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談「分享」的時候,到底該談什麼?

我們談的「分享」主要是指「知識分享」。大家回想一下,是否遇到過以下情境:

情境一

同行要我分享某些信息、檔案、創意,我很為難,一方面我認為對方希望通過「分享」的形式獲取的東西是我花費資本獲得的,「分享」並不能給我帶來等價的交換,所以我不情願;另一方面,如果拒絕分享,我可能承受道德上的不公評價或壓力,這讓我進退兩難。

情境二

作為團隊Leader,我覺得團隊成員太被動,不願意分享自己的想法,或者根本就沒有想法,無論我如何動員,他們似乎都無動於衷,死氣沉沉,被動等安排,這讓我很沮喪,我感到我是一個人在戰鬥,孤立無援。

情境三

我好心分享了我的經驗,提出了我的建議,而最後這事卻完全交給了我一個人負責,我背負巨大的壓力去執行,卻換來質疑或斥責,對於當初的分享,我十分後悔,今後我只想保持沉默。

每個人在工作中都可能情不自禁地產生分享的意願,而後來又是什麼遏制了這種意願呢?

是什麼造成了這樣的情況:「分享只是一時衝動,拒絕分享成為理性選擇。」

影響分享的因素

知識是一種無形資產,只有通過有效分享才能發揮出價值。我們目前分享的知識包括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其中隱性知識可能是技能特長、認知經驗,甚至是心得、直覺等。

學者研究發現:基於理性行為理論,人的態度、主觀規範影響著行為意願,從而決定了行為。其中,態度包括人際信任、心理所有權、感知知識價值;主觀規範包括感知管理支持、感知組織文化(雷志柱、雷育生,《基於理性行為理論視角的高校教師隱性知識分享實證研究》)。

1 人際信任最容易理解,只有建立信任關係了,才會自願進行知識分享。沒有信任的被分享就是偷盜或掠奪。

2 心理所有權是指分享者認為所分享的內容是「自己的」,「功勞」也是自己的,當「我」分享出來,就必須貼上「我」的標籤,讓大家知道這是「我」的。

3 感知知識價值是指分享者對知識價值的判斷,越是獨特的、重要的知識,其感知價值越大,感知價值越大,分享意願就越弱。

4 感知管理支持包括分享者獲得的榮譽、地位、報酬、激勵等。

5 感知組織文化是指分享者對組織文化的理解和認同,包括願景、使命、宗旨、價值觀,行為準則等。只有分享者與組織在文化上達成共識,其分享知識的意願才會更高。

結合上面的分析應該不難解釋為什麼大家不願意主動分享知識了吧?

簡單地說,就是雙方沒多少信任,分享者的「所有權」無法得到尊重和保護,要求被分享的內容太珍貴,分享之後獲得的反饋不讓人滿意,甚至,分享者並不認同組織文化。

所以,在談「分享」的時候,不妨先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不要輕易要求「分享」

知識雖是一種無形資產,但並不代表獲取知識是無代價的。

你以為你開口要了一份項目書,那可能包含了人家最寶貴的創意。

你以為你要的是一個課件,那也許是好幾年的經驗累積。

你以為你要了一份不足一頁紙的聯絡表,那也許就是人家走了幾千里磨破嘴皮才拿到的

……

當你要求「分享」時,換位思考一下,人家憑什麼要分享?

不要讓分享充滿風險

分享是應該獲得保護和尊重的。當分享者充滿後顧之憂時,就很難進行分享了。

這些後顧之憂可能包括:知識產權得不到保障,核心競爭力被竊取,應該獲得的交換不能兌現,分享的內容被扭曲或篡改,分享的結果要獨自承擔……

不要用集體意志壓倒個人意志

「我有很多可分享的,可我就是不說!」

一味強調組織,忽略個體,強調集體意志,忽略個人意志,很可能降低個人對組織的認同和信任感。使雙方只想向對方「索取」,而不願「給予」。

組織責怪個人:「像這種沒有歸屬感的人,在組織里是沒有希望的,」

個人提防組織:「這樣一個看不到希望的組織,我不會施展我的本事。」

試問,誰願意這樣循環下去,互相傷害呢?

保護對方分享的內容和整個分享過程,尊重對方不願意分享的意願。多一些理解、鼓勵和支持,少一些「理所當然」,這是知識分享的前提,也是知識分享的保障。希望大家都可以在信任中主動分享,在分享中加深信任,共同品嘗知識的盛宴。

如果你喜歡,請關注公眾號:西江湖


推薦閱讀:

社會工作的專業性體現在什麼地方?
在中國開一家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應當做哪些準備?
個案工作與心理諮詢的區別與聯繫?
如何正確的選擇是否從事社會工作的相關工作?
社工心聲|VOL.28:坂田的那一抹綠-坂田精防社工和案主的二三事

TAG:社会工作 | 公益 |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