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時代的數據主權與信用
世界正在從中心化走向去中心化。這是時代進化的結果,不是選擇的結果,誰也無法選擇。個體的覺醒與權威的不斷崩潰共同培育了去中心化嫩芽。經過中心化時代的個體,深知共識對於自身利益的重要,分散式自治組織和分散式商業是一個值得實踐的理想。
但是,中心化不會自動退出歷史的舞台,或者消亡。中心化是當今社會信用背書的主要形式,支付寶是中心化的,法幣是中心化的,銀行是中心化的,互聯網基本也是中心化的———可以肯定的是,如果當下沒有國家信用背書,社會必然大亂。因為信用是社會穩定的基石,所有其他基石的基石。沒有準備好一種新的信用,老的信用是斷然不可以毀掉———你能在修繕房屋的時候沒有準備好新柱子就斷然拿掉舊柱子嗎?
中心化和去中心化將在未來一段很長的時間裡相互角力。去中心化一定是從個體、從底層不斷的生髮、擴張,適應,以及屹立,就像種子從嫩芽變成參天大樹。這是源力。因為是緣力,所以,改變會慢,但會非常可怕。會有哪些改變呢?
數據主權意識的喚醒,數據重新回到了個體的手裡。在互聯網前朝,人、物體是沒有數字身份的,絕大部分的交互與交易都直接發生現實世界,感知到就是信用。也正是受到感知能力的限制,現實中人們對時間、空間的利用是有限的。為了不斷超越彼此的感知能力,簽名、書信、電話、公認的貨幣、銀票、信用卡,等等信用中介物質被發明出來。互聯網開啟了我們的數字生活,讓我們嘗到了甜頭———不用見面就可以交易,足不出戶可以買遍全球,你擁有微信號、微博號、QQ號、支付寶帳號,你的馬甲越來越多。但這不是穩態,這只是開始,我們會進入全面的數字時代,進入價值互聯網時代。你我都將進化成數字世界的唯一一個符號,你我的行為將大大超越時空的限制;你我的行為都將成為數字世界的數據。
可以預見,這些數據將成為你我的信用背書。當然,數據天然不是信用,但是,當我們大量的行為數據以區塊鏈的形式存在於數字世界的時候,它就當然成為我們的信用。因為區塊鏈上的數據,可信、可追溯,並且是去中心化分散式存儲。我們自然擔心這些數據被未授權使用,我們自然要宣誓對這些數據的主權,我們自然有權決定這些數據存儲在哪裡、誰可以使用。為什麼我在天貓買買買的數據一定要存在天貓?天貓只不過是順手拿走了我的數據。為什麼上醫院看病,病曆數據就一定要存在醫院?醫院不過是順手拿走了我的數據。說到這裡,吐槽一下,解決行業數據共享的區塊鏈解決方案,如:醫療鏈、積分鏈等。一旦數據的主權回到個體手中,這些方案都將土崩瓦解。但是,當下,它在一定層面還是有現實意義的。有人會不會說,跟老子談數據主權,別購物了別看病了!強權之於趨勢,如抽刀斷水。
數字時代一定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社會管理制度和商業模式。重要的東西可能變成資產,數據主權意識一旦喚起,數據就不再是大家莫不甘心的東西了,反而成了大家爭先搶後的東西,數據自然就演變成了資產。被中國標貼為」虛擬商品」、被國際標貼為」虛擬貨幣」的比特幣、以及其他競爭幣,現在已經是不折不扣的資產了。當然,資產的泡沫和價格波動是另外一回事。泡沫的另一種解釋就是未來的想像空間。數據成為資產,是數字時代重要的標誌。對數字資產的確權、交換、交易、存儲、流動和變現,將催生新的商業模式和社會管理制度。現實世界的資產、物質也將被唯一的標識,獲得價值網路的數字身份。連接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的技術手段在不斷的提升,比如AI就扮演著領導角色。人們生產出來的海量數據存儲也通過雲技術得以解決。加密技術和隱私保護技術也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所有的技術準備工作已經就緒,而區塊鏈就是那個最後的號角,只等人們的覺醒和行動。
總結一下,信用是商業活動和社交活動的基石,自古以來信用的形式在不斷的演化。數字時代,數據就是信用,數據就是資產。數據的源頭在個體,個體將擁有數據主權。數據的生產、存儲、流動、交換和使用,以及消亡,呼喚去中心化的分散式商業模式出現。
推薦閱讀:
※iOS當中的Cache設計
※從Excel到簡道雲,跳出傳統數據管理思維
※R中數據缺失值的處理--基於mice包
※iPhone 步行數據分析
TAG:区块链Blockchain | 个人征信 | 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