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多久沒有做過真正的自己了?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的內心都至少帶了兩層面具。是什麼讓我們戴上面具?過度使用面具會造成什麼影響?如何擺脫面具效應?

在威廉·戈爾丁的《蠅王》中,Jack和他的同伴們在孤島上為了生存獵殺野豬。他們在臉上塗滿了各種各樣的顏料,用來掩護自己。Jack說,臉被塗上顏料的感覺非常奇妙,就好像一部分的自己被隱藏了起來,而在那片顏料下的自己,就好像是整個事件的一個旁觀者,罪惡感被慢慢地淡化,最後覺得帶著顏料的自己做任何事都再平常不過。

這就是面具的力量。我們今天就來聊聊和面具有關的事。

面具與自我

對於大部分人來說,我們的內心都至少帶了兩層面具。在這裡,我們用下面這張圖來表示我們內心的結構:

在圓圈最裡面的是「真實的我」,這一部分在大多數情況下,都很難被我們自己完全認知。原因在於,我們在最初展露自己真實人格的過程中發現,「真自我」經常會與社會的期望、價值、標準相悖

圓圈的第二層是「錯誤的負面認知」,那是我們隱藏的東西。比如說,一個男孩,在成長的過程中,因為社會對於男性的認知是堅強強壯的,童年時「柔弱」的內在性格就會被自己否定、隱藏,從而使自己的人格能夠像他人所希望的方向去發展。也就是說,挫折會導致我們隱藏自己。

而圓圈的最外層則是「錯誤的正面認知」,即我們努力讓自己「看起來很棒」的那部分。我們嘗試著讓自己穿上社會所稱讚的外衣,比如積極向上、考出高分、體面工作、努力社交、按時結婚等,用標準化的模子來迎合他人

讓你選擇面具的2種想法

在我們童年時,戴面具是一種無意識的行為。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會開始變成有意識地戴上面具的人。

是什麼讓我們戴上面具?

1. 我不敢面對不夠完美的自己

我們的自卑與防衛心理,是戴上面具的一個重要原因。這部分原因顯而易見:面對真實的自己是很難的,正視缺點、自我批評更是困難的,人們更傾向於承認自己的優點,而否認自己的缺點。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即使我是一個有著不良嗜好(如酗酒)的人,當他人對我進行指責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不會是「你說得好對」,而是「什麼,我怎麼會酗酒?」即便我們的內心明白他們說得沒錯,內心的防禦機制還是會本能地選擇肯定自己。

因此,當一部分的自我被反覆暴露在公眾的視窗下,我們被不停地指責、被要求改變的時候,大多數的人並不會選擇艱難地認識和改變自己,而是用最簡單的方法——否認,繼而用自己的行動掩蓋自己的內心,覺得這些缺陷根本沒有存在過。

漸漸地,我們喪失了區分面具與自我的意識,不再去劃分真實的自己與他人期待的自己。

2. 我害怕真實會傷人

有時,我們的面具不僅是因為自己,還是因為他人。

你的另一半給你精心做晚餐,滿心期待,但Ta的廚藝實在不怎麼樣。但你依然選擇真誠地稱讚這頓晚飯,假裝自己非常享受,因為你知道,對方需要你的正面反饋。

比起說出真實的想法,相愛的人往往會傾向於假裝滿足。因此,一對夫婦可能一輩子都彬彬有禮,假裝滿足於實際上並不滿足的性生活;孩子也可能會逼著自己去咽下一些他覺得並不好吃的食物。

在這些事例中,我們總會因為過於關心我們行為所帶來的影響而選擇沉默,特別是當影響的對象是我們深愛的人時因為說出真實想法的結果我們無法預測,所以只能通過掩飾自己,假裝自己非常滿足來避免改變的發生。

這通常會導致我們迴避親密關係中已經浮現的一些問題。在這種關係中,我們即使有所不滿也不會表示,或者最多是委婉地表現一些暗示。因為我們知道,對方在做這些事時並沒有懷著對我們的惡意。但那些平常積聚的小小不滿,堆積著,在爭吵中爆發。

其實,雖然真實會傷人,你依然需要對親密的人說出真實的想法。不要害怕造成暫時的不快,因為真誠是保證一段關係長久親密的必備條件。

過度使用面具的後果

面具戴久了,我們會對那個真實的自己是否存在、以及那個真實的自己是否值得喜愛產生深刻的懷疑。這是我們日常都能體驗到的影響。

我喜歡過一個人,Ta是一個自我節制力很強,面具很厚的人。當我執念要剝開Ta一層層的面具,想要看到Ta的內心時,Ta拒絕了。Ta說Ta不願意這樣做,只因為Ta害怕:當一切都被剝開來之後,裡面其實並沒有一個所謂的「真實的自己」在那裡。最裡面是空空的,什麼都沒有——Ta害怕面對這樣的可能。

而心理學大師溫尼科特的「真自我」、「假自我」理論則認為,人如果不能按照真實的自己那樣去生活,所帶來的負面後果還不僅如此。

溫尼科特認為,「真自我」是一種對於自我的自發、真誠的體驗。真自我讓一個人感覺到自己活著。

一個人在「真自我」的狀態下,能夠有一種「現實感」,即能夠覺得自己的感受是符合客觀世界的真相的,比如「當我覺得不舒服的時候,是因為真的有些事讓我不舒服,而不是我自己的感覺問題」,這種感覺是很重要的,這是人們能夠維護自己利益基本前提之一。一個從來不維護自己利益、任人欺負的人,很多時候都是把「我不舒服」的原因歸因為「一定是我感覺有問題,是我自己的問題」。

一個人在「真自我」的狀態下,ta的行為是發自自己內心的感受作出的,而不是出於對別人的感受的揣測而作出的。

「真自我」的狀態會讓一個人覺得生活是值得過的,人生是值得活的。

而正相反,「假自我」是一種防禦式的虛假的外觀。在假自我的狀態下,一個人的行為是基於對別人的感受的揣測作出的。

在極端的情況下,過於強大的假自我會讓一個人完全喪失自發性,不能體會到自己真正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感覺自己像個活死人,感到無窮無盡的空虛

一個人在「假自我」的狀態下,會和他人建立起很多虛假的關係,通過對這些關係的內化,一個人的假自我可以看起來很「真實」。可事實是,無論這些關係看起來多麼好,這個人也無法感受到自己和他們之間有什麼深刻的鏈接。Ta無法感受到他們對自己的喜愛。這些關係也無法填補Ta內心的空虛。

溫尼科特的真自我、假自我理論是指嬰兒時期孩子由於母親的不同回應形成的兩種自我,和我們成年後主動選擇戴上的面具還是有很多不同。

成年後主動帶上的面具帶給我們的並不全都是壞處。適度地偽裝自己,使脆弱的自我不受傷害,既可以保護我們的內心世界,也可以讓人際生活更加順暢。關鍵是考核你對面具的使用是否「適度」。如果你讀到這裡覺得你對面具的使用可能已經過度,本文後面的部分可能對你有所幫助。

如何擺脫面具效應?

適度是最重要的:面具對你生活真正的影響取決於你對它的依賴到底有多少。你越依賴它,它就越容易主導你的生活,蠶食你的「真自我」。重要的是能分清楚面具和真實自我的距離和區別,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我,什麼是迎合他人之後產生的人格,把握二者的平衡。

如果戴面具已經讓你覺得太過辛苦,忍不住想擺脫它的控制,那麼,建立自尊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只有當你充分地認同自己的內心,他人的言語不會給你帶來太大的傷害的時候,你才可以自信地肯定自己的內在人格,將它們與外在人格區分開。

把外部的聲音拋開,正視自己的一切,欣賞自己的優點,客觀認識自己的缺點,你才會認識到自己的獨特與無法代替性。在這個過程中,你為自己找到了意義,而不是由他人牽引和主導著。

為了幫助你分清楚面具和真實自我的距離和區別,明白什麼是真正的自我,什麼是迎合他人之後產生的人格,把握二者的平衡,你可以思考以下3個問題:

1. 你的身份是什麼,需要你展現出什麼樣的能力?

明確自己的社會身份,再客觀思考這個身份相匹配需要哪些能力?比如:你做什麼會得到稱讚,做什麼又會被批判?別人對這個身份有哪些期望?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就是你最初戴上面具的起源之一。思考這些問題能夠幫你認識到你身上的哪些部分可能並不是最核心的你自己,而是你的面具。

2. 你的性格或者為人處世曾經受過什麼指責?

指責也是面具的一種起源,能夠回憶起來的指責,更說明了它們對於你個人的重要性。

3. 在這些事件前的你有著什麼樣的性格,之後的自己有什麼樣的改變?你覺得這些改變困難嗎?

改變的困難與否,意味著你原先的性格與這些標準相差了多少,特別是當你覺得這些改變非常為難的時候。

想清楚這些問題之後,你就可以看到你的性格是怎樣改變的,哪些事件對你的性格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它們對於你了解真實的自己非常重要,當你覺得自己在做出這些改變時非常勉強,或者是被強制要求做出這些改變的時候,你就可以看到你的「假自我」是怎樣慢慢地形成的了。

美國詩人、導演、搖滾歌手Jim Morrison 在談到追求自由的社會變革時說道:「在所有的自由中,最重要的一種就是成為你自己。你放棄你的現實換取了一個角色。你放棄你的感覺換取了某種行動。你放棄了感受自己的能力,帶上了一個面具。這個世界不可能出現任何大規模的變革,直到私人層面的變革首先出現。自由首先要從我們的內心先去發生。」 自由不是說一個人完全不戴面具,而是指,你應該能夠控制自己的面具,你能決定什麼時候戴上、什麼時候摘掉它,而不是反過來,讓面具控制你。

你怎麼看面具這回事?你多久沒摘下你的面具了?那個面具後的你,還好么?

以上。


推薦閱讀:

很多人努力一輩子也比不上有些富家子弟,那他努力的意義又何在?
人到底可以多倒霉?
真累呢,但還是想賴在大城市
如果人真的由老年一步步恢復成嬰兒,世界會變成什麼樣子?
如何看待李陽皈依佛教?

TAG:真相 | 人生 | 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