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讀思筆記九十六:讀《槍炮、病菌和鋼鐵》隨筆

讀《槍炮、病菌和鋼鐵》隨筆

本書為美國歷史學家、人類學家賈雷德·戴蒙德著,為上海文藝出版社2000年出版。雖然有些厚,章節也很多,但是讀來卻也興趣盎然,十分輕鬆,沒有詰屈聱牙的言辭和生僻的術語,很有親和力,不令人覺得枯燥。

我首先閱讀了本書的前言和目錄,目錄中最吸引人的地方莫過於十六章「中國是怎樣成為中國人的中國的——東亞的歷史」,我想這個問題有些奇怪,中國本來就是中國人的中國,正如美國是美國人的美國、英國是英國人的英國一樣,然而這個題目似乎要探尋的是中國這片地方是怎樣發展成為今天的樣子的?實際上,本章通過對考古和歷史文獻的梳理對中國以及東亞的歷史進行了簡單的介紹,令我們看到中國以及整個東亞的人種、語言的情況及文化的傳播伴隨的人口遷徙。作者認為中國與歐美的模式因為地形和環境的差異而不同,華南地區和華北地區的人存在明顯的差異,華南更接近於東南亞,他們是早期華南人南下造成的結果,而在這一壓力下東南亞原來的人群則南下到了更遠的熱帶地區,於是新幾內亞小小一處就有上千種語言,又論述了中國文化對於日韓的影響。雖然一些考古發現略顯陳舊,但也是一個以中國為中心的東亞的不錯的簡介。

第一章中介紹了人類的起源及其在不同的時間遷徙到世界各地的歷史,並想像到如果回到一萬多年前是否能看到世界各地人類的情況,得出的結論是通過當時的觀察並不能反應出他們之間存在明顯的差距,也不能憑藉此預測未來的發展趨勢。作者認為在距今14000-35000年之間遷徙到美洲,這也是以前我所認識的,但是近日聽說美國普遍認同30萬年前遷入美洲,很是驚奇,不知道其是否真的得到普遍認同及其論據是否充足。

第二章為「歷史的自然實驗」,以波利尼西亞人為例闡述了不同地方的波利尼西亞人因為自然條件的制約而發展出了不同的文化。第三章為:「卡哈馬卡的衝突」,論述了數量極少的西班牙軍隊和八萬之眾的印加帝國軍隊在卡哈馬哈相遇並將其戰勝的事件,並在此基礎上用槍炮、、馬匹、流行病、文字等先進的武器戰勝了整個歐洲大陸,他們是歐洲戰勝美洲的一個縮影。

第二部分主題為:糧食生產的出現和傳播。第四章為:「農民的力量」,農業定居和家畜飼養讓人們有了更多的儲備糧食,並且能夠養活更多人的人口,並在此基礎上形成一些不直接從事農業的人口:國王、大臣和各種專業技術人員甚至藝術家,國家之間互動的需要也讓他們不斷發展其科技,這便是農民的力量。第五章為「歷史上的窮與富」,作者提出農業的起源發生在世界上的一些地區,其鄰近地區傳播並轉向農業,但是還有很發展農業多條件更好的地區並未能發展出農業並在最近幾百年在外來人口的影響下一下子進入農業社會,而先發展出農業的人群則在近代的抗衡中佔據了優勢。至於為什麼會有農業產生的先後,作者在這裡並未解釋。

第六章為「種田還是不種田」就在回答上一張提出的農業產生及的原因。首先作者認為農業並非有意識地短時間內發展起來的,農業和採集狩獵之間也並非涇渭分明而往往是相互混合的,並且採納農業不可能在封閉狀態下進行的。狩獵採集的不穩定性、糧食生產的技術的成熟、人口密度的增加與糧食生產的關係等因素都和農業的起源有關,產生農業的地區在農業本身的催化作用下進行更大範圍的農業生產,即糧食產生滋生了更多的人口,同時更多的人口呼喚更大規模的農業生產,周邊地區不得不順應這一趨勢,而有些地區則因為地里的隔絕而未能發展出農業。

第七章為「怎樣識別杏仁」,作者以杏仁為引子敘述了早期人類選擇具有特殊品質即較大、味道好、多肉、含油的野生植物進行栽培,有意無意間對其進行了馴化的過程,而人類的栽培也影響了野生植物本身的傳播繁殖系統,可以說是互相適應的結果。另外一部分野生動物一般並沒有直接可供人類食用的種子,但是他們的偶然發生突變的形狀卻會被人類發現並培育。農民在不斷地培育中發現植物的一些形狀和特徵並對其進行有選擇地培養,積累了一些經驗,最終完成了馴化。那麼為什麼在同一地區有些植物被馴化的早而有的晚呢?其原因在於植物自身的屬性是否有利於人類的發現,早期的人類容易發現並種植小麥這種栽培時間短便能收穫其可以直接食用的植物,之後便是那些需要定居的人長期觀察才能發現並耗費時間去培育的果樹,最後才是那些需要定居人群觀察並長期實驗方能掌握其技術的植物。此外,在世界各地對於栽培的技術認識上還有一些先後不同。

第八章為:「問題在蘋果還是在印第安人」,回答了上一章沒有回答的問題,即為什麼各地出現農業的時間相差很大而有的地方直到近代也沒有出現。本章中主要通過具有得天獨厚條件的豐沃的新月地帶和生物區系與環境不佔優勢的美國東部、新幾內亞的對比對其論點展開論述。作者通過對新月地區、新幾內亞地區和美國東部地區以及澳大利亞的分析得出了自己的結論,即生物區系和環境影響甚至決定了這一切。新月地區位於地中海沿岸氣候適宜、而且還存在數量眾多便於栽培的穀物祖先和數量眾多的野生動物祖先,而且面臨的狩獵採集的競爭比較小。在新幾內亞則沒有任何馴化的穀類作物,沒有任何可供食用的大型哺乳動物,因而攝入的蛋白質少而且熱量低,這些都是其發展制約的因素,另外,在美國東部作物組合馴化潛力不強也導致其糧食生產很晚才出現,至於那些到近代還沒有產生大規模農業的地方是缺少可馴化的牲畜和穀物的野生祖先造成的。另外,雖然這種生物區系和環境的因素造成了大部分地區農業生產產生得晚,但並不能肯定地認為這些地方永遠不能產生農業,因為其中存在著某些不可估量的因素,或許是偶然吧。

第九章為:「斑馬、不幸的婚姻和安娜·卡列尼娜原則」,解答了為什麼不同大陸之前在馴化動物數量與種類之間存在巨大的差距,因為環境造就了生物數量的多少,在安娜·卡列尼娜規則(缺一則不可)規則下排斥了大量的動物,尤其是基數本來就小的地區,於是產生了不同的馴化情況。第十章為:「遼闊的天空和偏斜的軸線」,這裡提出了令我眼前一亮的理論,即大陸的軸線影響文明的傳播,我們知道歐亞大陸的軸線是東西向的而美洲非洲則是南北向的,這是根據地理和環境界定的,也是歷史上可見的,東西向的軸線上的地區擁有共同的緯度,因而有類似的環境,便於植物和動物的適應,因而在一個地區馴化出新物種之後便很快傳播到了東西軸線的其他地方,但是在美洲和非洲因為南北自然環境的差異和道路的阻隔,一個馴化的物種很難快速傳播到另一地方,互相封閉,同樣也不利於文字、技術的發明,因而發展速度不如歐亞大陸,即使是處於相對封閉空間之內的中國也在通過歐亞大陸的東西軸線獲益不淺,不僅打造了絲綢之路,更繁榮了中國的文化。

第三部分主題為:「從糧食到槍炮、病菌和鋼鐵」,第十一章:「牲畜的致命禮物」,指的是家畜飼養帶來的病菌對人類造成的巨大床上,本章分析了病菌產生和傳播、發展的原理,稠密的人口和定居、大量的牲畜飼養令因為動物而起的病菌快速傳播,人類與之鬥爭並以近代的犧牲為代價產生抗體與迎戰方法,因為美洲因為擁有較少的家畜且與人的關係並非那麼密切等原因造成了這些動物不易令人類患病,而一旦暴露在外界的病菌之下便會遭受到極大地損傷。第十二章:「藍圖和借用字母」,作者回答了幾個關於文字的問題,為什麼世界上最早的文字出現在蘇美爾、墨西哥與中國這幾個中心地區?這由社會需求和社會狀況決定,只有社會等級分明、具有複雜而集中的政治制度的社會才需要文字來輔助進行記錄,而也只有大規模的農耕社會才能產生這種專門的人員來進行這項政策,因而在文字誕生之初他只是輔助統治者進行統治的工具,因而局限在很小的範圍內。既然自己創造的文字更適合使用,那麼在同一時期,為什麼大部分的其他時間沒有創造出來自己文字呢?原因在於他們沒有如上的條件,即強烈的需求和專門的人員,而當他們需要的時候,先進文明的文字在已經在他們文字的發明之前傳來了。而作者將傳播的方式分為藍圖複製和思想傳播兩種,藍圖複製石像大部分的歐洲語言那樣直接使用或修改其他地方的成熟文字而成的文字,思想傳播則是根據原理創造自己的文字,彥文便是如此。那麼為什麼有的地方有需求卻很晚才產生或根本沒有產生自己的文字呢?一個解釋是其遠離那幾個中心且傳播的不利條件造成的。也就是說,地理環境大大影響了人類文明的傳播。

第十三章為:「需要之母」,介紹不同大陸之上技術以不同速度演化的原因,作者認為只有極少數的發明是為了發明而發明的,而大多數是發明或者改進之後逐漸被人們接受,而接受與否則取決於是否與現有技術相比較有經濟利益、社會價值和聲望、是否符合既得利益、新技術的有點是否能看到等因素。不同的社會有不同的需要,技術自身也能夠進化,而技術的進化往往是其能夠長期保持發展領先的原因,而技術也和社會情況有關農耕的社會更加有可能也擁有更加豐富的資源產生新技術。至於為何一個國家先後會有不同的發展速度,我尚沒有找到答案。第十四章為:「從平等主義到盜賊統治」,平等主義即原始社會的樸素狀態,盜賊統治即為酋邦或國家這種有較多的等級的社會狀態,本章中作者回到了為什麼會產生這種變化和為什麼平民會忍受統治者對其剝削。從族群到部落到酋邦再到國家,一個群體的範圍不斷擴大,色弱究其原因則在於農業生產自身的催化作用不斷促進人口的增長,在此基礎上才會有特殊的專門分工,而正是在這樣的社會中非親屬的陌生人之間的矛盾難以處理,共同決策難以做到,經濟方面要求和空間限制呼喚大型的複雜社會組織,這便是國家產生的動力,也是農業生產人群願意接受剝削的一方面原因。而其範圍變大則通過內部的吸收、外部的刺激和戰爭吞併等手段實現。也就是說糧食的生產和社會之間的競爭與混合為政府提供了動力,也為國家的形成提供了動力。

第四部分主題為「在第5章中環遊世界」,第十五章為:「耶利的族人」,介紹了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社會形成的原因。相比於澳大利亞,因為具有較好的動植物資源和自然環境,原本與澳大利亞同屬於一體的新幾內亞發展較好,農業突出,眾多。但是同樣也是自然環境限制了它,分散的地形、缺乏的蛋白質、適合耕作的面積不足都影響之,使其未能發展出強大的統一體,也未能產生文字、酋長冶金等要素。至於澳大利亞則更加貧瘠,自然環境很差,而與直接進的地區又未能傳播其文化至此,因而長久地保持原始的風貌。自然環境和地理狀況對其產生了深刻的影響。第十六章為:「中國是怎樣成為中國人的中國的」,開頭就看了。第十七章為:「駛向波利尼西亞的快艇」,講述了南島人的遷徙途徑,多項證據指明其方向,從華南到台灣,到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再到各地之南島語系,所到之處因為農耕文化本身的優勢而很快取代了當地的採集狩獵的群人,本章之分析結合了語言學的研究,是一個特色。

第十八章為「兩個半球的碰撞」,講述了歐亞大陸與美洲在幾千年里的區別及其自然環境上的根源,並進一步闡釋了歐洲征服美洲的武器,即病菌、包含金屬冶煉、軍事技術、動力源、航海運輸等在內的技術、政治組織、文字等,而其原因則在於長期定居產生的地理優勢、可馴化的動物、地理暢通等。第十九章為:「非洲是怎樣成為黑人的非洲的?」這一章中作者用語言分析等方法來展現了非洲文明的產生於演變過程。其中看到了作者提到了《諸神也是瘋了》這篇個為人們所熟知的電視節目,大概就是我們看的《上帝也瘋狂》吧。現在存在於非洲的幾種語言(1500中可以追溯為幾種祖先)之所以能夠生存下來並非因為他們擁有強大的生命力而是因為他們在合適的時間合適的地點保存了下來。正如現在的撒哈拉沙漠中可能誕生了最早的非洲文明但是因為環境的變遷而不為人們所知,西非的班圖人向環境好的地方擴張而取代其他一些古老的語言。最後作者又總結了非洲落後的各種原因,環境、地理與軸線。

作者的這種觀點很容易而且實際上已經被貼上「地理決定論」的標籤,作者很想通過環境來解釋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切事情,但又深深的體會到環境決定論的局限性。作者也坦言誠然地理環境對人類文明的發展產生了極大的作用,但也肯定了人類的創造性,而在人類的創造性普遍相差不大的情況下,更好的環境能為創造性的產生提供更好的條件,而歷史中的一些偶然因素中也包含著人類的身影,如權利的鬥爭對國家命運的影響,另外作者也認為「文化特質」與環境無關,他們是一開始微不足道的個性最終發展成為一個民族的文化。在本書的最後作者討論了歷史學和非歷史學的區別並相信歷史學對人類社會的研究終將成為一種科學的活動。作為更加複雜的人類社會,影響其發展方向的因素太多,因而難以預測,我們只能從過去觀察社會的發展因素並用這種視角來審視促成未來社會發展的動力。

本書中一些翻譯不很好,如「1.8百萬年」作「180萬年」當更好;「14000年到35000年」作「35000年到14000年」當更適合中國人的閱讀習慣。另外,碳的半衰期也只是大概,不甚準確,一些認識偏老當是時代的局限。

後記:本來打算一晚上看完,但是卻前前後後耗費了一個星期,不夠連貫也不利於快速理解,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對我而言,本書比我想像的龐雜,本書最大的新意在於大陸的軸線對文明傳播速度的影響。

2017年10月23日


推薦閱讀:

《創人葯》之祭奠文明人烈士碑
作為一個文明人網上被罵了該怎麼辦?
在認同叢林法則的前提下,屠殺是否是合理的?
如果突然間地球人的四肢全部消失,人類會滅絕嗎?
技術大停滯——範式春夢中的地球工業文明(2.1) | 資水東流

TAG:历史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