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讀後感

我想,這是我最近以來看的持續時間最長的一本書了,在前幾篇文章精華摘要方面,我真覺得很多東西是非常有意義的。旁人一看可能會覺得看不懂我到底是寫了些什麼,可是之前手寫的時候,我習慣於記錄一些句子一些感想,之前的摘要,純手打,沒有複製粘貼,全是邊看邊寫的,可能會覺得寫了好多沒用的,如果這樣的話,可以跳過精華摘要部分,直接來讀後感。精華摘要部分,我想對我自己來說是非常有必要的。

當前時代,科技迅速發展,在這種大環境下,必然存在傳統與現代的衝突問題。書中所說的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這也是在那時候的時代條件下發生的衝突。把當時的情況放到現在來理解,結合當下的熱點及時代特徵,很多問題就能迎刃而解。

但是不可避免的,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的衝突可以說是很早的媒介衝突,一些原始的資料不易保存。放眼全世界,很少能有幾個國家像中國一樣能將有形和無形的史料保存的那樣好,雖然中間也經過了一些浩劫,可是總體來說,中國還是走在世界前列的。

這本書中多次提到了《荷馬史詩》,因為荷馬史詩是西方文化的主要源頭。這本書從《荷馬史詩》入手,破解口語文化之謎,我們知道了語詞,明白了套語,也知曉了口授的方式。中國也有類似的史詩,蒙古族的《江格爾》、柯爾克孜族的《瑪納斯》、藏族的《格薩爾王傳》,經過中外學者的不懈努力,中國的三大史詩也逐漸揭開了神秘面紗。

通過閱讀知道,古今各地的史詩演唱人多半是文盲,但他們同時又是民族文化的傳承者和「聖人」。他們能夠如痴如醉地演唱幾晝夜,不僅表演了民族的神話傳說與源流,也會大大增強人民的民族身份認同感。

我曾經做過膠東方言的保護工作,我們的任務,就是尋找合格的發音人,請他們來用本地方言發音,我們進行錄製並記錄。看書時突然想到,方言,跟這些史詩吟誦有著密切的關係,可能只是關注點不同:方言研究注重語音語調,史詩吟誦注重內容。

但在我看來,其實兩者是很相似的。普通話推廣至今,卓有成效,但是單從語言保護來講,普通話是不益於語言多樣性的。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不再會講老輩人一代代流傳下來的語言,與此同時,以這些方言為載體的一些口語文化,也就難以流傳下來。這是對口語文化特有的擔憂。

書中也提到,書面文化就不用擔心這個,雖然很早之前的書面文化也會有強烈的口語特徵,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書面文化只會越來越規範,因為伴隨著印刷術的發展,書面文化的流傳範圍以及速度是要快於口語傳播的,那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讀到這樣的作品。為了適應大多數人,人們也為了將自己的思想更好地傳播出去,勢必會將書面語言變的越來越規範,以讓更多人清楚明白為目的。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的差異就會越來越大。像如前文提到的《江格爾》、《荷馬史詩》等,就越來越難以傳播下去,除非是被轉化為文字形式,可是就算是這樣的話,很多原汁原味的東西,也勢必是留不下了。即使通過媒體設備錄了音,可是那種氛圍、以及口授時的互動都將不復存在了。

時代的發現必然會拋棄些什麼,在文字時代,我們覺得口語文化落後單薄,可是在網路時代,很多人還會覺得文字落後單薄。我們總不能永生,一直去體驗最新科技,可是也不能看不到以前文化的積極作用。人類的發展,是站立在巨人的肩膀上的,而之前的文化,就是撐起你的肩膀。

但是,除了這些擔憂,本書在研究口語文化和書面文化本身方面,還是有很多獨到的見解的。

(1)提出口頭傳統和口語文化的九大特徵;

(2)提出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的兩極性和反差;

(3)提出原生口語文化和次生口語文化的概念;

關於這些概念,在這裡不做細說,摘要里都有,以下將談談媒介環境學。

有個問題:口語是不是技術?是不是媒介?

我認為口語是技術,也是媒介。因為我很贊同口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可替代的作用。媒介環境學派的代表人物都主張泛媒介論、泛技術論、泛環境論、泛文化論,只是程度不同而已。我可能比較樂觀,我認為一切事物只要有用,而且是不可替代的,都可以被看做一種非常重要的事物,它的獨特性值得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媒介環境學派的不同人物在媒介、技術、環境和文化的內涵上,卻有一些小小的分歧。這些在前言里均有論述,不做具體說明。

總之,用何道寬的話說,這本書把古典研究、史詩研究、口語文化研究、媒介研究、文藝批評嫁接起來,又融為一爐,厚積薄發,深入淺出。

其實看到最後,我越來越清楚的想到:若是論口語文化與書面文化的研究,這本書無疑是做的非常好的。可是我很不理解為什麼總要將兩種不同的文化放在對立面來理解!僅僅只是誕生先後的關係,每一種文化都在自己所處的時代發揮了重要的作用,這些是我們發展到今天都不可避免的過程。我們從儺戲發展到小說再到影視再到當今的VR等其他,都是時代發現的產物。我想,我們研究它們的特點影響之類的還是很有意義的,若是非要拘泥於死板地比較他們之間的不同或者是判斷到底哪種媒介比較好,我認為是非常沒有必要的。


何道寬

前幾篇文章致敬作者,今天這篇致敬譯者大人!


推薦閱讀:

從傳播、營銷、公關角度來談談華為涉及虛假宣傳事件?
如何理解麥克盧漢在《理解媒介:論人的延伸》中的論述方式?
Live話題:醫學與社會之三——由食到衣再到住
論文分享:Who creates Trends in Online Social Media: The Crowd or Opinion Leaders?

TAG:传播学 | 经典书籍 | 读后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