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奇場口與賭石特徵
各類翡翠專著中,對於南奇場區(小場區)的描述都非常簡單,實在搜集不到更多的資料,只好用杭州潘先生的有關論述代之了。
南奇是小場區的最重要場口之一,小場區位於大馬坎場區的南部,恩多湖左側,有三層礦石:第一層黃沙皮、第二層黃紅沙皮、第三層黑烏砂皮。南奇所產出的石頭有黃沙皮、黃紅沙皮及黑烏砂石頭。黃沙皮的石頭多半山半水石、水石,黑砂皮的石頭多翻砂,砂皮薄,有時有霧。帶子綠及黃加綠的翡翠是這個場口的典型高價值品種。帶子綠的翡翠由於含鐵高,多偏藍綠色;黃加綠色的翡翠則顏色豐富,層次感強。石頭的種一般較老。需要指出的是,南奇沒有種嫩的東西,只是相對於有皮的種稍嫩一些。南奇場口屬古階地河流系因道支河的下游,礫石已經遠距離搬運,所以石頭都比較小(相似於大馬坎在霧露河),由於含鐵高,所以常形成黃加綠的東西,石頭原生礦均來自度冒干昔礦區。南奇蠟殼完整的原因是石頭遠距離搬運後沉澱,皮殼相對不翻砂多一些,易形成完整蠟殼,老廠的黑烏砂多為翻砂的石頭,不易形成完整蠟殼。
【1、南奇的石頭沒有霧,皮薄,有皮種老,無皮種嫩。2、南奇石頭個體均小。3、南奇綠色偏藍,偏灰,甚至帶黑。南奇的石頭色偏紅,說明鐵含量高。4、南奇黑烏砂刮下來的粉末顯灰綠色,被叫灰烏砂,(好像在我印象中南奇的臘殼一般比較完整,不像莫灣基是半膠結狀、黑烏砂皮厚似黑油漆、多有霧。)5、南奇黑烏砂糯化底多,(老帕敢、莫灣基等細豆地多)】
H.潘:機會非常難得,有我緬甸的師傅把關,總算弄到這三件有代表性的南奇石頭:
第一件:黃加綠的石頭。出自於南奇第二層,石頭約1千克,水石,有臘肉皮的感覺,黃褐色,擦皮後展示出混雜的黃夾綠色。糯底、水頭一般,種老、顏色為色彩豐富的黃夾綠,石頭整體完美,無影響加工的瑕疵
第二件石頭:黃沙皮的水石。出自於南奇第二層,石頭約1.2千克左右,黃沙皮,皮殼砂發由於長期風化已很難見到,手感光滑,但表皮砂粒感明顯。糯冰地,可能局部冰地,水分比上面的黃夾綠石頭好,估計為半透明,種老,沒有顏色,地張可能局部帶淡淡的黃褐色、油青色,肉質部分可能有細小的棉絮。認定為普通的冰地冰糯地材料,能出中小圈的手鐲,但品質要賭。
第三件灰烏沙皮水石。出自於南奇第三層,石頭不到1千克,很難得見到的冰地、透明、種老,無色,肉質部分有細小的棉,但基本算完美的石頭,可惜石頭小,不能出手鐲,但這個石頭製作的花件就屬於中偏下的無色冰地料。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