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姿勢優雅地欣賞夜曲

馮芳芳 SteinGate

When we talk about Chopin,

we are actually talking about our nostalgia.

不完全肖邦鑒賞手冊 NO.1 × 癟癟君

離殤與繆斯

「他的天才同任何被他承襲的大師一樣廣闊、全面和精深;從性格來講,比巴赫更精緻,比貝多芬更有力,比韋伯更有戲劇性。他集三者於一身,然而他還是他,在挖掘情趣時比他們更微妙,在表現宏偉壯麗時更樸實無華,在傾訴悲痛時更催人淚下。」

----------------- 喬治 桑

與巴赫比精深?與貝多芬比力度?肖邦自然是比不過的。可是,當上面那句話從姘居了10年卻不願結婚的女友口中說出時,卻又顯得那樣理所當然。從偉大程度上來講,肖邦最多只能排在古典音樂家裡「前十守門員」的位置;不過,如果只看音樂生命的純粹強度,這位「鋼琴詩人」的閃耀指數應該是屈指可數的了(僅次於莫扎特和門德爾松)。最特別的是,肖邦是同一級別的音樂家中,唯一只用鋼琴創作,也只創作鋼琴曲的人。在19世紀浪漫主義音樂的輝煌時期,肖邦賦予鋼琴演奏以前所未有的歌唱性和自由度,這個傳統傳承下來,我們才能在今天聽到那麼多小型體裁的鋼琴獨奏曲目。肖邦逝世一個半世紀後,祖國波蘭用他的曲譜印了貨幣,全世界的音樂教室都懸掛著他的頭像,而東方的某個偶像甚至還打擦邊球,拿他的名字出過專輯。

Fryderyk Franciszek Chopin 1810~1849 波蘭音樂宅

傅聰先生曾說,「熟讀後主詞,基本上是肖邦的精神。」這個概括,提供了一種跨越東西方文化鴻溝的視角。的確,如果說巴赫嚴謹的對位法,是杜甫的七律;貝多芬的氣勢,是「黃河之水天上來」,那麼,肖邦音樂的詩性,就更接近於李後主的「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了。斯拉夫與法蘭西兩種血脈,去國之情與遊子離殤,是這個波蘭人身上剪不斷的線。

1810年3月,肖邦出生於華沙近郊的Zelazowa Wola,出生不久後,就舉家遷往華沙,但他童年時經常和妹妹一起回老家玩,那裡的風景肯定給他帶來了其他任何地方都無可比擬的影響。因此伊瓦什凱維奇才說,故鄉才是肖邦的原點,而瑪祖卡就是肖邦獻給世界的「鄉音」。

肖邦故居 Zelazowa Wola

1830年,當時與沙俄處於共主邦聯狀態的波蘭王國,發生了反對沙皇尼古拉一世的起義。為躲避戰亂,肖邦離開故鄉華沙,移居到法國巴黎,以演奏鋼琴、作曲為生。在這裡,他結識了李斯特和舒曼,並在李斯特的特別關懷下,認識了不少李斯特的前女友,其中一個,就是巴黎著名的沙龍女皇,女權主義先知,喬治桑。

喬治·桑 1804~1876 興趣是與男性藝術家談戀愛

喬治桑的沙龍規模,應該比林徽因女士的還要更壯觀一點:繆塞、李斯特、福樓拜、梅里美、屠格涅夫、雨果、小仲馬、巴爾扎克、德拉克洛瓦,構成了這個史上罕見的「傾慕者」隊伍。不知是幸運抑或不幸,肖邦尤受女主人垂青,於是,在被半包養的狀態下,天才與繆斯,一起纏綿了10年之久。而這10年,也正是肖邦創作生涯的黃金10年。

Valse N6 Op64 N1 En Re Bemol MajeurDinu Lipatti - The Last Recital - Besancon 1950

Minute Waltz Op.64/1 降D大調圓舞曲「小狗」 演奏者:李帕蒂 據說這是肖邦根據喬治桑的一條小狗繞著自己尾巴打轉寫出來的

人走茶涼,馬瘦毛長。1846年,「因為感情原因」,喬治桑疏遠了肖邦。2年多之後,肖邦便因為肺結核在巴黎去世,煙消雲散,年僅39歲。

留給世人的,是2部協奏曲,3部奏鳴曲,4 首變奏曲,4首詼諧曲,4首即興曲,4首敘事曲,5首迴旋曲,17首波蘭舞曲,20首圓舞曲,21首夜曲,26首前奏曲,27首練習曲與58首瑪祖卡,以及不多的船歌,搖籃曲,幻想曲,波萊羅,塔蘭泰拉舞曲,重奏,歌曲。 當我們談起夜曲 肖邦是「藏在花叢中的大炮」,古典音樂界的段子手舒曼如是說。按照這種認知,肖邦最傑出的作品,無疑是「家祭無忘告乃翁」一般的瑪祖卡才對。但其實,對於一般的聆聽者而言,一個更小巧浪漫的音樂體裁,才是肖邦的靈魂,它就是------夜曲。

這個標籤已經強大到成為了一種刻板印象,也就是說,當我們談起夜曲,我們總會想到肖邦;一提到肖邦,我們也會先想起夜曲。

首先要注意區別的是,肖邦的夜曲是鋼琴獨奏的Notturno,而不是李克勤《月半小夜曲》中的出現的那種小夜曲Serenade,後者專指的是一種適合在夜晚演奏的小型套曲,一般來說是傳情達意用的,所以演奏狀態是這樣子的:

《蒂凡尼的早餐》 奧黛麗赫本彈奏 Moon River

而肖邦的夜曲,叫做Notturno,這個名字,其實是「自古以來」形成的。語源系從拉丁語NOX演變,在羅馬時代,有「夜神」之意,一說取自天主教會的「夜禱」。夜曲成為一種獨立的鋼琴曲式,有賴於愛爾蘭人菲爾德(John Field, 1782-1837)的首創,他所寫的夜曲大多是牧歌式的,旋律平靜樸實。在低音部和弦伴奏下,高音部奏出夜的寂靜,形成了後來夜曲的原型。

而真正將夜曲發揚光大的,傳承至今的,當然是我們的男主角肖邦了。他在菲爾德的基礎上,結合了歌劇的歌唱性和奏鳴曲旋律的伸展度,全面提升了夜曲的形式和內涵,把夜曲真正地變成了鋼琴詩篇,也啟發了李斯特等人後來創作的「交響詩」。

在肖邦的整個創作生涯中,21首夜曲佔據著獨一無二的位置,是最能體現他詩人一面的體裁。從肖邦在1833年發表的作品9號,最初的三首同時也是最著名的三首夜曲中,我們聽到了一種前所未有的音樂。

降b小調夜曲 Op.9 No.1 獻給波列意夫人

Nocturnes: No. 1 In B Flat Minor Op. 9 No. 1李雲迪 - Chopin Nocturnes

這三首夜曲作於1830-1832年,標題是「獻給波列意夫人」,這倒不是因為肖邦是人妻控,而是當時的肖邦剛從故鄉華沙移居至巴黎,使用著一台笨重的老式鋼琴,不太方便發揮。於是乎好友波列意慷慨解囊,贈送了一台觸鍵靈活的鋼琴給他,為表感激,肖邦便將最初的夜曲獻給了朋友一家,同時,這組作品也成為了肖邦前期音樂的代表作。

而癟癟君尤其喜歡的,是作品9號中的第一首,降b小調夜曲。樂曲採用6/4拍,甚緩板演奏,是典型的ABA三段式結構。在呈示部,右手的觸鍵真正顯示了「只要一出手,就只有沒有」的水準,一個11連音加22連音,裝飾出降b小調的主旋律,那是思緒流淌的河邊夏夜,中二病少年在夢中追逐的星空。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行進部的八度雙音段落,高音部積蓄的力量動機越演越烈,轉眼間,又將潛藏的激情暗暗壓了下去,水起微瀾,復歸寧靜。彷彿一個傲嬌雙馬尾嘴上說著「無路賽」,內心卻早已告白了一萬次。

「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

「來如雷霆收震怒,罷如江海凝清光。」

在短暫的間奏後,樂曲回到再現部,重新回到了那個中二病少年的星空之夢,可是,夢中追逐打鬧的兩個身影,漸漸變成他一人形單影隻,少年方才想起,傲嬌雙馬尾,前些日子似乎已經給東村的張地主納了妾了,心裡不由得隱隱生疼,這個夢怕也是做不下去了。

「此情可待成追憶,只是當時已惘然。」

Rubato 與 9個「肖邦」

如果說,肖邦的靈魂是夜曲,那夜曲的靈魂,就一定是Rubato-------彈性節奏。Rubato意味著,在不改變節拍的前提下,演奏者可以根據自己的理解,去處理音符間的織體結構。就像一個酒量很好的大叔,往往並不計較是小酌還是乾杯,而是「隨意」,怎麼喝都剛剛好。

所以,極富浪漫色彩的旋律,賦予了夜曲以歌唱性;而Rubato,則給予了夜曲以自由度。那種時隱時現,飄忽不定,如同香氛一般自由與不可捉摸的感覺,就是肖邦夜曲的精髓所在。也正是因為這樣,肖邦的夜曲,才高過了輝煌炫技的李斯特,成為了鋼琴抒情獨奏的「聖杯」。

而為了尋找這種近乎不可言說的東西,各路鋼琴家們也開始了自己的表演。在這個人人都愛肖邦,每個被人稱為「大師」的鋼琴家都彈肖邦的年代,版本的選擇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像古籍會分善本、孤本、石印本、木刻本一樣,我們雖然可以用一句「蘿蔔白菜各有所愛」把事情糊弄過去,但對於耳朵苛刻的人來說,挑選出心水範本的過程,就像逛淘寶一樣有趣。

以之前分析過的,肖邦的Op.9 ,No.1,降b小調夜曲為例,癟癟君做過一個大略的橫向對比, 選取了能輕鬆聽到的9位著名鋼琴家的錄音版本。這9位「肖邦」分別是:傅聰、李雲迪、魯賓斯坦、阿什肯納齊、阿勞、弗賴里、波利尼、皮爾斯、鄧泰山。

  • 傅聰:

關於傅聰先生,看過《傅雷家書》的人,一般都不會忘記這個名字。1955年肖賽第三名,同獲瑪祖卡大獎出道。為了藝術,傅聰先生背井離鄉,遊離於大陸和蘇聯、西方國家之間。近似的際遇,使得肖邦成為了他一生的精神追尋;而東方的詩性,則賦予他完全不同於西方鋼琴家的表達方式。在傅聰的這個版本里,我們聽到的是一個內斂而沉靜的肖邦,觸鍵很輕柔,追尋的是音色的連綿而非割裂,樂句的對比處理也沒有那麼強烈,打磨得沒有稜角,給人渾然一體的整體感,不露聲色地展現出這首夜曲極富詩意的靈魂。遊子無家,被天席地,男兒柔情,淚不彈輕。值得一試!

癟の評分:

  • 魯賓斯坦:

魯賓斯坦,是癟癟君最早接觸肖邦時的「領路人」,在那個用步步高復讀機聽盜版磁帶的多愁歲月里,他的《夜曲集》基本上是枕邊必備。魯賓斯坦和肖邦一樣,都是波蘭人,算得上是20世紀演奏肖邦的權威大拿,技巧、理解、音色無出其右,RCA時期的錄音也堪稱完美,其中RCA紅印的那盤《夜曲全集》入選了BEST100,還是企鵝的三星帶花推薦。說回降b小調,在他的這個版本里,我們能聽到音樂清晰的線條感,這是一個少了些陰鬱,較為明快的版本,對於初次接觸肖邦的朋友來說,先聽魯賓斯坦的版本,可以少走彎路(比如把肖邦曲解成一個隨時都憂傷得淚流滿面的娘炮傑克蘇),從而樹立一個演奏標準線,這也一個絕對不會選錯的,範本中的範本,但也許是個人太熟悉的原因,聽久了會感到一絲乏味。

癟の評分: ☆

  • 阿勞:

同為20世紀最好的鋼琴家之一,阿勞是純粹的神童(5歲就開獨奏會),曲庫量巨大,技巧輝煌,任何風格的曲子都是信手拈來。雖然一般公認阿勞演奏的貝多芬最為精彩,但其實他的肖邦也毫不遜色。在這首夜曲中,阿勞的演繹帶有極其濃郁的個人風格,與其他所有人的版本都有著一耳朵的差別。不少樂迷都知道,阿勞有個老梗,叫「慢工出細活」,說的就是他的rubato斷句經常壓節奏,在這個版本的降b小調里,他還真就這麼幹了,而由於慢,他可以把每一個音的延展性都做得很足,和弦帶出的氛圍也就充滿了一種朦朧的迷離感,這是一個神思遊走,籠罩在一層薄霧之中的肖邦。霧霾天里點上一支煙來聽,絕對提神醒腦,老饕至愛。

癟の評分:

  • 波利尼:

獻上一張此君年輕時的照片,向流逝的顏值致敬。波利尼師承20世紀傳說哥米凱蘭傑利,走的是義大利式的技術流,其音色變化豐富,情感飽滿,技巧酷炫,他的肖邦練習曲堪稱一絕。波利尼版本的降b小調夜曲,音色特別漂亮,排浪式的琶音襲來,令人情緒涌動。但是,這朵華麗的浪花,陽光的成分似乎多了些,適合心情不錯的日子裡看書時聽。

癟の評分:

  • 阿什肯納齊:

阿什肯納齊與傅聰基本上同時出道,是55年肖賽的榜眼,後來成為蘇俄派最重要的鋼琴大師之一(有趣的是,當時第三的傅聰與第二的阿什肯納齊在後來的影響力都遠勝於狀元秀哈拉謝維茨)他的風格 繼承了安東·魯賓斯坦的傳統,音粒飽滿,情感渾厚,對旋律的渲染很出眾。不過,他這個版本的夜曲,似乎傾訴的情緒要大於吟唱的詩意,把對比度做過了頭,慢的時候特別慢,快的地方又特別快,導致聆聽時情緒彷彿隨時在被肢解一般,始終沉浸不到那個應有的夢境中去。

癟の評分: ☆

  • 弗賴里:

不知是不是因為是巴西人的緣故,弗賴里演繹的肖邦與阿格里奇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很有激情。這份激情放在圓舞曲、波乃滋和瑪祖卡里,是乾淨利落;但放在夜曲里,大珠小珠落玉盤,就清澈得有點打頭了。

癟の評分:

  • 皮爾斯:

除了阿格里奇外,皮爾斯也算是女性演奏家裡演繹肖邦的一個經典人物了,她這個版本的降b小調也是網上流傳最廣的版本之一。但對於我來說,實在是過於輕柔且緩慢了,這是一個失戀了兩年還沒走出心理陰影的肖邦,是一個憋著心事滿面愁容,或許還在啜泣的肖邦,只見薔薇不見槍。

癟の評分: ☆

  • 李雲迪:

把雲卷卷和以上這些名字放在一起,似乎有點不太厚道,畢竟「著名鋼琴家」和「大師」的級別不一樣。這裡並沒有想黑他的意思,雲卷卷彈其他人的東西也許不怎麼厲害,但畢竟肖賽出道,彈夜曲算是老本行。這首降b小調,李雲迪至少在不同的三張專輯和精選集里推出過同一曲目,可以看做是他本人很偏愛的生涯代表作了。從觸鍵的質感、情緒的拿捏、音色的渲染上,李雲迪的這個版本都達到了相當的高度,不遜色於某些大師。這是一個沉醉在幻夢中的,有點憂傷的肖邦,第一次聽的時候挺驚艷,腦袋裡還突然蹦出了一句詞:只道當時是尋常。但怎麼說,少年維特之煩惱,畢竟還是為賦新詩強說愁。當你暗戀一個人不敢表白擔心被拒又假裝失戀極其彆扭時,請聽李雲迪的這個版本,保證點到即止,不會抑鬱。

癟の評分:

  • 鄧泰山:

越南鋼琴家,肖賽狀元。之前錄音聽得少,這次做橫評才把他的夜曲聽了一遍。好吧我承認把他放在這兒就是來給「9個肖邦」這個標題湊數的,珠玉在前,這個版本比起來只能屬於一流的鋼琴家裡的一般水準,就像一碗沒放鹽的面,不吃也罷。

癟の評分:


乾貨的分割線

癟癟君的肖邦夜曲談,到這裡就告一段落了,其實,這次基本上是圍繞著肖邦21首夜曲中的一首進行的展開,而夜曲,又只是肖邦創作的一部分罷了。肖邦那數量可觀的瑪祖卡,圓舞曲,練習曲等,全都精彩紛呈,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按這種曲目解析加橫向測評的方式,自己去挖掘更多演奏家的不同版本的肖邦曲目,來構建自己最熱愛的肖邦「曲庫」。

而在肖邦曲目的演奏方面,這次因為選曲的問題,有好些大師的錄音版本沒有聽過,所以無法列入。但是在其餘體裁的肖邦作品中,他們的名字不得不提,像科爾托的全部,李帕蒂的圓舞曲和練習曲,弗朗索瓦的全集,古爾德的奏鳴曲,阿格里奇的瑪祖卡和前奏曲,齊夫拉的練習曲,齊默爾曼的前奏曲和敘事曲, 霍洛維茨的肖協,都很推薦。

最後,友情提示,郎朗的肖邦,最好別聽。那不是肖邦,是後,友情提示,郎朗的肖邦,最好別聽。那不是肖邦,是表情包。表情包。

推薦閱讀:

古典樂主音是樂曲最後的一個音嗎?
《貓和老鼠》中出現過哪些世界名曲?
無調性的音樂怎麼欣賞啊?

TAG:古典音乐 | 肖邦 | 钢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