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茶葉生產和貿易
中國產茶源遠流長,茶葉又是重要出口物資,歷史上中國即是世界最大的茶葉生產國和輸出國。
1.近代中國茶葉生產和貿易
早在一千多年以前,中國茶葉就運銷國外,清朝(約公元1684年)海禁開放後,更促進了茶葉海運貿易的發展,先後與中東、南亞、西歐、東歐、北非、西亞等地區的30多個國家建立了茶葉貿易關係。1842年清政府被迫簽訂了《南京條約》,實行五口通商後,中國茶葉對外貿易迅速發展,而快箭船的出現,又加速了茶葉海運貿易的發展。同時,清朝政府由於允許大量鴉片和工業品進口,致使貿易入超與年俱增。為了平衡貿易逆差,抵制白銀外流,曾大力推進農業,擴大絲茶出口,所以這一時期茶葉產銷高速發展。據史料記載,1840年中國茶出口總量為1.9萬噸,1843年減少到0.81萬噸,以後漸有增加,1860年增加到 5.5l萬噸,1870年上升為10.00萬噸,1886年更上一層樓,出口13.41萬噸, 達到中國20世紀50年代前的最高紀錄。之後,由於內受軍閥混戰和八年抗日戰爭的影響,政局多變,經濟衰退,民難樂業,生產驟降;外受第二次世界大戰和世界新興產茶國爭奪市場的影響,中國茶葉產銷每況愈下,一蹶不振,直至50年代以後,才重新得到恢復和發展。我國的茶葉生產和貿易,縱觀近150年的發展過程,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
近代中國茶葉生產和輸出量的變化
第一階段:1840年至1886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興盛時期。這時期茶園面積的不斷擴大,茶葉產量的迅速遞增,有力地促進了對外貿易發展。而茶葉出口迅猛增長的形勢,反過來又有力地促進了生產發展。據不完全統計,1840年全國產茶5.0萬噸,出口l.9萬噸,至1886年全國生產和出口量分別達到25.0萬噸和13.41萬噸,生產量增長4倍,出口量增長6.06倍,平均每10年增加一倍多。茶葉的出口商品率也由38.0%上升至53.7%,說明興盛時期國內人民消費不到一半,生產的茶葉主要供作外銷,出口創收約佔全國各類商品出口總額的一半,1886年時甚至達到62%,對平衡貿易逆差起到很大作用。
第二階段:1886年至1949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衰落時期。這一時期華茶從發展高峰一落千丈,1949年茶葉產量只4.1萬噸,出口量僅0 .9萬噸。究其衰落原因,除上述政治和經濟方面的逆境影響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在國際市場茶業競爭中失敗。時,荷屬東印度(今印度尼西亞)、印度、錫蘭(今斯里蘭卡)等新興產茶國家相繼崛起,產量突增,輸出驟盛,加之機械制茶,品質優異,在國際茶葉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力,而華茶卻固步自封,不求改進,品質下降,成本增加,經營不善,致使英美等紅茶市場漸為印、錫等國所奪,綠茶、烏龍茶市場又為日本所擠,外銷幾瀕絕境;而國內處於連年戰爭,苛捐重稅,經濟蕭條,物價暴漲,茶農生活維艱,茶園成片荒蕪,茶業生產發發可危。
第三階段:1850年至1988年,是中國茶葉生產的恢複發展時期。由於政府重視,積極扶持茶葉生產,因而使枯萎的茶業得到了恢復和發展。1950年至1988年,全國(包括台灣省)茶園總面積從317萬畝擴展到1630萬畝,茶葉產量從7.5萬噸增加到56.9萬噸,茶葉出口量從 2.6萬噸提高到20.6萬噸,1988年分別比 1950年增長了 4.1倍、6. 6倍和6.8倍.茶葉的總產量和出口量分別在1976年(生產25.8萬噸)和1983年(出口 137萬噸)超過了歷史最高紀錄、隨著產銷發展,中國茶葉在世界總產量中的比重已由1950年的11.9提高到1988年的 23. 0%,而在世界總輸出量中也由 6. 5%上升到20.0%、目前,在世界主要產茶國家中茶園種植面積之大,茶葉品類之多,茶樹資源之富,中國首屈一指、茶葉年產量僅次於印度,屆世界第二位,1989年我國茶葉出口總量已超過了斯里蘭卡,亦居世界第二位。
2.現代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
近四十年來,中國人民在積極墾複大批荒蕪茶園和因地制宜綜合治理低產茶園的同時,開闢了集中成片的高標準新茶園,使茶葉種植面積不斷擴大.目前19個產茶省(區)中,浙江和湖南兩省種植面積已沒過200萬畝,安徽、四川、福建、雲南、湖北、江西六省種植面積也達150萬畝以上.浙江省茶時年產量超過10萬噸,而湖南、四川、福建、安徽也都超過5萬噸。1988年各主產省的茶葉生產情況詳如上圖在全國一千餘個產茶縣中,年產達500~2500噸的有160多個具,年產達2500噸以上的有20多個縣.安徽省的歙縣.浙江省的嵊縣、諸暨,紹興、臨安,湖南省的安化、臨湘、桃源縣年產5000噸以上、其中個別縣年產還曾突破過萬噸關。同時,還陸續興建了大 批具有相當規模的茶場(廠)和茶葉生產、出口基地, 這些骨幹力量,有效地促進了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 這一時期,中國茶葉生產的發展,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50~1970年,這20年基本上以星復、發展、努力擴大種植面積為主,這期間茶園面積平均年增加7.3%,而茶葉產量平均年增加5.9%。
第二階段是1970~1988年,這一階段的面積和產量,分別平均年增加 8.3%和 12.4%,重點轉向改善茶園結構,提高茶園單產。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茶園總面積基本穩定,而總產的增加主要依靠提高單位面積產量。按採摘面積計算的茶園平均產量,1980年每畝23.4公斤(干茶,下同),到1988年提高到45.5公斤,增加了94.4%。
近四十年來,茶葉生產戰線取得的成就,突出表現在:
首先,從根本上變革了茶葉生產基礎,改善了茶園結構。50年代初期,茶園大多荒蕪,僅有的300多萬畝茶園也大多零星分散,樹老株稀,80%左右茶園實行糧茶間作。群眾說:「遠看似茶園,近看為糧田。茶樹像缽頭,採茶沒花頭。」針對這一狀況,全國茶葉工作者和廣大茶農,先後墾複了200多萬畝荒蕪茶園,綜合治理了300多萬畝低產茶園,辟荒植茶,新發展了800多萬畝成片集中的新茶園。與此同時,籌建了300多個大型茶場(廠),建立了500多個茶葉生產基地和28個茶葉出口生產體系,增加了對茶業投入,從而從根本上改變了茶區面貌。現今,茶區到處是集中成片的新式茶園,或是婉蜒盤曲的梯坎茶園。1988年全國採摘茶園畝產比1949年提高2倍多,其中江蘇、浙江、湖南、廣東、廣西、台灣等省(區)平均畝產已超過50公斤。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畝產細茶150公斤的茶園約有70萬畝;畝產細茶250公斤的約有9萬畝;畝產細茶400~500公斤的約近萬畝。茶園的經營管理正向專業化、集約化和規範化方向發展。
其次,以機器代替手工,基本實現了茶葉加工全程機械化。50年代中國茶葉的加工,基本上沿用傳統的手工製造方法。1956年浙江省率先試製並推廣了炒青綠茶初制機械,之後皖、湘、粵等省相繼發展,大大促進了制茶工業的機械化進程。目前,大宗紅、綠茶已實現了機械制茶。隨著珠茶炒干機,龍井茶整形機,雨花茶揉制機,烏龍茶搖青機、包揉機,花茶拼和機及多層窨花聯合機,緊壓茶蒸壓機等的研製與推廣,特種茶類的加工也正在逐步實現機械化。至1988年,全國茶葉產製作業的機械化程度已達到70%左右。在茶園作業方面,通過研究、引進、仿製和試用推廣,採茶、修剪、中耕除草、播種、噴葯、灌溉也相繼應用了機械操作。
第三,加速了茶樹良種的選育、鑒定、繁殖和推廣,不斷擴大了良種種植面積。近四十年中已收集、篩選、保存了有價值的種質資源650個;運用不同方法和途徑選育出大批性狀優異的地方品種(系)和新品種(系),其中52個品種已通過全國良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在各茶區推廣。為了加速無性系良種繁育,全國各茶區推廣短穗扦插育苗技術,並在浙江、雲南、廣東、廣西等地建立茶樹良種繁育基地,從而有效地促進了良種的推廣。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國茶樹良種種植面積達400萬畝左右,約佔茶園總面積的25%,改善了茶園品種結構,也促進了茶葉產量和品質的提高。
第四,豐富了茶葉品類,擴大了茶葉商品範疇。近四十年來主要在以下三個方面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一是研製發展了紅碎茶,開創了我國歷史上紅碎茶產銷的光輝篇章。紅碎茶從無到有,從少到多,1988年已突破10萬噸,從而有效地擴大了茶葉出口,使紅茶出口量超過了綠茶;二是恢復和發展了名特優茶生產,目前在市場上銷售的就有數百種之多。三是茶葉商品形式發生了變化。在茶葉市場上,除了傳統的固體形條茶和緊壓茶外,已相繼出現碎茶(顆粒形茶)、速溶茶、液體茶、茶飲料以及各種茶製品。單純的茶葉商品也向加香花茶以及加佐料和草藥的保健茶、藥用茶延伸,這些變化緊扣了時代的生活節奏,迎合了消費者的嗜好,同時也促進了茶葉商品範疇的不斷擴大。
3.現代中國茶葉貿易的崛起
近四十年來,中國茶葉貿易的發展速度是驚人的,但也不是一帆風順。由於長時期來茶葉列為二類農副產品,國家實行指令性計劃管理,產品統購包銷,統一定價,統一調撥,統一出口,計劃供應,這雖在一定歷史階段中起過重要作用,但是茶葉市場長期來屬於賣方市場,以致產供銷之間分離脫節,市場機製得不到發展,企業之間也缺乏競爭。1978年至1982年,茶葉產量增加漸快,豐富了市場貨源,開始取消了計劃供應,實行內銷市場全部敞開,市場開始由賣方市場向買方市場轉化,並向「統購包銷、獨家經營」的流通體制提出了嚴峻的挑戰。以後一度在局部地區出現茶葉滯銷、積壓和生產徘徊的局面。1984年開始,由於取消茶葉統購包銷制度,除邊銷茶繼續實行派購外,內銷茶和出口茶徹底放開,實行議購議銷。之後,茶葉市場逐步開放,發展了橫向聯繫和多口岸經營,推行了多渠道,少環節,開放式的新型流通體制,從而加速了茶葉貿易的發展。這突出表現在:
第一,隨著茶葉生產的發展,出口數量和創匯能力不斷增加。1988年全國茶葉出口達20.6萬噸,比1950年增長6.8倍,平均每年增長17.0%。同期內僅大陸出口茶創匯額就達3.9億美元,比1950年增長47倍(如下圖)。反映了我國茶葉外貿是穩步發展的,特別是進入80年代以後,在多口岸經營條件下發展速度更快,1988年茶葉出口量和創匯值,分別比 1980年增加 83.3%和 53.5%。
1950~1988年茶葉出口和創匯
增長情況(不包括台灣省)
第二,形成和發展了茶葉貿易網路,不斷拓寬了市場。我國茶葉貿易採取專業公司統一經營,直接出口的方式。自1950年成立中國茶業公司以來,已由初期的4個茶葉專業公司發展到現今18個省級茶葉進出口公司,下屬還有許多支公司,負責茶葉購銷的商業網點更是遍布全國各個茶區。外貿機構方面,50年代起就派茶葉貿易代表長駐倫敦,並在英、法、日、美、加拿大、巴基斯坦、蘇聯、聯邦德國及港澳地區等設立茶葉貿易機構,中國駐100多個國家的商務處也多承擔茶葉貿易業務。茶葉貿易網路的發展,有力地促進了茶葉外貿,拓寬了茶葉市場。據不完全統計,國外市場已由50年代的10餘個發展到現在五大洲的近百個國家和地區,其中蘇聯、美國、摩洛哥和香港,年銷量達2萬噸以上,英國和波蘭年銷量在萬噸以上,年銷量達千噸以上的也有28個國家和地區。我國與五大洲的眾多客商建立了長期茶葉貿 易關係。在主銷地區還舉辦華茶展銷會等多樣形式 的推銷活動,提高了茶葉在這些市場的佔有率。
第三,國內市場也發生了巨大變化。中國茶葉在過去較長時期內,實行的是指令性計劃管理,國家統一定價,產品統購包銷,消費水平增長不快。70年代後,茶葉從計劃限量供應逐步敞開。1984年開始徹底放開,實行議購議銷,同時積極開拓農村和邊遠地區的市場,大城市中銷售網點也相繼恢復和發展,從而有效地促進了茶葉消費。1988年中國大陸人均年消費茶葉0.34公斤,雖然仍低於世界人均年消費茶葉0.48公斤的水平,但內銷總量卻比1950年提高了76倍。
第四,茶類結構更適應市場的需求。初步統計,1950年時全國茶葉產量中紅茶佔10.2%,綠茶(包括花茶胚)約佔48.7%,而烏龍茶僅有0.3%,緊壓茶類佔40.8%。由於世界市場上茶葉貿易量中90%左右為紅茶,特別是對紅碎茶需求更殷;加之,日本市場的中國烏龍茶熱,以及不少地區出現的花茶嗜好等,因此根據這些市場變化,研究需求導向,逐步調整了茶類結構,積極發展了紅碎茶,有計劃地組織烏龍茶和花茶生產,努力提高綠茶品質,在鞏固並發展綠茶市場的同時,大力推銷其他茶類,促使近年茶葉出口總量中,紅茶的比例超過50%,烏龍茶和花茶的比重也大大提高,從而擴大了出口量,提高了創匯能力。
本文作者:庄雪嵐
作者簡介:庄雪嵐,茶樹生理和茶葉科技情報專家。長期從事茶樹生理和茶葉科技情報研究。開創中國茶樹生理的系統研究,是《中國茶葉》(雙月刊)和《國外農學——茶葉》(季刊)創始人之一,主編全國茶葉科技文獻資料聯合目錄,強化信息建設。促進資源共享。開展情報調研,進行茶葉發展預測研究,對中國茶葉科技情報工作作出重要貢獻。
(圖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告知。聯繫郵箱:744373898@qq.com)
新浪微博:福茶之心
福茶之心
微信 | fuchazhixin
茶覺先生,食茶交友
推薦閱讀:
※民國時期茶葉包裝大賞(上)-國內篇
※如何遠離浮躁,還自己一顆平靜的心?
※普洱古樹茶,一般都是生茶餅茶或散茶,這兩年出現了古樹熟茶,會用古樹茶原料來渥堆發酵壓製成熟茶餅或磚嗎?
※泡好一杯茶 — — 茶葉的模樣
※茶店老闆說喝綠茶要留一半的水,這樣能保持原味。是真的嗎?
TAG: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