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寧德] 傳統村落 | 到吳峰村, 邂逅蕉城人小時候人手一頂的「虎頭帽」
智己策略丨文字編纂
大夢蕉城丨素材來源
部分自網路丨圖片來源
傳統村落是在長期的農耕文明傳承過程中逐步形成的,凝結著歷史的記憶,反映著文明的進步。傳統村落不僅具有歷史文化傳承等方面的功能,而且對於推進農業現代化進程、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等具有重要價值。《遇見,傳統村落》第十四期,帶你走進洪口鄉吳峰村。
吳峰村坐落於洪口鄉西北部,
是洪口鄉最邊遠的行政村之一,
因深處蕉城、屏南、周寧三縣交界的高山小盆地,
成為水路時代寧德通往鄰縣屏南、周寧重要的茶鹽古道,
還素有「一聲雞鳴,三縣皆聞」的說法。
村落依山而建,面田而居,帶水繞村。
其肇始於宋末元初,擁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文化。
吳峰村深處海拔800米的高山小盆地,
受地形影響,冬季冷空氣被阻擋在盆地外緣,
使吳峰村在寒冬臘月里,
氣溫也比同緯度地區高上些許,
但高海拔的地勢讓它的夏季也不顯得十分悶熱。
走進村中,
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成片的古建築群,
一幢幢青牆灰瓦的仿古民居如林般屹立。
這兒的居民大多就地取材建造土木結構房子,
有的一層為土牆,二層為木板房。
木材表面不施油漆,顯得樸實、簡潔。
村內建築風格多樣,
既有閩東北山地傳統建築典型的特點,
又揉進了徽派建築的元素。
其外物特徵主要體現在風格各異的風火牆上,
有翹角馬頭牆,風帽形蝦蛄牆,金字形牆、階梯式牆,
似鶴似雲,錯落有致,自然流暢。
建築外觀古樸秀雅,又不失大氣。
體現了山區人講求實用的文化氣質。
建築內的精美雕刻也是這兒的一大特色,
吳振堂老宅內的灰塑浮雕「羔羊跪乳」就是個典型的例子。
刻刀深入淺出的雕工,
精細的勾勒出嗷嗷待哺的小羊羔,
竹子枝葉清晰,刻刀修飾出強力的立體感,
讓你不得不佩服明清大匠的手工。
吳峰村的村民各有各的信仰,
其信仰的多元化成為這裡的特色之一。
村口的拓主殿和齊天大聖殿,
村北的車山公殿,
村中心的吳氏祠堂
都能折射出歷代村民心中那份根植深處的信仰。
車山公殿始建於明代,供奉的是獵神車山公,
是吳峰村年代較為久遠的信仰場所之一。
車山公祖殿信俗源自獵神陳六、陳七、陳八公信仰,
其神職驅邪鎮鬼、打獵護農、保境安民,深受百姓敬仰。
吳氏宗祠是村內規模最大的公共建築,
由祖廳和戲台、天井三部分構成。
祖廳進深20米,戲台深10米,
戲台至大廳由7級台階錯落而上。
祠堂大門題聯「世間好事忠和孝,
臣報君恩子奉親」「祖德綿綿千歲遠,
宗功浩浩萬年長」,橫聯書 「三讓高風」,
念出此聯,如浴春風。
村內巷子四通八達,若是沒有村民領路,
怕是會迷失在這成片的老宅之中。
古巷內有兩座炮樓,橫跨在巷子中間,
炮樓建於清嘉慶年,
是當時的吳氏人家為防禦匪患而建築。
炮樓緊依清代大房子外牆而建,
與大房子相通,古老的炮樓還保留著當年抗戰的痕迹,
數個泛黑的子彈記載著戰火硝煙的故事。
吳峰村的民間手工藝品
虎頭帽、虎頭鞋、黃酒釀造、竹製陶膽等,
傳遞著濃郁的鄉土氣息,飽含著村民的智慧與勤勉。
虎頭帽、虎頭鞋製作繁瑣複雜,
要經過剪、貼、插、刺、綉等幾十道工序。
一頂虎頭帽需要五六天時間才能完工。
這種手藝在別的地方已經難以見到了,
可在這個僻靜的古村落,
母女、婆媳之間仍代代相襲,傳承不斷。
家家戶戶賢惠的女人,
幾乎都會為孩子製作虎頭鞋、虎頭帽,
一針一線密密縫著,細細綉著,
心中期盼著小寶寶穿戴後,
顯得更加虎頭虎腦、活潑可愛。
這其中,既寄託著對孩子的殷切關愛、
美好期望和諄諄教誨,
又滲透著家風祖訓傳承的寓意。
洪口鄉將傳統手工藝作為古村落的一大亮點,
鼓勵技藝傳承人繼續堅守,
為傳統技藝賦予深刻的文化內涵...
推薦閱讀:
※《尋找手藝》導演手記 :第101日,再出發,多了個主角
※12月國內最佳旅行地 | 我想大約會是在冬季
※香港有哪些獨特視角?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們拍了個小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