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青少年犯罪與家庭的關係
犯罪究竟源自先天還是源自後天呢?關於這一點的爭論就像自閉症與天才的起源一樣引人入勝。國家健康研究所的馬里貝斯.尚普與同事們在研究中發現,有些具有高度攻擊性基因的新生小猴如果交給特別溫順的母猴來撫養,長大後就並不會具有特別顯著的攻擊性,儘管攻擊性基因依舊活躍在它們體內。就人類而言,犯罪表現往往被研究人員與導致特定血清素轉運體改變功能的基因反常聯繫在一起。杜克大學神經科學家阿維夏洛姆.卡斯皮調查了具有此類基因多態性且童年生活並不暴力的人們,發現這些人發展出反社會表現的幾率並不比一般人更高。他還研究過具有此類基因多態性並且小時候遭受過毆打的人們,這些人當中大約有85%表現出了反社會行為。因此基因似乎並不會帶來犯罪行為,而是會使人們在特定環境下更容易發展出此類行為。家庭環境可以起到正反兩方面的作用。有研究總結道,「積極的家庭環境是青少年不至於捲入違法或不健康表現的主要原因。」如果一個孩子的家庭關係親密,這孩子就算感到犯罪的誘惑或許也會主動加以抵制。在一次研究結果總結當中,吉爾.L.羅森鮑姆認為,「父母感情因素遠比其他任何因素都能更有效地解釋青少年犯罪問題。」
有時糟糕的家庭內部動態似乎會傷害一個孩子,事實上卻是孩子自己激發了糟糕的動態。單身母親更容易教導出少年犯罪的子女,很難說原因究竟是因為子女從小沒有父親造成的創傷,還是因為單身母親本來就是作出糟糕擇偶選擇與教養選擇的女性,又或者是因為這些女性不得不加班工作來養家糊口,而母子間的關係必然受損。
與心態良好的孩子相比,家庭關係不順的孩子更容易選擇具有負面影響的朋輩群體。很難說孩子究竟是受到了朋友的影響還是影響了朋友。經常有母親告訴我,「吉米只是被壞人帶壞了而已。」——然後其他母親們則會向我抱怨說吉米才是帶壞了她們的兒子的壞人。在我看來值得注意的是,除去少數例外,我遇到的少年犯並不享受犯罪行為本身。他們受困於特定的表現當中,致使他們就像受害人一樣悲慘。很多情況下,犯罪給人的感覺就像我在本書當中致力研究的其他「疾病」一樣。我們「治癒」過很多不願被治癒的殘疾人,但是在犯罪問題上我們卻未能護理許多原本能夠康復並且願意康復的人。
推薦閱讀:
※一位父親歷時4年為絕症的愛子做出了最感人的遊戲
※我爸的一個道士朋友
※嫁了鳳凰男,該離婚嗎?
※媽媽得了乳腺癌,我該不該出國留學?
※相比於歐美髮達國家,東亞女性是否承擔了更多養育下一代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