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唐無稽的故事」 文學少女II && 呼嘯山莊

『文學少女』前兩卷讀完了。讀完第二卷後順手把『呼嘯山莊』也拿來讀完了。大概算是把『文少』的故事結構與內在邏輯搞明白了。當然由於我目前只看了兩卷,觀點難免有片面之處。

之前看完第一卷後對『文少』蠻失望的。『人間失格』我高三時看過,但在『文少』第一卷里感覺就是作者把第一手記拿出來造了個第三人稱視角的故事套了進去。最後對太宰治作品的評論雖然正確,但缺乏深度(大概跟我看了太宰治的作品後第一感覺差不多吧)。當然野村大媽自己也在後記里說了她是為了寫『文少』才把『人間失格』買來看的……

我一直想吐槽,似乎ACGN界對太宰治情有獨鍾。除了『文少』,『青之文學』的第一話就是『人間失格』;『我的青春戀愛物語果然有問題』某一卷貫穿著『人間失格』和『奔跑吧,梅勒斯』;『古典部』系列第六卷「我們傳說的一冊」也有折木寫的『奔跑吧,梅勒斯』的讀後感……老實說我對『人間失格』第一手記「妖怪」那一段論述深有同感,卻對它講述的故事無甚共鳴。相比之下倒是『斜陽』更能使我感到太宰治的天才。可能還是那一句所謂的「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更吸引眼球,更適合把宅文化帶入吧(我們且不說這句話還不是太宰治原創的)。想想我高三還用『人間失格』寫過作文簡直羞恥(捂臉)……

回到『文少』。讀完第二卷,感覺可能是自己有點苛刻了,『文少』雖然使用一部文學作品來展開敘事,並不意味著是對這部作品的簡單引用,模仿,甚至娛樂化。事實上可能沒讀過原著直接看文少體驗會更好(原因我下面會說),把『文少』和嚴肅文學作品一起評價顯然是不合適的。


好了下面進入正文(想到啥說啥,可能會邏輯混亂):

1.關於『文少』的故事結構:首先是「代替自我介紹的」心葉的黑歷史,然後是心葉與遠子學姐的互動——甜蜜的校園日常(魂淡啊心葉你明明這麼現充→_→),接著那部文學作品的橋段登場,把氣氛拉向黑暗的深淵,最後在遠子學姐的無敵推(腦)理(洞)下謎團被破解,同時也完成了一次心葉的精神補完。這算是ACGN作品的經典結構,但要注意的是『文少』里的文學作品的橋段並不是單純的模仿,它只是抽取了那部作品裡的代表性的元素和主題思想進行整合,代入到這個校園故事裡。第一卷通篇無非是第一手記里「妖怪」那一段的反覆利用(畢竟搞政治運動、殉情、妻子被強姦、吸毒、關進瘋人院等情節跟高中生扯不到一起去……),第二卷的故事也和『呼嘯山莊』多有出入(囚禁少女什麼的,想想都覺得喪心病狂→_→)。甚至於,文少里的情節比原著更加黑暗,往小了說這是使輕鬆甜蜜的校園日常與黑深殘的恐怖故事扭曲地結合在一起,使輕小說更有戲劇性;往大了說這或許和霓虹人的「物哀美學」有關吧(想想雨宮螢臨死前的一幕)。當然這不是重點,重點在於文學作品只是一個框架,把需要講的校園故事包裝了起來。就好像『冰菓』的推理、『涼宮春日』的時間穿越和超能力、『春物』里侍奉部解決問題的活動等等,無非只是一個故事的載體而已。一切一切都只是設定,是為要講的校園故事服務的。這樣來看,『文少』所謂「最文學的輕小說」之類的名頭純屬噱頭,遠子動不動報菜名一樣列舉文學作品也有掉書袋的嫌疑。短短一卷單元劇的形式,怎麼可能構造嚴肅文學裡那樣的史詩呢?文學作品裡的那些句子,放在輕小說里未免有矯情之嫌,其說服力大大下降。所以說,看了原著再看『文少』,就會忍不住邊看邊吐槽……但作為一個少年成長的故事——從層層的鋪墊,到對故事的主角的存在意義的徹底否定,再到最終的大逆轉,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邏輯鏈條——還是很有趣、很成功的。

2.『呼嘯山莊』和『文少』同樣是從旁觀者的視角進行敘事的,穿插著第一人稱的敘述。『文少』里的第一人稱視角,是謎團鋪墊部分故事主角的讓人初讀時不明所以的自白。形式上,它是對引用的文學作品的模仿(玩neta大家總是喜歡的);內容上,它與其說是伏線的設置,不如說是隱晦的劇透,等讀者看到結局,自然會翻回來把伏線補全;描寫上,它是扭曲的故事主角看到的扭曲的世界,只有這樣,才能把故事導向絕望的谷底,完成最終的逆轉。在這一點上,『文少』也有些世界系的影子——「世界」(當然說的不是全人類的世界)在悲壯的無謂掙扎中走向毀滅,原有的人類共同承認的積極的、正義的價值觀不再被主角們所擁有。在這樣一種失去一切的情形下,才可以赤裸地暴露出主角心中的真實,完成精神上的審判與補完(我得感謝『EVA』創造了這麼個方便表述的詞)。雖然說作者為了收刀片(霧)還是把雨宮螢送走了,但到了這個時候,主角死不死、結局是不是bad end已經不重要了,當雨宮最終表達出對父親的愛的時候,一切都已經順理成章。

『呼嘯山莊』的敘事方法就很有意思了。先是最外的一層,洛克伍德先生,也就是「我」;而「我」卻不是故事的講述人,故事的主講人是僕人耐莉;在耐莉的講述中為了避免平鋪直敘,又插入了諸如伊莎貝拉的信的敘述。這樣一來,故事最複雜的時候竟是三層嵌套的模式。當『呼嘯山莊』初問世遭受不公的批判時,便有人認為『呼嘯山莊』的敘事方式「雜亂無章」。真是這樣嗎?

我們要先回答兩個問題。首先,洛克伍德先生存在的意義?其次,為何要在長長一段倒敘之後順敘?

考慮故事的兩個主要講述人——耐莉和洛克伍德。耐莉毫無疑問是歷史的見證者,甚至可以說是貫穿這兩代家族的人中最「正常」的一個,只有她才能從客觀的視角看待這個舞台、這些角色。而洛克伍德呢?前三章是洛克伍德的登場,在這個時間點,故事的高潮已經過去,主要人物大部分已經謝幕。如果沒有洛克伍德作客山莊的前三章,故事仍然完整。但艾米莉·勃朗特仍然別出心裁選擇了這樣一個角度切入故事——洛克伍德是主線情節之外的人物,是呼嘯山莊的陌生人。從陌生人眼中看到的呼嘯山莊也恰是作者希望身為讀者的我們看到的山莊:陰暗、冷酷、沒有生機。而這一切都是山莊的主人希刺克厲夫引起的。從洛克伍德最初對希刺克厲夫的親近,到遭受無禮的對待,我們見證了人性的徹底崩壞——作者預敘了悲劇的結局,儘管並沒有告訴我們這個結局是什麼。

那麼我們就可以知道小說是怎樣一個構造了。從人性跌入谷底切入,由耐莉的敘述慢慢回溯人性墮落的過程。正是人性逃脫不了徹底毀滅的結果,才使得這個故事的過程更能打動人(預敘結局在ACGN中也不少見,典型例子如『eden*』)。而最後,當耐莉講述完這一切的歷史,洛克伍德再次開始發揮他的作用。他要揭開未來,告訴我們人性仍然有希望,它是仇恨扼殺不了的。這一點在前三章也有伏筆。當洛克伍德被困在山莊的時候,只有小凱瑟琳認為「一條人命總比一夜沒有人看管馬要緊得多吧」,對洛克伍德施以援手。最終,第二代愛情在衝破「恨」的阻礙後修成了正果。要注意的是,就像在對『文少』分析時說的,這是在人性跌落到谷底,一切被否定之後,重新確立價值觀的過程,它與最終是happy end還是bad end沒有關係。不管是雨宮螢的死,還是小凱瑟琳與哈里頓的愛情,說的是一回事。

3.有趣的是洛克伍德先生與心葉倒是有一點相似之處:

不,我扯得太遠啦——我是一味拿自己的性格往他身上堆。可能希刺克厲夫先生就有他自個兒完全不同的理由,才碰到有誰也許想跟他交個朋友時,盡把手指兒往裡縮;而這跟我要那麼做的理由可全不相干。我那親愛的母親老是說,我永遠也別想有一個溫暖的家庭了;果然,就是在去年夏天,我證實了我根本不配有。

那時候我正在海濱享受著一整個月的好天氣,誰想碰上了一個最迷人的姑娘——在我的眼裡,真正是一位天仙——在她沒有理會我之前,我始終是這樣看待她的。我從沒有把自個兒的愛情說出口,可是如果眉目也能傳情,那麼一個白痴也能看出,我已經沉溺在愛河裡,沒了頂了。最後,她懂得了我的情意,回報了我一個秋波——啊,也不提多甜蜜,你儘管自個兒去想像吧!可是我能怎麼辦呢?說來丟臉,我就像一隻蝸牛似的,冷冰冰地縮回去了;對方每向我瞅一眼,我就變得越冷淡、越往裡縮得緊。可憐這個天真的姑娘,到最後懷疑起自己的感覺來,以為自己鬧了個大笑話,窘得什麼似的,硬是要她媽媽依著她,一溜了事。

就因為有這種怪脾氣,我得了冷酷無情的名聲。多麼冤枉,只有我自己心裡明白。

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什麼黑歷史導致了洛克伍德的個性,拒絕和別人交往這一點,倒是和心葉挺像的。

4.最初知道『呼嘯山莊』是在初中語文書上介紹必讀書目『簡·愛』時。當時唯一知道的一點信息是,夏洛蒂·勃朗特的妹妹寫了一部據說爭議很大的書。大概是那時候比較naive,看完『簡·愛』後也沒有特別的感想吧,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語文書上節選的那一句「你以為,因為我窮、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沒有靈魂沒有心嗎?你想錯了!我的靈魂跟你的一樣,我的心也跟你的完全一樣!要是上帝賜予我財富和美貌,我一定要讓你難以離開我,就像我現在難以離開你。我現在與你說話,是我的精神與你的精神說話,就像兩個都經歷了墳墓,我們站在上帝腳跟前,是平等的,因為我們是平等的!」表面上看,『簡·愛』比『呼嘯山莊』似乎更加直白,故事也沒有那麼複雜——灰姑娘出身的女主角,在經歷了種種地獄、厄運的考驗後,因為她始終充盈著對美好而平等的愛情的嚮往與對至高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最終收穫了幸福的人生——甚至讓人覺得是一個非常俗套的劇情。但是,經典橋段正是因為有說服力才會流行(一種值得參考的說法是『簡·愛』採用了『神曲』式的結構:地獄——煉獄——天堂)。套路本身是沒有錯的,只要你能講好一個故事。

無論是簡·愛寄宿的舅母家,孤兒院,還是後來在火中毀滅的桑菲爾德莊園,『簡·愛』構築的環境與『呼嘯山莊』一樣,充滿了陰森與恐怖的氣氛。但是『簡·愛』中的地獄與呼嘯山莊的使用方式是不同的。正是因為周圍的物質世界一直在迫害「我」,沒有「我」的容身之地,才顯得有著更高的精神追求的「我」的與眾不同。『簡·愛』的女主角,從頭至尾都是一個站在絕對高度、永遠熱愛生活、不可能被打敗的存在。雖然有初次婚禮遭到阻礙的波折,但最終簡·愛毫無懸念地獲得了幸福(也正是如此,有人認為『簡·愛』結局過於圓滿是一個敗筆)。這與『呼嘯山莊』中所有角色都是舞台上的一員,都是構成扭曲的呼嘯山莊的一部分是不同的。

這倒不是說『呼嘯山莊』比『簡·愛』更高一籌。他們想要表達的主題其實是類似的,只是『簡·愛』更像是滔滔不絕、一往無前的大江大河,而『呼嘯山莊』更像是無邊無際、孕育著危機與衝突的大海罷了(當然我個人還是更喜歡『呼嘯山莊』)。

5.應該順便說說『文少』II引用的另一部作品,準確說是童話——『日之少年與夜之少女』。雖然是童話,這篇作品裡充滿了神話色彩。故事是一個神話學中典型的「英雄之旅」的模式。不甘於單調的日常世界的少年,跨過了異世界的門檻,在各種危機的磨練後,成長為在陌生的世界中也能獲得物質與精神上的自由的英雄,同時也給讀者帶來精神的慰藉。這個故事的亮點就在於對初次踏入對方世界的少年少女的行動做了細膩的探索與描寫,而全文又沒有多餘的部分,任何一個意象都有著其象徵意義,任何一個情節都是成長故事的一部分,使得全文的敘述非常飽滿。這樣一個故事改造一下應用到ACGN中應該是很合適的選擇——情節簡單而富有象徵意義,情節浪漫又不失真實。但『文少』中僅僅是把它作為象徵囚禁於地下室中的雨宮螢的工具,未免有些可惜。

6.說了這麼多,『呼嘯山莊』和『文少』II想要表達的東西其實也很直白。為何不可一世的希刺克厲夫最終選擇了死亡,劇情在最後突然轉向了走向希望的美好結局?(老實說我覺得『呼嘯山莊』在這裡處理得不是很好,希刺克厲夫臨死前的掙扎比起之前人性墮落的部分缺乏說服力,愛戰勝恨來得略有突然。)難道像『文少』那樣走向全滅不是更有震撼力?其實『文少』II和『呼嘯山莊』都是藏在黑暗故事下的歌頌希望的故事。愛與恨同樣是人類純粹的情感,但是恨終究會被愛的光芒掩蓋。復仇本身是痛苦的——希刺克厲夫和黑崎保,在復仇之前費盡心機,在終於實現復仇,把周圍的一切毀滅之後,人生意義又一下子變得空虛。甚至,復仇本身可能毫無意義——如果人與人之間的心意都能相通,復仇本身就是一場誤會。

「……如果……我們一開始就以父女的身份相遇就好了……」

7.『呼嘯山莊』中的人物是將個性放大到極點的產物,他們每個人都像是熾熱的火焰,毫不隱匿地表達著自己的愛與恨。即使是在遭受無比殘酷的摧殘之後也不會放棄,就像是呼嘯山莊那些被狂風暴雨雷鳴電閃壓迫卻不會倒下的樹木,粗獷而頑強。他們的感情看起來那樣的荒唐無稽,又是那樣的真摯動人。

比如凱瑟琳袒露內心時從靈魂中吐出來的句子,最純粹的表白(我看的中文譯版太糟糕了,還是原文更能打動人):

Here! and here! replied Catherine, striking one hand on her forehead, and the other on her breast: in whichever place the soul lives. In my soul and in my heart, Im convinced Im wrong!

比如因為愛而生恨,自私而冷酷,向曾經一切傷害過自己的人毫不留情地復仇(與一般奪取生命的復仇不同,這種復仇包括了肉體的折磨和精神層面上的摧殘,越發顯得它的可怕與變態)的希刺克厲夫。當『呼嘯山莊』初問世時,人們因為不解艾米莉·勃朗特為何創造這樣一個毫無人性的惡魔而詆毀她,但正是這種毫不掩飾的惡,揭示了人類內心最真實的慾望。一個人精神上的最高追求是永遠無法得到滿足的,這樣一個忠實於自己慾望、在世界中心呼喚愛的野獸同樣也有他的魅力啊。

說來說去,我還是覺得這一卷『文少』對『呼嘯山莊』的評價是點睛之筆:

「我只是個讀遍世上所有故事的讀者,跟故事毫無關聯。但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正因為我是讀者,所以才能看得清楚。故事的主角們,因為不幸的體貼和陰錯陽差的狀況而分離,因此走上毀滅的道路。原本應該有快樂結局的故事,只因為一點誤解和算計,才導致悲劇的發生。

活在十九世紀的英國鄉村,個性孤僻討厭人群的牧師女兒,完全沒有任何資料或經驗,只靠著豐富的想像力,在一生中唯一出版的這本小說——包含了不尋常的渴望、復仇和愛情。

這本書剛出版時,被評論家大力批判說不道德、荒謬無稽、文筆差勁、結構破綻百出、粗陋鄙俗等等,還有人詆毀地說書名不該叫做『Wuthering heights』,而該取為『Withering heights』(毀滅之丘)才對。讀者看到主角們激烈到近似暴力的感情都忍不住皺眉,所以銷路很差。」

「我越讀這本書,越覺得飢餓。心中饑渴不已,喉嚨也不由自主地縮起,腦袋也因為近乎瘋狂的飢餓感而發熱,幾乎無法呼吸。但是不知為何,我每次還是會持續讀到最後。出現在這個故事裡的角色,每個人都堅持自己的想法,毫不顧忌地做自己想做的事,不管是憎恨、悲傷還是愛,都像野獸一樣,毫不隱藏感情地互相謾罵、互相傷害,幾乎都是讓人不想與之交往的人物。

凱瑟琳會因為耍脾氣而絕食、希斯克利夫因為誤會而憎恨別人、奈莉總是說些多餘的話,把場面搞得更複雜、小凱瑟琳對林登本來是驕傲欺壓的態度,到最後也轉變成嬌羞討好了唷!看著這些人的行為,我實在很想把頭伸進書里對他們大喊,請多為別人著想一點吧!把事情擱著、先冷靜一下吧!試著讓自己的視野變得更遼闊吧!

可是,在不知不覺間,我已經深深愛上這個荒唐無稽的故事——深深愛上這些自我封閉地活著又充滿缺點的人們那種毫不虛假的靈魂。我忍不住想著,像他們這樣以無比單純的心靈,趨至極限地彼此渴求,彼此爭奪的愛,不也挺好的嗎?如果有深受至此的對象,也不需要再管其他人了不是嗎?可以碰到這樣的對象,已經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了不是嗎?

這本小說,寫的就是這樣的故事。就算被卷進這個暴風般狂亂的世界,就算不安和恐懼受到吸引,所有的缺點反而成了魅力——這個故事的確擁有這種力量。光靠技巧是絕對寫不出來的,這是作者艾米莉以靈魂寫下的故事。所以這本小說就算過了上百年,還是繼續流傳下去。」

推薦閱讀:

愚者的讚歌
【三題】迎夏之日
#三題故事# 鐘塔、磅礴大雨、斷髮
【三題故事】小W的問題、重建計劃、船帆

TAG:轻小说 | 文学少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