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連萬聖節都過?

統一一點來說,不止是中國,就連日本都很喜歡過萬聖節,至少今年,我都已經在朋友圈看到了有人曬日本萬聖節的盛況。

【如有侵權,卓親呼叫我來刪喲~】

10年前,我20歲,那時候因為生活拮据,在一個台灣阿姨家裡做家教,還記得女主人姓顏,一筆漂亮的顏體字。家裡兩位千金相差3歲,在雙語學校就讀,要做萬聖節的東西。顏姐問我知不知道哪裡能買得到這些東西,那時候的大拇指廣場,真的是神馬都沒有,最後只能買兩個小南瓜刻個鬼臉,再做了個小尖帽子應付了事。

每隔一年,我都覺得萬聖節在中國,起碼在上海,越來越熱烈了些

所以,為什麼我連萬聖節都過?

仔細想了想,套用現在流行的說法,B2C,站在B端商家和站在C端消費者,看上去一樣,又有點點小區別。

我一向覺得,現代所有的節日,都是為商業而誕生的

譬如在明朝,朱元璋那時候是不過節的,他就不過節,過節主要目標是休假——春節、冬至、本人生日。一年362天工作,剩下這3天還出去浪?兄台你身體也真的是很好很好啊。古代的很多節日,是為了某種紀念或某種儀式,特別是東方,24節氣就是其中典型代表

到了現代,我們剩下的紀念主要體現在商家惦記我們的錢,我們剩下的儀式主要體現在買的一瞬間。誰說buy不可以加ing?

一個節日炒作紅了之後,簡直全產業鏈,只要是賣貨,冠上XX節,那就是限定版,對於喜新厭舊的消費者而言,剛好滿足他們的短時注意力。萬般皆容易,唯有出貨難,想要擴大出貨量,現代商業的選擇很一致——最好讓消費者的消費頻次不斷追加,以前一件衣服穿10年,現在最多穿一季。附帶一提,我非常看好以後會出只穿一天的衣服,畢竟,在前不久刷爆全平台的35000香奈兒褪色事件里,橫豎我們是看到了一堆的先行者,身體力行的告訴我們服飾只能用一次。

所以商家熱炒某個節日,究其原因,我認為只有一個:製造購買借口。

但是消費者的心裡就微妙的多,微妙到我覺得每個學科都能拿出來單獨寫一本博士論文書。鄙人才疏學淺,只能說說最表層的感受。

起碼,製造了一些放鬆的借口。

感同身受的事情是,其實每個年齡層都有無數的煩惱,而且不管哪個年齡層,在中國,最好的休息實際就是給你一張床,讓你睡個夠。

升學壓力從0歲維持到18歲,18-22歲要麼考研,要麼直面慘痛職場。比如我,深更半夜不還是在萬聖節的鬼怪夜裡寫著這些鬼話么?年紀再漲,職場得意不得意不清楚,家裡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受不了也得受,好不容易熬到老年,得,第三代、第四代排隊輪候——附帶一提,還都是二胎,暴擊*2

起碼有了節日,我們有了出去遊玩的介面:今天萬聖節,不加班了出去浪吧!今天萬聖節,少寫幾道題出去玩吧!今天萬聖節,給寶寶做個小南瓜燈一起玩吧!

看看,這就是現實,在今時今日的魔都,沒借口,你都不好意思給自己鬆口氣,畢竟這個社會給了每個人自我加壓的動力。

至於說這個自我放鬆的後果,放心,上面說過了,精明的商家們早就為您準備好了一條龍服務,吃喝玩樂包您滿意,至於代價嗎,無非是比平時略貴一些的消費

平心而論,良性循環。畢竟,不流通的紙幣比不過草紙,不流通的經濟根本不存在

首屈一指的大都市,沒有這些紙醉金迷的虛幻裝點,還真是不習慣啊!

附:

把萬聖節看的輕鬆一些,才不會像某些小五毛一樣憤世嫉俗的表示為什麼要過這種洋人的節日,你們根本不懂節日就瞎湊熱鬧。

但願他們都能來我這兒看一看我的鬼話連篇——節日嘛~大家找個借口,商家賣貨,我們偷懶,皆大歡喜,齊活兒!


推薦閱讀:

「雙十一」銷售額的極限會是多少?
知乎上有哪些精準的預言?
客觀分析~江蘇和浙江兩省的經濟狀況那個更好?誰的結構更合理?誰的發展潛力更大?
日本近些年的經濟政治發展情況到底如何,安倍政府真的只靠右翼力量就撐起了兩個執政期嗎?
縱觀中國歷史每個朝代最長几百年便由盛而衰改朝換代。如今的新中國是否也會像之前的朝代一樣?

TAG:万圣节 | 中国文化 | 经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