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繆斯夫人:一位「堅持走科研道路」女學者的自白

撰文|錢岳 (英屬哥倫比亞大學社會學系助理教授)

責編|巫錫煒 靳永愛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 IDThe-Intellectual

● ● ●

最近被浙江大學馮鋼教授的言論以及相關討論刷屏,好友兼同事建議《繆斯夫人》應該寫一篇文章回應,於是我自告奮勇撰文一篇。我首先分享一些我從一個小女孩一路成長為大學教授的個人經歷,再分享一些相關的研究結果。

?一條2013年的微博近日再度引發熱議

我最開始對性別的意識是,我媽媽(還包括周圍好朋友的家長),會在我們希望上課外培優班的時候,就告訴我們:「女孩子學習不用太努力了。幹得好不如嫁得好。」(沒錯,在這樣的教育下,我媽媽卻養出了一個追求男女平等的女兒。)

後來,我小學、初中一路成績拔尖,但是,周圍的老師,也包括我媽媽,卻時刻叮囑我:「你現在學習好,不代表以後學習成績好。女孩子後勁不足。」相比之下,周圍的男生,學習成績不好,學習態度弔兒郎當,但是,我總聽到老師和家長對他們說:「男生後勁足,你這麼聰明, 稍微努力一下,成績一下就起來了。」

我直到現在都記得小學的一個數學老師,當時她好像還是區里有名的數學老師,在我的作業本上寫著:「錢岳的成績不錯,但是智商不高,所以只能靠刻苦來彌補。」

後來上高中了,我上了理科實驗班。我們要在一年的時間裡學完三年所有的數理化生課程,可能這種節奏我真的適應不了,我的學習成績確實(像印證了女孩後勁不足的預言一樣)開始一落千丈。數學班主任老師找我私下談話,要把我從理科實驗班裡開除。現在回想起來,我其實很為那時的自己自豪,因為在一個有權力的成年男子和弱小無助的我的對話之間,我鏗鏘有力地對他說:「我不走。我要留下。」(某種程度上,我也感謝我的老師尊重了我的決定。)

後來,我就一直默默努力。每天把老師上課講的習題抄在筆記本上,晚上回去自己再做一遍,不會做的題目第二天一道題、一道題地抓著好朋友問。後來,在高三的一次數學考試中,我的成績終於從平時的70分(滿分150)上升到138分。那時我很高興。可是,我的數學老師,在一對一的談話中,對我說:「你這次考得還不錯……(停頓),不過主要是因為題目比較簡單。」(事實證明,直到高考,我的數學成績都一直保持在138分。為什麼我對10年前發生的事情,連細節都還記得這麼清楚?因為那些事情,深深讓我感到一個女孩的成長道路有多麼艱難。)

後來,每次的模擬考試中,我們那一屆的學生,全年級理科前十名總是幾乎有九個女生,我們的語文老師卻當著我們全班的面說:「理科最優秀的10個學生,居然只有一個男生,這不正常。你們的前兩屆,前十名只有一個女生,這才是正常的!」

當時,我還是一個高中生,我就已經想在班上搞革命了。

為什麼女生成績好卻被認為是「不正常」?

為什麼我數學成績好的時候被認為「智商不高,全靠努力來補」?

為什麼我數學成績從很差變到不錯,卻被認為是「那次考試卷子簡單」?

現在想起來,那時的自己當然很幼稚,我用自己「青少年」的激進方式來表示不滿。比如,上語文課我就睡覺。比如,語文早自習時,我永遠都端著一碗熱乾麵吃。比如,語文老師叫我站著,我非要坐下。

後來,我的成績一直到高考都保持在全年級前幾名,如願去了北京讀大學。我也曾在社會研究方法的課上,聽到某著名的男教授發表「女生不適合搞學術」的言論,我坐在台下氣得直哆嗦。我當時覺得,你有那麼多優秀的女同事,而且你自己還有一個女兒,你怎麼能說出這樣的話來呢?

我幼年的經歷,讓我對性別研究有了很大的興趣。我在讀大學和研究生(包括博士)的過程中,遇到了很多優秀的女性role model(榜樣)。她們用自己對學術的嚴謹、認真和熱情,以及對學生真心的鼓勵和栽培,讓我深深感受到前行的力量。

後來我知道,女生的成績好早就不是什麼新鮮事。美國的歷史研究表明,從很早的時候開始,女學生在初中、高中的成績就比男生好,只不過那個時候大學不招女生,所以,女性讀大學的比例才很低 (DiPrete & Buchmann 2013)。後來有了七姐妹女校 (Seven Sisters Colleges) 聯盟,再到後來,各種大學才開始招收女學生。直到現在,美國的本科和碩士的畢業生中,有60%都是女生,即使在博士畢業生中,也有50%的女生。中國也不例外,從2009年開始,高等教育中女性的入學人數已經開始超過男性 (Yeung 2013)。

但是,直到2017年的今天,我們卻仍然聽到「女性讀研後繼續走科研道路的十不足一。」請馮教授摸著良心問問,這是說明女性能力差嗎?為什麼我們不問問,科研領域,真的是一個female-friendly(對女性友好)的領域嗎?生孩子、養孩子、做家務的重任還是主要落在女性身上,「平衡家庭和生活」大多時候都是女博士、女教授需要考慮的問題。Claudia Goldin(2004)發現,如果追蹤哈佛畢業生的人生髮展,男性「有事業有家庭」的比例是女性的兩倍!很多時候,要事業還是要家庭,是女性不得不做的人生選擇,而男性,並沒有這樣的困擾。

即使女性很努力地沒有放棄事業,也沒有放棄家庭,她們在職場上,也容易被看成是「因為家庭,遲早會疏忽事業。」Shelley J. Correll和她的合作者(2007)曾經做了一個研究,讓本科生來評估兩份資歷幾乎一致的簡歷,只不過其中一份簡歷上暗示了那個女性是位媽媽,結果他們發現,「媽媽簡歷」被評估為此人能力更低,對工作不夠盡職 (committed),甚至被認為應該支付更低的薪水。

還有過另一個男性主導 (male-dominated) 專業的朋友跟我說:「我們(男)研究生老在一起議論,我們系招的女教授都是金髮碧眼的美女。」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日劇《東京女子圖鑑》劇照

這是我的分享。我想,每一個女性一定都有她們自己「neverthess, she persisted(無論如何,她堅持下來了)」的故事可以分享。

希拉里曾經就「一個女性主政白宮」的歷史意義發聲:「雖然我們這次無法打破那最高、最硬的玻璃天花板,感謝你們,這個天花板上已經有了1800萬道裂縫。」因為基層的推動和抵制,最高層才開始有了裂縫。

每一個國家都應該致力於提高婦女權益和男女平等,這不是因為女性是男性的母親、妻子、或女兒,而是因為「女性的權利是人權」。

女性今天所面對的機會、取得的成功、獲得的社會地位,很多都是她們自己,也是她們之前一代一代的女性,通過無數的抗爭,爭取來的。每一個女性在面對這些顯性或隱形的歧視時,她們大概都無數次地質疑過自己,所以,向每一個堅持下來的女性致敬。也希望,大家以後,不要再用毫無事實根據的主觀個人感受,來阻擋女性前行的道路。

參考文獻:

Goldin, C. (2004). The long road to the fast track: Career and family.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Science, 596(1), 20-35.

Correll, S. J., Benard, S., & Paik, I. (2007). Getting a job: Is there a motherhood penalty?.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112(5), 1297-1338.

DiPrete, T. A., & Buchmann, C. (2013). The rise of women: The growing gender gap in education and what it means for American schools. Russell Sage Foundation.

Yeung, W. J. J. (2013). Higher education expansion and social stratification in China. Chinese Sociological Review, 45(4), 54-80.

製版編輯: 艾略特|

本頁刊發內容未經書面許可禁止轉載及使用

公眾號、報刊等轉載請聯繫授權

copyright@zhishifenzi.com

知識分子為更好的智趣生活IDThe-Intellectual

推薦閱讀:

第一篇論文多次被拒稿是什麼體驗?
給數學系學弟學妹們的一些話
科研告別個人英雄時代 | 陳經
究竟是哪些問題限制了鋰空氣電池的發展?
科學史上有哪些重大發現是由於意外或者失誤?

TAG:科研 | 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