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奇文《寒窯賦》讀起:看運氣和實力,哪個更重要
千年奇文《寒窯賦》讀起:看運氣和實力,哪個更重要
關於運氣和實力,到底哪個更重要?一定也是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
早在1000多年前,北宋有位狀元叫呂蒙正,後來官做到了宰相。
他寫了篇《寒窯賦》,至今有人讀罷掩卷深思,堪稱奇文。
(一)
而在易學界,很多人也對這篇文章誇讚不已,認為文中易理在其中。
因為,這篇讀起來朗朗上口的文章,可以恰好的回答「運氣和實力,誰更重要」的問題。
在《寒窯賦》的開篇第一段,就談到了:"馬有千里之程,無騎不能自往;人有衝天之志,非運不能自通。"
這位呂宰相,在文中之首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雄雞兩翼,飛不過鴉……
然後,他又談到了:德藝雙馨的聖人孔子,被困於陳國;助周朝建立八百年大業的姜尚,垂釣於渭水之畔……(文章蓋世,孔子厄於陳邦;武略超群,太公釣於渭水。)
為此,他感嘆:天不得時,日月無光;地不得時,草木不生;水不得時,風浪不平;人不得時,利運不通。注福注祿,命里已安排定,富貴誰不欲?人若不依根基八字,豈能為卿為相?
(二)
今天,時機不到,我們會說:「時機還不成熟」;
時機到了,也常常會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
錯過了機會,更會嘆惜:錯失良機。
何為時,何又為機?
「源易緣」曾在前兩天新媒平台上發表的《十年一大運,五年一小運,人的時運是怎麼轉化的》一文中,曾經談到過。
「時」是時間,也是時運,還是時宜,更是時機……
說文解字中,這樣解釋「機」字:機通「積」,「幾」即數量,意取累積,積木生機,助緣合因,至取正果。
道運化因緣成果之無形法,即是「機"。比如:機遇,機緣、機會……
《易經》的中說:君子察覺事物變化的先兆,就立即行動起來,等不得一天過完。(君子見機而作,不俟終日。)
「時機」,便具有時間性的客觀條件,具有時空的限制性。
呂蒙正在《寒窯賦》強調:君子失時,拱手於小人之下……時遭不遇,只宜安貧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揚眉吐氣。初貧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乍富小人,不脫貧寒肌體。
(三)
命運,命運,談「運」,自然離不開「命」。
命和運是有機結合體。
呂蒙正談到命運時稱:顏淵的命短,他並不是兇惡之徒;盜跖活的年齡長,他又豈是善良之輩。
堯帝明聖,卻生了不肖的兒子;瞽叟(gǔ sǒu)愚頑,反生了大孝之子。
呂蒙正還結合自身的經歷談道:昔日居住在洛陽,吃了上頓,沒有下頓。「思衣不可遮其體,思食不可濟其飢,人人憎厭,人人都說我是低賤之人……
今居朝堂,官至極品,位置三公,位於一人之下,萬萬人之上……上人寵,下人擁。人人又都說我是尊貴之命。
為此,身為宰相的他,也不得不發出一嘆:「非我之能也,此乃時也、運也、命也。」
「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這個世界上,多的是有實力的人,可不是每個有實力的人,都能有那麼好的機遇!
愛迪生也有句名言盛傳:「天才是百分之一的靈感,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後面還有一句重要的:「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有人也會說,「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拚」,
當然,我們也不可否定:好的實力加好的運氣,會更持久或永恆。
(原創聲明:未經許可,禁止進行刊載、摘編、複製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刊載,請通過本平台留言獲得授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