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篆刻入門:臨習漢印的完整過程及相應的問題

因為一直寫篆刻方面的文章,粉絲增加了,學習篆刻的朋友也越來越多,來問臨習漢印的人越來越多,每天都被一些臨習漢印的初級問題圍繞著,答不勝答,今天索性完整寫個臨寫漢印的完整過程,再有來問,就扔這一篇給他。因為是問題形式出現的,索性我也以問答的形式成文。(建議還是把我的系列文章從頭到尾看一遍,這些問題都是過去一個角度一個角度解決過的。)

(篆刻材料)

一、說「印宗秦漢」為啥不臨秦印呢?

這個問題是先學與後學的問題,就像我們學書法,我們通常學書法,建議從楷書開始學,很少說一個學書法的,先從甲骨文、金文開始學起,儘管甲骨文、金文早於楷書太多了。漢印較之於秦印,更規整,更平正,更適宜入門。

(秦漢印的樣本)

二、所謂的漢印是指哪個時期的印章呢?

我們平常所說的漢印其實是廣義上的漢印,是指統一的印章制度、格式下的印章分類,它包括的歷史時期指從西漢、新莽、東漢、以及後來的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印章,通常這個歷史時期的官、私印、都統稱為漢印。

三、臨習漢印的完整過程是什麼樣的?

1、選石。這個步驟,相應學習篆刻者應當依照自己的財力購買5元-20元不等的練習石(青田石、巴林石都好,也可以兩者都備一下,體會石性的不同),石頭越好,越有利於練習,低於5元的網上所謂的那種便宜到了極致的練習石,買回來幾乎是沒辦法練習的,或者過硬刻不動,或者過粉,沒有刀感,對於練習並無價值。

(青田石)

2、選刀。

決不是越貴的刀就越適宜於練習,通常情況下50元-100元的刀具就相當好用了。依照自己手上的力量配一大一小的兩把平頭刻刀就足夠用了,不必去買成套的刻刀。

關於石材、刻刀,我公眾號里寫過相應的文章,有興趣可以翻回去找來看。

(以這方漢印李嘉為例)

3、磨石上稿。

石料磨平與印稿上石,過去寫過詳細的文章,不管是水印上石也罷,風油精、洗甲水上石也好,反寫上石也罷,總之是把印稿反向移到石面上以備刻,對於初學者來說,哪一種方法也並不比另一種方法高明,所需要的就是細心,將臨寫稿完整,清晰地移到石面上。關於這一點,我寫過一篇辨析的文章,不論何種方法(每一種方法也都有專文介紹),達到目的就好。有人說,不寫印稿直接塗黑刻就可以,似乎更高明,我卻不這麼認為(雖然我也這樣刻),對於臨摹漢印,一個上石精確的原始印面稿子是很重要的,特別是對於初學者,它的重要性,後面會提到。

(印友的上稿圖)

(另一位印友的上稿圖)

4、刻制。

既可以用印床,也可以不用印床,哪種方法都可以,也並沒有高下之分,不是說拿在手裡刻的就比放在印床上刻的高明。

6、刻制過程。

熟練的可以將同一方向的所有線條一次性走刀完成,然後再刻另外一個方向的筆畫,最初入門者則建議依照每個字的筆畫順序走刀,一根線條一根線條的刻制,這一點是關鍵,每一根線條都盡量地刻完整,處理好,儘可能地相似於原印,接近完成狀態之後,再去動下一根線條,不要急著趕速度,速度上來的同時,損失的就是細節,這些細節的準確描摹,有時正是漢印精神的完整展現,決不可忽略。

整個刻制過程要解決的問題很多,比如石料的適應,某個線條你達成某種效果,沖刀過去就崩個稀爛,你就要想辦法讓它不崩,或者某個線條你要達成它的某種精確效果,你就要學會刻刀在石面上的多種角度的應用,這個過程中,嚴格要求跟原印一樣的好處就在於,學習者需要想盡一切辦法解決印面效果,這個解決的過程,就是對刀法、石性的理解和掌握過程,練習量足夠大,石性甚至崩裂方向都會有經驗,遇到砂丁也自有處理辦法,某種效果以某種刀法完成,都漸有成熟的方案。

高級一點的臨習者,可能還需要考慮漢印中文字的書寫性,使印面更生動,但這一點,就是理解最重要,至於是不是理解,你都要嚴格按照漢印本來的面目去刻,刻成一樣的效果出來,書寫性是不是理解都照樣是一個好的臨本,臨得多了,某一筆為啥這樣刻,就會體會出來書寫性,生動的感覺自然而然就掌握了。並沒有十分神秘,掌握不了,是因為練習量不夠多,或者是在練習的過程中,對於自己的要求不夠高。

(對應的印面)

(對應的印面)

7、鈐蓋。

這一條,我也有專文寫過,有興趣可以找來看看,並不是簡單地蓋出來就好了。

8、最終達成的效果。

怎麼檢查漢印的臨摹效果呢,這一件事,來問的最多,刻一方印就來問一次,拿鈐好的印蛻來開口就問,其實這些問題是多餘的,因為既是臨摹,你拿著你刻的跟原印一點一畫的比較就好了,臨得跟原印一樣的,就是好的,反之,就是不好的,當然,其中你加了自己理解的另當別論,不過,對於初學篆刻,先別加自己的理解,就依照原印的樣子,一模一樣的刻出來就好了。

(對應的印蛻)

(對應的印蛻)

9、印蛻的保留。

建議對自己的臨本一方方的保留下來,現在裝訂成冊的印箋冊子並不貴,買一本,夠用上一兩個月的,養成鈐蓋留底的過程,以備將來檢查自己的進步過程,很重要。

(空白的印譜本子)

10、磨掉重刻。

任何一個篆刻練習者,在初學時期,都會不斷地磨石頭,刻得不好,磨了重刻就好了,只要不怕麻煩,基本功會有自己的自我約束下慢慢來到學習者的手上。

四、漢印的臨本有沒有好一點的書籍可以推薦

目前較好的漢印印譜很多,比如《秦漢南北朝官印征存》《漢晉南北朝印風》(上、中、下三冊)《中國篆刻聚珍》(漢官印、漢私印、魏晉南北朝三冊)《漢印三百品》等都是不錯的印譜,我自己也整理過100方入門的漢印作業,前面的文章里提到過,只用找來一方一方接著臨就可以了(可以不用買書,降低成本啊)。

(《漢晉南北朝印風》三本)

五、可不可以不臨摹漢印

我見過學印二十年、三十年而不知篆刻史,不知秦漢印的朋友,刀法很熟練,但始終參展失敗,問他如何創作,他說:很簡單啊,查字典,找到字,拿出來,排在一起,布置一下,上到石面,刻完了事。這是站在篆刻門外的長期學習者,於是建議他學習篆刻史,多看秦漢印印譜及明清名家印譜,再見面時,他的原話就是:恍然大悟,現在從頭學起,進益很大。那麼,何苦要摸黑再走一段長路呢,那些成熟的,經歷了上千年、上百年的經典作品就在那裡放著,某個字如何篆,某種格局如何安排章法,某個名家是如何用刀的(篆刻技法的各個層面的東西都體現在這些經典的作品裡),現成的好東西在那裡放著,為什麼不學習呢?

(【老李刻堂】之203,部分圖片來自於群友們的作業和練習)


推薦閱讀:

魯迅與篆刻
篆刻臨摹:白文為啥細,朱文為啥粗
漢印作業第112方:再說篆刻中的「疏密」
想送老師一枚印章,刻什麼字比較好呢?
漢印作業之109:漢印中的新莽印,臨習重點在於「精美」

TAG:篆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