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印作業105:不同狀態的豎與漢印字法、章法中的「滿構」處理
今天我們發布漢印作業的第105方,就是這一方:
(左馮翊丞)
仍然是西漢官印,標準的秦一寸大小,即2.31厘米見方,臨刻要求仍然用相同印面的石料來臨,要求仍然是逼肖原印。
西漢官印的特徵是文字筆畫率意,寫感明顯,結體緊斂圓活,布局自然錯落,斜筆、圓筆不做方整化的處理,但整個文字的結體已漸現平正端莊。之所以最初我們選擇西漢官印入手,正是由於西漢官印的這些特徵,首先學會制印時的嚴整莊重,敦厚樸實,雍容和緩,不激不厲。
上一篇說了不同的橫畫,其實,在漢印中,豎畫同樣有各種不同的姿態。不管是起筆的輕、重、粗、細變化還是收筆的的輕、重、粗、細變化,每根豎線在行筆過程中的粗細變化、每條豎線的左右弧度變化等都是臨摹者需要注意觀察和臨摹的重點,在這一點上,與橫畫並無區別。當然,今天這方印的豎畫變化並不多,這是西漢印的特徵。
(不同變化的豎線)
豎畫往往是一個字的精神狀態的主筆,精準描摹才能使整個字的精神狀態看上去不疲軟,視覺效果精神抖擻。豎畫的用刀也多用沖刀,但在不同的漢印臨摹中,也有單、雙刀選擇或者沖刀與切刀的結合等。
再額外說說漢印「平整方正」的章法特徵外的另一個章法特徵,即:「滿構」。
所謂的「滿構」,即在整個印面的安排中,文字將印面空間完全佔滿,當然,這也是秦漢印與古璽在空間布排上的明顯差別,戰國古璽印中,經常會看到印面出現大面積的空白,比如經典的唐都萃車馬(日庚都萃車馬),這在秦漢印中基本不再出現。這是對「滿構」的第一層理解。
(戰國燕烙馬印「日庚都萃車馬」)
漢印後期聽了出現的「滿白」印,即印面幾乎全被白色筆畫佔滿,整方印面幾乎不見紅地,這是滿構發展到極致的表現。如:
(漢印「別部司馬」)
對於滿構的第二層理解,指漢印中每一個印文在劃分給它的空間內,建立、站穩自己的外圍空間,扮演和自己的角色。比如今天這方印中的四個字:
(漢印中每個字的「滿構」)
同時,每一個字又能把握、處理好它與外圍空間和內部空間的協調關係。比如這方印中的「馮」字,如果照常規,這是一個不好處理的漢字,因為一邊是簡單的兩點水,另一邊是一個複雜的「馬」字,如果不做字形調配,必然會出現不「滿構」狀態,漢印中,處理這個字的方法很多,我們來看一下:
(漢印中「馮」字的變化)
在今天這一方印中,馮字的變化是這樣的,看起來有點怪,但放在一方印中,因為都是滿構的效果,並沒有顯得不協調,反而達成了整個印面的「滿構」、紡一、協調。
(「馮」字的變化)
今天這方印中的「馮」與後面那個馮字的處理不同處在於兩點是變成「橫」還是變成「豎」的變化,今天這方印中的兩點變成了「橫」,這是因為整個字是橫向取勢的;而後面那一方,字是縱向取勢的,所以兩點也變成了兩條短豎。
還是那個重要的原則:觀察要細緻,臨摹要精確。
(【老李刻堂】之211)
推薦閱讀:
※再讀趙之謙:看似無心經營,實則匠心獨運
※晚清,關於「做印」,吳昌碩與黃牧甫遠遠的望著對方,互相欣賞
※如何入門篆刻?
※大家評價一下,下面的篆刻怎麼樣?
※篆刻學習之漢印臨摹:「太醫丞印」與「夷道左尉」的作業輔導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