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西湖邊上的錢鏐與丹書鐵券

杭州西湖有十景,其中柳浪聞鶯是交通比較方便的景點之一,一年四季遊客絡繹不絕。今年秋天趁著樹葉未枯黃之際,我也去逛了逛。

從公交車上跳下來,就到了大門。順著大門往裡走不遠,眼前會出現了一座雕像,一位膀闊腰圓的古代將軍身披鎧甲,很威武的拿著弓直視前方。

這貨是誰?我心中不禁出現了這樣一個疑問。

這時恰好我身旁走過一對情侶,男生指著雕像對女生說:看,岳飛像!想當年岳武穆精忠報國,想率兵直搗黃龍還我河山,最後卻被奸臣和南宋皇帝在杭州被害死。老百姓懷念岳飛,所以給他做了很多個雕像,還修了很多廟。

我轉頭看了他一眼,心想,哎呦,今天碰到個還懂點歷史的遊客。他的女朋友也望向他,表情一臉崇拜。

我們又往前走了十來米,來到了雕像前,看到雕像前的小石碑上赫然出現了兩個小字--錢鏐

!!!

???

說好的岳飛呢?岳飛還有這樣一個曾用名?頓時我們三人都驚呆了,女生不解的望向他的男朋友,而他的男朋友則陷入的沉默。

我也為此沉默,沉默是今晚的西湖斷橋。

雖然整件事情與我這個路人甲毫無關係,但是我的心還是感覺有幾隻大螞蟻在爬,雞皮疙瘩都快起來了。

下一刻,我加快了腳步,逃離了那個可怕的場面。

跑著跑著,我居然來到了錢王祠,往裡一看,居然要收門票?!

這裡多說一句:杭州當年因為西湖該不該圍起來收門票是有爭論的,最後據說是當時的市長力排眾議,堅持西湖免費對外開放。結果幾年之後,西湖旁的地價翻了好幾倍,賣地的收入比收門票的錢多多了。嘗到甜頭的政府延續了這個思路,現在杭州的主要景點幾乎都是免費開放的。這個錢王祠是我在杭州遊玩時遇到的第一個要收門票的景點。

不過既然來都來了,對這個錢王的確也不是很了解,倒不妨進去逛逛,看看這位錢王究竟是何方神聖,他拿一把弓又有什麼寓意。逛了一圈後,我順手還把資料給查了查。

事情是這樣的,在唐朝末期的時候,杭州臨安縣的一戶農家中,一個孩子出生了,依據史書的記載,他出生當晚天降紅光(可能是遠方的一場森林大火吧),而且相貌醜陋!

父親一看,認為這是不祥的徵兆,要將這孩子扔了(萬惡的封建社會啊,長得丑可是要送命的)。還好被孩子的奶奶及時勸阻,這孩子才得以保留性命。從此,這孩子的小名就叫錢婆留。

想想歷史真奇妙,很多當時不經意間做出的決定往往會引發後來的滔天巨浪。想當年本朝太祖毛爺爺年輕的時候被抓過一次,還是靠著用身上的兩塊銀元賄賂押送他的看守,才撿回了一條命。否則後來之事還真未可知啊!

繼續說這個錢婆留,當他長大一些的時候。唐,這個曾經無比強盛的帝國已經日薄西山,搖搖欲墜,亂世即將來臨。

在這樣的亂世中,農人想通過辛勤勞作求得終日溫飽是一個奢求,普通人家的孩子想要能每天吃飽唯一的途徑唯有鋌而走險,拿著命去博個富貴。

還好這位錢婆留從小也就不是個安分種地的傢伙,長大後果斷成為了一名擾亂社會治安的不安定份子--他當了個私鹽販子。

在這裡解釋一下私鹽販子這個職業,自古以來,鹽由於其極高的利潤,買賣是被政府壟斷的,如果有人私自買賣,即使數量很少也會被判重罪。但是鹽這個東西想要生產實在太容易了,攜帶也很方便,於是每逢亂世,無數的私鹽販子就會冒出來。

通過賣鹽,錢家的生活一天天的好了起來。但如果按照這個劇本走下去,估計錢婆留的雕像也就不會出現在西湖邊上了,也許是在某一次犯罪活動中被官兵抓住斬首示眾,也可能是亂兵來後失去他們家的家產,然後沿街乞討最後餓死。

但是還好這位錢婆留從小胸懷大志,賣鹽賣到21歲的時候決定不再從事這項高風險高回報的收入,不過不要以為他慫了,實際上他走上了另一條更高風險更高回報的職業--當兵。

當時盜賊橫行,狼煙四起,也沒有人顧得上細查他的政治背景,反正到處缺兵,是個人就行。錢婆留順利入伍,入伍後的留婆覺得不能再用小名了,於是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錢鏐(留)。從此有了個正式的名字。

更難得的是賣鹽那幾年,錢鏐還抽出時間修鍊了一身好本領,尤其擅長用弓和槊(類似於矛的兵器),不僅如此,還看了幾眼《孫子兵法》,史書上說的是「善射與槊,稍通圖緯諸書」

事後證明,這幾年的苦功夫並沒有白下,由於武藝高強,還讀過兵書(這在當年的普通士兵中可不多見),錢鏐在一次次與山賊和叛軍的戰鬥中脫穎而出,居然成為了個小軍官。

眼見事業稍有起色,老天給他送來了一個很難對付的對手,天下第一反賊--黃巢。

講起這個黃巢,故事就多了,其中最有名的一件事莫過於他曾經數次參加科舉考試,但是一次都沒有考中,在又一次落榜後,他寫下了著名的《不第後賦菊》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衝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說實在的,這詩寫得還真不錯。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唐朝的確是中國文化史上的一座高峰,這不僅是因為山的頂峰有李白杜甫,還因為在山腳處有著無數個黃巢,當山腳下的石頭越多的時候,山峰才會越高,正是這一個個熱愛詩歌的非著名詩人決定了山峰最終的高度。

黃巢寫完詩後把筆一扔,起兵造反了。並且最後還真的率軍殺入了長安,實現了當年吹得牛X。然後他自稱「衝天大將軍」,創建了中國歷史上擁有最霸氣年號的朝廷。

說到這裡,可能就有讀者不服了,中國有年號的朝廷那麼多,你怎麼就欽定了黃巢的年號是最霸氣的呢。

好吧,下面公布這政權的年號--王霸!

怎麼樣,這下大家都服氣了吧,要論霸氣值,把中國所有年號捆一塊都沒法和這個比。當然後來可能他自己都不大好意思了,默默改成了金統。

黃巢的軍隊縱橫整個華夏大地,從山東打到廣東,又從廣東打到西安。當軍隊來到杭州的時候,遇上了錢鏐。巧的是當年黃巢年前的時候也當過私鹽販子,於是兩個私鹽販子爆發了戰爭。

最終的勝利者是錢鏐。過程史書上並沒有詳細敘述,只說到錢鏐派兵虛張聲勢,讓黃巢的軍隊以為杭州有重兵,就撤退了。

這時的錢鏐已經有了自己掌握的武裝力量,跟著自己的上司一次次的擊退了來犯之敵,保得江南一帶平安。

又過了幾年,他的上司董昌看到天下大亂,自己已經掌握兩浙(今天的浙江省+蘇南)竟然起了稱帝的念頭。錢鏐接到消息,趕忙寫信勸他,與其圖皇帝這個虛名成為眾矢之的,不如當個節度使,悶聲發大財,保得終身富貴!

但是董昌不聽,最終還是稱帝了。消息傳到長安,朝廷下詔書命錢鏐討伐董昌,而董昌也寫信勸錢鏐投靠自己。

這時候實際上錢鏐是很猶豫的,唐朝看著要完,但是還沒有真的完,現在造反可謂是前路未卜。而董昌是自己的上司,自己也是被他一手提拔起來的,現在公然與之決裂也並不妥。

想了半天,他率兵來到董昌城下,勸董昌放棄稱帝,向朝廷請罪。現在天下大亂,要是及時回頭,朝廷必然也顧不上追究。

但董昌已經聽不進勸了,他居然聯合外省的楊行密,要夾擊錢鏐。

看到老上級這麼不顧情面,錢鏐也只能痛下殺手,率軍進攻董昌,只用了一年,就把董昌打敗,還把董昌俘虜了。

如何處理董昌,在這個時候是個很值得思考的問題,如果把董昌按律送往長安,那董昌必然是被酷刑處死。但如果把他放了,自己罪同謀逆。

事情的最後結果後來很令人玩味--董昌在誒押送往長安的路上,心懷愧疚,投湖自殺了。這麼重要的一個囚犯,恨不得上廁所都十幾個人跟著,居然就能投湖自殺了。這不是拔劍自刎,而是活活的要把自己淹死。

當他跳下去後,岸上的人跳下幾十號人個把他架上來明明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怎麼就讓他死成了呢?

你說背後沒有錢鏐授意,我覺得不大可能。

多想一步,誰說董昌真的死了呢?

這件事情也從側面反映了錢鏐的性格,這個人很有能力,但是做事並不夠狠!是為將之才,能報一方平安,但是是斷然不能終結亂世的。

講到這裡,丹書鐵券出場了。由於當時唐朝烽煙四起,不僅有起義軍的外患,更可怕的是節度使造反的內憂。想當年身兼三地節度使的安祿山造反,差點直接把唐朝滅了,從此節度使造反就成為唐朝歷代君王的夢魘。

現在又一個節度使造反後,卻被他的部下直接剿滅了,唐昭宗的喜悅之情可想而知。

那麼賞點什麼好呢?加官進爵自不必說,唐昭宗還給了他一塊金書鐵券,有了這張鐵券,可免其本人九死或子孫三死。

題外話:這張鐵券後來也是命運多舛,好幾次都被在戰亂中丟失了,卻總能被找到,然後錢家的人花錢把它買回來,杭日戰爭的時候,錢家的人把它藏在深井中,後來日寇投降,錢家人去到井中一看,居然還在。新中國成立後,錢家後人響應號召,把鐵券捐給國家~

現在鐵券藏於中國國家博物館,不過你到了杭州錢王祠也會看到--它的複製品。

但是唐昭宗覺得這還不夠,還把錢鏐的像放進了凌煙閣。

進了凌煙閣,這可了不得了!

要知道當年能進凌煙閣的都是隨李世民平定天下的功臣,一共也就24位,每個人名字都如雷貫耳,比如房玄齡、杜如晦自不必說,就連後來婦孺皆知的秦瓊(秦叔寶)也才正好排最後一位,堪堪入選。

當然,李世民死後,進凌煙閣的就多了,最後共進去了100多人。

即使是這樣,錢鏐這位當年差點因為長得丑而跟殺掉的孩子,也足以以此為傲了。

但也不得不承認,如此的豐厚賞賜與當時的大環境是分不開的,當時是唐王朝正走向滅亡,各種的起義、叛亂簡直就是按下葫蘆浮起瓢。這個時候出現了一個沒有跟著自己的上司造反,還把上司擊敗的忠臣。對皇帝來說無疑是雪中送碳,自然需要大加讚賞。

但實際上說錢鏐對唐朝多麼忠誠,卻也未必。他這麼做,只是因為他是個好人,他不想自己捲入戰爭,也不想自己治下的人們捲入戰爭,僅此而已。

後來的他的確也是這麼做的,終其一生,他一直奉行著保境安民的政策,不去主動招惹誰,也不讓誰招惹自己。江浙在他的統治下,竟然避開了唐末長達百年的戰亂,成為了亂世之中的一片樂土。

人生在世,有很多種活法,進是一種勇氣,停也是一種選擇。可惜我們總是喜歡進的果敢,而忽略停的智慧。

在他死後,他的子孫也奉行了保境安民這一政策,直到後來宋朝統一中原,舉兵來攻的時候,錢鏐的第四代子孫錢弘俶直接投降了事。算是真正的把「保境安民」四個字做到了極致。

故事到這裡還沒有完,由於錢鏐太過受當地百姓愛戴,當地還留下了他的許多傳說。

最有名的當屬「錢王射潮」。

當年錢塘江總時不時長個潮,把岸邊百姓弄得很痛苦。這事情錢鏐自然是得管一管的,他下令士兵築起堤壩,抵禦潮水。但是由於潮水太大,這堤壩總是築不起來,民間還有人傳言,這是海怪(也有說龍王)來搗亂,不讓大家築堤。

傳言傳到錢鏐的耳中,他二話不說,親自率兵來到江邊,舉起弓箭射向大潮,要把海怪射死,不讓他們再阻止堤壩的修建。據傳說幾隻海怪當場就被他射死,其餘的也不敢再前來搗亂,錢塘江堤終於被修起來了。

這也就是之前大門雕像中錢鏐拿著一把弓的來由。

當然,這事情太過荒誕,只是勞動人民為了表達對錢王的敬愛罷了。

但另一件事情卻是真的。

那就是流傳至今的,被無數文青視為心頭好的「陌上開花 可緩緩歸矣」。這句詩是錢鏐寫的。

當年錢鏐揚名立萬後,並沒有拋棄糟糠之妻,反而還對她十分的寵愛。但是他的妻子住不慣宮殿,反而喜歡更鄉村的生活,所以每年都會借口看望父母,到父母鄉下的家中去住上一段時間。

後來又一次住的有點久了,錢鏐十分思念她,於是給她寫信,信上寫道「陌上開花 可緩緩歸矣」(你回來好不好啊,現在田間阡陌上的花開了,你可以一邊賞花,一邊慢慢回來)。

都說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這話用來錢鏐身上再適合不過了。一個小時候沒機會受到什麼正經教育的農家小子,長大後又長年爭戰,最後卻留下了這樣流傳千古的詩句。

自古文章究竟是什麼原因被人們傳頌呢,最動人的,想來不過就是詞句中的真情罷了。

錢王的故事也講完了,大家之後有機會到西湖,除了岳武穆的廟,不妨也可以到錢王祠看看吧~

歡迎搜索微信公眾號h4cj250,第一時間查看更新或者看看我的其他文章

推薦閱讀:

在杭州G20峰會的迎賓酒店吃一頓G20級別的盛宴,是怎樣的體驗?
西湖是怎樣形成的?
西湖真那麼好嗎?
國外有像杭州這類的地方嗎?
西湖十景是哪十景?古人看到的西湖與我們有什麼不同?

TAG:历史 | 西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