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霸貓的色達之旅:是該讀《西藏生死書》,還是《美國眾神》?

準備上路,從昆明到亞丁,再到色達,藏傳佛教是一個繞不開的主題。在書包里放了兩本書,一本是《能斷金剛》,另一本則是《西藏生死書》。前者是一個獲得藏傳佛教最高學位的美國人,如何用金剛經的智慧經營鑽石生意的作品;後者,則是我讀了快七年的書,作者索甲仁波切幾乎毫無保留地將藏傳佛教的精髓寫了下來:頗瓦法,上師,大圓滿法,以及死後的各個階段,該如何為死亡做好準備。每每翻閱它,都是為了提醒自己,你在這個世界上的日子並不長,不知死,焉知生?

對於正常世界的出離心,或許是我從18歲開始就解鎖的一份生命禮物——親身經歷了5.12地震,或許是最好的成人禮——直面死亡讓人醒過來,對於夢中人們仍然興奮不已的一切,就已經覺得陌生,疏離。它讓我開始理解,一切榮華富貴在死亡面前,皆是夢幻泡影。那些淺層次的,表演般的知識、事業,或是成功,再也不能給予我哪怕一點點的滿足感,對於這些幻覺,我不再有半點沉迷。然而,又或是因為這份出離心,這份一心追尋真相的自我要求,恰恰賦予了我一種時刻認真,卻又舉重若輕的心態。大部分世俗的事情,我做的很不錯,卻又從未被它們綁架過。畢業那一年,拿了浙大的最高榮譽竺可楨獎學金,留在校志里的座右銘,就來自《西藏生死書》:」明知浮生若夢,在夢中保持積極的願力,才是真正的修行。「

我大概擁有過很多東西。但我從未覺得自己擁有過任何東西。拿起是一件輕鬆的事,放下也是一件同樣輕鬆的事。以至於,我的思維里甚至並沒有」拿起「或是」放下「這樣的矛盾,對比。不過是一念之間,你覺得自己拿起了,就拿起了,你覺得自己放下了,就放下了。什麼都是自己給自己講的一個故事,庸人自擾,作繭自縛而已。

抵達稻城,瞻仰三神山。2005年的《中國國家地理》選美特輯,給了這三座神山排名第六的殊榮。三神山合稱」念青貢嘎日松貢布「,自古就是藏傳佛教的聖地。海拔6032米的主峰仙乃日是稻城第一高峰,是傳說中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山體平緩如大佛安坐,雍容典雅;海拔5958米的南峰央邁勇意為文殊菩薩,端莊嫻靜,冰清玉潔;海拔5958米的東峰夏諾多吉意為金剛手菩薩(大勢至菩薩),如剛烈少年,英挺俊俏。我們特意避開假期,卻仍然遇上人山人海,人們用長槍短炮各種姿勢捕捉神山的氣勢。海拔很高,山路難走,我只管埋頭向前走,早已習慣了不去問路有多遠,何時抵達,一呼一吸,一步一步,該到的時候會到,再說多少公里,幾個小時,都不過是一點一滴走出來的,我不必浪費一點點心思去盤算遠近,知曉難易。

登上五色湖,以最近距離仰望雪山,長風獵獵,四周所有人等事物幾乎完全隱匿,留下一個安寧,純粹的時刻。在這裡坐下來冥想,專註呼吸,瞬間體會到了一種失落已久的恭敬心,只想合掌敬拜。那是一種怎樣的恭敬心呢?是面對雪山,面對自然,體驗到它的偉大,空氣稀薄,體驗到自己作為一個人的脆弱、渺小,而甘願於臣服。所有一切覺得自己很不錯,很厲害的想法,都可以消失了。影響了一代人,塑造了一點文明,流傳了幾千年,你這樣訴說自己的豐功偉績,矗立了幾億年的雪山,就這樣靜靜地看著你,笑而不語。

《西藏生死書》里的基本觀點,是現代文明所發明的一切,都是令人分心的事物,讓人忘記生死,耽誤修行。他寫:」一位長期隱居在喜馬拉雅山的僧人,發明了鬧鐘,大炮和火箭,卻都把它們毀掉,只因為,這些都是令人分心的事物。「坐在樓房裡用Kindle Oasis閱讀這段話,是身陷於現代文明的一種解嘲。

在此時此刻,面對雪山聖湖,再讀這句話,感受是不一樣的,如果我生長於這樣的環境,每時每刻,都被最壯麗的自然提醒著臣服,提醒著敬畏,人會理解一切浮光掠影的沉迷或許並無意義。讓我們把這個比喻再寫得具體一些,在這時候,我不太會為了對比豆沙色的口紅,別人遲復一點的微信,雙十一可以節約二十塊錢的秒殺,浪費一個下午的腦神經。

生活的本質,安住在全然的本覺中,一次又一次地回到當下,回到全意識的狀態,一心不亂地走完這個旅程,是名旅程,卻又無旅程。哪裡也去不了,哪裡也不能去的旅程。就像我花了8個小時,登上了山,又下了山,我的手機里多了幾張照片,我的書包里少了幾塊餅乾,我還是我,山還是山,該發生的都發生了,卻又沒有任何事情發生了。

途經八美小鎮,抵達色達。鮮為人知的八美小鎮,只有不足5000人,卻是一個宗教中心,在這裡,有法主龍多活佛的寺廟,世界上最大的轉經筒。在有幸面見龍多活佛的前夜,我正好閱讀《西藏生死書》講大圓滿法(Dogzchen)的部分。大圓滿法是密宗修持的最上法門,代表了藏傳佛教歷代大德的最高成就。我初次知道大圓滿法,並非是來自《西藏生死書》,而是來自美國的神經科學家Sam Harris的作品《Waking Up》——他提到自己到尼泊爾拜師,學習冥想,並多年修持大圓滿法的經歷。不過,看起來,貌似沒有修成。這就是很有意思的事情了,如果修成了,應該不會繼續寫書做思想傳播。也就不會有千千萬萬的人因為他而了解冥想,了解靈性。可是修不成,恰恰是因為他一直帶著科學,研究,思辨的心,被認為是概念心、凡夫心的認知,來修習。這大概是一對挺有意思的矛盾。接引我們的圓麥師父,是一位出家三年的知識分子,說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我們漢人總喜歡說,藏人卻老老實實地在修。所以藏地的大成就者數不勝數。」

面見活佛,並表達我希望學習修持大圓滿法的願望,得到活佛的允許。下一次大圓滿法會,便會再回到這裡學習。向同行的朋友,推薦了劉豐老師在喜馬拉雅上的幾個課程,用現代人比較好理解的方式,解讀《心經》、《金剛經》等種種修行究竟修的是什麼。大家有機會,也可以聽一聽。在車上,大家問我:「學霸貓,你打算什麼時候出家呢?你看你這麼年紀輕輕就投入到修行上來了,距離出家可能也不遠了。」

「我還肩負有複製自己的DNA來提高人類平均智商的崇高使命。所以,我現在不能出家。」這句擲地有聲的話呀,讓胸前的紅領巾,更加鮮艷了。

這並不是一句玩笑。帶著紅領巾的我,眺望夕陽西下的色達。世界上最大的佛學院,七萬人聚集的場所,整個色達的中心,就是佛學院,人們的所有生活,圍繞學習、敬拜、誦經展開。佛學院金碧輝煌,甚為莊嚴,而其餘所有人,只需要小小的一間屋子,最簡樸的物質生活就足夠。喇嘛們穿著僧袍,步履緩慢,眼神明亮,輕輕搖頭拒絕了遊人拍照的請求,只顧自己行路。修行之人,請你萬萬不要打擾。遊人行走的棧道上,有一個被遺棄的godiva巧克力的包裝,我想起薄荷巧克力的味道,那是另一個世界的信仰,滴滴絲滑,夢幻天堂。

Godiva,你可認識,它也是安住在另一個世界中心的一尊菩薩。色達的中心是佛學院,大城市的中心是購物廣場。所有的品牌如同一尊尊菩薩各歸其位,各司其職。在色達,人們順時針轉動轉經筒,在現代文明的每一個大城市,人們不舍晝夜地轉動Zara。有的菩薩給予慈悲,有的給予智慧,有的則給予金剛力量的加持。就像我們總知道,在哪裡去買一個更漂亮的眼鏡,一罐更好用的面霜,或是下一個廣受稱讚的包包。或許,誦完第108遍《金剛經》的時刻,和刷掉Visa卡上某個數字的時刻,都帶來同樣一種如釋重負的感受,前一個念頭剛走,後一個念頭還未生,那是忙碌生活中,少有的短暫輕鬆。

「你崇拜什麼,你就是什麼。」 或許沒有誰比Neil Gaiman的《美國眾神》,更好地詮釋眾神的戰爭,更替中的信仰。上帝已死,資本永生,技術和數據是已經到來的全新統治力量。Religion,人類的一切,都是故事,也就都是信仰。

Vogue是一部分人的聖經,《從0到1》是另一部分人的《金剛經》,防彈咖啡或是排毒果蔬汁,如此種種,不過是新的信仰。「人是懸掛在意義之網上的動物」,社會學家如是說。人類似乎必須給自己的生活建立一個又一個的規範,一種又一種的虔誠行為,透過演出各種各樣的故事,才能自己心安。你看,現在的我們,每天要去健身房和瑜伽館修練,每天要在知乎和公眾號上聞法。信仰某個具體的神,就會比信仰馬甲線更高級嗎?

如果一個人還在通過所有的行為,來「求取」什麼,那麼他或許在信仰的路上走了很遠,在宗教的路上走了很遠,在生命和靈性的路上,卻沒有半點進步。無論那個信仰的對象和求取的對象是什麼,本質仍舊一樣。他必須認識到,再無所需,無所求,沒有什麼在外面的時候,才可能在一雙鞋子的logo里,一張擼貓的照片里,同樣看得見佛陀的微笑。

在十天的旅程中,最有意思的,是我的夢境變得越來越清晰。或許是因為這些地方更乾淨一些,自己的念頭也會變得乾淨。在極快速的夢裡,似乎不再被情緒和念頭帶著走,而是能抽離出來。甚至中間有一天,在夢裡意識到這是一個夢,然後在夢裡開始坐下來,冥想入定。那是非常神奇的感受。《西藏生死書》里說,夢境是一種如同死亡後的修行,在夢裡,我們的意識速度會比平時快7倍,心更容易散亂,被習氣裹挾。會做夢的人知道,夢中情人這件事,大抵是有科學依據的。有的人,天天在一起,卻從來不會夢見。有的人,見過一次,就常常夢見,或許是宿世積累的緣分,也說不一定。好好做夢,倒也是一種極有意思的修行。

最後兩天,我們在四姑娘山,遇上了大雪。在雪中行走,多美的風景。可我想什麼呢?我想回家,想爸爸媽媽,想寫毛筆字,更想坐下來寫文章了。在十多天以後,再次坐下來,敲擊鍵盤,只有在這一個字一個詞的流露中,我的心再度沉入了一汪深深湖水,如同空靈澄澈的道境。這個文檔編輯器,又何嘗不是我心安處,我的道場?

旅行是好的,是抽離,是遠觀,是接受一次文化衝擊,再重新審視自己的生活。不旅行,其實也是好的,是安靜沉穩地過日子,一分一秒,在熟悉的活動里也總能發現新天地。有時候我們的生活中,煩心事很多,不想面對的事情很多,於是旅行和信仰一起,變成了一種「逃避」的方式,只要可以遠離,我們一點都不必去想。

可是,當我學會了怎麼生活,學會了進入生活本身。我沒有什麼需要逃離,我對「那麼大的世界」,並沒有渴望。所有的一切,並不是教我去到一個烏托邦,出離到某個天堂,相反,所有的一切,都只為了讓我更深地投入當下,投入到此時此刻的生活中,這一瞬間敲擊鍵盤的指尖,下一個瞬間給朋友的一個擁抱。

Always find a way in, never a way out.

(知乎文章更新的不多,近期的所有文章更新都在公眾號:輕鬆冥想,歡迎關注)


推薦閱讀:

有哪些出家前世俗成就比較高的僧人?
真理 ----第二章 闡明宗旨 第十一節/共十三節
從佛家的角度怎麼看待「優越感」?
冥想時眉心輪處痒痒的,涼涼的是怎麼回事呢?
所有念佛的法門都可以歸為凈土宗么?如藥師法門?

TAG:佛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