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故事即結構 --- 《爆裂鼓手》技術分析

(李驥)

《爆裂鼓手》(Whiplash)這部電影看了三遍。這部算不上宏篇巨制的電影無緣於各大獎項的「最佳電影」,但對我來說卻有一種特殊的魅力,這大概不僅僅因為我所喜歡的片中的大量的爵士音樂和鼓點。

電影實際上講述了一個非常非常簡單的故事 --- 音樂學院里的年輕鼓手Andrew Neyman,有幸被學院的大牛導師Terence Fletcher選入學院的頂級爵士樂隊,從此開始了被導師無情折磨的血汗之旅。在極端的壓力下他一度崩潰,被學校除名,但機緣巧合,當他再次加入Fletcher的樂隊走上舞台,他終於敲出了令舉座震驚的絕響。

聽著像一個勵志故事吧?且慢,當你看到Fletcher抽Neyman耳光那一段,你就不會把電影簡單理解成為一部「嚴師出高徒」的淺薄勵志電影了。那這是一個控訴Fletcher為培養人才而失去人性的故事嗎?當你看到Fletcher在酒吧里緩緩向Neyman述說Charlie Parker的往事(「Good Job」)那一段時,你又會這個魔王導師生出很多同情。

對,一個簡單的故事,但卻有無窮的張力。難怪這部沒能在學院獎評委那裡拿到多少殊榮的電影,在iMDB的用戶評分中,居然得到8.6分的高分。

看過電影的兩三個月,時不時打開電影的原聲大碟聽,心裡惴度這部電影的張力從何而來。正好在讀羅伯特·麥基的那本「編劇聖經」--- 《故事---材質、結構、風格和銀幕劇作的原理》,才發現《爆裂鼓手》簡直就是麥基所言的「銀幕劇作原理」的現實演練,所以才想起寫這篇技術分析類的影評,權當是讀書筆記吧。

故事價值

麥基說:

「故事是生活的比喻。......故事並不是對現實的逃避,而是一種載體,承載著我們去追尋現實、盡最大的努力挖掘出混亂人生的真諦。」

故事成其為故事,總是「負荷」著人類精神的價值取向。劇情引導在某個「擺上檯面」的價值的正負兩極之間移動,因此造成觀眾的投入和審美體驗。

《爆裂鼓手》中擺上檯面的價值,是一個有志於音樂成就的年輕人所會面對的「成功/失敗」。Neyman在劇中的飯桌上把這種價值說得一清二楚:我寧願早早死掉,也不願做一個碌碌無為的沒有人記得的俗人。

出於這一價值取向,Neyman就要去追尋他的目標,就註定會引出一系列挫折、失意、欣喜和爆發。他一根筋的「求索」和因之而來的所有的up and down,正應了麥基的那個觀點:所有的故事,都是關於「求索」的故事。

Neyman的求索,集中於Fletcher這個導師。Fletcher終生也在求索 --- 他要造就當今爵士樂壇的下一個Charlie Parker,即使使出非人性的極端手段。Neyman與他兩個人的「不瘋魔不成活」的求索本能,源於同樣的「故事價值」,但又由二人強大的內心力量而產生越來越劇烈的衝突,這就構成了麥基說的「故事脊椎」。

以上都還只是WHAT?這個問題。說到HOW?, 就需要研究故事的「結構」。

故事結構

故事由事件構成。事件的本質是「變化」,變化圍繞故事價值展開,最終通過一系列衝突達至高潮。經典的電影故事通常在「主情節」上設計三至四「幕」的結構,而幕與幕之間通常採用「激勵事件」來進行干預,實現轉折。因此麥基說:

「故事是一個由五部分組成的設計:激勵事件(故事講述的第一個重大事件,一切後續情節的首要導因,它使其他四個要素開始運作起來), 進展糾葛,危機,高潮,結局。」

最簡單的結構設計:在一部典型的120分鐘的電影中,通常要在第20-30分鐘左右就出現第一幕的高潮,由一個「激勵事件」導入「第二幕」,越過一系列的起伏跌宕進入高潮,以及最短的最後一幕 --- 結局。

用這些原理來套《爆裂鼓手》:電影從Neyman練習打鼓開始,很快就讓你了解這是一個有音樂抱負的年輕人。之後簡單交待Neyman的音樂學院和家庭生活,以及學院的牛人導師Fletcher對他的關注。第15分鐘時,第一個激勵事件出現:Neyman被Fletcher選入了Studio Band。這時故事開始進入第二幕。

Studio Band第一天的排練就讓Neyman在Fletcher的吼叫中挨了他的耳光。自此衝突出現,逐漸累積,Neyman身心遭受嚴重挫折,同時開始變得瘋魔。第二幕中他的女友和父親簡單出現,其實沒有什麼戲份,重點還是他與魔鬼導師之間越來越加劇的衝突。電影緊張感一點點加深,節奏也開始出現了「加速度」。

第二個重要的「激勵事件」,是Neyman搞砸了上台的演出。滿面流血的他聽到Fletcher走過來跟他說了一句「You are done!」,立馬崩潰,埋頭補向了他的導師,喊出了心中鬱積多時的那句「F**k you!」。

這已經是一個相當抓人的高潮了,但在整部電影中還只是「次高潮」。自此電影進入低落的第三幕,故事價值跌入負面 --- Neyman被開除,終日無所事事。但故事並未在此勾留太久,Neyman很快就在酒吧重見令他愛恨交加的Fletcher,後者居然對他掏心掏肺地說了那段「Good Job」的Charlie Parker 的故事。

這正是電影的第三個激勵事件,故事價值自此轉向正面。此後故事以洗鍊的筆法直奔結局--- Neyman在Fletcher的樂隊在JVC爵士節上的演出。Fletcher在台上居然繼續向他施壓,他也幾乎黯然離開舞台。但內心的那個求索慾望最後還是讓他愈挫愈奮。他終於轉回到舞台坐到鼓前,即興打出了那段迴腸盪氣的Caravan。

Caravan最後一擊。黑幕。電影在高潮中結束。Neyman成了,他一舉渲瀉了他長時間鬱積於胸的憤懣,而作為觀眾,我們也得到了一次暢快的釋放。

故事即結構

《爆裂鼓手》的感染力當然還有很多其他的因素,比如人物的表演、音樂的運用、以及鏡頭語言與音樂的無縫融合。但核心還在於它的故事結構,以及它所創造的加速感、加壓感和張馳有度的節奏感。作為一個單線條敘事的電影,它不事雕啄,不工於機巧,只是運用故事的結構和敘事的節奏,就能帶觀眾走入師徒兩個人物的內心,讓人觀影之後心中五味雜陳,對世界的很多道理似乎有一些模糊的感悟。這絕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說好一個故事不易。其實故事並非天成,而在於很多設計,其中自有很多門道。漂亮的結構讓觀眾移情於人物,探入他們的內心深處,從而獲得現實生活所不能給予的情感滿足。還是用麥基的話來結束,這段話幾乎完美地總結了《爆裂鼓手》這部電影:

「結構的功能就是提供不斷加強的壓力,把人物逼向越來越困難的兩難之境,迫使他們做出越來越艱難的冒險抉擇和行動,逐漸揭示出其真實本性,甚至直逼其無意識的自我。」


推薦閱讀:

《與君相戀100次》何以解憂,唯有純愛
剛看完007之幽靈黨,有和我一樣覺得皇家賭場才是最經典的么?
《路邊野餐》中有段42分鐘的長鏡頭,想知道導演用長鏡頭處理的必要性?是為了炫技?還是為了切合電影主題?
電影,是時間的搬運工
同為擅長喜劇且票房成功的「商業片」導演,寧浩與馮小剛的拍攝風格有哪些不同?票房成功的原因有哪些不同?

TAG:电影 | 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