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2年把包子店開到了哈佛大學旁,一個「土包子」的匠心之旅 | 甘其食 童啟華
每一個包子,都值得被認真對待
11月的杭州清晨已有冬的寒意,上班族步履匆匆,文二西路的甘其食包子鋪門口一如既往排著長隊,蒸籠掀開,熱氣四溢。對甘其食的老顧客們而言,吃兩個熱氣騰騰的包子,一天才算正式開始。
距離童啟華創立「甘其食」品牌已經過去了8年,而他第一次開包子店,更是早在12年之前。
第一眼看到童啟華,如果不做介紹,沒有人會把他和包子聯繫在一起。生於1975年的他穿著時尚,板材眼鏡和精緻髮型相得益彰,與知名主持人華少頗有幾分相似。
「我是一個做包子的。」童啟華喜歡這樣跟別人介紹。其實他畢業於同濟大學自動化控制專業,在大學期間就自己當老闆,還不小心成了年輕的百萬富翁。
他身上有匠人的執著,也有商業的思維。從開第一家店起,甘其食就擁有完整的供應鏈,從源頭管理到中央廚房,從全冷鏈運輸到鮮包製作,每一項都有標準可依,有源頭可查。
為了保證質量,甘其食堅持門店直營,目前門店數量有120多家,主要分布在杭州、上海和蘇州,年銷售額上億元。
甘其食顛覆了人們對「包子店就是路邊攤」的刻板印象。童啟華不滿足於現狀,又在近兩年嘗試開設計風格精緻的大面積門店,甚至把甘其食開到了美國哈佛大學旁。
△「甘其食」創始人:童啟華
01
一個做包子的「一想到包子,我就覺得很溫暖。」2005年,童啟華賣掉了生意蒸蒸日上的網吧,切入國民早餐——包子,重新開始創業。那年他30歲。
「你會啃一個冷麵包、冷壽司,但你不想吃冷掉的包子,包子一定是溫暖的,而且非常柔軟,不像餃子是死面。」童啟華談起包子,眉飛色舞。聽到別人說包子簡單,他立馬反駁,包子生來就不簡單。
△「甘其食」包子種類
包子的準備工序很繁雜,採購原料,揉面發酵,剁餡調汁,製作蒸熟,有一道處理不好就會影響成品。「包子不是一個家庭小吃,需要專業的工藝完成,這件事值得用商業的力量推動。」童啟華說。
起初四年,他在上海開了幾家包子店,發現了諸多問題。師傅在做包子的過程中,手有很多小動作,比如撓一下頭,童啟華看到了很不舒服。早在上大學時,他開過一陣子美髮店,也很不喜歡從業者們小動作多多,缺乏對這個職業的尊重,才沒持續做下去。
但這一次,他決定改造包子生產的各個環節。
2009年,經過前期調研,童啟華選擇了杭州作為甘其食的落腳地。這個城市曾是南宋都城,杭州人對麵食的熱愛程度在南方人中是較高的。
開店之前,童啟華就效仿西方餐飲標準化體系,建立了中央廚房和包子學校,同時與冷鏈系統供應商達成合作。
令他自豪的是,甘其食營業至今沒有在菜場買過一棵菜,全部是由合作商供應,產地來源一清二楚。以菜包為例,為了找到合適的青菜,他們試遍了幾乎江南所有的青菜,隨後選定了口感最佳的花王菜。如果因為天氣等原因,短期內農場供應不足,童啟華寧可少賣甚至不賣菜包,也不會去市場上採購「救急」。
甘其食的肉類供應商均是大牌——金鑼、吉林華正、雛鷹農牧,肉餡原料只選用豬前腿部位的夾心肉和脊膘。精選原料還不夠,加工工藝也在不斷優化。
當聽到顧客反映,肉包好吃,但有時會塞牙,童啟華坐不住了,找到供應商,請對方把肉筋剔除。供應商從來沒有碰到過這麼挑剔的商家,「那層筋是完全不規則的,你要剔掉,肉也散了。」童啟華依然堅持,「多少代價都由我們來承擔。」事實證明,肉包的口感變得更好了,一口咬下去,就像西式漢堡一樣,完全感受不到阻力,不需要用力咀嚼就能咽下去。
為了保持青菜的色澤,童啟華自主研製了一套冰水殺青系統,將高溫燙過的青菜放入常溫水,然後放入冰水迅速冷卻到4度以下,最大程度保持了蔬菜的鮮綠外觀。
自殺青後,直到製作包子之前,蔬菜就再也沒有機會接觸室溫,始終處於0~4度的冷藏環境中。這樣做的好處,在於阻止亞硝酸鹽的形成。甘其食的中央廚房設在上海,光把食材運到門店的物流,截至目前已經花去了四五千萬元。
02
商人匠心
童啟華喜歡義大利服裝,讚歎義大利人在製作工藝上的精益求精。自大學期間偷偷摸摸創業開始,他每入一行,都會深入鑽研。開過鞋店的他,熟諳女鞋工藝不說,還對鞋服搭配頗有研究。
「既然做了食物,就要認真,把包子做到自己喜歡吃,愛給家人包括孩子吃,還樂意推薦給朋友們吃。」童啟華說。他會告訴每一個新員工:「你是一個手藝人,你的手要對自己說話。」
員工在甘其食有個稱呼「阿甘」,他們的入職第一站是位於杭州城北的包子學校,門店員工和管理人員一視同仁。與傳統包子店不同,甘其食的員工均是二十來歲的年輕人,最大不超過40歲。包子學校的入職培訓遵照門店上班時間,凌晨4點就要開始。
摘准劑子(生包子麵糰),每個劑子的誤差不超過2克,才算達到入職基本條件。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摘劑子的過程中,麵糰會進一步發酵,光憑手感是不可靠的。即便是幾十年的面點師傅,也不一定能做到這麼小的誤差。
△學員練習摘劑子動作
在甘其食,每個劑子的標準重量是60克。童啟華帶領團隊拆解摘劑子的動作,發現傳統做法中,右手既要控制分量,還要使力,摘下的劑子根本不可能標準。他們花了兩年多時間,研究出與眾不同的方法:用右手控制劑子分量,左手往身體方向用力。這樣做的關鍵在於右手要保持不動。阿甘們從早到晚練上三四天,是可以掌握的,但要熟練,還要長久的練習。
每份餡料40克,生麵皮直徑10~12厘米,每個生包子100~102克,一籠包子只放17個——這是甘其食自定的標準。
童啟華相信,只有讓員工像城裡人一樣體面地工作、生活,他們才會享受做包子這件事。阿甘們住的公寓就是門店附近的居民樓,步行到店不超過10分鐘。有專門的阿姨為他們提供伙食和保潔,每頓飯四菜一湯,葷菜一周不重樣。為了保證員工休息,童啟華還特別定製了高低床,翻身和上下床都不會發出響聲。
截至目前,從甘其食包子學校畢業的年輕面點師已有5000多人。
童啟華有個大膽的想法,等今後條件成熟了,讓店長擁有自己管理的門店,「他們值得甘其食做這樣的事」。公司則把精力更多地放在為門店服務上。
03
發掘包子「非凡的商業潛質」「我認為包子有著非凡的商業潛質。」2014年的「一席」上,童啟華貢獻了一場精彩的演講,當時說出這句話,全場聽眾都笑了。
童啟華是認真的。這些年,他帶領團隊不停改良工藝,優化流程,留住了一大批忠誠的顧客。他堅持不在包子里放雞精等多餘的調味品。隨著消費者對健康重視程度的提高,甘其食包子在精麵粉里添加了全麥粉。
儘管甘其食包子的平均售價超過同行,但依然是幾塊錢的生意。童啟華想過採用紙袋包裝,以避免包子擠壓變形,但礙於人們對價格的接受度,還是使用了塑料袋。
甘其食創立以來,年輕人一直是消費主力。除了打包帶走,是否可以堂食?
2015年,童啟華從體驗場景入手,邀請大牌設計師操刀,在母校同濟大學開出了第一家第三代門店。消費者可以在充滿小資情調的店裡坐下來,吃吃包子,喝喝咖啡,還能透過明亮的大玻璃窗,欣賞嫻熟的包子手藝。
體驗店的包子定價3.5~7元,與昂貴的租金相比,似乎還是便宜了一點。
去年7月,甘其食的第一家海外門店在美國哈佛廣場開業,名叫Toms
BaoBao,隔壁就是漢堡巨頭Shake Shack。普通的包子一個3.5美元,摺合人民幣22元,最貴的波士頓龍蝦包售價6.5美元,摺合人民幣近40元。而在美國,一般漢堡的價格是兩美元。「我們的定價是合理的,在美國你不可能虛抬價格。」童啟華說。△Toms BaoBao
甫一推出,Toms BaoBao就受到了當地人的追捧。一個有趣的現象是,來店消費的華人只有10~15%,絕大部分都是美國人。
如今甘其食已經在美國開了兩家店,員工均為當地人。與國內的同事一樣,他們也經歷了包子學校3個月的培訓,並通過了嚴格的考核。經過訓練,這些美國員工能在1分鐘內把22個麵糰擀成麵皮,擀好的麵皮要在1分鐘內包成包子。
「包子會成為全世界最具代表性的中國食物。」研究過食物人類學的童啟華說,這也是他開拓海外市場的信心來源。中國的麵條、餛飩、水餃,在西方餐飲世界都能找到「近親」,但包子沒有,而且包子可以做到符合所有人的口感緯度。
對於美國人來說,吃包子配咖啡毫無違和感,但大部分中國人對此並不買賬。甘其食已經開設11家第三代體驗店,至今未實現盈利。「從商業上來說,把包子做成這樣,還不是一個好的時機。」童啟華說。
對他而言,賺錢不是第三代店的首要目的,它是一個實驗,從中尋找包子和年輕人的觸點。
經過長期調研,童啟華決定在國外要堅持走中式路線,但在國內要做得更西式。他重新解構了包子,準備面向白領推出營養健康的輕食系列,每份麵食搭配新鮮的肉和菜,方便帶走,也可堂食。第一家門店命位於城西一個高檔寫字樓區域,即將開業,名字就叫「BaoBox」。
而這一次實驗的結果如何,最終還需要時間來證明。
文 | Aimee
人物顧問 | 姚碧波
圖 | 甘其食&新零售100人
視頻 | 新零售密碼
- FIN -
與浙江電視台6頻道
每周五/周六晚11點11分共同推出
新零售人物系列紀實專欄
法律顧問 :北京盈科(杭州)律師事務所 樓奇律師
推薦閱讀:
※看了賈行家老師在「一席」的演講,你有什麼想說的?
※是誰在組織「一席」?
※可以說一席是山寨的 TED 嗎?有了 TED,一席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如何看待一席裡面的60歲大叔「方勵」的三觀視頻?
※假如中國有 TED,那麼將會有什麼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