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嘎光」象腳鼓,傣族Party的音樂之魂|Craft+勐巴娜西

明代錢古訓所撰《百夷傳》中載有「以羊皮為三五長鼓,以手拍之。」

此處的「三五之鼓」正是鼓音渾厚的傣族象腳鼓。傣族人民常說象腳鼓鼓聲正如春分的滾滾雷聲,空曠宏大,震懾人心,是節慶聚會必不可少的音樂。

Craft+ 「嘎光」象腳鼓,傣族Party的音樂之魂_騰訊視頻 https://v.qq.com/x/cover/z0532entw0w/z0532entw0w.html

傣族是世界上最喜愛集慶的民族之一,他們把參加各種各樣的吉慶活動,統稱之為「趕擺」。傣家人幾乎月月都有節過,月月都要「趕擺」,傣家人「趕擺」必定是離不開象腳鼓的。象腳鼓作為一種獨特的民族文化現象在「勐巴娜西」有著廣泛深厚的群眾基礎。鼓王所制的象腳鼓不僅僅是傣族在使用,德昂族,景頗族的節慶中都能見到象腳鼓的身影。

在勐巴娜西居民的邀請下,Craft+團隊在傣寨中參加了一次他們的出窪儀式。儀式開始前,忽聞一聲聲如雷鳴般的的響聲貫入耳中。我們尋聲望去,只見一群卜冒(傣語:小夥子)肩扛五彩斑斕的長鼓,一邊舞動身姿 ,一邊掌擊鼓面,一聲聲鼓音響徹長空,令人不禁為之肅靜。這五彩長鼓,正是傣族中大名鼎鼎的象腳鼓。

在傣族人心裡,象腳鼓不僅僅只是樂器,而是具有生命,富有靈魂之物。族中德高望重之輩過世後,象腳鼓是要作為特殊祭品隨之入葬的。傣族人民對象腳鼓是十分敬重的,每逢傣族盛大節慶,人們都要請出象腳鼓,給鼓身穿上綴滿裝飾的五彩鼓衣,並在鼓尾插上孔雀尾羽,一邊敲鼓,一邊跳起「嘎光」(傣語:象腳鼓舞),象腳鼓正是傣族Party必不可缺的音樂之魂。

象腳鼓,一般分為長象腳鼓舞短象腳鼓舞兩種。其外形基本一致,均由鼓頭和鼓尾兩部份組成,鼓頭較大,鼓尾細長呈喇叭狀。象腳鼓舞流行於德宏各傣族、德昂族聚居地,長象腳鼓舞大都興盛於德宏的遮放和瑞麗,短象腳鼓舞則盛行於芒市、盈江等地。

象腳鼓造型奇特,能夠令鼓聲產生一種絕妙的共鳴,餘音悠長,經久不散。一隻好的象腳鼓,鼓手只要敲擊一次鼓面,鼓音就能從鼓面經鼓頭,再沿著細長的鼓身傳送至如喇叭狀的鼓尾,然後,奇特的鼓身又能自動地將鼓音從鼓尾回拉至鼓面,形成雄渾、悠長的回聲。據說,象腳鼓是所有類別鼓聲之中迴音最為長久者,其獨特的振動頻率,甚至能夠令失聰之聾者感受到音頻的震動

象腳鼓的製作,決定了象腳鼓的發音,Craft+團隊這次在芒市的廣相村,探尋到了製作象腳鼓的第一人,號稱「鼓王」的朗四師傅。探尋師傅的作坊並不容易,朗四師傅因地制宜,選擇了在山之中居住,以便尋到良材用於制鼓。沿著蜿蜒崎嶇的山路而上,我們帶著期待,帶著好奇,迫不及待想去一探象腳鼓的秘密……

象 腳 鼓 的 制 作

朗四師傅的小院里堆滿了如象腿般粗的木料,而他正在院中車鼓,小小院里放滿了各式各樣高矮不一的象腳鼓,有成品有半成品,更有粗坯。師傅知道我們來意熱情的接待了我們,向我們展示了象腳鼓是如何在他手中誕生的。

一選 料 浸 木

朗四師傅先將我們帶去了後院的小溪邊,走近了我們才發現,溪水中竟浸泡著數段木頭。搬開石塊,藏匿在溪底的木頭立馬浮了上來,朗師傅奮力的搬弄著半人高的木塊,讓他們交換位置,調整浸潤的角度,再用重石壓入水面。手勢嫻熟而又輕柔,彷彿在照看著襁褓中的嬰孩。

雖然勐巴娜西地屬亞熱帶雨林氣候,木材資源十分豐富,但是能用來制鼓的卻只有楠木、椿木、芒果樹、菠蘿蜜樹等,且樹齡得要求在三十年以上,現如今多數木材已是難得,得之較易的椿木就成為了首選。

採選好的木料需先用砍刀砍出大致形狀,放在陰涼的地方放置半干,再將木料像這樣浸泡在溪水裡,浸泡時間至少一年三年以上則更佳。這樣能讓木材具備更強的韌性,不開裂,不蛀蟲。用這種在溪水中經過千刷萬洗、浸潤自然精華所制出的鼓,音色更圓潤,更穩定,也更加牢固耐用。

二制 鼓 上 漆

返回朗師傅的小院,我們看到一台師傅自製的機器,專門用來掏空鼓身的。傣族民間的象腳鼓,長鼓高約160厘米,短鼓約100厘米。原來都是全手工掏空木材內腔,但是人力有限,費時不說,還會不均勻,以至影響音色。

因此師傅根據工藝自製了機器,即可以根據木材中心來掏空鼓身,還能根據鼓的外形車出鼓模。不僅提高了效率,更為均勻的鼓身也使得音色更為洪亮。

在車出鼓身雛形後,從機器取下陰乾兩至三天。師傅便得用工具手工調整鼓身內腔,並用鑿子等工具在鼓身的外面雕琢水波式花紋,然後批灰,進行第一次打磨和上漆。

象腳鼓的上漆以黑色為基調,鼓頭為黑,鼓身以黑、紅、黃(有時也用金色)漆出橫條紋,通體沉穩又不失活潑。漆的時候要塗得均勻薄滑,否則顏色的光澤度不易保持長久,甚至會脫落,這道工序完成之後,將鼓身放置在陰涼通風的地方陰乾一個月左右,之後在進行第二次打磨上漆,如此反覆三次才算完成鼓身。

三綳 鼓 調 音

待到鼓身制好後就可以綳鼓面了,朗四師傅一般都用羊皮綳鼓面,然後再用黃牛皮綳拉固定鼓面的皮條繩。

綳好鼓面後,朗四師傅就會根據皮條繩的鬆緊來調節校音,直至象腳鼓能發出洪亮的音聲為止。

四穿 衣 擊 鼓

最後一道工序就是穿鼓衣了。

每次演奏前,朗四師傅都會先拿出「鼓衣」 給象腳鼓穿上。「鼓衣」是用五彩絲線織成的一張網,上面裝飾有彩色絨線球、小圓鏡子,以及鼓帶,瞬間使象腳鼓有了節慶的儀式感。

在穿上鼓衣後,只見朗四師傅取出一團糯米飯均勻在鼓面上黏成一個圈。朗四師傅道出了象腳鼓調音的秘密——象腳鼓是所有鼓類當中唯一能夠人為調整鼓面振動頻率的鼓,靠的便是這糯米飯。

聰明的傣家人在每次表演之前,都要用一小團傣家特有的軟米飯黏貼在鼓面上,形成一直徑約六至七公分的小飯圈,鼓手通過增減小飯圈上的軟米飯來調整鼓面的震動頻率,當調整到最佳時,象腳鼓的聲音便會被發揮到極致,變得更加清脆、悅耳和深長,餘音久久不散。

一切就緒後,師傅背起象腳鼓,神情莊重的開始演奏「噶光」。春雷般的鳴動聲伴著師傅沉穩的腳步,在院中徐徐展開,陽光透過鼓衣的小鏡子,使得小小的院子投射出五彩斑斕的光斑。在鼓聲響起的瞬間,時光都彷彿凝結在此刻。

象腳鼓鼓聲悠長且極具穿透力,伴隨著朗師傅聲聲沉重的錘擊,充滿著能量的鼓音透過鼓身滲透出去,一聲震,二聲響,如春雷滾滾般震動我們的心弦,在現代城市生活中疲憊的身心也隨之復甦醒來。

《周易》云:「鼓之以雷霆,潤之以風雨。」這如春雷般的陣陣鳴動,也正像是春分之音,激勵勐巴娜西居民去堅守這份傳統,並將這寶貴精神延續下去。

1張引,《傣族象腳鼓舞》文字解說

2 張方元,《德宏風物誌》,2000,雲南人民出版社

3 秦瑩,莫力,《德宏傣族民間科學技術》,2014,德宏民族出版社

kmtrip.net/big5/mingzu/

weixin.qq.com/r/sjj-58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首飾設計師 王笑倩:「 文化的搶救是必要的,是為了更多的人更全面的了解侗族的。」|Craft+侗輯
【匠志】爾牧來思,何蓑何笠?
【匠】石頭記:一硯梨花雨
【匠】了解了毛筆,才知道古人多會玩
錦瑟章服裝製作手記:看看我們的盤扣大師精美的作品,滿滿的愛滿滿的藝術啊

TAG: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文化 | 传统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