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在無窮苦難的無涯荒漠中

喬達彌的第一個兒子一歲多就夭折了,她傷心欲絕,抱著小兒子屍體在街上奔走,碰到人就問是否有葯可以讓自己的兒子復活。

有些人不予理會她,有些人嘲笑她,有些人認為她發瘋了。

最後一位智者告訴她,世上只有佛陀能夠創造奇蹟,救她兒子。

因此,喬達彌就去找佛陀,把兒子的屍體放在佛陀面前,懇求佛陀施救。

佛陀以無限慈悲心聆聽,然後輕聲對喬達彌說:「只有一種方法可以治療你的痛苦。你到城裡去,向任何一戶沒有死過親人的人家要回來一粒芥菜籽給我。」

喬達彌很高興,立即動身往城裡去。

她對第一戶人家說:「佛陀要我從一戶沒有死過親人的人家拿芥菜籽。」

「我們家已經有很多人過世了。」那個人如此回答。

於是她又走向第二家,得到的回答是:「我們家已經有無數的人過世了。」

她又走向第三家、第四家……走遍全城去要芥菜籽。

喬達彌沒有忘記佛陀的話。

於是,她踏上了尋找芥菜籽的征途。

文化行者余秋雨在他的著作《文化苦旅》中寫到:

歐美的學者、漢學家、考古家、冒險家,卻不遠萬里,風餐露宿,朝敦煌趕來。他們願意變賣自己的全部財產,充作偷運一兩件文物回去的路費。他們願意吃苦,願意冒著葬身沙漠的危險,甚至做好了被打、被殺的準備,朝這個剛剛打開的莫高窟趕來。他們在沙漠里燃起了股股炊煙。

沒有任何關卡,沒有任何手續,外國人直接走到了那莫高窟跟前。洞窟砌了一道磚、上了一把鎖,鑰匙掛在王道士的褲腰帶上。外國人未免有點遺憾,他們萬里衝刺的最後一站,沒有遇到森嚴的文物保護官邸,沒有碰見冷漠的博物館館長,甚至沒有遇到看守和門衛,一切的一切,竟是這個骯髒的土道士。

余秋雨恨,想大哭一場,然後把莫高窟的文物全部毀掉。

余秋雨終究是一個有良心的文化學者,做不出這種毀滅民族瑰寶、民族文化的事。

行者是余秋雨身上最顯著的標籤,其次才是文人。

總是去羨慕行者,前有徐霞客游遍祖國大江南北,一本《徐霞客遊記》足以流傳後世。

後有無數攀登者葬身珠穆朗瑪峰,只為挑戰世界最高處。

行者身上那種無所畏懼、一往直前的精神感染,彷彿身上永遠有股勁兒,從不泄氣。

旅途並不是一帆風順,總有不可預知的危險,但是,絕美的風景總是在旅途中。

或許不斷地行走在未知的征程,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

我們總在羨慕那些行走的人兒,羨慕沿途的無限風光,羨慕外面自由清新的空氣,羨慕想走疾走、想停即停的隨心隨性。

其實,人生何嘗不是一場旅行!

我們都行走在人生無涯荒漠的旅途中。

出生是起點

終點是死亡

尋常的旅行有一個確定的目的地,或者一個大概的旅行線路。

即便是如余秋雨般的文化苦行僧,也有旅途的方向,那就是尋找文化起源與探尋不同文明間的絢爛多彩。

有目的總是好的!

人生這場旅途如同一場早就確定了起點、終點的旅行。

看上去很漫長,實際上轉身即至。

人生的旅途是痛苦的

因為結局與終點早已寫好,你能做的事,就是從起點走到終點。開始到結束,一步一步走下去。

人生的旅途是幸福的

幾萬個日日夜夜,每一天都是全新的開始,每天都是好心情。

如果你願意,你可以填滿這人生花捲,用自己的腳步

走出去的美好

佛陀告訴喬達彌:只要找到了那一粒芥菜籽,便能夠挽救兒子的生命。

於是,喬達彌不斷尋找,踏上了尋找之旅。

或許,佛陀要告訴人們的,正是行走的意義。

生命的價值不正是尋著一個目標,去追尋著它,不斷靠近,一步一個腳印。

這世界上有一種鳥是沒有腳的,它只能夠一直的飛,飛累了就睡在風裡,這種鳥一輩子只能落地一次,那一次就是死亡的時候。《阿飛正傳》


推薦閱讀:

哪些你曾認為無比正確的事,後來發現真的錯了?
世上有很多的天才式的Geek,世界交給他們創造就可以了。那麼我這樣普通笨拙的程序員學計算機的意義是什麼呢?
媽寶男?只有番茄炒雞蛋是無辜的
請用一百字內描述你最想要的生活?

TAG:旅行 | 人生 | 苦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