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居無竹」, 傣家人過的竟是蘇軾心中的風雅生活|Craft+勐巴娜西

「金孔雀般的好姑娘為什麼不打開你的竹窗,月光下的鳳尾竹,輕柔美麗像綠色的霧;竹樓里的好姑娘,光彩奪目像夜明珠。」——《月光下的鳳尾竹》,這首在勐巴娜西傳唱的名曲,向世人展示了傣家人「不可居無竹「的高雅生活情趣。

傣族竹編的歷史源遠流長,但幾乎沒有文字記載,後世只能根據傣族建築的起源來判斷竹編的起源。在勐巴娜西,竹編從用途分為建築居住生活生產以及宗教祭祀三類。

傣族住竹樓、用竹器,竹編也成為了傣族人生活中無處不在的「朋友」。在Craft+團隊的調研中最讓人難忘的是我們隨著傣族老人們一起進入奘房禮拜。老人們隊列整齊,有序走進竹編的奘房之中,從背後的竹簍中拿出貢品,恭敬的排列在門口竹編圓桌之上,隨後拿起奘房提供的竹編扇子,進入內殿跪坐禮佛。

在奘房正殿最讓人挪不開眼睛的是一尊竹編大佛,旁邊老婦人看到我們驚訝的眼神驕傲的介紹「這是國內最大的一尊竹編佛像,高五米,可全是寨中好手齊聚編成。」我們無不感慨,能將竹編器具,運用的如此透徹的也唯有傣族了。

傣 族 竹 編 應 用

在傣族民居的房前屋後,水邊和山上的空地遍布著青翠郁蔥的竹林,這些竹林為竹編提供了豐富的原材料,不同類型的竹子在用途上也是各不相同。

「埋博」(傣語)高大粗壯,竹質脆,纖維粗,主要是作建築材料和傢具材料,用於竹樓基柱、籬笆、柱樑、竹橋等。作為家居的常見的有竹桌、竹凳等日常家居。

「埋桑」(傣語)最大的特點是竹質柔軟,纖維細,韌性較好,常用竹編都主要採用這種材料,是傣族視為最優質的竹料。

「埋當哈」(傣語),竹質柔軟,竹絲比較細,專門用於編製精美工藝品,像是傣族竹編的方盒,也是竹筒飯唯一的原材料。

「埋竹」(傣語)硬度強,彈性好,主要用於編製簸箕、籮筐等農用工具。

在勐巴娜西,尤為特別的便是竹編的桌子以及竹扇。

傣族的桌子分為桌面和桌座兩個部分,竹桌按桌面造型分為圓形和方形,桌面有大有小。桌面有數百根竹篾編織而成,有的還編織成各種篾行和色塊交錯的幾何圖案。桌座為圓筒形,一般由幾十根篾條斜交叉呈「六角紋」的幾何鏤空圖案,筒狀的桌座也讓竹桌更為穩固。

傣族的竹扇造型十分别致奇特,充滿民族特色。竹扇從整體上來看分為扇面和把手兩部分,扇把長約三十五厘米,扇面由寬約八毫米的竹心篾條呈「十」字形相交編製,整體呈扇形。

在編製過程中,將扇把用五道篾條與扇面底邊連接固定在一起,整體呈「斧頭」的造型。這種造型的扇子,形制獨特,扇把介面短,但要支撐著整個菱形扇面,把柄修長,專供人們休閑納涼之用。搖起傣族的竹扇,頗有出塵隱世的風雅感。

現如今雖然傣家人大都搬離竹樓住進樓房,但是伴竹而居的生活狀態並未有所改變。屋後的竹林依然輕柔美麗像綠色的霧,家裡竹桌仍然盛滿菜肴,寨中奘房裡的竹編大佛仍舊慈目注視禮拜的信徒,搖起手中的竹扇,感受到的是傣家人因地制宜善用材料的一顆設計心,這個心一如光彩奪目的夜明珠向我們指示前進的路。

傣 族 竹 編 技 藝

調研途中,我們偶遇一位老人,雖然只會講傣語的他無法和我們流利溝通,但依然熱情的向我們展示了竹編的製作過程。

取 材

製作竹編需要根據所需砍伐相應的竹子,傣家人認為竹子宜在冬天砍伐。因為竹子砍伐後經過自然處理,竹皮會變成綠、黃、金黃等顏色,可根據不同顏色編製不同的器具。

破 竹

把竹子分別刨成不同的條狀,如半指片、一指片、二指片、方條、細絲條等,用於所編物品的不同部位。這道工序是製作過程中最為精細的部分,也是整個製作過程中技術含量最高的,如果材料分解不規則,那麼所編出來的器具就會變形。

編 織

刨好的竹料就可以開始編製,一般而言越小的竹製品越難編製,花費的精力也相對較多,因為編製越小的竹編就要將原材料分解得更為細小,這往往花費很長時間且還不容易刨竹。一般師傅們是從器物底部開始編製,將各種形狀的竹條與竹絲交叉使用,編製出不同花紋。

上 漆

編製好後的竹編就要進行上漆。並不是所有竹編都需要上漆,這一步工序主要是為一些有觀賞價值的竹編所需,如宗教祭祀所用的桌椅器具等。上漆前根據需求上一層顏色塗料,待染料干後再上兩層清漆即可。

[註:在勐巴娜西,最為特別的竹編製品就是過去經常繫於傣族男女青年腰間的「扁帕」(亦可作為定情物,男女式樣略有不同,勞作時可作盛物工具,「趕擺」時少女系在腰間可作妝飾),而遺憾的是,我們在調研途中並沒能親眼目睹。]

1 張方元,《德宏風物誌》,2000,雲南人民出版社

2 秦瑩,莫力,《德宏傣族民間科學技術》,2014,德宏民族出版社

3 錢成鸞,《傣族小伙竹編手藝令網友叫絕》,2014,德宏網

weixin.qq.com/r/sjj-58H (二維碼自動識別)


推薦閱讀:

來說說你認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尤其是傳統手工藝正在不斷消失的主要原因。?
「嘎光」象腳鼓,傣族Party的音樂之魂|Craft+勐巴娜西
我們|Craft+勐巴娜西
【匠】了解了毛筆,才知道古人多會玩

TAG:非物质文化遗产 | 传统文化 | 传统手工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