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吹打打兩千年,你知道晉劇八音會嗎?

八音會,你聽說過嗎?

八音是中國古代傳統民族樂器的統稱,指金、石、土、革、絲、木、匏、竹八類;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音樂班子,主要使用鼓、鑼、鈸、旋、笙、簫、笛、管等八種樂器。故名八音會。曲牌有粗獷激越的「火雷炮」、「十大反」等,有細膩悠揚的「節節高」、「戲牡丹」等。已經收集到的曲式有百餘種。

在上黨地區,無論大事小情,都離不開八音會,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可是有人說了,我們那兒也有八音會。是了,山西各地的八音會還真不少,可要說上黨八音會,那絕對是歷史最悠久,最富有特色的。不信,你來看。

紮根民間的上黨八音會

在上黨地區,每逢辦事(就是婚喪嫁娶)的時候,除了支起大鍋,一連幾天宴請親朋好友之外,還有一項活動是必備的,那就是請八音會。

八音會是民間組織的音樂班子,是一種傳統民間吹打樂,主要使用鼓、鑼、鈸、笙、簫、笛、管等八種樂器,故名八音會。因為八音會在山西省的長治、晉城一帶廣為流傳,所以又稱「上黨八音會」。

在上黨地區,無論大事小情,都離不開八音會,吹吹打打,好不熱鬧。

可是有人說了,我們那兒也有八音會。是了,山西各地的八音會還真不少,可要說上黨八音會,那絕對是歷史最悠久,最富有特色的。

至於為什麼每逢「辦事」的時候都要請八音會?一來是為了壯壯臉面、壯壯聲勢,畢竟,請八音會也是需要有一定實力的,只能溫飽的人家是萬難請得起八音會的;二來也是為了熱鬧,每逢婚喪嫁娶,熱鬧是一定要有的。請了八音會,就算沒被主家邀請,沖著八音會的熱鬧勁兒,很多人也會不請自來。尤其你可以看到,每逢有八音會的地方,總是會圍著一大群嬉笑玩鬧的孩子們。人氣有了,自然就熱鬧了。

不過這八音會,也不是什麼事都要請的,當然財力雄厚的人家不必多說。除了婚喪嫁娶,還有圓羊(當地十五歲成人禮)、滿月等,但這說的都是私人活動,還有一些開業典禮,或者祭祖等公開的活動,也會有八音會露面。

要是放在古代,宮庭官府的禮儀祭祀,迎來送往,喜慶宴樂;軍隊中的出征助威,班師凱旋;還有民間的迎神賽社等等,就更離不開八音會了。所以你能掂量出這八音會的分量了吧!

絕技絕活身上顯

如果你看過上黨八音會,那麼你一定會留下極為深刻的印象。

首先是樂器,八音會裡有嗩吶、二胡、笙、鼓、鑼等等,全都是傳統樂器,總之一眼看上去,一定是散發著濃濃的中國味兒。

其次是曲調。經年磨合,名頭響亮的八音會班子,手上是一定有兩把刷子的。最直觀的,就是打動人。

辦喜事的時候,簡簡單單的一通鼓響,一曲嗩吶,一支高亢激昂的曲子,足可以瞬間把人們的情感調動起來,加上吹奏者們豐富的肢體動作,邊敲邊打,邊走邊奏,嘹亮的聲音直傳到九霄雲外,聽到的人們也興奮起來,歡笑嬉鬧。四里八鄉的人即便坐在家裡,一聽到那種帶著喜悅、興奮的曲調,准知道又是誰誰家娶媳婦,誰誰家辦喜事兒了。

若是家中有人故去,辦喪事的時候,八音會的曲調就會搖身一變,婉轉哀怨、如泣如訴、愴然悲涼,凡與逝者有交集者,無不落淚,更有勾起了自己的傷心事,失聲痛哭者;就算與逝者沒多大交集,聽到之人也會為之神色一黯,心中不免沉重幾分。

可以說,八音會就是通過音樂向人們傳遞一種無形的力量,影響你的喜怒哀怨。畢竟音樂嘛,本就是一種直指心靈的東西,你說你家裡辦個什麼事兒,請人過來吹打了一通,也沒人看,也沒人聽,多尷尬是不是。

八音會的另一個特別之處,在於有功夫,也就是俗稱的「武吹」。

一直以來絕技絕活什麼的很受歡迎,各大衛視相繼出了一系列節目,裡面有人表演用鼻孔吹葫蘆絲,吹嗩吶等等的絕活,但可以告訴你,這些在八音會裡,都是基本功。

就單說吹嗩吶,人家有的口咬鍘刀,刀的兩端系盛滿清水的水桶,刀上放花瓶或盛滿水的碗,此時就要用鼻孔吹奏兩支嗩吶;還有的鼻孔吹一支嗩吶,但嗩吶碗上插一支筷粗的細棍,頂著一個瓷碟,嗩吶聲不絕,瓷碟不掉;還有氣息悠長者,一曲嗩吶不換氣,吹得你目瞪口呆,你說厲害不厲害?

當然,現在你看的八音會,絕活不多,大多都是以吹奏為主,放在過去,街頭表演的八音會,都會來這麼一兩下子。

吹吹打打兩千年

有人說,古人沒法和今人比。今人出個國就幾個小時的事兒,古人連出個省都得個把月;今人吃喝玩樂各種方式你都想不到,古人除了賞花弄草,就是吟詩作對。這麼一說,古人確實挺沒意思的。

但是古人比今人更純粹,比方說音樂。

在古代,能製作樂器的材料大約有八種:金、石、土、木、匏、革、絲、竹,各是各的聲音,即便混到一起也是頗有講究,絕不會給人以雜亂無章之感,所以說中國古代的音樂很純粹,有琴簫和鳴,有絲竹悅耳。與如今偏重於重低音、電音、混音的西洋樂迥然不同。

後來,古人將各種樂器通稱為"八音",通過「八音」,演奏出一曲曲或婉轉悠揚、或激昂澎湃的美妙樂章。

不過這「八音」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需要配合,於是三五成群就成了一個班子,搭建出了一個能將各種樂器有機地結合在一起演奏的平台。這樣,「八音會」的雛形出現了。

春秋戰國時期,音樂已取得了相當的成就。晉國大夫師曠,被後世尊稱為「樂聖」,就是期間的音樂代表人物。

後來韓趙魏三家分晉,三晉時期的音樂發展也沒有停滯不前,反而在對外與各諸侯交往時,往往禮樂相傳。可見,音樂不但從晉國時期傳承了下來,而且依舊盛行。

而這個時期,也應該是上黨八音會萌芽的時期。

再到了秦漢,一統天下,音樂發展更是蓬勃,宮廷音樂與廟堂音樂並存,為二者的相互借鑒提供了契機。

這個時期,封建統治者對鼓吹樂極為青睞,因此鼓吹樂也成為了皇家專用,而後慢慢流傳到民間,成為當時的音樂主流。所以當時的一切音樂形式,都不乏有鼓吹樂的影子,上黨八音會也不例外,當然要融合吸納。

不信你看現在的八音會,很多都是以嗩吶聲、鼓聲為主,這與秦漢時期鼓吹樂的盛行密不可分。

到了唐代,尤其是唐玄宗時期,簡直是音樂發展的一個盛世。

唐玄宗李隆基大家都知道,精通音律,還是擊鼓小能手,當初在潞州(今長治地區)待過好幾年。對於不甘寂寞的李隆基來說,工作之餘,自然得玩玩音樂了,所以這個時期的民間音樂蓬勃發展。

據說後來李隆基成了唐玄宗,返回潞州時,潞州百姓以鼓樂歌舞相迎。可見在當時,音樂的主流已經成為了吹打樂,這對上黨八音會的發展也是具有很大影響的。

宋金時期,上黨地區的民間音樂更加盛行,而且出現了樂樓,樂隊。這就很像今天的民間樂班子,上黨八音會的規模初具雛形。

八音會的吹打形式有了,規模也有了,到了明清時期,民間還有了各種各樣的曲譜,樂戶也越來越多。於是,在這個時期,上黨八音會真正成型了。

說了一大堆,可以看出來,上黨八音會的一個最重要特點就是兼容,它善於把有利的東西吸納過來,變為自己的。在不斷融合吸納中,逐漸形成了屬於自己的風格。這也讓上黨八音會充滿了磅礴的生命力,可以在漫長的歲月中生生不息,不斷完善。

2006年5月20日,上黨八音會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推薦閱讀:

如何評價吉林、山西和內蒙被北京大學評為最「屌絲」的三個省份?
山西麵食文化的精髓是什麼?
如何看待真實的山西?
山西的發展潛力?
在陽城一中就讀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TAG:传统文化 | 晋剧 | 山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