下沒有一個人的身份是凱恩·阿利斯伽瓦,於是這個「身份」就從宇宙中消失了。

ID:本我

「上古」精神分析學家弗洛伊德將人格分為本我、自我和超我3部分,由外及里簡要說明一下:超我是最外層社會表現的人格,事實上也可以稱之為我們所扮演的身份,是理想化的人格狀態;自我則是現實的人格基礎,受到各種制約而又想要突破制約,是自身所處的現實狀態的體現;而本我則是最基礎最原始的人格,無一不遵從於自身慾望的指向。當然,弗洛伊德這套理論非常古老,現在的精神分析學要複雜和本質的多,這套概念在現在看來更接近哲學,不過談論動畫說說哲學也就夠了。

ID-0,0在這裡作為最深層的最原始的標誌,也既是最根本的內心狀態。凱恩·阿利斯伽瓦失去記憶成為了伊度,也就失去了構築於記憶之上的原本的人格,一切人格都要從本我出發再度構成。而且少了最外層的種種制約,凱恩·阿利斯伽瓦人格最底層的原始的人格開始體現出來。好思而又擅作決斷,自信又能只進退,凡事都是估計到極限,名字Ido拆分開為I do(我做),也許也有這樣的意義在裡面。就這樣原本支撐成為科學家的種種資質在伊度後來所處的環境下,幫助他成為了一流礦工。

從伊度身上體現出的凱恩·阿利斯伽瓦的最基本人格是善良的,但凡事都要精打細算確保萬無一失的伊度不會自己主動去體現這種善良。於是名為米庫麗·瑪雅的太空地質學學生登場了,剛踏入社會缺乏人生經驗,有理想而又不知道現實的殘酷。當瑪雅大聲說出要當拯救地球的英雄時,周圍人都笑了。這笑場其實並不是在嘲笑這個想法的天真,而是在慨嘆瑪雅的純真。當人們被社會角色所束縛,受制於金錢、權力、家庭的時候,卻被剛剛要踏出校園的年輕女學生,說了出大家內心被壓抑已久的心聲。

瑪雅做事也是這樣的單純,很少去考慮人心背後的陰暗之處,就像卡拉說的那樣,瑪雅就是因為思考太單純才會被教授欺騙和丟棄。但瑪雅沒有絲毫意圖去改變自己的性格,依然是純真以及陽光,總是相信人性好的一面。面對著來歷不明的少女愛麗絲,卻能堅持去救她;對於拿自己作為人質的阿曼札,也是以最淳樸的感情打動了她;而對於為了拿回自己身體出賣了他們的卡拉,瑪雅也表示人都有不得不取回的東西而沒有怪她。人的天性都是一步步受社會影響而被掩蓋,瑪雅這個角色的存在本身就在為大家演示什麼是本我。

因此這個純真的少女,成為了伊度完成自己人格關鍵的一環,在瑪雅這個真實例子的感染下,伊度也開始大膽地將自己人格里本我部分展現出來。以前那個嘴上說同伴遇到危險,確認無法救援的時候,自己會丟下同伴離開的伊度,僅憑著7%的成功率將同伴里克救了出來。而現在,當瑪雅數次遇到危險的時候,伊度都主動去營救她,正如同代表伊度找回過去記憶希望的愛麗絲一樣,瑪雅則是當前指引伊度前進的光輝。

這一切的轉折也在於伊度和亞當斯的再度遭遇。當伊度找回了屬於凱恩·阿利斯伽瓦的記憶後,他還能夠是伊度嗎?答案是肯定的,只要他願意。在同一本我的前提下,不同的環境能夠培養出不同的超我也既是被認可的角色,而在此之下的自我也是不同。以前的凱恩·阿利斯伽瓦確實是個不顧他人安危的混蛋,但是現在的伊度在全新的環境下重新形成的人格則不一樣,在礦工同事們的感染下、在天真少女瑪雅的指引下,斯特魯迪號真的就和家一樣,於是伊度新人格更趨向於去表現善良的一面。

更重要的是在這次遭遇之後,結合自己的失憶前後的經歷,伊度明白了自己身上以前所欠缺的東西,也就是現在亞當斯身上所欠缺的東西,就是認識不到自己的不足,這對於他最後解決問題起了很大的幫助。雖然最後的結局來之甚快,沒有更多的體現伊度這個人格的不同,但是新生的伊度人格本質上的善良推進了與拉基普的和解,以及化解了與亞當斯和詹妮弗之間的所有恩怨情仇,同時也宣告了凱恩·阿利斯伽瓦的人格死亡。

ID:工業設計

industrial design,縮寫為ID,中文為工業設計。本作機設是海老川兼武主修、柳瀨敬之參與,這兩個人都是擅長於設計有工業化風格的機體,尤其是新近的幾部敢達作品,都可以看到他們的身影。本作機體系列名為I- Machine,由於是礦業作業用的量產工業品,所以無一不體現了工業設計的特點:簡潔而有效。當然全是一樣的機體那也太沒勁,因為永恆轉化體的各位的定製機體也就加上了各自扮演角色的特性。比如卡拉那完全女性化的造型以及類似指甲油那樣塗紅的手指、里克可以變形為小形飛船、船長格雷曼從不離嘴類似香煙的設備。繼而說到伊度,那又是完全不一樣的身份設計。

伊度的機體編號ID-0,0既為0號,最初始而又不在正規編製內的編號。本是凱恩·阿利斯伽瓦為防止自己身遭不測而開發用來回收自己意識的機體。結果沒想到陰差陽錯,回收回來的意識已經失去了記憶,完全空置的編號又讓其無法查尋和獲得自己的信息,伊度只能打黑工遊走於法律的邊緣,最終上了斯特魯迪號,可就是這樣的經歷才創造出了伊度。

工業品既是人工製造的物品,一旦將人的意識轉移到其上,那麼這個人造物能否稱之為人?這部作品的核心設定之一MT系統其實就是向觀眾們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從科學的角度來說,這個問題牽涉到人的意識本質的問題,我們的感受到的世界和對世界作出的反饋,其本源究竟是什麼?近些年來,在神經外科和人工智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就,其中對於人的意識本質這個根本問題也可以有一定的回答。目前主流科學上對我們所認為的意識解釋為,其實只是基於我們記憶和經驗積累所形成的反饋集合。換句說話,是我們的記憶造就了今天我們對自己的認識。

動畫里雖然沒明說,但不少地方是暗示著默認了這種說法。從機器人的記憶容量部件到意識轉移所造成的記憶丟失,以及最後轉移到克隆人身上要損失38%的記憶,其實都說明了意識本質就是記憶這樣一件事。當然,撇去神學的心理學的那些無法捉摸的意識解說,可以量化的記憶也是唯一符合科幻主題的解釋,不然這片將更傾向於奇幻冒險劇。

好在MT系統只是轉移而不是複製,否則當多個人的記憶(也既是意識)存在於不同的地方,那麼哪個才是真正的本人呢?這又是一個倫理上的困境。幸好,團隊中的大部分人未嘗有過這種情況,從而成功避免劇情走向的不可控。但是有一個例外,團隊里的活寶里克則完全不同,作為前星際賽車手的他是同時保存了一份自己的記憶拷貝,也就是說同時有兩個里克的記憶存在。不過真正的里克本人則因為意外身死,而留下的拷貝則繼續了他的「人生」,那麼他到底算不算是里克呢?

劇中並沒有對這個問題進行回答,因為事實上現在實際生活中也沒有可以認定的答案。但是動畫中無時無刻都體現著這些永恆轉化者的人性化動作和習慣,且時時與只會接受命令的軍人進行對比,甚至劇中直接問出「誰是機械誰是人」這種話。雖然沒有正面回答,但製作團隊的傾向已經很明顯了。

更為引申的說開,不僅是獲得了人的意識的機器可能存在自我意識,如果一個智能程序在積累了足夠的「經驗」(或者說是記憶)之後,是否可以認為有意識,而更進一步是否可以認為其是「人」呢?

劇中也安排了這樣的情況,那就是最終的敵人拉基普,本質是宇宙中的其他文明建造的用來回收和消滅奧利哈特礦石的自動程序一樣的東西。拉基普的特點就是能學習會進化,遭受到人類攻擊會學會新的戰術,受到病毒攻擊也會進化出新的程序來對抗。與外界有交流,能對外界刺激作出反映,甚至能學習會進化,按照最寬泛的生物定義,這樣的人造品完全可以冠以「生物」之名。

雖然也沒有對上面這個問題進行解答,而之前也有不少不同載體的文藝作品試圖做出解答,但由於本身是沒有定論的說法,因此再給出新的解答還不如讓觀眾自己去體會。最後在亞當斯的攻擊計劃失敗後,伊度採取的是讓拉基普理解人類,將愛麗斯的意識送回了詹妮弗身邊,這一舉動讓拉基普了解到在他們之外還有其他種群存在從而停止了在人類生活範圍的活動,這在實際上已經默認了對話的「生物」是「人」。

ID:同上

Id,也是拉丁文中idem的縮寫,意識是相同的、同上,被廣泛運用於各種相關語系的速記中,筆記中更是常見。雖然,這個解釋和動畫作品應該沒什麼關係,但用來談論一些動畫劇情之外的內容卻是非常合適。

《ID-0》這部作品是2001年的《分身戰士》(スクライド)之後,谷口悟朗和黑田洋介兩位大師歷時差不多16年後的再次真正合作。作為一部原創作品,故事也就是由他們兩位下的定奪。

谷口的設定功夫深厚,這麼一部小小的作品裡,設定的複雜程度足以媲美一些長篇大作。故事背景人類的進出宇宙,以未知礦物奧利哈特為核心構建起來的整個社會經濟基礎,超越時空傳輸的米格爾網路,以及前面提過的MT轉化系統和I- Machine等等,從基礎上搭起了一部成熟科幻作品所需要的基礎。在另一邊,黑田寫的故事一氣呵成,而且善於描寫團體間的人物關係和發展,劇情曲折多變,故事有足夠的吸引力讓觀眾去追下去。兩人可以說都是以自己最擅長的技巧在做這部動畫,不過正因為此,這部作品就略顯不足。

在這部作品中,充斥著大量谷口和黑田者之前作品類似的橋段,表現手法也沒什麼大的差別。以第三人視角來敘述的主角成長記,甚至還帶有一些復仇的影子;以小力搏千斤,快活刺激的冒險經歷;遊走於法律邊界的灰色團體,成員個個身懷絕技;與人類完全不同的生命體襲來,對人類造成威脅。不能一一詳細舉例,甚至在細節上也是那麼的谷口風:宇宙中的碰撞機械動作基本都是沒有聲音的,只有無線電的人聲。最後的結局也是如同《劇場版機動戰士敢達00》里的一樣,人類與未知生命達成了互相理解,甚至在對話中也用了「理解」這個詞。也不能說不能做一樣的安排,只是這種高雷同的橋段,有讓人感到乏味的嫌疑。如果谷口和黑田是新人,那麼這部作品完全是可圈可點的,但是作為混跡動畫產業要20年的老手來說,這樣的劇情雖無大失但也不會獲得高評價。

短短12話的篇幅又加重了這一問題,即使想要把新情節加塞進來,也已力不從心。整體故事節奏只有前面3到4話是比較合適的,後面有個明顯的逐漸加速過程,越往後對於新加的內容越是鋪墊不足。伊度和亞當斯唐突的見面,倉促地又進入了最後決戰狀態,調停者老人戲劇性的心臟病發作而死,最關鍵的是完全沒有足夠的證據說明拉基普有人類可以理解的智能情況下,伊度強行與其進行「對話」,假如那時發生數據超載引發宕機那豈不是又一件「同上」?

如果能加長到26話,很多情節上的問題應該都可以解決。因為就故事整體而言,這是一個有深度的科幻故事,當時宣傳的標語就是關於I(我)、machine(機器)和memory(記憶/記憶載體),是又一個對於人與機械與意識的探討。不過比起科幻大片《I,ROBOT》來,這部作品的深度就要有限的多,頂多只能算點到為止,上文也提到了並沒有深入去探討意識的根本性問題等等。

不過比起篇幅來,這相對來說是個小一點的不足。更深入的科幻作品可能會吸引一些愛好者,但更可能把比較普通的觀眾推往對立面,有「硬核」科幻之稱的《銀翼殺手》系列就面臨這樣一個情況。《ID-0》在考慮立項的時候特意採用機器人動畫這一載體,就是為了吸引年齡層次更大的觀眾擴大觀眾範圍。《ID-0》這樣的巧妙「埋伏」了各路暗示,與其說是恰倒好處,不如說是面對市場所做的妥協。

此外還有一個問題,工業設計雖然是本作的一個賣點,但也是一個比較大的失分點,觀眾們可並不喜歡屏幕上到處都是這種制式的一根脊椎加上四肢挑個頭的機器人飛來飛去,何況主要敵人竟然還是石頭,這很容易讓人產生乏味感。不過從作品主要採用的3D建模+2D貼圖的技法來看,或許成本限制才是導致這一不足的原因所在,實為業內常見的無奈之舉。

動畫討論了身份、討論了人格,結合起來就是如何做「人」。當最終掘進時背景音樂變為字正腔圓的「拉網小調」(ソーラン節),而人與人之間的互助在屏幕上演繹著,如何為「人」這個答案應該就在大家心裡了。

聲明: n 專欄所有投稿文章僅代表作者本人意見,不代表本欄目立場n 本系列版權歸輕之文庫所有,未經許可禁止一切形式轉載n 文章配圖來源網路,如有疑問請聯繫我們 n

輕之文庫專欄 Vol.1

輕之文庫專欄是為輕小說創作者提供的一個知識與信息交流欄目。

主要交流圍繞輕小說產業與內容創作領域,覆蓋泛二次元相關領域,希望藉助這個平台可以博採各家之所長,探討產業發展、作品解析以及內容創作的運作規則。給輕小說創作者提供有價值的參考資料,為整個創作環境的改善添磚加瓦。

推薦閱讀:

每日電訊【2217-11-06】魂斷獨幽城
求推薦2000年以後出品,美國的,科幻電影?比如《盜夢空間》、《源代碼》類型,劇情和想像力都很牛的~
第三章 2042年·好運倉庫
記錄儀 一方科幻No.1mDar

TAG:科幻 | 日本动画 | 轻之文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