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與大眾媒體的為代表的消費文化具有哪些欺騙性?


TFI,這個問題太大了啊!一時如何說起呢?我自己概括起來,就說幾點我想到的吧:

1,最常見的手段是以偏概全。

例子就是大眾都受到媒體的影響而認為飛機的安全性不高。其實這個世界上每年被椰子砸死的人要多於飛機失事的人群,這是真的。但是椰子砸死人一點也不刺激,不血腥,也沒有科技感,於是媒體總是報到飛機失事,並且很誇張,造成大家的誤解。

這樣的例子實在是太多了,比如大眾媒體一直在製造一種假象:大眾媒體代表了關注度。其實大眾媒體只在一部分程度上代表受眾的關注度,本身大部分時間代表了媒體本身的關注度。

威權社會的媒體有一種手法,以前叫黑白顛倒,現在是單向敘述,比如只說白不說黑,或者反之。報道國內的情況,一片好事,這些好事都是真的,沒說假話,但是你以為形勢一片大好。國外報道都是兇殺,流落街頭,也都是真的,效果自然你懂得。

關鍵就是,大家誤以為媒體報道不是個案,是普遍現象。其實媒體報道的是個案,是否普遍,媒體沒說,要自己判斷。

2,巔峰體驗

這個廣告比較多,汽車廣告只告訴你開車的時候多威風,但是沒告訴你維修的時候多麻煩。房地產廣告只告訴你臨湖臨山,沒告訴你附近有個跟垃圾場。總之就是把最好的一面告訴你,而隱藏糟糕的一面。或者把一時的輝煌告訴你,不告訴你接下來的無窮的煩惱。

娛樂業大概也是如此吧,你看到的只是其中最好的一面,最珠光寶氣的一面。所有的廣告文案都是如此。刻意的製造一種你如果擁有某個東西,就是貴族的氛圍,包括國內某些時尚雜誌。其實這些時尚雜誌過的很苦,有時候自己等假廣告,其實根本沒廣告業務,自己搞一些大品牌弄上去,維持自己雜誌很高端的樣子。

3,價格綁架

商業上一個很重要的騙局就是價格綁架。具體的手法大同小異。比如,他要你買一個公寓,很貴,你當然買不起,但是他在旁邊建一排豪華別墅,價格更貴,雖然你還是買不起,但是回過頭來一看公寓的價格,你立刻就覺得好便宜。這就是價格綁架。

還有一種手法,他告訴你如果你買某個東西,你即可獲得一堆贈品。其實去掉贈品之後,他賣給你的東西依然很貴,但是你已經不覺得了。或者他告訴你,買什麼東西,在某個時刻可以打兩折,而這個東西原來很貴,兩折的這個很誘人,雖然你完全不需要這東西,可是你覺得要是不買,你吃虧了,於是你買了一堆你用不到的東西回家。

4,消費依賴

原本你不需要的消費,他可以製造出來,讓你覺得你要是不這麼消費,你就落伍了。等你消費了以後,你發現,原來也不過如此,可是當你不再消費的時候,你突然覺得又有哪裡不對勁了。這就是一種上癮的消費。

比如汽車,其實你不開車沒有問題,問題是你覺得一個人要是沒車,你就沒面子,於是你買了車,等你發現其實汽車很麻煩的時候,你不開車,突然間你就不適應了,因為你過慣了有車的日子。不開車你反而受不了。

免費網遊也是如此。


題主看過霍克海默與阿多諾的《啟蒙辨證法》?

該書認為,資本主義社會的欺騙性在於,它為你許諾了美好的生活,其中有琳琅滿目的商品,垂涎欲滴的美色,充滿誘惑的聲光服務,用這些東西佔滿了你下班以後到第二天上班前的所有時間。然而,你所看到的美好的東西實際上都是你自己創造的,你欣賞著你自己的勞動成果並幻想有一天你能擁有它們,這樣你就會更加努力的工作。而實際上你工作所創造的價值變成了更多充滿誘惑的商品放在櫥窗里供你曕養,你擁有的只能是資本家的空頭許諾。

也就是說,你越是喜歡你看到的東西,就越是努力地工作;越是努力工作,就越是能創造出更多讓你艷羨的東西,於是你就會永無休止地重複那個過程:在不斷滿足自己的同時總是會看到更多你得不到的部分,你永無休止地欣賞著你的勞動,永無疲憊地追逐你完整的自我,而你也永遠只能擁有你自身勞動的一小部分,你幻想能通過你的勞動擁有你全部的願望,而諷刺的是,你越是努力這差距就越大。最後你就像一隻把魚桿綁在背上,魚桿前端垂下一個肉骨頭的小狗,無休無止地保持奔跑的姿態,你不管停下還是前進,它就在你眼前,近在咫尺,卻永不可達。

不錯,作者是個西方馬克思主義者,所以他用到了一些經(wu)典(liao)的馬克思主義概念,放下成見,只看理論,我覺得還是很有道理的。北京師範大學2010年的文藝學考博複試試題里,考到了一篇小說,是卡爾維諾的《馬可瓦多逛超級市場》,寫的內容很切題,感興趣的可以看一下,文章就不貼了,度娘一查全有。


其一,是將工作與報酬掛鉤的制度合理化——http://www.crca.com.cn/show.aspx?id=1261cid=15 由這篇文章可以可知,最初「發明」工作制度的清教徒認為一切工作皆為平等,強調其道德層面而非經濟層面,但現在以美國為代表的西方消費文化早已扭曲了建立美國的清教徒們倡議恪守的「工作倫理」。

其二,是對「計劃經濟」的詆毀——「計劃經濟」雖然效率低下(但在現有條件下完全可以通過科技手段來改進),但很可能是一種使民眾「更具幸福感」的經濟制度,人類需要自省的是,我們是否有必要創造那麼多的社會財富,以及為此付出的代價是否值得,而不是讓「經濟發展是人類第一訴求」的現象合理化。


舉個例子,葉問,都知道是假的,但人們會談論它,會崇拜它,會消費它,形成一種文化,其中有金錢的流動產生。較早的,還珠格格也是一樣。假,就是這種文化的特點,從中不會學到任何有用的東西,唯一的功用就是"殺時間"。


考研期間正好看了一部分傳播學。邏輯性沒有那麼強,大家湊合著看。

有些東西可能不是欺騙性,只是一些大眾媒介固有的一些弊端吧。

1、有人提到了以偏概全這種現象,其實就是傳播學中所謂的刻板印象。由政治學家李普曼提出來的。意思就是,大眾媒介不可能將每個事物都詳盡的描述出來,往往會選取某些人或則某個群體的共性去表現,令人們往往會對某個群體形成統一的看法,從而忽略個體的特性。這也可以稱作,固定成見。

2、由於商業對大眾媒介的侵蝕(也不可避免),導致一些大眾媒體,更傾向於報道一些更能夠刺激人們感官的娛樂性事件,這樣能夠獲得更多的關注度,也能獲得更好的利益。對於一些精英文化,某些大眾媒介反應的越來越少。比如電視,廣播,互聯網,這些更具實效性的媒體對於娛樂性事件關注度更高。然後,報紙的實效性相對來說弱一些,更適合對事件背後的一些事情進行深度報道。

3、大眾媒介對於兒童這個群體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電影和互聯網。這兩種媒介往往會對一些暴力以及色情進行滲透,這樣對於兒童的影響是不可忽視的。往往會看到一些青少年的犯罪案例,很多都是模仿電影里的情節或是在虛擬世界獲得了一些滿足感,不肯面對現實世界。

先答那麼多,可能跑偏了。望大家指正。研究生沒考上,在這方面用上了。囧。


人們寧願去關心一個蹩腳電影演員的吃喝拉撒和雞毛蒜皮,而不願了解一個普通人波濤洶湧的內心…… ——路遙《平凡的世界》


它們只是給你展現出了相對真實的一部分,但是不客觀而已。(當然,就算它們願意把客觀展現,也做不到純客觀。)所以,個人認為,不能說是欺騙,只是它們用比較片面的文化獲得消費的噱頭。


娛樂和大眾媒體都不是最終為消費文化付賬的人,所以從本質上說他們不關心你是否受到欺騙。消費者只是消費文化的圍觀者,被「原來大家都這麼買(賣)」的假象欺騙之後掏腰包。


簡而言之,就是說你愛聽的,或者各種嚇唬你,然後來騙你的錢或者收視率等等。

其實還是媒介心理中的勸服。


推薦你看下美劇《新聞編輯室》。

理想的媒體人,應該宣揚正義,時刻保持理智,而不是迎合收視率


推薦閱讀:

TAG:媒體 | 生活 | 情感 | 社會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