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後浪推前浪,說說KEF 新品Q350!

如果說音響界的產品有常青樹的話,KEF的Q系列應該算是一個。因為從1991年KEF推出第一代Q系列音箱至今,Q系列已經有8代產品問世,並且每代產品都在市場有非常成功的銷售業績!而且由於KEF對資料的認真、妥善保管,雖現在Q系列都是第八代產品了,但是之前七代的產品信息,我們很容易在KEF官網找到。只是由於原來的介紹文字是純英文,不便於網友閱讀,因此筆者感覺在開始介紹本文主角Q350音箱之前,有必要為大家理清一下KEF的Q系列淵源……

一、Q系列淵源

問大家一個問題:Q系列是怎麼命名來的?他為什麼不命名成U系列,或者T系列,而偏偏要命名為Q系列呢?

談到這個話題,就必須要再次提及KEF的Uni-Q 喇叭單元。在KEF的Uni-Q 喇叭單元出現以前,由於材料和技術不足才導致音箱的喇叭單元必須要求上下排列或者左右排列。這種排列方式可以通過精巧的分頻設計和獨立的發生結構(或稱為「線音源」音箱),滿足音樂欣賞高標準的高中低音聲音要求。不過,這類音箱卻都有兩個邁不去的坎兒:因高中低頻喇叭單元之間的距離,音樂回放時,進入人耳的時間並不一致,從而導致時間差。再加之這類對聽者位置要求很嚴格,只有皇帝位才有音箱系統的最佳聲音結像。但是音樂會的現場表演是不存在上述問題。這也為什麼,在20世紀80年代末(1988年左右),當KEF首先採用由美國宇航局開發的新型釹/鐵/硼磁材料製造出了可以安裝在低音單元線圈聲學中心的小型高音單元首次實現了音箱領域的單點聲源時候(人話翻譯就是:首次將高音和中低音喇叭單元合二為一),所有的音響廠商都震驚不已。

而Q系列音箱,則正是Uni-Q 喇叭單元被成為獨立產品正式登台亮相。第一代Q系列音箱首次登台是1991年,也就是Uni-Q 驅動單元誕生3年後,代表作就是著名的Q60、Q80、Q90(有網站說第一代是1996年推出,不過官網介紹上看,第一代Q系列應該以早期的Q60、Q80、Q90為準)。並奠定了以後Q系列產品的外形設計基準並一直延續到最新的Q350。

第一代Q系列(Q60、Q80、Q90)產品手冊

kef.com/uploads/files/e

二、Q系列與LS50,讓KEF一線大牌地位更加牢固

早期KEF作為英國的老牌音響企業的效益是非常好的。20世紀正是音響行業爆發的時期,經典名箱LS3/5A被老發燒友瘋狂追捧,價格一路水漲船高,市場前景非常好。經典名箱LS3/5A的主要廠牌:羅傑斯、雨後初晴、Audiomaster、Chartwell、GOODMANS等廠家喇叭都是從KEF訂購喇叭單元。隨後,隨著技術發展,KEF隆重推出了Q系列以及LS35A的後續的產品LS50系列,獲得眾多國際音響媒體的好評,獨立的國際一線音響品牌地位更加牢固。

多色彩的LS50系列,給傳統的HIFI音箱增添了許多時尚氣息。

三、Q300的再一次升級——Q350

實際上Q350音箱並非師出無門,他的前輩Q300,實際上也是獲獎無數的狠角色。它獲得了包含2011 HiVi Magazine、Goldenes Ohr 2012等十多個獎牌(如果大家希望了解更多,請點擊以下鏈接:tw.kef.com/q300)。

Q300

而今天要介紹的Q350,是KEF推出第八代Q系列音箱產品,包含兩款書架音箱(Q150及Q350)、三款落地音箱(Q550、Q750及Q950),以及一款中置音箱(Q650c)。Q350書架箱整體簡約大方:正面四四方方,KEF標識像懸浮在箱體之上,醒目別緻。帶磁力的前面罩 (註:需另外購買) 配合光滑無痕的面障版,無論安置(前面罩)與否,都可以保證Q350的外觀保持簡約、優雅。

實際上,別看Q350外觀簡單大方,但是內在是KEF對原有技術加以改良,從裡到外進行了全新技術革新,讓消費者用最少的錢獲得最KEF的聲音表現。就拿KEF獨有的Uni-Q同軸共點單元來說吧。KEF為Q350音箱新增的高音單元吸音導管(Damped Tweeter Loading Tube),令高音部分的較低音域音色更為細緻;分音器則採用全新低失真感應器,令新一代Q系列音箱的低音較以往更純凈。整套喇叭位列音箱正面居中,有助於減少內部駐波並提高清晰度。顯然,Q350的技術要比Q300時的更上一層樓。

Q350書架音箱利用超卓電腦流動力學(CFD –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設計排氣管,排氣管改置於音箱背面,減少中音從排氣管中流失,從而提升音質。同時KEF還將Q350內的Uni-Q同軸共點單元亦移至箱體中央,減少音箱內多餘迴音,令音色更清晰細膩。

相對改動較大的正面,新品Q350的後背就稍顯傳統很多:熟悉的導音孔、接線柱、銘牌都位列其中……你要問我產品銘牌在哪裡,我說在接線柱裡面你信嗎?

對於玩色彩的KEF來講,全新Q系列當然不會只有一種單調黑色,目前官網已經提供了烏木黑與象牙白兩種色彩。這兩款色彩讓Q350典雅之餘不失時尚風格,緊貼全球最新潮流設計。

也正是KEF對Q350音箱精心設計,所以上市才兩個多月就斬獲英國What Hi-Fi?-Five-Star Review以及美國CNET 2017 Review兩項大獎。具體的Q350產品設計參數以及獲獎信息,請訪問KEF官網了解。

音箱的音質評價:

終於到了音箱的聲音聽感部分了。原來計劃功放使用索尼Z1ES數播(左上)、貴豐 Gryphon TABU AT功放(左中)的,並且也確實用這套系統好好的煲了幾天音箱。不過最後臨到寫聽感的時候,卻改了主意。因為這款音箱香港才賣4280港幣,合人民幣還不到4000塊。購買這款音箱的發燒友應該不會購買超過音箱5倍的價格購買功放來推。所以最終,筆者採用了Original原創V5 膽輸出CD機(左下)和論壇超火的北京羽商藝術家Op.1(作品一號)合併式放大器(右上)作為最終試聽器材。

測試環境和器材:

房間:家電論壇Hi-Fi試聽室 (約為24㎡)

音源:Original原創V5 膽輸出CD機、索尼Z1ES數字播放器

功放:北京羽商藝術家Op.1(作品一號)合併式放大器、貴豐 Gryphon TABU AT

線材:義大利A.R.T參考級電源線

腳架:日本TiGLON雙柱腳架(60cm)

擺位:距側牆約為1.07m,距音箱後牆約1.73m。

不過既然前期已經用索尼Z1ES數播、貴豐 Gryphon TABU AT功放搭配了,就先簡單說說這套的初期聽感吧。這套組合搭配出來的聲音聽《黑教堂》是溫厚而莊重,空間寬闊而空靈,是一種和諧且自然的聲音。不過既然這套不是主參考器材,就沒有必要多說了。我們來談談KEF Q350在Original原創V5 膽輸出CD機和藝術家Op.1(作品一號)合併式功放組合的效果吧。

首先,這套組合非常有人性,或者說是一個人文主義色彩。Original原創V5 膽輸出CD機,原本就是以用真空管消除尖銳的數碼音,屬於感性的音色;而藝術家Op.1(作品一號)合併式功放屬於強調自然、耐聽、內斂的產品;Q350原本就是老英國品牌音箱,走的也是音樂味路線。因此,KEF Q350的搭配組合不像前面一套的聲音非常清晰無比,但是,非常的有韻味。這裡尤為稱讚的是他的中頻,音色,非常迷人。比如聽茜娜演唱的《夜來香》,女聲聲音乾淨、飽滿、清澈透明,口型清晰可見,而且營造出的空間氛圍感非常的舒服。

提到空間氛圍,那就在嘗試一下大型管弦樂《1812*序曲》吧。這首曲子錄製於德國漢堡音樂廳,指揮肯特·中野是是在小澤征爾的基礎上,發展出更更加歐化的著名日裔美籍指揮。同時,參與演出的德國柏林愛樂管弦樂團的團員都是來自德國和世界各國的出類拔萃的演奏家,具有高超的演奏水平,演奏技巧精巧絕倫,具有優異的反應力和適應力。這款箱子表現的該作品,給人的感覺就是中高頻細膩,甜美;銜接流暢,音效自然真實,音場開闊,堂音豐富而結像準確。聽樂曲中間突然爆發炮聲,雖然下潛不如落地音箱產品,不過十分的乾淨、動態犀利迅勐,還是能給人一種閃電霹雷,萬馬奔騰的感覺。再欣賞李斯特《鍾》鋼琴選段,質感很不錯,高頻很光亮,低頻質感有血有肉。

這套1萬出頭的組合,不是讓你去PK3萬多器材的聲音素質,而是讓你真真正正的投入到音樂,讓每一個音符都流進你的血液中。而今天的主角,KEF Q350,顯然對音質良好的發揮起了重要的作用。如果,再聯繫他的價格呢?

Q350書架音箱,每對港幣4,280元

Q350隔塵網,每套港幣 270元

關於 KEF

KEF於 1961 年由英國廣播公司(BBC)前工程技術部主管 Raymond Cooke 創辦,一直以來堅持「聲學創新」的核心價值及重現原音的神韻。KEF 為全球第一家音響公司利用電腦程式測試和設計音箱。及後一直引領業界的數碼分析技術。21世紀, KEF 放眼國際,首次與著名英國工業設計師 Ross Lovegrove 聯手打造出價值過百萬港元的超凡之作「Muon」。結合頂尖聲學技術與魅惑動人造型,可謂音箱史上的一大突破。於2012年, KEF 為慶祝50周年而推出了紀念產品 LS50,產品深受各地發燒友喜愛更多次被選為年度最佳音箱,為金禧周年寫下輝煌的一頁。

KEF 多年以來一直致力鑽研聲音技術,至今擁有超過 150 項専利技術。產品於全球 60 多個國家有售,銷售數量以百萬計。KEF 將秉承其逾 50 年的深厚悠久歷史及傳統,繼續致力帶來更突破的聲學成就。


推薦閱讀:

Wi-Fi 音箱、藍牙音箱、NFC 音箱,哪個好?
背背佳?不,是美國魔域全新入門級A3落地音箱
在網易雲音樂聽《最愛你的人是我》的時候,為什麼耳機和外放不一樣?
BOSE,JBL,惠威這三款比較,該選哪一款?或者其它選擇?
小資也離不開情懷,音磅隨想9藍牙音箱體驗

TAG:音箱 | 发烧 | 英国 |