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你對什麼樣的標籤最敏感?(許艷麗)

我的敏感——「強勢」

「強勢」這個詞語在我的潛意識裡一直是個貶義詞。成長的歲月中我不希望有人這樣形容我,如果有人用「強勢」用來形容我時,就會很快激起我的情緒。

Oh,你怎麼能說我「強勢」!我已經儘力有意避開它了,從行為到語言,從對自己的要求,到對交友的態度,我都希望這個詞與我無關。

介意被說「強勢」,這個創傷可能來自早年的父母關係,也可能來自以前的戀愛中,這麼多年來我都快忘記它從哪裡來,但是這也成為了我碰觸不得的地方。

直到前些天我跟故友相談。

她最近開了個店,還在創業初期,每天都很努力。她對工作的要求一向都很高,這次與別人合作創業,當她看到合作者的行為有所怠慢時,她就會指出來,並希望對方改變。

這樣的做法使合作者感到不開心,說她太強勢了!

但她卻很自然地說:「他們說我強勢,可我覺得我就應該強勢,要不對生意不利,我不能看到卻不說。」

她輕描淡寫的、不經意的行為卻深深地觸動了我。她沒有被這個帶有攻擊性的標籤激起情緒,甚至她認為合作者對她的評價是對的,但重點是:那又怎麼樣。

想想,如果換做我被評價為「強勢」,我應該馬上會感到受了人身攻擊,更可能會據理力爭一番,可她好像什麼事都沒有!

這使我突然理解到,「強勢」,這其實不是一個貶義詞,它只是一個普通的形容詞;甚至「強勢」也是很好的,因為在朋友眼裡「強勢」有利於創業。可以前的我,為何深深地認為「強勢」就是個貶義詞?

很多女人的敏感——「潑婦」

這讓我想起了幾年前另外一件相似的事情。

一位非常溫柔的姐姐,她待人善良、溫和,平時說話輕聲細語,而且學識淵博、工作體面,她有一天跟我說:「其實我吵架的時候很兇的,凶到我老公罵我是潑婦!」

我瞪大了眼睛有些不敢相信,但同時又被「潑婦」這個詞吸引。「潑婦」這個詞我認為很難聽,而且是自己的老公用來形容自己,那得多不開心呀!

所以我問她:「那你怎麼跟你老公說的呢?」 她說:「我就跟他說,潑婦就潑婦,我就是潑婦,誰說我不能是潑婦的。然後他就沒轍了。」

這個回應出乎意料,換言之,這絕對不是我的第一反應——她不生氣,也不在意,甚至同意了這個說法。結果讓對方一拳打在了棉花上,沒了辦法。

她的這個回應,說明她對「潑婦」這個詞語,也是某種程度不介意的,甚至能認同,她不會因為這樣的評價而激發她的敏感和創傷。

但我知道,對很多女人來說,被罵一句「潑婦」,一般會很介意,甚至激起憤怒。

或許,這世上其實本就不存在貶義詞,只存在如何理解,如何認知這些詞語和評價。當我們自己理解它是貶義的、不好的詞語時,它就會影響我們的心情、我們的人際關係;當我們不認為它是貶義詞時,它就毫無殺傷力。

我在想,是不是很多時候我們被評價傷害,是因為我們賦予了一個詞語特殊的含義,允許了它來傷害自己?

被隱藏起來的定時炸彈

這樣的問題其實現實生活里非常常見。就像電影《驢得水》中,張一曼是為了讓銅匠和他老婆回家,就故意說銅匠是「牲口」。

但這句「牲口」卻引發了銅匠一系列的報復行為,還最終導致張一曼精神失常,生死不明。

每個人早年都會經歷各種創傷,因為我們的生長環境不可能是完美的,這些創傷因我們的心理防禦系統存在,所以平時都會將它們隱藏起來;但有時別人無意的一個詞語,一句話,一條評價就會刺激到這些深埋著的創傷,可能就會馬上使我們感到刺激、痛苦、傷害、或憤怒,然後出現過激的反應或行為。事實上我們是將父母的責罵聲,家人的嘲笑聲,被拋棄的憤怒感,被忽視的心酸感等,轉化在了這些詞語,句子里。我們賦予了它們特殊的含義,進而它們能夠傷害我們。

其實每種標籤都是可以被深度理解的——

當別人說「你太自私」,你也可以這樣理解,自私可能是因為他早年有匱乏感和缺失感,自私是在說我很重要,如果讓自私的人馬上變得大度,反而可能會因強烈的匱乏感而使ta感到非常的危險和恐懼自己會活不下去;

當別人說「你脾氣太暴躁」,你也可以這樣理解,暴躁可能是呼喚對方關注自己的方式,獲得缺乏的關注?如果讓暴躁的人馬上不再暴躁,ta可能會因為擔心不被關注,而做出更嚴重的自殘行為。(這裡家庭暴力除外);

所以,當我們被一些評價觸到了內在的強烈情緒的時候,我們其實需要的是被看到,被滿足,被接納;當這些情緒被自己安全的接納,我們的匱乏感,不安全感才會被彌補,在滿足之後我們自己就會放下這種情感反應模式了。

覺察訓練過程

如果《驢得水》里的銅匠能夠早一點覺察訓練自己,滿足了自己內心的虛榮感,也就不用爆髮式的報復張一曼,而最終釀成了悲劇了。

具體如何加強覺察力,去改變激起我們傷害感受評價背後的情緒呢?

方法很容易操作,首先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慢慢地,你會你發現哪些詞語和評價你會十分介意,在每次有所觸動以後,回過頭看看引起了自己什麼樣的情緒,去看情緒背後是自己怎樣的需要。

然後在心裡把它們的特殊意義去掉,將這些詞語和評價看成一個中性詞,再將它放在自己的身上,並同意自己就這麼活。感受下是不是滿足了你背後的某種需要,比如匱乏感,安全感等。

等滿足了匱乏感,安全感等需要之後,對某個評價你就不再介意了,慢慢且多次地做,逐漸改善即可。

心理重建是個長期的工作,但一旦改善便終身受益,多次之後會使你發現自己對它介意的程度下降,而且生活上也會感到輕鬆。

我的簡介:

大家好,我是許艷麗,心理工作從業十年,受過多年國內外專業心理學培訓,開設了安徽小麥心理工作室。同時是多所大型心理平台如心之助,十分心理等簽約作者,簽約講師。有豐富的個人心理諮詢和團體課程帶領經驗。使用精神分析,家庭系統排列心理技術,擅長解決婚戀情感問題,家庭關係問題,接待付費心理諮詢服務。

推薦閱讀:

我就是想知道我是不是真的做得不對?
為什麼廣大女同胞如此熱衷十字綉?
你身邊不愛卡地亞和愛馬仕的妹子是怎樣的姑娘?
為什麼女生比男生更愛吃米線?

TAG:女性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