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品牌運維】中秋節的活動,不太好策劃吧?

中秋節的活動,不怎麼好做,大家有沒有共感?

1.

我本人對中秋的認知:一個很重要的節日,異地的朋友會想家的日子(大一那年中秋節,新生坐在操場上唱歌,吃月餅,外地的朋友哭得很厲害,留下了這個強烈的印象)。

2.

自己怎麼看問題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家怎麼看待。

在各種閑聊式調研的過程中,有一個感覺越來越強烈:

年齡越大的人對中秋的重要性越在意,離家越遠的人對中秋越有觸動感,而年輕人、在家鄉的人,對中秋的感覺止於「吃月餅的日子」。

3.

這裡面有很多的信息量:

第一,中秋是傳統節日,但是假期少、娛樂少,因此對年輕人而言跟端午節有點類似(有人直接說過,中秋端午是一個級別的節日,小假,特殊食物)。

第二,團圓、故鄉,對於離開家的人才有意義,常年在家、一周一串門的人,對這兩個詞的感覺幾乎沒有。

第三,月餅是中秋最強大的符號,而不是一個商品。

4.

中秋最強烈的符號是月餅,提到中秋大家的第一反應幾乎都是月餅。

我也關注了下,星巴克、西貝的月餅都有一定銷量。

如果把月餅理解為商品,這個現象似乎違反了定位理論:賣了跟自家品類不搭界的產品居然還能賣得動;但是,如果把月餅理解為節日符號,「有月餅才是中秋,我們需要月餅,所以我選擇我喜歡的品牌出的月餅」,就順利成章了。

買月餅這個行為並不是買普通商品,而是過節的一種儀式符號。

5.

所以,個人建議,中秋活動的兩個切入點:

第一,視角放在離家之人身上,讓100人不疼不癢,不如讓一個人覺得痛。

第二,有機會的話,做點月餅,或者和月餅相關的產品。

6.

至於怎麼和自家產品結合,就看大家的本事了。

不要為了節日、熱點而忽略了自家產品的核心價值,這個是萬變不離其宗的。


推薦閱讀:

如何從挖掘自己的故事開始,成為一個storyteller?
花滿樓說 | 品牌精神之一:學會克制
病毒先生:營銷的前提,是取得用戶的信任感
《我的前半生》中賀涵、唐晶、陳俊生待的百萬年薪的諮詢公司,到底是什麼樣的?

TAG:品牌营销 | 品牌战略 | 品牌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