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學校20個孩子家長只有2個英語爛 如何做個好家長真不簡單!

以北京地區為例,現在最熱門的是兩頭,一是幼兒園階段,越來越年輕的家長費盡心機也要把孩子送進國際幼兒園。黑的白的黃的,各種膚色的小朋友一起玩耍的場面確實太完美了。

另外的大熱門就是高中階段,因為走這條路的人越來越多,招生名額又少,所以競爭更趨白熱化。因為是全英文課程,中考後才進入國際教育體系的孩子,對於語言和學習方式的轉變都要求極高。當然校方也在探索各種各樣的方式解決國內同學的適應問題。

確實一些同學剛入校由於不適應新的環境而感到非常痛苦。有些最終無法適應的,被迫去選擇了學業壓力較小的低齡留學。

國際學校無「排名」

新生家長往往會在孩子身上拚命尋找上了國際學校之後的優秀特質。有老同學跟李老師調侃新來的插班生。因為國際學校不公開排名,插班生則拿個小本兒逐個詢問同學的考試成績,以便回家後向家長彙報,使得家長可以掌握其在年級里的排名。

不同的學習目標,不同的教育模式,不同的考試製度,國際化教育側重人格的塑造,這樣的教育成效不會在短期內就顯露得那麼清晰,只有在將來的生活和學習中,家長才能夠看到和感覺到。

應試教育久了,家長想像的成就或向孩子索取的回報多數只是漂亮的考試分數,可能孩子身上出現了思考和應對能力的提高,家長反而無法及時認識到....

不需家長「陪作業」

有的家長對國內的基礎教育喪失了信心,出於逃避甚至是逃亡的心態選擇了另外一條道路。往往認為國際學校高端洋氣,學業輕鬆,讀這種學校家長也可以鬆口氣了。不得不說的是國際學校不但不會「減負」,反而需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和時間。

儘管說高考一考定終身是缺陷,但是起碼您知道考試的日子和科目。而比如說以目標為美國大學的同學為例,托福考試一年有40次,SAT考試一年有6次,ACT考試有5次,AP考試每年都有。什麼時間點考什麼考試都要花精力去研究和規劃。

以前只關注孩子分數就夠了,而到國際學校要關注的東西會更多。更多的需要關注外面的世界,了解更多西方教育的資訊。自己都不了解國外的環境和教育方式,怎麼就敢送孩子去讀書。

作為家長要做思想上的轉變,既然就讀國際教育體系的學生被定義為一條「非主流成長道路」,那麼家長首先也要先變得「非主流」一些。幫同學輔導作業的日子恐怕要結束了,哪怕英文很好的家長對很多學生的家庭作業也束手無策。

以前的作業不管熬到幾點都得完成,因為第二天老師會收。而國際學校的作業往往2、3周一交,有的大作業,如個人設計。甚至是開學第一天留,期末才展示,並且要給觀眾介紹自己的設計思路和項目內容。

哪個時段收集素材,哪個時段開始動筆,什麼時段修改論文,如何提交,都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有自己的體會。作為有職業經歷的成年人應該理解這種時間管理方式對未來大學學業和工作中的價值所在。分享給孩子自己長期積累的做項目書的時間管理經驗而不是整天說:「快點兒」 對孩子更有幫助。

因為很多作業是要學生獨立思考後完成的項目,例如做一個產品或者拍一個視頻。之前每天看孩子忙碌的做卷子和練習冊會很欣慰,但是進了國際學校會經常見孩子對著電腦「發獃」,很多家長理解的學習就應該是低頭做卷子,「發獃」是無法容忍的。

尤其是他們在寫國際教育獨有的一種東西——「反思」 。「發獃」正是因為孩子在思考,國際教育給予孩子最好的禮物就是批判性的思維和獨立思考能力。學霸出身的家長說「把老師教的記住背下來不就完了,反思哪門子?」錯了,這是種探究式的學習方法,是學霸出身的家長也沒體驗過的用於規劃和思考的內省教育。

相信有職場經驗的家長能理解這種能力對未來工作的重要性,不斷的調整和自我反思並不會通往穩定的中產階級生活方式,而是在追求一種人生的境界,做「非主流」家長請從允許小孩兒 「發獃」開始。

英語水平差 家長你out了

家長有必要提高英語水平,國際學校的班主任都是老外。可以流利講中文的外國老師確實有,但是很少。家長會和校園開放活動的頻率是超過公辦學校的。

希望從任課老師或班主任那裡獲得最直接的反饋,以前可能是簡訊或者微信,現在則需要用英文登陸專用的資料庫系統查看孩子日常表現和成績,或者用郵件方式與老師進行溝通,英語好的家長肯定是有優勢的。

九月份,六年級新生班參加海外交換學期的面試。當教育局的官員詢問:你的家長可以說英語嗎?20個新生中,只有兩個同學回答:我爸爸英語比較爛,其他的答案一律是我父母的英語很棒。這讓同為國際學校家長的李老師都感覺壓力山大。

當然家長不會英語也沒有任何問題,給新生半年的時間,都可以勝任給家長做口語翻譯的工作。只要您了解並堅持學習國際教育的培養方式和理念就會長期和子女保有共同語言,而不會被孩子一句:「跟你說,你也不懂」,搞得黯然神傷。

家長不理解的規範

家長需要對嚴格的校規校紀有所準備。幾十個國家的人在一個校園裡,開放自由,高容忍度才對吧?但這種寬鬆並不是很多家長理想中的鬆懈,任何類型的學校都是講規矩的地方,國際學校更是講究社交禮儀的小社會。在沒有尊重和相互理解的前提下,不提倡批判和反抗,更不會容忍散漫無禮。

今年迎接新生,不少新同學家長都對一絲不苟的各種校服搭配方式表示了錯愕。而嚴格的校服著裝規定是精英教育的入門課。國際通行的學生行為規範更是被嚴格的執行著,一旦觸碰紅線被果斷勸退的例子不勝枚舉。

每家國際學校都設有風紀管理崗位,由在海外學校從事過這個工作的外籍老師擔任,也就是我們在學生時代聞風喪膽的角色-訓導主任。對自律和公眾責任感的培養,外國老師感覺會更苛刻和嚴厲一些。文化衝突並不是喊喊口號就能解決的。

中國家長有異議和看法是正常的。國際學校投訴和對話的通道相對傳統學校是足夠暢通的。當然,新生家長配合完成孩子正常融入新的環境和團體的過程是最重要的。

國際學校新生「老」問題

首先是語言上的準備,英文能力永遠是重中之重。儘管錄取環節都經歷了英文水平的考核,但是同學之間的水平還是存在差異,相對於那些長期就讀英文課程或者在國外生活多年的同齡人,插班生還是會感覺壓力很大。當然有經驗的老師會跟據同學水平調整方法和分層教學。

學習方法的轉變,尤其是課堂辯論、學習小組方式。授課的模式和氛圍與傳統學校風格迥異。對寫作、閱讀能力的要求也大幅度提高。國際教育非常注重書籍的廣泛閱讀,老師會建議學生閱讀各種書籍,積累知識。家庭作業多數以論文的方式完成,寫作能力則顯得尤為重要。

學會包容和理解,學會解決問題。和傳統學校不同,國際學校的學生儘管多數以亞裔同學為主,華人孩子比例很高,但也會由於文化背景和成長環境的不同,在同學間會有文化差異和生活方式上的不同,要提前有個心理準備,遇到無法理解和不習慣的事情要學會包容和溝通。

俱樂部活動和社會活動變得十分重要,和走中高考之路的學生不同,進入國際學校後,不能只盯著分數,在俱樂部和社團中的優異表現也會成為申請世界名校的砝碼。除了校內的活動,也要積极參与社會實踐活動,尤其開設IB課程的國際學校中,社會活動CAS是作為課程的一部分來評估和計分的。

對日常成績要格外重視,中高考只要最後一鎚子砸響了就成了,日常成績怎麼樣無所謂。

西方大學則更重視高中的日常表現和GPA。儘管國內的成績單在西方院校錄取環節的採信度極低,但是修讀全球認證的、採用全球通行的評估和計分方式的國際學校,在成績單的採信方面優勢十分明顯。保持優異的日常成績對於申請世界名牌大學將十分重要。

新生會面臨不少的困難,更要面臨觀念的轉變。一定要保持樂觀的態度,當你克服一切困難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的自身能力有了很大的飛躍。開始會有些困難,但未來一定是非常美好的……

最後

國際教育好比公交車,我們只能看到它的起點和方向,但是無法預測旅途中的經歷,必須慎重選擇。和傳統教育相比,它有條件讓每位乘客保持舒適和優雅。但是司機說沒座位了,您也別非擠進來一直站到終點....

END

推薦閱讀:

會中文、84萬年薪!扎克伯格為女兒招保姆:"富養"的孩子將來不會差

成功教育家劉京海:我如何讓差生女兒考上復旦,後又休學考研?秘訣在於……

那年花開,學學「孫儷」的首富之道

6歲寫代碼,11歲自製app控制機械車,小工程師父母的5個教育方法讓其他家長汗顏!

德國人周末是這樣教育孩子的,看完感觸太多了|過周末


推薦閱讀:

有暴躁易怒情商低的父母,孩子可以怎麼做以免自己變得越來越像父母?
該如何看待父母對兒女的「佔有」或「私有化」?
為什麼在現在的中國,越富裕的家庭,子女學理工類專業的比例越低?

TAG:国际学校 | 英语学习 | 父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