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飛心理:強迫症的心理治療方案

01、強迫的表現形式

強迫癥狀的主要表現形式是強迫思維和強迫行為,強迫思維是反覆的思慮、查證、辨析,以求找到一個萬無一失的、絕對準確的答案,強迫行為是通過反覆檢查、確認以求心安。背後的主要情緒感受是焦慮和恐懼。會莫名其妙想要思考某個問題或者做某件事情,而理性又認為沒有必要、不應該,從而自我壓抑。比如各種擔心害怕、過度敏感、多疑、關注、在意、吞咽口水、眨眼睛、擺弄眼鏡、對稱、秩序化、過度聯想、對立思維、心理衝突、怕臟、恐艾、反覆清洗、關門、鎖車、擺放物品、儀式化、迷信……其中不乏焦慮、恐懼癥狀,只是被當事人自我控制和壓抑,也就是說如果沒有自我控制和壓抑,癥狀本來就是思想、情感和行為困擾,比如焦慮、恐懼、抑鬱及軀體癥狀。所以,強迫症的治療重點在於疏導情感,情感是強迫癥狀背後的動機。

02、強迫的形成原因

首先是過高的自我要求,一般是從小到大的家庭、學校教育過於嚴厲、苛刻,當事人必須遵守某些規則和秩序才能獲得心身的滿足,否則就會遭到否定、拒絕、貶低、嘲笑和打罵,久而久之就會內化為自我的標準和高要求,應該、不應該,可以、不可以,正常、不正常,是、非,善、惡,好、壞,高、低……

對於自己在學習、工作、人際關係和情感中所感受到的焦慮、恐懼、抑鬱、委屈、憤怒、愛慕……等情感,無法用語言表達、用行為獲得滿足,因為通不過自我要求和外部環境的審核。於是就轉化為思想、情感和行為癥狀,經過自我壓抑成為強迫癥狀。

也就是說,最早的時候只是一種焦慮、恐懼、抑鬱、委屈、憤怒、愛慕……等情感的表達和癥狀,經過當事人的自我控制和壓抑之後,轉變為強迫癥狀,越壓抑越失控,形成了過於強烈的思慮和行為的衝動,一旦撤除壓抑,將會是非常變態的。所以理性和自我要求的控制和壓抑也不能馬上就拿掉,可以首先適當的減輕自我控制和壓抑,並且尋求情感的表達和心身的滿足,一步一步的表達自己的情感,減少自己的思維衝動和行為意願。

03、強迫的存在原理

強迫癥狀是在當事人的理性過於強大、自我要求過高的情況下,身心積聚了大量的思想、情感需要表達,而又無法通過當事人自我要求和外部環境的審核,無法通過語言說出來、行為做出來,從而轉化為強迫癥狀,感覺就是,當事人自己並不想這樣想或這樣做,但就是不由自主的思慮或產生行為的衝動願望。

這就好比一個人非常的焦慮和恐懼,他需要變得謹慎、敏感、多疑,積極的關注、在意周圍的各種信息,大量的思考,及時的採取行動,才能躲避危險,保證自己的安全,而身心焦慮和恐懼又會阻礙人的思考和行動,就需要採取一些放鬆、減壓的措施,比如不停的走動、抖動、思辨、檢查、確認……而當事人不允許自己有焦慮、恐懼的情緒和身心反應,認為這些都是不正常的、不應該的,從而否定、拒絕、控制和對抗自己的情緒和癥狀。

再比如一個人非常憤怒,他很想罵人、打人,甚至殺人,但是理性和自我要求不允許這樣做,認為不正常、不應該,從而自我控制和壓抑,然而越壓抑越強烈,越壓抑越失控,最後演變成為看見刀具就想殺人,就需要更強大的意志力自我控制和壓抑,才能止住這個想法和衝動,憤怒和攻擊性無法向外表達,就會轉為對內攻擊,於是自我責備、怨恨,想要拿刀殺了自己。

再比如一個人對異性充滿渴望,於是就會幻想異性的裸體,或者和異性發生性關係,出現手淫或者夢遺的現象,感到非常羞愧,覺得自己不應該這樣,於是努力的壓抑自己的欲求。

再比如一個人非常抗拒他人對自己施加的干預和影響,而又無法用語言和行為表達,只能默默的承受,就像自己正在被強姦、施虐,而又無力反抗。久而久之,就可能轉化為抗拒髒東西、某個人、某件事情、某個物品……進一步形成強迫恐懼癥狀。

由於強烈的情感衝動和行為意願,以及過度的自我控制和壓抑,越壓抑越失控,還會演變出許多的自我關注和控制的癥狀,比如關注和控制自己的眼睛、口水、表情、衣著、物品……

04、人格結構的理論

在這裡借用人格結構理論,來闡述強迫症的存在形式,人格結構由本我、超我和自我三個部分組成。本我是人的本能慾望,超我是良知或者內在的道德判斷,自我負責解決現實問題。

本我是與生俱來的,是人格結構的基礎,自我和超我都是以本我為基礎而發展。本我位於人格結構的底層,是由先天的本能、慾望所組成的能量系統,包括各種生理需要。本我具有很強的原始衝動力量。本我是無意識、非理性、非社會化和混亂無序的。本我只遵循享樂原則,追求個體的生物性需求如食物的飽足與性慾的滿足,以及避免痛苦。弗洛伊德認為,享樂原則的影響最大化是在人的嬰幼兒時期,也是本我思想表現最突出的時候。

超我是人格結構中的管制者,由完美原則支配,屬於人格結構中的道德部分。位於人格結構的高層,是道德化的我,由社會規範、倫理道德、價值觀念內化而來,其形成是社會化的結果。超我遵循道德原則,它有三個作用:抑制本我的衝動,對自我進行監控,追求完善。超我傾向於站在本我的原始渴望的反對立場,而對自我帶有侵略性。超我維持個體的道德感、迴避禁忌。

自我是人格結構的心理組成部分,是從本我中逐漸分化出來的,位於人格結構的中間層。其作用主要是調節本我與超我之間的矛盾,它一方面調節著本我,一方面又受制於超我。它遵循現實原則,以合理的方式來滿足本我的要求。 在這裡現實原則暫時中止了快樂原則。由此,個體學會區分心靈中的思想與圍繞著個體的外在世界的思想,自我在自身和其環境中進行調節。

本我、自我和超我構成了完整的人格。人的大部分心理活動都可以從他們之間的聯繫中得到合理的解釋,自我是永久存在的,而超我和本我又幾乎是永久對立的,為了協調本我和超我之間的矛盾,自我需要進行調節。在個體承受的來自於本我、超我和外界的壓力過大而產生焦慮的時候,自我就會啟動防禦機制。常見的防禦機制有:壓抑、否認、退行、抵消、投射和升華。

對於強迫症而言,就是自我的需求無法通過超我的審核,無法通過自我在現實層面得到滿足,於是以癥狀的方式表達。而強迫癥狀本身其實就是超我在壓抑、否認、抵消本我的需求。

比如有一位初中生,開始有了性的需求,但是感到很自責,認為好學生不該如此,於是批判、壓抑自己,就開始出現頻繁性幻想、手淫的癥狀,又感到很自責,繼續壓抑自己,就開始出現幻想自己是同性戀的癥狀,是同性戀中被攻擊的一方,感到無法接受,繼續批判、壓抑自己。這個癥狀是在滿足性的需求,也符合超我對本我性需求的打壓,同時也是對自罪、自責心理的象徵性滿足。這是由外部打壓或自我壓抑所形成的假性同性戀。一方面自己感到自責、無法接受,但又能從同性戀的幻想中獲得性的滿足,實際上當事人最初渴望的是能從異性那裡獲得性滿足。

05、接納自己是前提

認識和理解是接納的前提,接納又是改變的前提。經過我們對強迫癥狀的認識和理解之後,就會發現,強迫癥狀本身並不是問題,問題是我們對於自我的控制和壓抑,以及背後所積聚的情感,強迫癥狀就是潛意識情感的表達和獲得身心滿足的方式。

如果還是把精力放在如何減輕和消除強迫癥狀上面,而對背後的自我控制、壓抑和情感積聚不聞不問,那麼結果就會是癥狀變的更加嚴重。很多人還怪自己意志力不夠強大,從而無法打敗強迫癥狀,並因此感覺自己很失敗,想想其實是非常可笑的。除非他不再是一個人,變成一部程序化的機器,才會沒有情感。

如果繼續不理解和接納自己,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在對抗情緒感受和癥狀上面,認為只有先消除了自己的情緒和癥狀,才能去學習、工作、交朋友,那麼不僅無法康復,自己的生活和人際關係也會變的越來越糟糕。也許有的人就是不想去面對生活的窘困,才會逃避生活,無休止的和情緒、癥狀對抗。然後給自己找了一個逃避生活的理由:因為我有強迫症,所以我……

也就是先允許癥狀的存在,去發現癥狀背後的情感,適當的減少自我控制和壓抑,尋求情感的表達和自我心身的滿足。森田療法就簡單直接的說,帶著癥狀去生活。那麼生活是什麼呢?生活就是表達自己、尋求自我的滿足,讓自己做一個真實的人。

06、表達自己的情感

首先是要看到自己癥狀背後的情感,最直接的就是焦慮和恐懼,另外還可能有委屈、憤怒、埋怨、憎恨、希冀、愛慕……然後找到合適的人、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予以表達。

在生活中,懂的傾聽的人很少,這是因為幾乎所有的人內心裡或多或少的都有壓抑的情感,都需要被傾聽,所以很少有人能夠專註的去傾聽他人,很多時候,人們的交談都是在不同的頻道上自言自語,期望通過語言和行為獲得他人的理解和認同。

而有些思想觀念、情緒感受情感和行為做法,是不被他人和社會所接納的,所以也需要找到能夠理解和接納自己的個人或團體。哪怕是違背法律和道德的思想、情感,只要不去付諸行動就依然是可以被理解和接納的,首先自己要先理解和接納自己。然後可以有那麼一兩個知心好友,可以敞開心扉,表達自己最真實的想法和感受,不論多麼驚世駭俗,都能被對方理解和接納。

再就是可以尋求心理諮詢師的傾聽,關注、尊重、理解、接納和欣賞當事人,是一名心理諮詢師最基本的職業素質。

07、用行動滿足需求

在看到和表達了自己的情感之後,也要用實際行動滿足自己的需求,比如想要被尊重、理解、接納、支持和欣賞的願望,怕被質疑、否定、拒絕、嘲笑、排斥和傷害,怕得不到、怕失去,是一個人最基本的焦慮和恐懼,以及對某些人的期望和愛慕,這些境遇也會引發一個人的委屈、失望、憤怒、怨恨和攻擊。

首先是要追求自我的獨立,包括物質和情感,能夠自給自足,不再過多的依賴他人,這樣他人就無權再干預和影響自己。並且能夠用付出換取回報,建立平等、交互的人際關係,相互尊重、理解、接納和欣賞,不強求自己、不強求他人,隨緣起止。逐步的培養起自己的能力和價值,自己有能力照顧和保護好自己,也有能力滿足他人的需求,被他人需要的人就是有價值的人。想要真正獲得他人的尊重、理解、接納、認可和欣賞,保護好自己現在擁有的、得到自己想要的,不在於委屈自己、討好他人,也不在於裝可憐、祈求他人的憐憫,而在於有能力滿足自己和他人的需求,是一個獨立自主的,同時也被他人需要的有價值的人。

一方面是發現自己身上已經存在的能力和價值,對自己做出初步的肯定,揚長避短,同時也要積極的發展自己的能力和價值,人與生俱來的就充滿自信、樂觀和勇氣的,但沒有人與生俱來的就是有能力和價值的,能力是通過持續的學習、練習培養起來的,價值是隨著自己能力的提高,越來越被他人和社會所需要。

所以說改變不可能是幾分鐘或者幾天的事情,成長是一生的功課,這不只是對於有強迫癥狀困擾的人而言,對任何人也都是如此。而且康復並不是一個結果,而是一個過程,是一個持續成長、提高和改善的過程。要重視小的改變,因為小的改變的積累會帶來大的改變,量變才能引起質變,不積跬步無以致千里。

08、全面的改變自己

首先是調整自己的思想觀念,合理的看待自己的情緒感受和強迫癥狀,其次理解和接納自己的情緒感受和強迫癥狀,然後帶著強迫癥狀去生活,用語言文字表達自己的各種情感,用實際行動滿足自己的各項需求。通過有效的態度和行為在生活中培養自己的能力和價值,建立自信心,提高安全感,使自己更輕鬆、愉悅和滿足。通過積極、有效的自我建設,來蛻變強迫癥狀。

惡性與良性循環:抗拒強迫癥狀而又挫敗、無助、迷惘,逃避生活,學習、工作和人際關係混亂,歸因為強迫症,繼續對抗……;接納強迫癥狀,帶著癥狀投入生活,改變思想觀念,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用實際行動滿足自己的需求,強迫癥狀減輕……

09、延時滿足的意義

一個兒童如果餓了、不開心了,就會立刻表達自己的情感,哇哇大哭,以引起撫養人的關注和在意,獲得陪伴和照顧。兒童要求的是即刻滿足。而一個成年人,需要的滿足不止兒童那麼簡單,很多情況是無法獲得即刻滿足的,比如從貧窮到富裕,從被人看不起到受人尊敬、從成績低到成績高、從基層員工到企業高管、從身體不健康到身體健康、從胖到瘦、從丑到美……這就要求一個成年人要學會延時滿足,和接納無法再被改變的事實。

懂得延時滿足的人,才會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有耐心的、循序漸進的、持之以恆的解決問題,而不是迫不及待、急不可耐的,想用最快速的、最簡便的方法消除問題,要不然就會感到挫敗、悲觀,消極、被動的逃避問題。一個懂得接納的人,才會在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的時候,放下執著,去做更有意義的事情。

10、用行動做出改變

給大家留幾個思考題,可以通過這個過程解析自己的強迫癥狀,建立解決方案,明確具體的做法,並且落實在行動上。

(1)我的強迫癥狀有哪些?主要是什麼?

(2)我的強迫癥狀是在過去如何形成的?

(3)我的強迫癥狀現在的存在原理是什麼?

(4)我要如何理解、接納自己和癥狀?

(5)我要如何表達自己內心裡的情感?

(6)我要如何滿足自己內心裡的需求?

(7)我要如何用實際行動做出改變?

(8)因此,我要邁出的第一小步是什麼?

本文作者于飛,資深心理諮詢師,催眠治療師,音樂、繪畫治療師,心理督導師,綜合正心療法創始人,中國心理衛生協會會員。擅長各類人際關係、戀愛、婚姻、家庭、親子教育、學習、工作等一般心理問題和各類社交恐懼、焦慮症、軀體癥狀、失眠、疑病症、驚恐發作、強迫症、抑鬱症等嚴重心理問題的療愈。QQ和微信:11570968


推薦閱讀:

(三)心理師用一句話治好強迫症的故事:我該如何集中注意力
擁有一般強迫症的人是怎樣的體驗?
強迫症的最簡單治療方法
強迫症是人類基因突變?!科學家你們不是騙人吧!?
求助,這是強迫症,潔癖,或者只是簡單的心理問題?

TAG:强迫症 | 强迫症心理学 | 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